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读后感

时间:2024-02-05 18:45: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野草》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野草》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野草》读后感

《野草》读后感1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本叫《野草集》的书,闲暇时总是爱翻一翻。说它是一本书,却少了书的很多要素,没有出版社名称,没有书号,没有字数,也没有定价等等。它是208队原总工程师李孝颐老先生,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地质工作的心得体会、见闻、感悟、绘画、科普文章等,精心编辑成册,自费出版,全部赠送给亲朋好友和同事。我有幸获赠该书,初次阅读并没有多少感慨,多次阅读后,似乎产生了许多共鸣。

  全书共有280页,近30万字篇幅。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回忆录和日记,记录了作者从小到退休这几十年间的生活和工作回忆。第二部分是作者写的科普文章,内容涵盖地质灾害、古生物化石、钓鱼的器具研制等等。第三部分是散文和随笔,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褒贬了一些社会现象和公众人物。第四部分是作者写的小说、独幕剧、寓言故事;第五部分是诗歌、快板、对联、谜语等。

  李孝颐老先生出生于1936年,今年已84岁高龄,编辑该书时已82岁。他50年代参加工作即在208队,随队转战天府矿区、华蓥山、贵州水城等,一直从事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作。80年代曾任208地质队总工程师多年,后来担任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打井供水工程队队长兼总工程师,带领项目组的同志,驰骋在东非高原,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埃塞俄比亚打井供水任务,获得埃方及中地公司好评。退休后,他非常关心我队的各项工作,作为技术专家,经常亲临野外一线,指导年轻技术人员的工作,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空就写回忆录,写各类科普文章,绘画,经常参加局组织的征文和书画比赛并多次获奖,真可谓多才多艺。

  作为一名长期在野外工作的技术人员,本来工作就很忙碌,还要抽时间写各类文章,到老来汇编成册,多达近30万字,有几人能做到?李总的这种孜孜不倦、勤奋好学、勤于动脑动笔的精神,为我们地质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文如其人,李总的文章就象他的为人一样质朴、纯真,文章就是作者心灵的反映。在第一部分中有一篇回忆录《胡草药》,故事大约发生在60年代。文中描写的是208队有一位姓胡的老工人,因略懂中草药,经常用一些偏方给当地村民治病。李总知道后,批评了这位老工人,他认为不懂医术就不能随便给村民治病,以免适得其反。若干年后,李总从一本医学杂志上看到,当时胡老工人的方法是可以治病的',他一直感觉当年自己批评错了,想当面给胡老工人表示歉意,可惜这位老工人已经退休,并于90年代去世。李总因为没有当面表示歉意而一直不能释怀。这种敢于批评,更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这些浮躁的人所缺少的吗?

  初读该书,给人的印象是“散”,有小说、诗歌、散文、对联、剧本等。但再读时,慢慢就品出一些地质人特有的味道。虽然文章体裁多样,但文“散”而神不“散”,都集中反映了一位地质工作者勤于思考、积极进取、甘于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年轻的地质工作者需要学习的。

  今天,我把李总的这本书分享给大家,理由有三。

  其一,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电视剧,是真人真事,是我们地质人自己写自己的故事,完全原创。细读慢品,你会更加了解208队的发展史,了解一位地质队员的成长史,你一定会有一种真实感、亲切感。

  其二,通过读这本书,要传承一种精神。把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于思考、乐观进取的精神传承下来。

  其三,我们每一位地质工作者,都要甘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李老总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208队的总工程师,知名专家,就是从不知名的小草做起的。正如他书中写道的:“我爱野草碧绿的颜色和柔韧的身姿,赞赏它无怨无悔、很少索取、只知奉献的高尚品格。敬重它百折不挠、奋发向上、顽强抗争的可贵精神”。

  愿我们都向李总学习,从点滴做起,从小草做起。虽然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但是我们也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我们只知道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应该做的事!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我们仍然要执着地将大地拥抱!

  让我们大家都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勤动脑,多动笔。用阅读的方式净化自己浮躁的心灵,升华自己的思想,做一名有文化、有品味的地质人,做一名多才多艺的地质人!

《野草》读后感2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诗集,这本小册子自从诞生起到这天,一向让人们去言说,而又言犹未尽。这本诗集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鲁迅正是透过这些构思的小故事,向人们传达他最深的生命体验。《野草》可算作我们窥得鲁迅内心的窗口。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鲁迅笔下的“野草”符合一切野草该有的特点,没有深厚的基础,没有繁华的外表,没有明亮的前景,只是一株路边随处可见可摘的野草,然而“野草”是无畏的,作为独立的个体而言,没有繁枝根叶的顾虑,它又是坚韧的,哪怕风吹雨打,也有”野火烧不尽,看风吹又生”的韧性。这也是为何鲁迅在彷徨时期写下的作品集会以“野草“来命名。可以说野草是鲁迅延续《自言自语》之后的一种“独语体”,自觉地将读者推到一定“距离之外”。甚至是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张、排拒为其存在的前提,去逼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受,情绪、心理、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的哲理的思考。

  而无疑,他的作品是成功的。正如开篇所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在跟世人的极端对立中逼视自我,以孤独灵魂的独语达到令人难解而又震人心灵的思想艺术深度。

  通读《野草》,满篇的文章无不充斥着“孤独”,“绝望”,就如同野草一样,微不足道,也不会长存,必死无疑的绝望之感。仿佛在说着:一切渺远的希望都是自欺的说教。然而真的就只有绝望吗?仔细去读,就会发现,其实也不尽然。鲁迅先生不是神,而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谁不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先生也向往,就连做梦都在想。《好的故事》就是先生的一个梦,梦中是个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然而,在那如“昏沉的夜”一般的现实中,这种像“美的故事”一样的生活是根本不存在的。但这却成了先生永远不倒下去的精神支柱。那种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那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都源于先生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如第一篇的《秋夜》里:“在我的后花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这重复性的语义下,表达了“除了它还是它”的孤独之感,“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萧瑟的景象,和通向绝望的枯萎,表达了满满的失望。然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枣树当然不可能真的直刺到天空,不过结果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它这样做了。这样的枣树在当时的时代就好比清醒而有韧性的战斗者,即使自身的力量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但他们却也奋斗着。

  即使在《影的`告别》中写:“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表达出彷徨与颓沦之意,但却仍然选择远行,远行代表着,明知是绝望之路,却偏要前行,有着一股偏要向绝望作斗争的无畏精神。

  即使在《过客》一文中,那位困顿倔强如乞丐的男子,无论前面是山崖,是荆棘,甚至是坟,都无法阻止他前进的步代,他不需要老人的劝告,也不接受小姑娘纯洁的爱,而只听从前面那朦胧的呼唤,坚定自己选择的生存方式,不因为前面是坟而止步,也不因为前面是鲜花而追求,只是坚信命运就在不问意义的不断行走中,不计后果、不抱希望、永不停息地“向前走”。这正是先生的自我写照。当许广平等人劝他不要因争斗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时,先生写下了沉沉生动的散文诗《腊叶》,向关心自己的人表白了心声。“美丽的病叶与其被夹在书本中慢慢枯黄,倒不如同群叶一起在秋风中飘散。”这又是一种多么高尚的人格情操啊!

  即使在《淡淡的血痕》中,把当时时代的“统治者”意为怯弱者,所管辖的“良民”不过是映以淡淡的血痕去咀嚼那些清醒者渺茫的悲苦,使之沦为一体的苦难者。然而,人间亦有“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凌厉的鲜血”的猛士,他们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他们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

  封建的思想虽已根深蒂固,然而无畏的清醒者们也在不断地奋斗着,前进着。“绝望之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想,《野草》想表达的含义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