激情碰撞,玩转打击乐

时间:2017-07-06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游戏”这个词都很熟悉,但是要对其进行一个准确的解释,却没法说出其内容,无论是东方的王明阳,还是西方的霍尔,都曾经提过“游戏教育”这个概念,但是这种概念没有进行真正应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缺乏对游戏教育的认同,即缺少一些实质性的操作策略,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游戏的抑制,大多数的人们都认为游戏是一种智能以及技能的应用,如果应用于教育中会使得智力一般的孩子不能对知识进行良好的理解,因此,“游戏教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很少,但是这种思想是很偏激的,让孩子在娱乐中获取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加强孩子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运用游戏理论来实施教学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

这学期我园艺术教研组围绕如何促进打击乐游戏化的新思考进行了专项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转变观念,强调体现游戏精神,提供更大、 更适宜、 层层递进的挑战空间,让幼儿更自主地去探索打击乐如何游戏化。 我们打击乐游戏化主要是体现三个方面: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一日生活。

一、教学活动游戏化。首先来说一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情境游戏化、材料游戏化、演奏形式游戏化三个要素进行了尝试。 下面我以大班打击乐活动 “雷神”案例加以阐述。

1、音乐打击乐教学故事情境游戏化在进行幼儿音乐打击乐教学时,将教学的故事情境游戏化是一种很好地教学方式,例如《雷神》这首乐曲选自《雄壮进行曲》整体旋律都偏欢快,而且曲子比较长,很难在一个课时中完成,所以这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就是给孩子们一个故事情景,用儿歌游戏贯穿,乐曲分成三段(下雨、打雷下雨、雨停了)。乐曲第一段、第三段由于有语音总谱,相对而言又比较简单,就作为第一课时和幼儿一起熟悉并掌握。看图谱,复习 A段音乐,有节奏的配上儿歌,边念儿歌边打节奏 师幼一起探讨将象声词加入儿歌,并按下雨、闪电、打雷分组合作;以此类推,不仅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音乐教学的活动中来,还加强了学生对儿歌的掌握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让儿歌的教学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掌握,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以及娱乐性。

2、音乐打击乐教学使用材料游戏化。由于有些教学的音乐分段较多,音乐时间较长,这时就难免会出现教学道具不足的情况,比如在雷神教学活动的配器环节可以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之前就做好打击乐器,让幼儿自由选择生活化材料并探索演奏 比如说塑料桶 、不锈钢盘子、牙膏盒、鹅卵石、矿泉水瓶子等等,在第二课时再接着探索材料的发声方法,再探索让材料发出好听声音的方法,最后探索让材料发出我们需要的好听声音的方法。让幼儿展示自创乐器的演奏方法,然后师幼一起讨论配器方案,在图谱上做标记并练习;教师指挥,幼儿尝试用自创乐器完整演,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创打击乐器材料的游戏乐趣。幼儿打击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加强幼儿头脑,因此,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教学道具的应用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物品向幼儿传递一个信息,即任何物品都可以进行演奏。只要根据游戏的情景选择一个合适的材料来替代打击乐器,所以这种探索自创乐器的行为将不再是单纯的敲击活动,而是一项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尽情投人并且乐此不疲。

3、音乐打击乐教学演奏形式游戏化。关于打击乐教学演奏形式,以往教师会较多地考虑各种配器方案以及轮奏、齐奏等各种演奏形式,而在游戏化的打击乐教学中,我们希望给幼儿提供更大、更开放的探索空间。在雷神最后的展示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三级挑战: 一级挑战———每个人选一样没有尝试过的工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级挑战———每组共同讨论出一个更高级的演奏方式 (可以增加节奏型的难度, 也可以增加动作难度),然后跟着音乐试一试;终极挑战———尝试 不断       。即小男孩组先演奏, 接着小女孩加进来,在小女孩组加进来的同时,小男孩组仍然在演奏。 这是一个逐渐累加的过程, 音效也会越来越丰富。从上面的过程中,我们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演奏形式游戏化的层层递进的过程,每一次新的演奏方式都是伴随着游戏情境而出现的,孩子们自由打击乐器、探索发声,到探索将演奏形式与游戏情境、 音乐相匹配,游戏的空间、 探索的空间越来越大,整齐划一的打击乐活动变成了探索性的“小乐队”活动,这种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会尝试讨论诸如谁的创意会被集体采纳,集体统一行动中的领导、服从和分工问题,等等,自然地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自然地展开讨论、解决问题,体会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成功合作的各种感受。

二、区域活动游戏化。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在区域活动创设这块我们艺术教研组主要从音乐区角这块着手,注重音乐区域活动打击乐的游戏化,主要表现在材料乐器使用的游戏化和教师指导的游戏化。

1、打击乐器材料使用的“游戏化”, 材料游戏化乐器是打击乐教学中的核心,能带给幼儿创新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创造性地使用各类不同材质的乐器,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更积极主动。 

变废为宝,如今的社会提倡的是环保,创造性地将废旧材料变成打击乐器,不仅可以进行环保教育,更总要的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能力。塑料瓶、易拉罐、食品盒等物品一个奶粉桶加一个易拉罐捆在一起,就成了好玩的班加鼓,一个蛋糕盒可以变成了小鼓,易拉罐里装些石子儿就成了沙锤等等;。

自然物的运用提高幼儿的兴趣 石块、竹子、木棒都可以用来做打击乐器,每一种都能敲出别的音响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的幼儿天生好奇心强,极易受客观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兴趣。

采用生活中能发出特殊声效的物品,将两个勺子系在一起互相敲是小铃,在小盆上稍作装饰就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小鼓,教师用的就是锅碗瓢盆原生态的物品,使之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原生态的。孩子们拿着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做打击乐器,演奏着乐曲,开心极了在相互敲打中,发现了一些小秘密,如孩子们发现碗身和碗身相互敲打时声音小,碗身敲碗底时声音稍高,碗底敲碗底时声音最响;敲打用小盆做成的小鼓时,敲击不同的部位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等等。这给孩子增添了对声音探讨的兴趣,也给孩子的游戏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2、教师指导策略的游戏化。音乐区域活动是当前教师培养幼儿喜爱音乐,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区域活动的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能够成功的让幼儿在多元化的区域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兴趣,然而大部分音乐区域的设置全屏老师个人意愿,只是简单的布置一些乐器,让幼儿随意敲打,这样幼儿就慢慢对音乐区域失去兴趣,就成了一种摆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班创设的音乐区域摆放了很多打击乐乐器,在旁边创设了一个手偶剧场,在创设这个剧场的时候,是想把打击乐器和手偶剧场相结合,在孩子表演的同时,又乐器来加声效,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在一旁指导,引导孩子怎样根据游戏情节,加入打击乐器,无形中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孩子的参与性。

三、一日生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确实,音乐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启迪智慧,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除了在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给予幼儿打击乐音乐游戏的渗透,我们还应注意将打击乐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去。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音乐学习的感性基础和增加幼儿接触音乐的体验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入园

入园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主要时间。入园时,要选用活泼、优美的打击乐音乐,。如打击乐《欢乐颂》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曲,44拍,由三角铁、撞钟、军鼓等灵性的音乐作为配器,旋律活泼、风趣而富有朝气,减轻幼儿早起入园的紧张感和暂时离开家长的焦虑感,对即将开始的一日生活充满期待。

2、进餐和睡眠

幼儿进餐环节,除了要提供有足够营养的食物,还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进餐前需要平稳、明朗的音乐,可以选用《瑶族舞曲》,这首乐曲使用木鱼、沙锤

三角铁、小堂鼓等乐器来配器,整首乐曲旋律优美,会让幼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会引起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不振。

午睡前是幼儿听音乐的时间,幼儿常常在音乐中进入梦乡。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除了给幼儿盖好被子,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教师应选择有一定故事情节的音乐进行播放,音乐有童话感,能够让幼儿产生美好的想像,有利于睡眠。慢速音乐比如说打击乐版的《摇篮曲》、选用的配器有铃鼓、三角铁、双响筒、木琴和钟琴,用三角铁表现抒情的三拍子,用木琴、钟琴敲出简洁的旋律音,增强梦幻般的色彩。

3、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非正式的、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利用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有助于不同环节的顺利过渡。过渡环节的设置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而且满足了幼儿日常身心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这个时候可以选用多样化的打击乐的游戏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这里给大家介绍我们小班的几种打击乐游戏。

语言游戏,恰到好处。语言是孩子感受节奏、学习节奏的重要途径,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谣也能帮助幼儿感受节奏,并且它的节奏型简单易学、内容有趣又便于孩子理解,所有用语言游戏进行打击乐演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如童谣《板凳歪歪》,儿歌朗朗上口,我们结合乐器,在每句话出现角色的地方进行乐器敲击,孩子们念得开心,敲得更起劲。

传递游戏,传我,我传你,快乐就传开了!在一次特色活动中,我尝试着跟孩子们玩传递游戏,发现他们非常喜欢。于是,我就尝试着结合节奏传递游戏“今天我和谁在一起”的游戏,开展节奏练习。孩子们坐成圆形,然后有节奏地说,“今天我和盖老师  起”,几遍过后,就拿出乐器螺纹单响筒示范游戏,当说到“在  起”的时候,就跟着语言节拍敲击三下。我敲完就把乐器传给下一个小朋友,他也用这样的方式来演奏,再乐器传递给下一个小朋友……为了让孩子们巩固节奏型,还可以把“盖老师”换成旁边小朋友的名字,适度地挑战为孩子们增添了学习兴趣。

4、音乐会

音乐会通常会在节日安排各类音乐表演和娱乐活动。在这类音乐活动中,老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参与,在节日的气氛中,幼儿更容易体验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在去年的元旦演出中我园举行了以“感受韵律 体验成长”——“打击乐”主题音乐会。每个班级依据幼儿的特点,结合鼓、锣、响板、三角铁、铃鼓等乐器,有《金蛇狂舞》、《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铃儿响叮当》、《玩具兵进行曲》、《新年好》等节目,充分展示出幼儿扎实的打击乐演奏水平,为幼儿园带来了久久回荡不息的旋律!通过这次一方面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另一方面充分展现了幼儿的风采,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也为我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总之打击乐游戏化是让孩子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让幼儿体验到我和音乐在玩游戏一样的感觉,不知不觉地投身置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这种欢快的音乐环境下生活,更能使幼儿获得身体、语言、认知、言行、情感、个性、社会等各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