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柴静《看见》有感

时间:2024-02-20 09:28: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柴静《看见》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柴静《看见》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书在手中,半年有余。

  直到暑假前的一个深夜,手搭着栏杆,头靠着玻璃。看着十字路口的车辆来往穿梭,高楼林立中亮起无数盏灯。

  真想找个人说说话,听听他的故事,看看他经历的人生。于是,从众多未来得及读的书中找到了它。很幸运,是它;很高兴,是在此刻遇见它。

  深蓝色的背景中,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女子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两个大字——“看见”,署名柴静。

  从2001年进入央视到陈虻去世,一共十年。

  这十年是无比艰辛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她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这十年是千锤百炼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她从尖锐激进逐渐变得温和圆润,最终破茧成蝶重建自我。

  这本书,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震撼人心的往事。

  有些事,我仅仅是通过电视、网络知道了它的大致轮廓,媒体怎么报道,我就怎么认为,就像大部分人一样选择主流媒体的看法。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从不会质疑,从不会觉得这仅仅是个事件的轮廓,一个模糊的像,它不是事件的全部,这件事还有另一面。

  时隔多年,通过这本书,再次看到事件的始末,就好像从另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件事,修正了偏见,对事件本质也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这本书,让我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柴静。

  她叙述的人是那么鲜活,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而客观地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个事件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最真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揪成一团纸,拧巴巴的抚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这本书,让我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当事人。

  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这并不是一个悖论题,两者本就融合为一体,我们要看见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看见事件当事人。

  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将之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保持着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也不会带有任何八卦心理,纯粹是出于一个“人”内心的呼唤,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看见》,正如它的书名一样。书中的人想要被别人看见,书外的人想要看见他们,其实,更多的人想拼命看见自己。然而,人无意识的无知、偏见、概念化和模式化,使得自己常常看不见他人,更看不见自己。

  要想看见,就要学着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出来。去看看石板的背面,听听他人的心声,勇敢而真诚的自省,去感受并试着去理解。

  非典时面临生命危险的一线医护人员、双城中服毒自杀的初中生花花、广西乡下陪伴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害怕父亲责罚拼命压抑自己意愿的药 家鑫……都是与我们生活在平行世界的人。

  你会从众多人身上投射出无数个自己,他们的,作者的,自己的。

  看见自己,发现自己,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