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读后感

时间:2023-10-23 09:54: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青铜葵花》读后感12篇[集合]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铜葵花》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铜葵花》读后感12篇[集合]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1

  青铜,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男孩,他结识了一个城市女孩——葵花。一次偶然,她失去了爸爸,被青铜一家人领养,从此过着贫困而又快乐的生活。

  这本纯美、感人、动情的小说中,处处突出了青铜一家人的艰辛:水灾,淹没了一件件瓦房,他们的心中是何等悲伤?蝗灾,一只只蝗虫吞噬了他们食物,也吞噬了他们的汗水!

  大风,刮掉了屋顶……灾难一次次扰乱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可他们手挽着手,挺过了这一切!

  他们没有放弃,仍然勇往直前。

  娇小的幼苗生活在大地的怀抱里,享受着微风的吹拂,阳光的照耀,必然不成大器。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能茁壮成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给人们带来阴凉。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就像一株幼苗,只有经历挫折,才能有所成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学会面对苦难,不怕困难,才能走向成功。

  在这本把感情描述到了极限的小说中,处处道出了一家人对葵花浓浓的爱:家里的情况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最后,还是选择了摸银杏的方法,青铜为了葵花,使了点小把戏,使葵花顺利上学,而自己却在外放牛,这就是爱!

  这就是哥哥对妹妹的爱!

  今年暑假,表哥到我们家来玩儿,我就深刻体会到了哥哥对妹妹的爱:吃水果,总是挑又大又圆的给我;玩玩具,总让我先玩;我要求什么,总能有求必应。记得有一次,哥哥随手拿起我的玩具,想要“研究研究”。我正坐在电脑前,津津有味地浏览博文,猛然听见他正疑惑的和我爸爸讨论:“这是什么东西,怎么玩儿的?”我忽地一下转过身去,蛮不讲理地从他手中夺过玩具,生气地撅着嘴,大喊道:“别动我的东西!”

  哥哥只是默默地看着我,不动声色。

  青铜还为葵花付出过很多很多,他为了让葵花用上明亮的灯,不顾自己的劳累,摘了南瓜花到芦苇荡里捉萤火虫,直到足以照亮葵花的作业本……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总是用爱关怀着我们,辛辛苦苦地照顾着我们,劳累了一天的他们还要满足我们的各种愿望,给我们做饭、洗衣服、辅导作业…… 也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我们则吃香的喝辣的,自由自在,甚至还对爸爸妈妈大吵大闹,丝毫不去谅解他们的.劳累。我一定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新年到了,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来给葵花做衣服,妈妈就不顾奶奶地劝阻,把自己的花嫁衣给葵花改成了漂亮的新衣服,看着葵花高兴的样子,她欣慰的笑了……

  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最最亲爱的妈妈。在一个炎热的晚上,我热的满头大汗,又恰好停电,为了让我入睡,妈妈就不知疲倦地为我扇着扇子,一直等到电来了,开了空调……

  我再次翻开《青铜葵花》这本多姿多彩的书,感受着浓浓的爱带给我的快乐!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2

  读完《青铜葵花》,我对“勇气”这个词又多了一些理解——人,没有生来就是勇敢的,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学会克服恐惧。

  这本书主要讲了葵花的爸爸落水死了,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他们一家人对葵花非常好。尤其是青铜,他为葵花做了很多事情,即使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最后,葵花被接回城里,青铜因对她的思念太深,出现了幻觉,居然说出了话……

  我印象最深的是,葵花坐船去大麦地,嘎鱼来捣蛋,把船弄坏了,葵花掉到了水里。这时青铜看见了,骑着牛去救葵花,那时,他那么不顾一切,直到把葵花救上来为止。从那时起,我就被他的勇气震撼了。后来,他为了葵花过上好日子,把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也脱了下来卖掉,他光着脚、迎着风向家走去;他为了在暴风雨中找到葵花,不顾被芦苇秆戳穿的双脚....

  他的这份勇气,这份执著,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上,还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

  我最害怕的就是游泳,每一次游泳,我都感觉水像大怪兽把我抱着,我非常害怕,怕被大怪兽吞噬。

  但是妈妈还是坚持给我报了游泳班。我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像蜗牛一样来到游泳馆。

  我一进游泳馆,看见水就想逃走,任凭妈妈怎么说,我都离得远远的,嘴里不停中喊着:“我不要游泳,我不要游泳,我怕被淹死……”

  这时一个教练走了过来,拉起了我的手,对我说:小朋友,水是很温柔的,不会被淹死的。来,我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就被他拉着来到了游泳池边。

  做完热身运动,慢慢地下到水里,水太凉了,我身子不由得想往回缩。教练笑笑说:“不要害怕,放轻松。”教练轻轻地扶着我下到了水中。

  教练让我深吸一口气,把头埋入水里,不要呼吸。我一听,惊呆了。我肯定做不到。我的头刚扎进去没两秒,我就憋得不行了。我怎么都不想练了。当我从游泳池里出来,想回家时,不知怎的,脑中竟然浮现出了青铜的身影。他可以不顾危险去救葵花,他可以忍受钻心的痛,为什么我不行呢?我的内心一下子涌起了一股力量,一种去占用自己懦弱的力量。

  不,我不能这么软弱,我已经是十岁的孩子了,别的小朋友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我又回去跳到游泳池里,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练。一秒,两秒......我总是呛水,难受得喘不过气来,可是,我知道,我不能放弃,我一定要像青铜一样,成为一个男子汉。

  随着练习我憋气的时间越来越长,身子也渐渐浮了起来。

  后来,又学习游,就是“收翻蹬夹”。顾名思义就是把腿向内收起来,翻脚,再用力向两边蹬出去,最后迅速夹在一起。这很费力气。当腿酸疼时,我总是会想到青铜,他总是激励我向前游去......

  书,读了一遍又一遍。青铜,他的勇气,在我的心里刻印地越来越深。

  勇气,就是直面眼前的困难。想放弃时坚持一下,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3

  有这么一本书,让我读着读着便进入了书中的世界;读着读着便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它的名字叫《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大麦地。在一次意外中,城里来的女孩葵花成为了贫穷而又淳朴的青铜一家中的一员。青铜是一个性格古怪的`哑巴男孩,但唯独对这个非亲非故的女孩葵花十分照顾,把她当成亲妹妹看待。葵花在城里人来接她的时候,竟然不愿离去。当葵花走后,青铜居然大声地喊出了两个字“葵花——”。我顿时流下了眼泪,仿佛自己就是那条船上的葵花,我听见了青铜深情地呼唤……

  青铜和葵花,他们不是兄妹,却胜似兄妹。青铜为了让妹妹看马戏,默默地扛了她一晚上;为了让葵花能更漂亮,青铜用下午的工夫做成了一条冰项链;为了让青铜也能读书、写字,不被人瞧不起,葵花在学习之余,还教青铜写字……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在青铜家,这就是家常便饭。

  最让我感慨万分的是葵花独自出去捡银杏的故事。虽然葵花赚的钱对于奶奶治病所需开支只是杯水车薪,但这毕竟是葵花的心意啊!她或许和我们一样大,或许比我们小,她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一边享受着空调送来的习习凉风,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薯片和饼干,回想起来真是不好意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比他们好上了几十倍,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成天娇生惯养,遇到麻烦就不知所措了。

  或许是因为苦难吧。它把青铜、葵花磨练得成熟、理智,懂得为别人奉献。

  一次,妈妈带我去影剧院看戏。散场后我看见了几个穿着卡通形象衣服的人,便兴冲冲地跑过去,跟随他们走到了剧院外。不知不觉我东转转、西转转,到了一片幽静的小树林里。可是,平时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妈妈去哪儿了?我急得团团转,坐下来大哭起来。可是想想,坐在这里哭也不是办法,于是我按照记忆中的路线走回了街道。看着马路上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哪儿有妈妈的身影!这时,我想起学校里老师教的方法:打电话。我东张西望,嗯,那边有一对看起来很善良和蔼的中年夫妇,我下定决心,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紧张地问“我和父母、走、走散了,可、可以借一下电话吗?”这对夫妇一愣,停下了脚步,显然是有些诧异,不过还是爽快地答应了。通过他们的帮助,我成功回到了妈妈身边。从此以后,我在公共场合和人多的地方,就再也没有乱走过,为人处事也更成熟了。

  考级失败了,没关系,有了参考勤加练习,下一次一定能考过;比赛输了,没关系,有了经验下一次一定能脱颖而出;被人错怪了,没关系,我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事情让我们成长,所以有一句名言“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我们要正视痛苦,面对它,打败它,像青铜一家一样,把它当作自己的老师。

  《青铜葵花》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4

  读书是我最开心的事儿了,书能给我带来许多知识,带来许多快乐。

  《十万个为什么》能给我解答生活中的许多小问题;《格林童话》能带我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女生贾梅》让我感受到兄妹之间浓厚的感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青铜葵花》了。

  《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乡下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可是男孩青铜在他5岁那年,一个意外事件让他成了一个哑巴。一个特别的机遇,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青铜用绿银杏红银杏的游戏,让葵花一个人安心地上学;在熙攘的人群里,青铜把葵花一直一直驼在自己的肩上,这样妹妹就能看见灯火通明的台上好玩的马戏;还有暗夜里守侯葵花归来的纸灯笼,还有奶奶永远也唱不完的歌谣……没有灯火,青铜把夏夜里的萤火虫放进南瓜花,做成大麦地最美、最明亮的灯,葵花就亮堂堂地做功课了;没有银项链,青铜用天然的冰凌,吹成晶莹的串珠,舞台上的葵花就有了奇妙的“冰项链”,它闪亮着纯洁而清澈的光。

  虽然,青铜和葵花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可是他们一直都快乐,一直都幸福。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贫穷,青铜和葵花表面上是痛苦的,其实他们的内心去而是无比幸福!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丧尽天良;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六亲不认;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凶暴残忍……

  一件件事例,一次次提醒,一遍遍警告。可还有多少人挡不住金钱的诱惑!“青铜”,闪耀着冷峻的理性光辉,“葵花”蕴藏着温暖的情感张力。正如书名一样。《青铜葵花》,在唯美写作中呈现出丰润的'精神力量,在优美境界里构建了坚实的思想国度。在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以前,我在穿着上很讲究,妈妈帮我挑衣服,这一件不好,那一件也不好美好不容易挑了一件合适的衣服,可是我横挑鼻子竖挑眼又不买!现在,我不再挑来挑去的,是那件就是那件,不关它漂亮不漂亮,只要耐穿,只要大小合适就行了。以前我讲究鞋子,现在,我只要鞋合脚就行了。因为,我懂得外表并不是很重要的,内在的美更需要我们去创造。生活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只要内心是快乐的是高兴的,生活就是美好的,生活就是充实的,我们应该热爱生活,从心里感谢生活,感受生活;从心里感谢生活给我们的磨练,热爱生命路上的阻拦;更该从心里感谢读书,热爱读书呀。

  其实,只要你认真的看每本书,你会感觉到它们似乎有着巨大的魔力:能让阅读变成一种心灵的畅游,让你不由自主地沿着书中蜿蜒的小径,走向大麦地的河流和村庄,走向寂静的月夜和雪天,走向青铜和葵花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变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的同路人。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5

  就在前几天,我看完了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看完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本书令我非常感动,书中讲述了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小村庄大麦场里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男主人公叫做青铜,女主人公叫做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故事中,青铜葵花们遭遇了水灾、火灾、蝗灾的痛苦,但是他们总是坚持着,齐心协力,等待着渡过难关。

  青铜,虽然是一个哑巴男孩,但是,他用那无声的语言感动了他的家人,让他的家人们领养了孤儿葵花。葵花,是一个很听话的小女孩,哥哥去干什么,她总是不声不响地跟在哥哥的身后,哥哥让她去干什么,她总是会听话地干这干那。

  青铜十分渴望坐进教室,朗读一篇篇课文,可是当他得知家里的钱只供一个人的学费时,为了能让她妹妹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毫不犹豫地收起了那强烈的欲望,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这真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哥哥啊;为了能让妹妹拥有一张美丽的自己的照片时,哥哥冒着风雪去桥头卖芦花鞋,甚至连自己的芦花鞋也卖掉了,他自己宁可光着脚走回家,这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哥哥啊;为了能让妹妹在明亮的灯光下做作业,哥哥到河边抓萤火虫,把萤火虫放到南瓜花里,为妹妹做了十几个南瓜花灯,这又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哥哥啊;为了妹妹能在演出时更加漂亮,哥哥奇思妙想,帮妹妹做了一条没有瑕疵的、美丽的冰项链,这还是一个花尽心思的哥哥啊我一想到哥哥为妹妹付出了这么多,我就想要哭,这是一个多么美满的一家子啊!互帮互助。有爱护妹妹的哥哥,有疼爱孙女的奶奶,还有关心女儿的爸爸妈妈。但是,世界总是残酷的,慈祥的'奶奶不幸去世了。

  另一个悲惨的事情又紧接着发生了,葵花要被接回城里了。那一天,妈妈故意把青铜支开,让青铜去外婆家拿鞋样,因为她知道青铜是不会让葵花走的。当青铜来到河边时,船已经变成了鸽子般大小的白点了。日子一天有一天过去,青铜的心情越来越差。当他看见葵花田里的金灿灿的葵花都朝向他时,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叫出了一声:葵花!虽然不怎么清晰,但是青铜是可以说话了。苦难中又带着希望。

  看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那字里行间,时时刻刻透露着纯真的感情,令人回味无穷;那扣人心悬的故事情节,使我懂得了一定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一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那优美的文字,时常提醒着我: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我们要珍惜眼前的这一切!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6

  我再一次读完了这本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也不知是第几次了,但是每当我读起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就无法停下来。

  这本书在这种晶莹中又分明折射出一种忧伤。那种于纯美中透出的痛苦紧紧抓住我的心,但是那份痛苦中流露出那份深厚的父女情、母子情、兄妹情、祖孙情……

  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最喜欢《青铜葵花》中的第四章《芦花鞋》。在这篇章中,苦难几乎是永恒的。因为家境贫穷,一家人冬天才会编织芦花鞋。青铜天天背着好多芦花鞋去买,不嫌累,不怕冷,背后又有一股多么不可动摇的精神在支持他!在还剩下十一双芦花鞋时,下了一尺厚的雪,北风呼啸,很多人可能都躺在被窝里呼呼大睡,但青铜却准时起床了,他要去卖鞋。无论谁劝阻,青铜还是坚持要去卖鞋,我好像听到了青铜那坚定有力的声音:我要挣钱!我们要过好日子!当芦花鞋卖完时,一个人失望而归,青铜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一个瞬间的反应,他决定把这双鞋卖给那个人。冰天雪地,我们围着大围巾、裹着大棉袄还呼呼喘气嫌冷,青铜却迎着寒风,光着脚丫,走在大雪纷飞的天气中,会感到怎样的寒冷与刺痛!我们棉鞋就有几双,哪能忍受如此的痛苦,想想自己真是太幸福了。终于,青铜带着风雪吹红、洗净的脚丫回家时,大家都被青铜所感动了,青铜笑了笑,只说了一句:这没什么。一句四个字的话盖过了心中的苦、累!我也为懂事的青铜哭了……

  青铜的`奶奶生病,葵花为了给出奶奶攒钱看病,小小年纪的她就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银杏,虽然只挣到非常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给奶奶治病,但他的孝心非常让人感动。而我平时一元两元地花钱一点不心疼,要知道这钱可都是父母辛苦劳动的报酬,乱花钱就是对他们的劳动的不尊重。在我家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而我很少给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知道享受,却不知回报!

  我们在条件优越的城市里生活,过着青铜、葵花眼中天上人间的生活,我们就这样被宠着、溺爱着,从来没有感到苦,更谈不上青铜葵花受的什么蝗灾、旋风。但细细品味,我们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挫折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再好的宝石也需要雕琢;再好的树苗也需要剪枝;再好的房屋也需要劳动。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天都目睹与耳闻这些苦难。只有在痛苦中挣脱出来,才是真正的强者,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苦中之美!

  就是这么一本纯美小说,作者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7

  与其说是亲子共读这本书,不如说找了个机会在喧嚣的午后安静的享受着这纯美文学的惬意。每当此时,总是让我们在疲于奔命中停下脚步,去聆听和感受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青铜和葵花应该是我们同时代或比我们稍长一些的人物,在灾难降临时,没有选择放弃和抱怨,而是单纯快乐的从苦难中发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即便是“坏小子”嘎鱼,依仗着家境的“优越”,可爱的使着他的小坏点子,让我不禁怀念那个没有大恶大善的,空气中没有化学颗粒的年代。

  当明晃晃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时,我们在空调房里进行着我们的一切活动,这是每个人每天并不奇怪的生活,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他们还嚷嚷着“没人玩,好无聊,没意思……”。当我们放下堆积案头的工作,抽出时间带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或将他们的童心放纵于游乐场时,往往因为一个一两块钱的小玩具没有满足他,生气、吵闹是常有的事。我常很无奈,这些孩子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幸福快乐呢?

  我告诉他我小时候,我的爸爸给我买的第一个只有九英寸的电风扇,我是多么兴奋,我每晚在小风扇下写作业觉得我又快乐又神气……

  儿子露出一脸的不屑:“我儿子以后用了更高级更凉快的东西,我也会跟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只有空调。”想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确实在我小的时候父母跟我说过他们种南瓜吃野菜的经历,我也只是无动于衷的在听故事。时代的进步,对于苦难的理解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年代有它自己的烙印。幼年时承受的苦难,就像是接种的疫苗,让他可以坦然笑对成长途中遭遇的波波折折。我在感慨我们的孩子太幸福了,为人父母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制造快乐的天堂,又担忧着他们缺失了对苦难的理解和承受能力的培养。

  我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对“苦难、挫折”的需求,希望孩子在苦难和挫折中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也应了现代人们提出的穷养男孩和挫折教育的理论,以至于暑假未到,我就张罗着让儿子去我单位附近的小店送外卖。大家质问我我是不是后妈。在一片哗然和质问中计划搁浅。

  我是个最笨拙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一堆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用天畅妈妈的话说只能是“静待花开”了。但我知道只有苦甜参半的生活才能发现甜的滋味。

  读完这本书,好比喝了乌龙茶,入口苦涩,回味却有丝丝绵甜。

  我看了儿子写的读后感,虽有些夸张和言过其词,但总算是第一次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自己看到了本中表达的深厚的兄妹感情,也算不易。所以没有加工和篡改,原原本本呈现在这,尊重詹同学的原作了。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8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今天的孩子们,不要为自己所受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认为苦难是从你们这一代才开始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我们需要的就是面对苦难处变不惊的风度。然而,在苦难面前拥有处变不惊的风度的人们,不就是大麦地村的村民吗?缺粮、蝗灾、大火、洪涝,都是大麦地村人所遭受过的。这些灾难对于一个穷乡村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灾难!但是大麦地村里最穷的人家——青铜家却安然地度过了,还带着葵花。缺粮了,奶奶毫不犹豫地卖掉跟了她一辈子的戒指、耳环,给家里换来两小袋大米;闹蝗灾,青铜带着葵花到芦苇荡里挖芦根、池塘里捉野鸭、水田里摘野菱角,这样的维持终于盼来了救灾粮的到来;大风吹掀了屋顶、大雨打塌了房子,青铜与父亲跑到海边去租茅草地,割茅草砌砖瓦墙盖茅草顶,花大价钱,就为了葵花不受委屈。葵花是个来自城里的小女孩,三岁丧母,七岁时唯一的亲人——父亲因为一次意外淹死于河中,就这样葵花来到了青铜家。葵花在青铜家被当成亲闺女养,连读书也只让葵花读。青铜常常带着葵花玩,很是照顾和喜爱这个妹妹。虽然青铜是个哑巴,却能与葵花心灵相通:青铜想什么葵花知道,葵花想什么青铜明白。

  《青铜葵花》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人类野性的发作、个人心灵世界的扭曲等,我们每天都在目睹与耳闻苦难。当汶川地震突然来临,朗朗书声顿时淹没于房屋倒塌的巨响中;当波兰的`总统专机坠落时,多少国家骨干与精英瞬时葬身;当云南旱灾降临时,有多少人为了水而望眼欲穿;甘肃的泥石流又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这个世界除了幸福与欢笑还有灾难的存在,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然而苦难仍在人间徘徊。就在今年8月15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哀悼日,为甘肃舟曲因泥石流夺去生命的同胞降半旗默哀。坎坷、失落、挫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雪上加霜、漏船偏遇顶风浪......这些差不多是每个人的人生写照。青铜家,虽说是一个典型的苦难家庭,但是,在大麦地村他们是幸福的。青铜、葵花,有爸爸、有妈妈,还有一个很疼很疼孩子的奶奶。爸爸是个好爸爸,妈妈是个贤妻良母,奶奶是全村最慈祥的奶奶,青铜又是全村最聪明的哥哥。葵花虽然命运坎坷是村里最穷的女孩,但她的心灵是最富有,生活是最幸福的。

  我生病的时候很痛苦,浑身上下钻心的疼。每当这时妈妈都会守在我身边,给我最精心的呵护,让我感到很温馨,很幸福。

  这些,可能就是苦难中的幸福吧,生病只是最平凡的例子罢了。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9

  《青铜葵花》这本书,拿起来粗看,总觉得这本书中有数不清的苦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苦难集”。可仔细一看,这本书在写苦难的同时,也写出了人们的团结、淳朴。

  开始,葵花不得已与爸爸一起来到干校,正当大家勤奋工作的时候,噩耗传来了:葵花的爸爸为去捡水中的画,落入水中淹死了。这个消息,对葵花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这个灾难,使葵花懂得了生活中需要坚强。

  在老槐树下,站着两个人家:青铜一家,有风烛残年的奶奶、忠实的老黄牛、勤劳、善良的爸爸妈妈、懂事的青铜。嘎鱼一家,有蛮不讲理的`爸爸,盲从的妈妈,爱搞恶作剧的嘎鱼。他们为了要葵花这个“懂事的闺女”,争得面红耳赤,因为青铜帮助过她,嘎鱼欺负她的缘故,她来到了青铜家这辆“破旧的马车”上。看来我们确实要“事虽小,勿擅为”不要做坏事。虽然当时不会损失,但以后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青铜家,因为贫穷的缘故,懂事的葵花没有告诉家人学校里照相,当放学同学们欢天喜地地观赏着自己的照片时,葵花只能寂寞地独自走着。一家人自然明白,当初是自己答应要好好照顾她的,现在亏待了她。为了让葵花像别的女孩,快快乐乐地生活,一家人费尽周折,做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青铜又顶着寒风,卖了鞋,快快乐乐地照了相。看来只有付出,才能收获。

  一阵狂风暴雨,把青铜一家本来就破旧不堪的屋顶吹坏了,一家人为了生活下去,让青铜、爸爸去割茅草,大家一起努力,终于建造起来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茅草屋”

  新年的时候,要表演一系列节目,葵花可是学校文艺活动的骨干。因为有了漂亮的过年衣裳,葵花显得更加鲜艳了,可这个时候,刘老师说葵花需要一串银项链。家里这么穷,怎么能买到昂贵的银项链!做哥哥的青铜听到了,灵机一动,用冰凌,做出了更加美丽的项链。那变幻无穷的冰项链,震撼了所有在场的观众。我情不自禁地想:青铜真是一个称职的好哥哥!

  人们正在为今年的稻子长势喜人而兴奋地无法形容的时候,三月蝗,像一把扫帚,把人们心中的兴奋、希望一扫而尽,在这里,奶奶也去世了。

  最后,市长把葵花接回城市,结束了葵花淳朴的乡间生活。

  看来,苦难也是一种磨练,玉不琢,不成器!要不是葵花受到了那么多的苦难,也许早就在青铜一家的宠爱、关怀下成为了“享乐派”。苦难,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了苦难,就没有了生活的意义,当我们在一个地方绊倒的同时,也明白了一种“生活的陷阱”,只有经受苦难的人才能够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10

  昨天,与儿子一起,品读完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儿童名著《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儿子自认为有些悲剧色彩,总是不想自读。因此被我选为亲子共读的书目。想与儿子一起欣赏,一起品味,一起感动着故事的跌宕起伏。

  亲子共读时间,大多都是在晚上。让儿子伴着我感情真挚的低声诵读,进入甜美的梦乡。很多时候,读到动情处,我几度哽咽,泪眼婆娑。儿子与我一同感受着青铜一家浓浓的真情;感受着青铜一家对葵花细心的关爱;感受着葵花的自幼的不幸和来到青铜家所体味的开心与快乐。

  故事的主人公是哑巴男孩——青铜,和失去双亲的乖巧、聪明的漂亮女孩——葵花。还有一个家境富裕的调皮男孩——嘎鱼,穿插于故事情节之中。儿子说,嘎鱼的生活衣食无忧,但却有两处悲剧性的处理:一是,他们也想领养葵花没有成功;二是,嘎鱼嫉妒地破坏青铜家的慈姑田,被其父暴打。

  那么,为什么没有让家境好的.嘎鱼家领养葵花,而让大麦地最穷的一家——青铜家领养了呢?我告诉儿子说,这就是作者要表现的主题之一:青铜一家的善良和无私付出的真情。读完这本书,真得能让孩子看到人间的真情,即使是贫寒,因为有了真情,有了亲人彼此的关爱,同样也有快乐,那也是一种幸福。

  儿子说,葵花太苦了。她不能像别人家的女孩那样,照一张自己的照片;她不能像别人家的女孩那样,穿漂亮的衣服;她不能像别人家的女孩那样,有一条精美的项链。

  可是,我告诉他:葵花有疼爱她的奶奶、不辞辛苦的爸爸、温柔的妈妈和处处呵护她的哑巴哥哥。那几乎是用奶奶生命换来的,又白又蓬松得新棉花;那些全家一起不分昼夜而亲手编织的,精巧漂亮的101双芦花鞋;那条青铜不畏严寒亲手用冰制作的,璀璨夺目的冰项链;那桥头上夜夜亮着的用南瓜花挑起的,晶莹透亮的纸灯笼;都是青铜一家对葵花的呵护和关爱,怎能说葵花不幸福呢?

  儿子说,故事的结局不应该让葵花与青铜分开。是啊,他们在一起是快乐和幸福的。分开了,彼此不仅是不舍,还有一些伤痛。但也只有离开贫穷的大麦地,才能让聪明的葵花能有出头之日,这或许就是最完美的结局。

  如今的孩子,是体味不到那种清苦的滋味的。但他能感受到文中的那份真情,那份关爱。而付出真情,懂得关爱,就是幸福!

  自评:与儿子说好,读完这本书,要各自写一篇读后感。为了鼓励儿子,只好与之同行了。写的还有不妥之处,敬请博友们指教喽!

  看到了小升升为我制作的信纸,真是好一阵兴奋呢!赶紧写下此文,再次感谢小升升哦!

  小草依然恭贺大家新年快乐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11

  “南山脚下一缸油,姑嫂俩个赌梳头。姑姑梳成盘龙髦,嫂嫂梳成半兰头。”每当想起这首歌,我就想起了《青铜葵花》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书,主要讲了一个叫青铜的男孩和一个叫葵花的女孩,他们俩在一次机遇下,是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成为了兄妹,共同生活的一件事。读完后,我觉得青铜虽然是个哑巴,但它能将心中那些细腻的想法毫不费劲地“告诉”家人。而且他的心眼特好,每当别人笑话他是个哑巴是,他也从来没有吭声过,每当嘎鱼挑逗葵花,青铜都能及时站出来保护葵花,就像阳光照耀大地,泉水滋润土壤一样给葵花得到温暖的照顾。因此,我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所以这本书有了青铜,一切将会更美妙!

  其中,我最喜欢《三月蝗》这一个章节。《三月蝗》主要讲述了在三月时期蝗虫吃光了大麦地里的所有食物,使原本十分贫穷的青铜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据了。青铜为了一家人,为了葵花,去挖芦根,抓野鸡,甚至抓了鸡还被嘎鱼一家冤枉成是偷的,因此还被打。我想,这多残忍呀!难道心眼好的青铜一点儿也不会反抗吗,但我心里明白,青铜是在忍受,忍受这一切,他为了妹妹以及一家人的幸福而忍受。此时的我,是瞒着妈妈在睡觉的时间看的,在这冰冷的月光下,我不禁为他洒出了同情的泪水。而葵花呢?她是一个美丽、纯洁、朴素而华丽的小女孩。虽然朴素,但很华丽。虽然幼小,才显纯洁。虽然自己的亲生父亲早已去世,但她还是那么坚强,直到青铜的出现……因为亲情,他们获得了爱;因为有了亲情,他们的生活变得幸福。

  曹文轩叔叔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决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要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个强者。每当读起这一句话时,我总会想:是啊,如果痛苦是没有真正的体验时,是不可能认识到痛苦的`滋味,更不可能用有对抗痛苦的心态,只有以最好的心态去应对它们,你才可能是个强者。想到这,我不仅回想一件事:那是在一个上午,我在家做完了作业,想看《草房子》。可那是我哥哥的老师推荐的书,书是他的,要拿,就必须经过她的同意。于是,我轻轻地打开了哥哥房间的门,看见他不在,就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拿走了书,回到自己的房间来看了起来。等他回来时直接抽走了书,拍拍屁股走人。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儿惭愧。如果是青铜和葵花,无论哥哥在哪里,也一定会亲口与哥哥借,而青铜,也会满口答应。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快乐!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的称赞呢?痛苦和快乐像对孪生姐妹,她炼人类开展伟大的灵魂。她们是力量,是生,是神。凡事不能兼受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也不爱痛苦。凡能体会她们的,方懂的人生的价值与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四月蔷薇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树上,抹把眼泪捋把桑……”在合上书本后,我的耳旁又一次响起了这一首歌。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12

  《青铜葵花》这部小说我已经翻来覆去的看过了很多遍,它是众人皆知的曹文轩写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在朋友圈里发下了自己的感想。

  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名为青铜,葵花则是女孩儿的名字。青铜是一个乡下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哑巴。葵花是一个城市的女孩,干干净净。七岁那年,父亲带着她来到了乡下,住在了干校。一天,她抵御不了好奇心的促使,坐上了去往大麦地的船,不料这一走却失去了父亲。一个偶然的机会,青铜与葵花成为了兄妹。青铜喜欢这个妹妹,葵花也喜欢这个哥哥。在粗茶淡饭的生活里,一家人为了葵花费尽心思,而青铜更是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为了让葵花上到学,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为了让葵花照到相,在严寒中卖出了100双芦苇鞋;为了让葵花可以不受侮辱的在灯光下写作业,他掉入河中只为抓几只大萤火虫来做灯;为了让葵花在演出时有一条耀眼的项链,他在雪虐风饕的天气敲碎冰凌只为做一条项链……蝗灾,水灾,饥饿,他们从不叫苦。葵花12岁那年,被告知要回城里去。青铜伤心的躺在地上睡着了。过了很久,他醒了,他看见了葵花。奇迹发生了,天生不会说话的`他竟从喉咙里发出了喊声。

  这篇文章无疑是对现代的一种讽刺。葵花11岁那年想辍学去外捡杏子赚钱,而我们呢?可能只是扫个地便叫苦连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在痛苦中寻找美,寻找乐趣的能力。苦难不可避免,我们每天都会耳闻一些关于苦难的新闻,这个世界真的只有快乐存在吗?

  他们一家之所以苦难但又快乐,应该就是因为他们是乡下的孩子,和城市不一样。他们懂得如何在痛苦中寻找快乐。他们的这份爱也是无法替代的,没有这份爱,可能青铜不会用尽平生力气喊出那一声长长的葵花;如果没有爱,可能青铜可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没有爱,可能青铜不会为了捉几只萤火虫落入水中。

  单就妈妈叫我拖地来说吧。当我极不情愿的拿起拖把,然后开始含糊的拖时,我已经输给主人公了。我认为,拖地便是痛苦的,这种脏累的活不应该让我来干,我应该坐在椅子上安心的画画,写字就行。但这样真的可以吗?不行吧,在这个享乐的时代,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那可不得了。

  就像后记中罗曼罗兰的那一段话:“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魄。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这句话告诉我们:痛苦与欢乐是紧密相联的,有欢乐就会有痛苦,有痛苦就必有欢乐。痛苦时,你应该欢乐,因为你还活着。只有正确的把握欢乐和痛苦,才会在离开时感到欢乐。

  从今往后,当我遇到苦难,让我想想这篇纯美小说《青铜葵花》吧,咬咬牙,在痛苦中寻找到快乐,我一定会有一个幸福而又乐观的人生!

【《青铜葵花》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铜葵花》有感06-16

青铜葵花阅读心得12-20

《青铜葵花》阅读心得04-28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02-28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03-26

《青铜葵花》的读书笔记03-30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10-15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10-10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08-19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