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09-09 07:00: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集合]西游记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合]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1

  我读了西游记懂得了很多:应该在不断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学会感恩,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学习中,做到不怕困难,逆流而上,主动积极。

  生活中,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尊敬长辈,与小朋友团结友好,努力做一名21世纪合格接班人。

西游记读后感2

  西游记讲的是在傲来国的`花果山上的一块大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到山下学法术,他的师傅菩提祖师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孙悟空。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学会了七十二变,并且送他了一个筋斗云。之后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祖把他压在了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之后遇见了唐僧,唐三藏,唐僧把他救了出来。孙悟空就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去了。在路上妖怪非常多,好在他们遇到了八戒和沙僧。取经路上困难重重,足足经历了81难。但最后还是取到了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3

  我读了《西游记》中《猴王出生》一章。

  故事中有一只猴子从石缝里蹦出来,叫石猴。石猴来到花果山,他和其他猴子没什么区别,很普通。有一天,猴子们发现了一个瀑布,每个人都想知道瀑布后面是什么,但没有人敢进去看。一只老猴子说:哪个有能力,钻进去看看,又不伤身体,我们就拜他为王。石猴勇敢地跳进去,发现了一个叫花果山水帘洞的山洞,最后他成了美猴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一个勇敢自信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4

  从小就喜欢孙悟空。

  有一段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要他赶他走,他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唐僧写了贬书,他请唐僧坐下,受他一拜,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地说:“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他就又变了三只小猴子出来,四面围住他,拜了一拜。同沙僧交待清楚,方才踏云而去。在半空中听到东海的潮声,想到师父,又停云不前。

西游记读后感5

  我看完了西游记,西游记是一本神魔小说。

  传说大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顶有一块仙石,石头裂开蹦出一只猴子。猴子下山拜师学艺,跟着菩提老祖学语言、学礼节、学武功。菩提老祖给猴子起名为孙悟空,菩提老祖交给孙悟空驾云和七十二的口诀。孙悟空大闹阎王殿、天宫,在八卦炉里炼悟空,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菩萨让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他们遇见了八戒、沙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因为孙悟空能拿得动一万三千五百斤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西游记读后感6

  孙悟空神通广大,有火眼金眼。猪八戒知道怎么吃。沙天生多疑。唐三心地善良,妖怪诡计多端,想尽一切办法吃唐僧的肉。怪物变成了人。唐僧看不见,但孙悟空有火眼金眼。孙悟空杀了怪物。

  唐僧以为孙悟空杀了人,就把他赶走了。唐僧要被吃的时候,孙悟空又来了,于是他们拿了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7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西游记》儿童版,书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有老实忠诚、默默无闻的沙僧,还有贪生怕死又好吃贪睡的猪八戒。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最羡慕孙悟空了。因为他有一条神奇的金箍棒,这条金箍棒能变得像碗口那么粗,也能变得像绣花针那么细。孙悟空还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翻一个跟头就能飞出十万八千里。他在陪同唐僧取经的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消灭了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真让人佩服。

  读了《西游记》之后,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到处去看看,用一身神通广大的本领,去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想想都很激动呢。

西游记读后感8

  读西游记这本书以后,我有想法就是要像孙猴一样,做错了事情就要知错改过,重情重义,敢做敢当,并且我觉的读书是人生中的一大乐趣啊;因为书里面有欢乐,有知识,还有各种各样的童话真是丰富呀;我还想和书做好朋友呢,书还有很大的用处呢,书就像我们的小教师,因为只要多读书的自我的.知识和理解本事就会提高,考试的时候就会做了,最终,我想告诉大家多多读书,有益哟。

西游记读后感9

  沙悟净虽然每次挑着担子,非常累,但每次都用他的宝杖斩妖除魔,一路上保护师傅不让妖怪把他抓走,取得真经后又保护师傅一起回长安,忠厚老实就是形容他这样的人。

  《西游记》写得真精彩,特别是孙悟空消灭妖怪的时候,把妖怪杀得片甲不留,神通广大,救出师傅的描述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我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西游记》这本书教会了我坚持,就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取得真经,还教会了我要善良,用爱心感化一切,用仁慈的心感化天下所有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10

  《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永不腐败的精神支撑着未来!

西游记读后感11

  我读了《西游记》,发现了这本书常用俗语、诗词来描写当时的气氛、景色和人物的外貌,同时也把一些生僻字、词、句做了注释。

  《西游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部分讲的是为何要去西天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是取经路上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落入陷阱,孙悟空七十二变,克服这些困难,取到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孙悟空勇敢机智,嫉恶如仇,西天取经路上降妖除魔。我平时遇到困难正要退缩时候,就想起孙悟空面对强敌,勇往直前陪伴唐僧上西天的情景。

  “一人一天下,一书一山河。”长大了我还要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让我的知识更加渊博,把读书作为乐趣。

西游记读后感12

  中国四大名著,我最喜欢看的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里面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上师徒四人齐心协力,降妖除魔,走了十万八千里,终于取回了真经。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惩恶扬善。最精彩的是大闹天宫里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一段,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孙悟空大显神通,七十二变。变鱼变鹰,变蛇变鹤,最有意思的是变成一座庙,别的都藏好了,可猴尾巴不好收拾,只好变成一根旗杆竖在庙后,二郎神来回没发现,最后通过旗杆的方位识破了大圣的花招,两人又打在一起。

  从书中的故事里,我要学习孙悟空不怕吃苦,勇于挑战,机智聪明的精神。

西游记读后感13

  今天早上,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他们勇敢地杀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在这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孙悟空是师徒四人中最厉害的,他有很多法宝,比如火眼金睛,七十二变,他可聪明了。他们便走进了一座白虎岭,半路见到了一位小姑娘,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了一下,认出她是妖怪,一棒子打死她。

  猪八戒在师徒四人是最能吃的',虽然他喜欢吃,但他是孙悟空的好帮手,真要有妖怪,他会保护唐僧的安全。

  沙僧对唐僧忠心耿耿。

  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对师傅忠心耿耿,时刻保护着大家。

西游记读后感14

  天生石猴就是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猴子游山玩水,可谓快乐逍遥。如果这样逍遥下去,恐怕以后就没有孙悟空了。有一天,猴王突然想学点技能。他远涉重洋,历经艰辛,拜菩提祖师学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孙悟空。孙悟空不断学习,学习72变和驾筋斗云等技能,终于重生,为后来的英雄表现奠定了基础。正是孙悟空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了一代强大而惊天动地的英雄。这个故事启发我努力学习,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猴王的出生描述了孙悟空的出生和努力学习技能的经历。它显示了孙悟空叛逆的`性格和简单的正义感。可以说,它为孙悟空未来的恶魔和恶魔奠定了基础。

西游记读后感15

  这个暑假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看完之后有很多感受。

  《西游记》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是吴承恩。《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的故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到了真经。

  我认为《西游记》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孙悟空聪明聪明,一路护送唐僧;猪八戒忠诚诚实。虽然他贪婪,但他并不懒惰;沙僧一路默默无闻,遇到危险时会立即采取行动;唐僧很善良,但他很容易被骗,误解了孙悟空。

  除了不同的.性格,《西游记》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书中的几行会以诗为证,以诗为证会增加可信度,使故事更加真实和引人注目。

  《西游记》是一本很好的书。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作文西游记读后感写作文西游记读后感03-28

《 西游记》读后感01-12

《西游记》读后感01-14

“西游记”读后感03-21

经典西游记读后感01-31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08

西游记读后感06-29

(精选)《西游记》读后感07-07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05

【精选】《西游记》读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