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夜》读后感

时间:2023-03-02 11:04: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幻夜》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幻夜》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幻夜》读后感

《幻夜》读后感1

  夜,是虚无缥缈的幻夜,亦是令人心寒的白夜。东京,这个曾经以经济让西方胆颤的城市,在东野圭吾笔下,又添了一份寒,一份人性之寒。

  九十年代的东京,繁华在一朝之间破灭。埋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恶,已经压抑太久了,一朝浮华褪去,即是爆发之时。《幻夜》如此,《白夜行》亦是如此。

  主人公,不知为何都是原本十分脆弱的日本女性,然而作者却赋予她们恶魔般的心性。美貌如唐泽雪穗,却为了金钱与地位谋杀自己的母亲、指挥他人侵犯自己的密友;优雅如新海美冬,却为了变得更“完美”而盗用他人身份,消灭每一个知情者。东野圭吾笔下的两名女性,优雅却又残酷,理性却又险恶。在纷纷攘攘的世界中行走,如一位邪恶的假面剑客,执剑屹立于旷野,无人能识。耐心等待,直至猎物现身,翩然而至,杀伐凌厉。待猎物醒悟,早已中剑倒地,回首望去,那刺客已默然离去,似乎一切并未发生。只有那无言的衣摆,还未来得及落下。

  不同的文明体系相遇、碰撞、融合,正如板 块之间的对抗,有消逝毁灭的事物,又有从地底升起的事物。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国度,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她都处在板块边缘。当西方文明体系以极高的势能出现时,日本,第一个在文明的角度上离开了东方。逝去的是杏坛下的“和”。升起的,是塔塔洛斯的“魔”。这“魔”,带着理性而丢失了人性;带着理想而丢失了希望。

  如若作者将这“魔”寄寓男性身上,恐怕也不会给人带来绝望。数千年的尔虞我诈,总是以男性为主角,多一个无所谓,少一个又何妨,无非使人感叹世事艰险罢了。然而将它寄寓在女性身上,带来的便是无尽的寒。这“魔”驱使着两位拥有天使般外表的女性去陷害、去欺骗、去杀害一个又一个渴望拥有平凡生活的人,手段之残忍,目的之险恶,让人无法遏制心中的怒气,但看着一个个试图反击的人被无情的'消灭,却又不敢怒,不敢言。一个个无辜的人,受到她们的蛊惑,心甘情愿的为她们做残忍甚至反人类的事,到头来,得到的不是期盼的美好,反而是被利用殆尽,丢弃在社会与人性的暗角。然而这些人在生命最后发出绝望而又不甘的呐喊之日,却正是她们光彩照人之时。

  美貌与优雅的背后,更是无尽的深渊,在里面,不知埋藏了多少人的灵魂。东野圭吾写下的,可能只是一行行浅浅的字迹,但字迹之间,却是对人性无尽的探索。面对席 卷而来的西方文明,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到底失去了什么。金钱至上的今天,人性到底在何处,是否还存在?东方文明所推崇的精神世界又在何处,又是否还存在于这无尽的幻夜?看似浅薄的悬疑小说,却包含了庞大文明体系碰撞之下一个人的探索与挣扎。何处是归程!作者发出了自己绝望的呐喊,这也是每一个处在东西方文明碰撞下的人所发出的呐喊。

  “我们只能走在幻夜的路上,即使四周明亮如白昼,那也仅是假象。就算与你共度的每个夜晚都是幻夜,我也愿为你化身为影,至死不渝。”白夜,虽光鲜华丽,却隐藏着无尽的黑暗。幻夜,虽充斥着虚假与谎言,却又是那样真实,令人绝望的真实。虚实之间,孰是孰非,无所适从;明暗相隐,何去何从,又怎得分辨……

《幻夜》读后感2

  看完《白夜行》的时候,有朋友给我推荐它的姊妹篇《幻夜》,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东野要写两本差不多的书呢?

  说实话,这两本书的主线基本差不多,只是故事背景有所不同。

  在本书中,女主人公新海美冬和男主人公水原雅也在一场地震中相遇,雅也趁机杀害舅舅的场景正好被美冬“看见”,于是,雅也为了让美冬不揭发自己,只能答应她一起去东京,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新海美冬的身份一直很神秘,以至于看到最后结果揭晓时我后背感到一阵凉意(此美冬并不是真美冬,她只是一个冒牌货)。

  她为了抹去自己的过去,竟然杀了一个人,不仅如此,还杀死了另一个人的灵魂。

  真是个可怕的女人。

  加藤警官扮演了解开谜底的角色,他敏锐的察觉到各种蹊跷的事情与新海美冬存在着某种关联,并且嗅出藏在她身后的雅也。

  原本以为得知真相的雅也可能会因为美冬的欺骗而对她进行疯狂的`报复,毕竟这个女人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可是最后时刻,他却选择仍然保护她,与加藤同归于尽。

  我实在难以臆测雅也的行为出于何种动机,是真的喜欢美冬,想保护她?还是为了偿还欠舅舅的血债,不再害怕秘密被发现,讨个心安?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形容美冬,那就是“迷人的危险”。

  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完美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并且充分的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为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机、不择手段。

  仔细想想,这样的女人挺可怕的,似乎没人可以逃脱她的掌控,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她就像一个磁场。

  尽管站在道德的角度来看,她的做法可能要受到批判,但我还是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与谋略,她的判断力、洞察力和毅力。

  美冬有句话很值得玩味:这世上任何人都有弱点,如果能掌握对方的弱点,不管她如何挑衅,我们都不用担心,如果找不到她的弱点,造出来一个就行。

  这话听起来都让人发怵,有点像善于操弄权术的政客口吻,吓得我赶紧想了想有没有什么辫子被别人抓着。

  确实,人或多或少都有弱点,但我们不应该利用别人的弱点来威胁他人帮自己达成目的,这不是君子之道。要知道,被你抓着把柄的人替你办事不可能是出于真心的,一旦把柄不存,对方很有可能反水,反而得不偿失。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斗争、竞争中,这似乎又是行之有效的取胜之道。

  书中还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完全断绝以往所有的人际关系是让人无法理解的,这很有可能是在隐瞒过去。

  一方面,我觉得这种人确实是在隐瞒过去;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逃避过去。一般来说,这类人城府都不浅,往往藏着些秘密。

  任何人都有想抹掉的过去。同时,人们心中也许都隐藏着一个梦想——完全变成别人,体会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内心也在变化,而且,有些必须变化,否则人将无法生存下去。

  东野对日本警察和日本社会的讽刺也别有一番味道:他们肯定明白这样干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但他们依然会继续干没有意义的事。这个社会就是由无数个无意义的元素堆积而成。

  语言很朴实,也很真实。不得不说,作家对社会的观察还是挺透彻的。

  最后,用书里美冬说的的一句话来结尾: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黑夜中的道路上前行。即便四周如白昼一样明亮,也只是不真实的白昼,对此我们早已认命。

《幻夜》读后感3

  借用开学前的一天将假期跟狍子约好的书看完了,心情异常难过,那是种撕心裂肺的心疼,心疼雅也,心疼加藤。

  为什么美冬会如此无情;为什么美冬面对各种质疑确依旧淡定到让人毛骨悚然;为什么雅也会甘愿成为傀儡;为什么正确的判断总是受到冷眼。也许这就是小说诱人的地方,巨大的空白留给体会它的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给了四星,一星给了结局,可能出于恶有恶报的价值观。

  美冬实在太像雪穗的未来,司亮的自杀,抽走了雪穗的灵魂。毕竟司亮是她唯一的太阳。于是,她开始变异,内心的恶魔种子一天天发芽,贪婪也一天天庞大。不得不靠着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帮自己达到目的的人。

  众多人折服于东野先生的写作技巧,而我在读了《白夜行》和《幻夜》之后,更惊叹的,是先生对于人性认识上的深度,从头至尾,复杂的人性支配着人物活动。

  美冬到底经历了什么?有着怎样的背景,才能做到做贼不心虚,似乎发生的一些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内。扭曲的人性使她不顾一切追求着自己内心向往的美。

  新海美冬不是真正的美冬,而是另一个如同《飘》中郝思嘉一样的女人假冒的。她崇尚美,一生都在极力追求美与保持年轻,这种如同魔怔一般的信念变态地控制着她的思想,也让她的行为变得有些变态。因为想要保持年轻,所以在地震发生之后果断地假扮了比她年轻六、七岁的美冬,在这之后又不断进行微调、整形,让她的整张脸变得如同人工芭比一般精致。可这却也体现了她内心的极度自卑。加藤最后没有问出她内心曾经的创伤是什么,但我觉得那一定是她从小就不被人肯定,或许长相丑陋,或许因为其他原因不被人待见而引发她内心的.极度自卑与渴望肯定。总之,她不能接纳自己。她无疑是一个心思缜密且果断之人,为了达到目的,一步一步排除万难什么事情都干。但最狠的是,她的世界里只有她心心念念的“美”。水原雅也不过是被她操纵的为她解决事情的玩偶人,不能算是搭档。搭档之间还有情分,可是雅也于她而言只是工具而已,随意可抛弃。或者说周围可利用之人,皆是她的工具,包括她自己,她的身体。她利用着所谓女人的武器去换取她上位的阶梯,贞操、感情、婚姻都是浮云,她的眼里只有她所谓的幸福-美。甚至,连本该是幸福的性,也变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

  水原雅也,为了摆脱舅舅的债务而杀死舅舅后,他之后的人生都不再真正属于他,而是被美冬所支配。而有子,他生命里出现的唯一一抹光亮,却没能拯救他的灵魂。如果雅也能及时收手,和有子成立家庭,他会过上他喜欢的安定小日子。前提是他之前的罪过不被发现。而悲剧就在于,他深迷于美冬无可自拔,始终认定他们二人才拥有同一个世界,最后用生命保护了她。只是可怜了加藤警官,在尽心尽力保护美冬性命的最后赔出了自己的命。

  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是真正意义上的搭档,而美冬和雅也却不算是。这是一个被美支控的灵魂控制另一个迷失灵魂的故事,这是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女人利用一切慢慢实现她“美”的目标的故事。雅也说的对,不光杀了曾我,美冬也杀了人,她杀了自己,吸走了自己的灵魂,没有比占有一个人的灵魂更残忍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念是形而上的东西,它对于支配一个人的人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对物质世界有些极其重要的反作用。而善念,也是需要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不要被贪欲控制,不要做亏心事。保持人生的选择自由是我们所有人的幸福,同时要知足。懂得接纳自己的人才能活得更幸福快乐而保持生命祥和。黑暗不常有,光明才是正道。

《幻夜》读后感4

  偶然看了《嫌疑犯X的献身》,还没来得及明白书名的深意,就迷上了东野圭吾。

  他的推理,不同于其他。近几年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推理小说,或长或短。大部分时候,总是好奇的很,恨不得马上翻到最后。读东野圭吾,喜欢他感情的细腻真实,人物性格的饱满丰富,悬念和诡计到最后往往归于感情,继而无限唏嘘。比如之前大热的《解忧杂货铺》,已经不算是严格意义上推理小说,但还是以温暖的情节俘获了一票粉丝的心。

  《白夜行》在几年前读过,一直觉得极好。前段时间看《唐人街探案》,有一幕,清纯女孩突然诡异的一笑,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影院一片尖叫,我的眼前慢慢浮现出雪穗的脸。那晚回家,正巧遇上浓浓的雨雾,清冷的街道、寂静的城市,开始惦记《白夜行》。于是又读了一遍,虽然已经知道了背后的真相,重读时仍有惊喜。然后很自然地选择了《幻夜》——号称《白夜行》的姊妹篇及续集。

  但只能说深深的失望。

  如果不看《白夜行》来看《幻夜》,会少了很多细节的乐趣,比如名为White Night的高级时装店,比如《飘》……我倾向于认为女主就是雪穗,一度还猜测过雪穗是不是在国外期间,杀掉了真正的美冬,然后以美冬的身份归来。但是地震那晚,很多人听到美冬一家人愉快地聊到很晚,我更愿意相信美冬死于地震,雪穗索性借用了她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拼命隐藏过去的人。

  但是我觉得有几处非常不合理。

  1.美貌。美冬真的美到人见人爱的地步吗?幻夜对女主的女性魅力推崇到极致。即使是雪穗,还有着一手好厨艺,精通茶艺、花艺,有着高雅的气质,并不是单独靠脸,而且也有不喜欢她而是喜欢她朋友的'人(一诚),。而美冬则有一双“让人身不由己的被吸进去”的杏眼,“娇媚的笑着”。在书中,和她演过对手戏的男性无一不被迷住,乔装扮作也好,发型师青江也罢,华屋老总……美冬也是对容貌在意到苛求的地步,从她一次次整容就可以看出。但是不是美就够了?

  2.动机。美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似乎亮的离去,带走了雪穗最后的光,在《幻夜》里已经感受不到她一丝的真心,只有赤裸裸的欲望和利用。那么她穷极一生到底追求些什么呢。书中所言,是对美的极致追求。但作为一个从小就备受欢迎的美女,为何还如此追求呢。还是在她的心目中,美能带来一切,因此,她要打造美的帝国?

  3.过去。虽然她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露面,但是作为当年青山红极一时的服装店老板娘,分店都一口气开了4家,在有钱人的圈子还是有相当的知名度。难道就不会被认出吗?

  4.曾我。这个姓名真是让我很头大,无数次看成了“我”。杀害曾我的情节处理的也略显粗糙,在酒店分尸,这样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动静也不会小。后来两个人竟然在深夜拖着两个行李箱在路上行走,还旁白说人少,不用担心。如此缜密的美冬竟然会如此放松,太不像她的风格。尸体最后如何处理了,也是谜。

  ……

  诸如此类吧,觉得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很多事情的完成还要寄希望于巧合和运气。

  也可能是期望太高,而略显失望吧。

  Anyway,作为《白夜行》的粉丝,还是值得一读。或者,也是时候再读一次《飘》了。

【《幻夜》读后感】相关文章:

幻夜读后感04-01

《幻城》读后感09-11

《幻城》读后感06-20

幻城的读后感06-29

幻城读后感06-23

《幻城》读后感06-24

幻城读书笔记03-10

《幻城》读书笔记09-08

幻城读书笔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