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读后感

时间:2023-12-16 08:40: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霖铃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霖铃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雨霖铃读后感

雨霖铃读后感1

  是谁在勾栏瓦肆唱你的晓风残月,凄美了后人的感伤;是谁在翠柳河畔吟你的伊人憔悴,萦绕了前世的眷念。你可曾细数那些留连在画舫红楼的日子,你可曾怀念长亭边泪眼扑簌的离别情。

  千年的风月依旧,你的容颜锦衣袖早已随风飞散,你的词曲却仍然在唇齿边细细留香。

  当年的你何其才高,一时笑言“换得浅斟低唱”让你接触到那些世间百态,去体会什么才是女儿的娇媚与情愁别绪。“且去填词”让你远离了官场险恶,在市井里谱写一个别样的你,这才是你。朝堂之上,你必不能如此洒脱说出你的所思所想。

  凄切的寒蝉是否让你烦躁的心绪更加不宁,夕阳的美,可比得眼前的伊人泪眼漓漓。

  纤纤素手,不忍别离的凉,秋风寒雨,也来寒尽伊人的素袂薄衫。

  不忍松开不想松开,可小船急急的呼唤你离开,执手相看,眼里早已模糊,可双唇微颤,却怎么也说不出心中的不舍。这一走,该是何时何日才回呢。

  人生最苦是别离吧,杨柳依依,杨柳丝丝,是诉不完的情愫,数不尽的情思。这一刻,冷落的何止清秋的.圆月佳节。迷蒙的眼惺忪睁开,酒已经在冷月凉风里褪去了烈性。清晨的带来忧愁,凉了谁的玉骨冰肌,一弯残月,可是伊人的蛾眉……

  这一走又要多少日夜,多少良辰虚度,多少美景无法看过,舍不得离开,舍不得那纤纤素手,泪盈盈的眸。还是走了,凉风吹起涟漪,渐渐的再也没有了一丝身影。走了走了……

  霖铃雨落,落下红尘往事忆起多少回忆,落下响起惆怅几多徘徊怅惘,落雨、落泪、落秋风……

雨霖铃读后感2

  雨夜,难眠,不曾想,奈何几更思念。秋悲,泪断,更那堪,谁人诉我风残。

  自古离别多泣,今宵茫茫难忘,此去经年,勿忘心安。情长,不晓曾为伊空等几年。世世萧条,多无缘。烟花易冷,情难断。

  滴滴打落声声残,不思量。蝴蝶尽飞眼底,曾尽数轮回,哪得几面缠绵。自难忘,只与空惆怅。那堪无情,唯有残思相伴。你无言,亦无残念,漂泊离去,曾想,我心怨。夏末,秋凉,繁花落尽,长亭古道,多离合悲欢苦。欲乘风归去,只得世间有伊牵挂甚想。生死茫茫,苦等几年。

  时过境迁,湮灭桃李,只一眼便涌上心头永难忘。忆当年,多少红墙衰草,繁华消逝。静默无声,只留白昼黑夜交替更换。

  无人诉,只消独自凄凉。无怨,无怨,只似梦一场。一世彷徨,尘世,冷落千秋叶。千古风情旧望,痴痴等。

  烟柳,一处忧怨,哪的几场俗世沦落。莞尔,好似清风薄雾一般。苍海,变迁之时,亦在何处相见。不畏淡,只畏不见,一曲新愁与旧愁,一场心甘与情愿,月下可谓叹。

  灯火阑珊,醉生芳华消去,容华老去,一心仿照戏。一如往昔独倚西楼眺望,两行清泪脉脉,纵显百般深情,亦无力消受。

  清秋,痴情泪亦流。断入愁肠,愁更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见无限好,只是尽等待。只为与相逢一遭。如此,已足,用尽最后光阴,完今生夙愿,度我清冷孤独。

  经念沉默,我怨,不敢妄耽,何以笙箫烟,宛一道流年丝线绕指间,偷的浮生一处闲。凉寂寂,竟滋生旧梦。

  莺声燕语,青藤一片,我眼中怎样光景。无缘再聚,不语,日在中天,抬头是星辰。黄粱一梦,只道光影,诸多是非,已是无力,只将一声长叹。

  到黄昏,残影已落,是是形影单只苍凉一片。未央,晚夜凉,倾情一片,可畏错多少良辰好景。

  浅唱,低吟,是何等寂寞。听雨落,落在心头。身影孤情,一片芩寂,雪雨风华,只怪无缘。

  冷冽,秋风,寻寻觅觅,无奈苍凉。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来世,亦等。

雨霖铃读后感3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离和死别,南宋词人柳永的一曲《雨霖铃》在凄婉的诉说中道尽了离愁和思念,成为千古绝唱。

  每每吟唱这首词,我都有着怅然感伤又有一些凄美的心绪,为词的内容,为词的创作。尤其是此刻,正值秋季,且几天以来也一直下着雨,对词人的那份别离思恋之情感受更深。

  与词本身的感受:在创作上,词人能借物言情。词人巧妙的运用了一些能渲染悲情,悲景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声胜有声。例如,“寒蝉”,大家知道蝉的生命周期很短,暑热,也就是到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蝉才大量的产生,到真正深秋的时候,蝉就很少了,就在夏秋交接很短的一段时间生活,此刻的寒蝉更给人一种秋天凄凉的感觉。似乎这也不足以表达词人的悲情,故词人又一连串的心境描述来加强这种悲与无奈之情。如"无绪""催发",悲情自然言表。以至,情之所发自然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自然而然,又进一步升华。后一段的感慨,亦用了表意境的事物,如“杨柳”“残月”虽景语亦是情语,一种内心分外的痛楚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读及此,感受在创作中,要能借助外物抒发情感,更多的用别人能可视可感的景物画面或者动作神情来传情达意,而非空洞直白的叙说。

  与词表达的内容感受:词写的是送别恋情的'内容。观之现在,感情别离一直是经常被提到的话题。在这里,虽然有“执手相看泪眼”的亲密,但也有无声胜有声的隐忍。一个在而今看来是很普通的恋人分别场景,但是,经过词人的笔触,却让人读到了至真至纯的情感。也许,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合,但是,这种被我们常常忽视却又触动我们心绪的情景,未尝不是一种极好的写作素材。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酝酿和润色,情之所发,自然成文。

【雨霖铃读后感】相关文章:

《雨霖铃》教案01-23

《雨霖铃》教学反思04-22

柳永《雨霖铃》教案06-05

《雨霖铃》教学反思04-19

雨霖铃教学反思10-24

《雨霖铃》优秀教案02-08

《雨霖铃》教案15篇01-25

《雨霖铃》教案(15篇)03-08

《雨霖铃》教案(通用18篇)11-07

《雨霖铃》教案(通用17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