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导游词

时间:2022-02-20 13:20:53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河南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河南导游词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南导游词

河南导游词 1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座落在黄河之滨,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市区五县一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北部与河北省交界,东部和南部与山东省隔黄河相望,西部与安阳市毗邻,西南部与新乡市接壤。濮阳是一个富有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也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濮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濮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不少诗篇都描绘了"桑间濮上"的繁荣景象。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如造字圣人仓颉、军事家吴起、政治家商鞅、思想家吕不韦、天文学家僧一行等。濮阳是著名的中原古战场,历史上曾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著名战役。

  1987年在这里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把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400多年,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龙乡"。悠久的历史、丰厚的积淀,使濮阳有着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

  濮阳是一座石油化工城市。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等,其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且油气品质优良,综合利用价值高。这里是国家重要的石化能源基地,有著名的中原油田,还有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大型企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构成了濮阳强大经济支撑。

河南导游词 2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震撼全世界的古代建筑物,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游览的时候,请大家保护环境。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抬头远眺,一座雄关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了。

  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的隔扇窗,这些窗户,平时紧闭,战时开启射箭用;下层四面都是红漆木质大门。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匾额了,这块匾长1.5米,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相传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还有一个小秘密,挂在城外面的匾是后人仿写,原匾在城楼里呢!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城商业街。

  在古城里,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游兴大增,并领略山海关的风土人情。

  让我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尝一尝特色打糕,来,这位游客,品尝一下吧!

  好,咱们大家一起照张照片做个留念吧!“--茄--子”“ok”希望我的本次导游服务给您带来快乐!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20xx年(19xx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

  “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

  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xx年x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

  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

  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xx年距今已经有620xx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

  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

  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

  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

  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请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

  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

  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

  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

  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

  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

  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

  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

  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

  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

  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

  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河南导游词 3

  万仙山景区位于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窑乡境内,距新乡市i70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6度。这里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既有雄强而苍茫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壮奇幽俊为一体。

  景区有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佛教圣地——三湖寺四个景区组成;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最美景区之一。是著名的影视写生、休闲避暑、户外运动基地。万仙山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先后有《清凉寺钟声》、《举起手来》、《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片在中华影视村—郭亮拍摄万仙山景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风俗民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主要景点有红岩绝壁大峡谷、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莲花盆、白龙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剑锋瀑布、七郎峰、蚂蚁山等200多处景点。

  万仙山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传《宝莲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农家子刘彦昌进京赶考途中,到三圣母庙内避雨,被三圣母看中,婚配生子。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后,恼羞成怒,说她有辱门风,以违犯天条定罪,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的儿子沉香长大成人,带着神斧劈山救母。二郎神,力阻沉香,恶战数日,二郎神战败,搬天兵天将助阵。天兵天将为沉香救母之心所感动,不愿帮二郎神,留下替身做个样子回天上去了,这些替身似人似仙,蹲立各异,千姿百态,耸立在山脊峰巅。万仙山里的华山、磨剑峰、圣母洞、神龙石都与这个神话有联系。

河南导游词 4

  千年来孤柏嘴作为黄河的古渡口,等待着来往匆匆的路人,而今历史给予了他新的使命——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穿黄工程就横亘在这里!

  孤柏渡飞黄旅游区抓住这一机遇,创造出又一人文景观奇迹。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西北黄河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的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

  这里不仅有亚洲落差最大、滑道最长的滑沙场、滑草场,还有儿童滑沙场、黄河中游唯一的羊皮筏漂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漠骆驼行、黄河快艇、观光缆车、十里金沙滩、沙漠动感地带、万亩草原风光牧场、万亩休闲渔业等。

河南导游词 5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一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很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一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__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因此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

  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一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因此,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__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队伍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一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一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20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很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到了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河南导游词 6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来到河南参观游览。我是本次行程的导游×××,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未来的两天里,将由我和×师傅一起为大家服务。希望各位可以把安全交给×师傅,把放心交给我。我们会一起努力把开心带给你。在此预祝各位可以在河南吃的顺心,住的舒心,玩得开心。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被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公元前13XX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从“奄”迁到“殷”,共经历8代12王,共254年。这里成为商代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由于黄河每年都要涨水,黄河水逆洹水而西,使洹水沿岸变成一片水乡泽固。水退后,沉积一层厚厚的泥沙,年久日长,殷墟也在底下世层沉睡30XX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又被人们发现。1961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苑”。从此,殷墟也以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闻名天下

  首先就是甲骨文。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就是仿照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建造的。

  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一种中药,叫作龙骨。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由于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只好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殊不知,这么宝贵的东西都被病人喝到肚子里了。不过幸好有些带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买回,恰好他又对这些甲骨上的文字非常感兴趣,便仔细进行了研究,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大家今天能有幸看到这些宝贵的文字,应当好好谢谢这位老先生了。

  殷墟王陵区出土的司母戊大鼎在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礼器,高达133厘米, 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 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铜器鼎。原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为便于游人参观,将其仿制放大露天陈列在大殿前的广场上。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世界之最”。其铸法先进,青铜器配方之科学,令当今冶金专家为之叹服!铸造这样的重器,需要高度的技艺和组织劳动的经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这件巨大的青铜方鼎反映了商代奴隶制的发达和人民高度的创造能力。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的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这种宫殿建设格局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和审美意趣,我想,对建筑感兴趣的朋友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哟!

  大家请跟我来这里,这里是殷商车马坑殿厅。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好了,各位游客,关于殷墟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我们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请大家注意安全,我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集合时间和地点,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河南导游词 7

  灵山寺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距淇县城西北10公里,游览面积10平方公里。灵山寺在群山环抱之中,峰峦 拱翠,龙虎二山保驾,灵山、馒头山前后呼应,山岩嵯峨,曲溪流泉 峰回路转,步换景移,绿树红花,百鸟欢歌。可谓“灵山抱妙寺,神泉涤心埃”。

  灵山寺自古就是群山聚汇的风水宝地,南北朝梁普通年间,由曾出任京城昭统寺大统、网领全国僧尼四十年的著名高僧、朝歌人法上创建。唐永徽六年,高宗皇上曾特召灵山寺长老法一人到长安垂徇佛事,唐开元年间,灵山寺又得以重修。这期间,寺院所辖面积500余亩,高僧200余人,古磬阵阵,木鱼声声,游客云集,香火旺盛。寺西侧有女娲宫,相传是殷纣王降香的地方。

  灵山寺现存女娲峰、古佛洞、女娲宫、玉带河、黑龙潭、大佛殿、观音洞、卧虎洞等主要景点40多个。雄浑秀丽的'山水景色与千年古迹、优美传说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地,是人们观光、朝拜、探险的好地方。

河南导游词 8

  南湾湖源远流长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以幽、朴、秀、奇的独特风格,山、水、林、岛的完美和谐而闻名,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生态环境、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区。是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东有贤隐寺,西有蜈蚣岭,南有龙潭瀑布,北有渡口码头。贤隐寺北侧有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梁武帝肖衍行宫旧址——梁王垒。时贤岭上还有信阳抗日时期战斗遗址,建有抗日战争信阳战场旧址纪念碑,是一块散发持久魅力的红色土地。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8公里处,为河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区。20xx年被评为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第五名。

  湖上游有黑龙潭、白龙潭。南湾湖内众多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清碧的湖中,鸟岛处处见鸟影,每年有十万只侯鸟在此繁衍栖息。

  南湾湖上游耸立着战斗过的四望山;下游连着历史文化悠久的贤隐山。贤隐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垒”遗址;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登此山,东可眺信阳城貌,西可观南湖烟波。湖面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0公里,水域面积70平方公里。登上巨龙般的堤坝,放眼望去,眼前烟波浩淼,绿宝石般的岛屿星罗棋布,湖光山色,水天相连。湖的上游,便是荣获国家金奖的“信阳毛尖”的产地“五云”诸山。

河南导游词 9

  芒砀山地质公园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和条河乡境内,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整个地质公园分为芒砀山和鱼山两个园区,保安山、芒砀山、夫子山、僖山和鱼山五个景区,目前建成开放区域位于保安山景区,主要景点有芒砀山地质博物馆、地质文化广场、寒武湖、寒武文化长廊、寒武生态园、十二生肖园及生态园林绿化等。园区内各类地质地貌遗迹十分典型,为豫东独有,河南少见。永城市芒砀山地质公园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芒砀群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贵的地质遗迹,将成为豫东地区重要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碑记,位于芒砀山主峰南麓。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多次重建,现存为复制明朝石碑,碑高2。39米,碑额书“日月”和“汉高斩蛇之处”几个大字。碑座是一巨大的赑屃。夜间光照石碑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

  梁孝王王后陵位于芒砀山之保安山北峰,坐西面东,南距梁孝王陵约200米,有两个墓道,长约80米,南北宽5。5米;34个侧室及回廊,墓室内平面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约为6500立方米,规模之宏伟,形制之复杂,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1991年梁孝王王后陵被评为“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

  梁共王陵即梁共王刘买墓,刘买墓位于芒砀山群东处僖山,东偏北与梁孝王陵相距约2。2公里。发掘过程中在墓道和地宫中出土了大量的车马器、陶俑、兵器以及重约5。5吨,225万枚铜钱、座便厕所、“东方维纳斯”之称的`侍女俑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在地宫前厅遗存了国宝级文物——《四神云气图》,代表西汉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梁共王陵是芒砀山汉代梁国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河南导游词 10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 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文物遗址

  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54号凹形遗址

  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

  自1920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妇好墓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0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YH127甲骨窖穴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该馆严格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符合遗址保护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尽可能地与殷墟遗址景观相协调。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馆内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展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乙二十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正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乙七基址

  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基址为商代宗庙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

  (1)、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

  (2)、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是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然后填土夯实。这是置础仪式;

  (3)、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

  (4)、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这时的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历史价值

  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1920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深入,殷墟的范围和内涵仍在不断地扩大。尤其是近年来,殷墟考古仍不断有惊世发现,1990年的郭家庄、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1999年的洹北商城、20年的花园庄东地等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从而更加证明殷墟的价值与潜力。根据目前殷墟发掘的情况和现有地域判断,殷墟范围内必然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这些遗存也必然会给人们以新的知识和宝藏,殷墟的范围还会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而得到扩展,而殷墟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河南导游词 11

  芒砀山地质公园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和条河乡境内,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整个地质公园分为芒砀山和鱼山两个园区,保安山、芒砀山、夫子山、僖山和鱼山五个景区,目前建成开放区域位于保安山景区,主要景点有芒砀山地质博物馆、地质文化广场、寒武湖、寒武文化长廊、寒武生态园、十二生肖园及生态园林绿化等。园区内各类地质地貌遗迹十分典型,为豫东独有,河南少见。永城市芒砀山地质公园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芒砀群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贵的地质遗迹,将成为豫东地区重要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碑记,位于芒砀山主峰南麓。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多次重建,现存为复制明朝石碑,碑高2.39米,碑额书“日月”和“汉高斩蛇之处”几个大字。碑座是一巨大的赑屃。夜间光照石碑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 。

  梁孝王王后陵位于芒砀山之保安山北峰,坐西面东,南距梁孝王陵约200米,有两个墓道,长约80米,南北宽5.5米;34个侧室及回廊,墓室内平面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约为6500立方米,规模之宏伟,形制之复杂,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1991年梁孝王王后陵被评为“ 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

  梁共王陵即梁共王刘买墓,刘买墓位于芒砀山群东处僖山,东偏北与梁孝王陵相距约2.2公里。发掘过程中在墓道和地宫中出土了大量的.车马器、陶俑、兵器以及重约5.5吨,225万枚铜钱、座便厕所、“东方维纳斯”之称的侍女俑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在地宫前厅遗存了国宝级文物——《四神云气图》,代表西汉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梁共王陵是芒砀山汉代梁国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河南导游词 12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

  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明上河园,占地33公顷,营建房屋400余间,整个建筑,悉依宋代《营造法式》,是开封继宋都御街后又一个仿宋建筑群。又因水面辽阔,运用造园手法,将水面析为港汊交错的河网,河港内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制,悠游水中,动静结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韵。从而再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都东京的繁荣景象,荟萃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于世人面前。

  清明上河园设综合服务、休闲购物、驿栈、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虫鱼、繁华京城等8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4个文化广场,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

  《清明上河图》中的标志建筑为虹桥。因汴河水势湍急,行驶稍有不慎,船触桥墩即致舟覆人亡,宋人创无脚(墩)桥于汴河沿岸,因状如彩虹,故名虹桥。入园不远,即见虹桥横架于园中,此种桥式为宋代的优秀创造,也是桥梁建筑史上光辉的范例,仰观此桥,可以体验宋人的智慧。

  城楼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最高建筑,移植于园中,高高的台基,宽敞的城楼,硕大的斗拱托起庑殿式的屋顶。登临城楼可以俯瞰全园。

  彩楼欢门,是东京特色。《东京梦华录》称:"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据文献记载,这种装饰起于五代,是为欢迎后周的创业皇帝郭威游幸东京潘楼酒店而设。《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处彩楼欢门,证实了这种仅用于酒店的专用装饰建筑,确实存在于宋代,是东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东京的酒店有"正店""脚店"之分,在宋代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正店"是规模较大,有权向政府购买酒劾自行酿制有特色佳酒者。这种"正店"在北宋末年东京城内即有72家之多。"脚店"是自己不能酿酒,只能向"正店"酤酒出售,同时贩卖或自制下酒菜的店铺。清明上河园的"孙羊正店"和"十千脚店"都见于《清明上河图》中。

  园中其它建筑,都可一一在《清明上河图》中觅得,园中不时出现宋代民俗风情的表演及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的文艺表演,置身园中可以领略宋都东京的风韵。

河南导游词 13

  芒砀山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是一处集山水观光、文化品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的国家5A级景区,也是国家级汉文化传承服务标准化试点区,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主要景点有汉梁王墓群、陈胜墓、芒砀山地质公园等。

  芒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历史悠久,遗迹彼丰。其中,砀山汉墓群是汉朝梁国历代国王及其家族的墓葬群,已发掘21座,其出土的“四神壁画”被称之为“敦煌前之敦煌”,而刘武之妻李王后陵则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芒砀山旅游区坐落在永城市芒山镇,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与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徐州、连云港六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东距徐州观音机场约80公里,西距商丘机场约90公里。310国道、永砀公路、商徐公路贯穿其间,连霍高速公路与济祁高速公路“十”字相汇并设芒砀山站,徐兰客运专线在芒山镇设永城北站。

河南导游词 14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由我为大家做导游。欢迎各位到焦作影视城观光游览。

  焦作影视城是1995年由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资2。3亿美元兴建而成,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居全国影视城之首。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焦作影视城脚下。抬头仰望四周,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高高得立在地面上。

  进入城门,扑入眼帘的是根根拔地而起的柱子,每根柱子都雕刻着龙,姿态万千,栩栩如生。

  再往里走,就来到了周王宫。红漆的柱子,朱红的宫墙,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座宫殿挨着另一座宫殿,真是气势雄伟,充满典雅!

  往前走,再转个弯儿,就到了楚王宫。黄色的宫墙金光闪耀,加上翠绿的柳枝在微风上跳起了舞,凑成了一个秀美、富丽堂皇的楚王宫。

  经过了翻上越岭,终于来到了朴素的民间。村子周围碧水环绕,山清水秀,嫩绿的小草上,点缀着几朵小花,体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村子里。地上的.砖块凸凹不平,石子零零碎碎,村民们一座座茅草屋、用土堆的房子。虽然村民们的条件很落后,但村庄里时刻洋溢着欢笑声。体现了当时老百姓的良好品质。

  影视城不但浓缩了祖国的大好风光,还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历史文化。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祝大家旅途愉快。

河南导游词 15

  在广阔无垠的豫东大平原上,芒扬群山突死而起。它虽无黄山之秀、华山之险,却以西汉梁国王陵墓地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闻名国内外。

  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晒书,传下千秋佳话;中国历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长眠于芒砀山前,留下万古遗恨;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此设砀郡,至今城墙犹存;汉高祖送徒驱山在此挥剑斩蛇,目前石碑尚在;三国猛将张飞依山筑寨,招兵买马,终于东山再起;《水浒》英雄樊瑞、项充、李衮芒砀聚义,杀富济贫,投奔梁山水泊。这些曾经在中国历轰轰烈烈、叱咤风云的至圣先师、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们,都与芒砀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神秘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是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公元前168年,汉文帝把儿子刘武从淮阳王徒封为梁王,国都设在唯阳,也就是今天商丘市的睢阳区。公元前144年6月6日,梁王刘武暴病而死,埋葬于保安山南蜂。其后,子孙八代相继袭封梁王。至公元5年王莽篡汉,结束了西汉梁国的命运。从刘武葬扬始,历经150余年,芒砀群山变成了梁国王陵墓群。这些依山开凿的地下宫殿,其分布之集中、结构之复杂、规模之宏大,是极为罕见的。

  壁画墓从史书记载和考古资料可知,芒扬群山中埋葬有8个梁王。这座壁画墓有可能是第三代梁王刘买之归宿。刘买是梁孝王刘武的大儿子,继位为梁王,史称梁共王。壁画墓早已被盗,基室内陪葬品被劫掠一空。1986年考古发掘时,在主室内仅得到金饼一枚和散落的几块玉衣片。但前厅顶部的壁画却完整地保留下来。壁画以青龙、白虎、朱雀为主题图案,配以缭绕的云气和绶带穿壁加以装饰。

  虽然这座墓遭多次盗掘,在墓道塞石的下边还侥幸保存下来钱窖一座,出土汉代"半两"铜钱225万枚,出土鎏金车马饰物一万余件,骑兵俑和待女俑40多件,为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资料。

  梁孝王墓梁孝王名刘武,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的同胞弟弟。因其死后谥"孝",故史称梁孝王。公元前168年,刘武被封为梁王,他选择了芒砀群山作为梁国的王陵墓地,在此处首先营造了他的墓穴。

  刘武于公元前144年6月6日暴病而亡,在特别祟尚厚葬的汉代,其死后的陪葬是何等的惊人就可想而知了。可惜这座地下宝库在东汉末年被曹兵洗劫,金银珠宝得到72船,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地宫。下面我们从地宫的结构、布局,配合文字、照片资料,向大家介绍和再现当年墓室内的豪华奢侈情形。

  王后墓面前这座依山凿成的大型横穴崖洞墓,东西长210.5米,面积16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地下宫殿。其内部结构是按照汉代王室宫殿的布局而建造的。由前庭、车马室、甬道、东宫、西宫、回廊、贮冰室、棺床、洗浴室、厕所、疱厨等30余室构成。从《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和出土文物资料综合考证,应是梁孝王之李王后的墓葬。其下葬年代约为公元前123年。李王后死后,其孙子梁平王刘襄已继位梁王17年之久,大概是李王后比梁孝王多活了20多年的原因,有更加充足时间营造自己的墓穴,所以,王后墓的规模比梁孝王墓的规模大得多。令人叹惋的是,王后墓也同样被盗,1993年发掘时,只得到一批陶器和鎏金车马器。但出土的4000多块墓道塞石上刻凿有大量文字,成为研究我国汉字发展的一个宝库。

  这条长60米的隧道,人们把它叫做"黄泉道"。据说,梁王刘武中年得了急病,茶水不断,服药无效,奄奄一息之际,他紧紧拉住心爱的李王后的手,声泪俱下地说:"我陪伴你的`时间不会太长了,我实在舍不得离开你,我死后,只有将来在黄泉之下与你再相见了。"李王后也哭得死去活来,昏倒在地。公元前144年6月6日,梁孝王一命归天,事隔21年后,李王后因为与孙子媳妇梁平王刘襄所宠爱的任王后有隔阂,气愤而死。当时,这条通向梁孝王墓的黄泉之路尚未打通,使得二人的灵魂无法相见,成为千古憾事。

  这处上下两层结构的石室是贮冰室,可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体积、时代最早的土冰柜。据史书记载,汉代皇宫、王室内就建造有贮冰室。冬天,将切割整齐的冰决贮藏于室内,夏季炎热的时候再取出来,放置在几案周围和床边,让其释放冷气起到降温作用。

  黄土山,又称皇姑山。据说很久以前,有位皇帝的妹妹长得花容月貌,美若天仙;朝野上下,文武百官,无人能中其意。一日梦中遇一美男,貌似潘安,遂一见钟情,结成连理,夫妻恩爱,情深似海。及至梦醒,思念成疾,饮食不进,服药不灵。临死前皇帝问其妹有啥要求,她说:"不要金,不要银,芒砀山中要一坟。"皇姑死后,即埋于此山中,故称皇姑山。因时代久远,加之墓上有很厚的黄色封土,传到后来就演变为黄土山了。

  经文物考古工作者调查研究,黄土山埋葬的有可能是西汉梁国第六代梁王刘定国及其王后,梁王墓在南,座西面东;王后墓在北,座南面北,均为依山开凿的大型横穴崖洞墓。两墓均于早年被盗。1999年9月至12月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城文物旅游局的配合下,对王后墓进行了科学发掘工作,出土了一批精美而珍贵的鎏金青铜器,错金和鎏金车马器,彩绘贴金漆器和漆皮陶器等文物。从发现的梳妆盒以及木梳等女性生活用品,结合芒砀山汉墓与我国其他汉代王陵的埋葬规律分析,此墓为王后墓是确定无疑的。

  汉高祖斩蛇处秦朝末年,刘邦正充任沛县泅水亭的亭长,被县令委派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临近芒砀山时,人已逃走大半。刘邦心情不畅,在村边酒店喝了几碗烧酒,便趁着月色赶路。走到芒砀山前荒草野径之中,突遇白色大蛇拦路而卧,众人惊恐不安。刘邦酒壮英雄胆,拔剑上前,将蛇斩作两段,随即一道白光直冲苍弯,半空中隐隐传来索命之声。刘邦仰天大笑说:"高山之上偿什么命,到平地(帝)再还吧!"俗话说:君子口中无戏言。所以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历200多年传到刘平帝时,被外戚王莽篡夺了政权。据说,王莽就是刘邦所斩白蛇的化身。

  当年白蛇被斩后,血流满地,以后就在斩蛇处长出一片红草来,至今历两千年而不变。据史籍记载,刘邦斩蛇之后就隐藏在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后来返回沛县杀了县令,扯旗造反,早期就活动在芒砀山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地,招兵买马,扩充军队,经数年争战,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到汉文帝继位后,为了纪念刘邦在此斩蛇、创业,于芒砀山的主峰前建立了高祖庙,在斩蛇处树立了石碑。后因年深世久,庙碑俱毁。到明朝隆庆五年,又在此重立"汉高断蛇之处"碑。经400多年的风吹雨打,人为损坏,明代石碑已是缺字断句,模糊难识。1982年,商丘行署、永城县人民政府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又拨款重树石碑,加盖碑亭。谁知近年来此碑却出现了一种神奇的灵光幻影,每当夜幕降临,灯光映照碑体时,只见一相貌魁伟的壮士,身披银甲,足蹬战靴,面南而坐,俯身前视,如同当年戎马征战的刘邦再现,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举国皆知。中央、省、地领导,专家、学者纷至沓来,无不一睹为快。各级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争相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说纷纭,莫衷一是。请同志们亲眼目睹,再谈高见。

【 河南导游词】相关文章:

河南旅游导游词11-25

河南旅游的导游词11-25

河南的导游词范文11-24

河南概况导游词02-24

河南景点导游词04-04

河南洛阳导游词02-12

河南殷墟的导游词08-10

河南鸡冠洞导游词12-16

河南鸡冠洞的导游词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