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时间:2022-04-27 11:35: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汇总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习惯的力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汇总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

  “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能够拖累你直至天涯……”这些文字,你会联想到什么?是某人的情书吗?不是,这是出自于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写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所写到的一句话。

  也许我们过于在意那些优秀的人表现出来的天赋、智商、魅力和工作热情,而实际上,当我们把那些表现归纳的话,会发现其实那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一个因素: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透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而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每一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于习惯。业能够这么来说,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的使然。

  习惯的力量在每个人的身上都能够看的到。就像有些人为什么每一天早上都是从容的吃完早饭,然后神采奕奕的去上班,而有些人确要手忙脚乱地奔出家门,边跑边系扣子,嘴里还嚼着面包去上班?还有一些人的家里收拾的总是井井有条,令人看着就情绪舒畅,但还有些人的家里总是狼藉不堪,就好像有人打劫了他们家似得?仔细一想,确实是习惯的养成。

  而习惯还要从一个人的性格上来说,这本书上的作者还说过:"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讲,确实是不同的习惯培养成了不同的人。好的一个习惯就是让你走向卓越的关键。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让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

  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幸运的。因为选取什么样的习惯,往往在于我们自己。一旦选取了,想要后悔,并不难,难就难在于你有没有那颗决心。如果你爱睡懒觉,只要你肯每一天都能早点起来。慢慢地,你爱睡懒觉的坏习惯就会改掉,这样你每一天上学或者是上班,都不会手忙脚乱了。只有行动起来了,命运之舟才会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钥匙;是胜利的前奏;是幸福的源泉;坏习惯是失败的世界;是平庸的音调;是痛苦的开始。你必须要记住一句话: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它的仆人。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

  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改变了我对习惯的固有看法:习惯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城池,习惯只是可塑可造的沙雕。

  不可否认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可正确的认识习惯的形成原理后还是可以改变习惯的。作者认为习惯回路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构成的。比如人的刷牙习惯是渴求牙膏里添加剂产生的凉丝丝的刺激感;人的跑步习惯是渴求运动后身体里产生的内啡肽。如果想改变一个习惯只需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即可。两年前,我决定读书时,每晚躺在床上总忍不住翻手机,我就把手机放在客厅,在床头摆上书,逐渐养成了每天睡前或醒后先看会儿书的习惯。作者还指出当个人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且这个群体有信仰,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

  作者认为核心习惯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好习惯的形成。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运动是引发广泛变化的核心习惯。正常的紧张有序的生活中,运动是一支强心剂,会让其他的好习惯更易形成。此外,习惯可以节省意志力。作者认为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消耗品,如果在抵御饼干的诱惑上消耗过度,之后的解答难题时就会趋于枯竭。而习惯养成后,就会变成自发意识,不再消耗意志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习惯在养成初期会很困难,可习惯养成之后就会感觉不那么费力了。对于坏习惯,则可采取分散注意力的办法,控制不住自己想吃蛋糕的冲动时,可以去参加体育锻炼或换吃苹果。因为人的意志力有限,所以在更正坏习惯时远离诱惑也十分重要。

  书中给出的改变习惯的步骤:

  ①找出惯常行为;

  ②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

  ③将暗示隔离出来;

  ④制定计划。

  每个人都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此书告诉我习惯是可控的,所以自己的命运也是可控的。想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吗?从少吃甜食开始吧!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3

  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如果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什么?又是如何养成的?作者告诉我们习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自动化回路,是大脑的一种省力机制。

  习惯的影响无处不在,个人,企业,团队等等。各种各样习惯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如果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对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怎么识别我们自己的习惯呢。第一步:了解自己的习惯性行为,这是比较显而易见的。比如,我每天下午都想喝杯咖啡。第二步:通过不同尝试了解自己这个习惯后面的”奖励“是什么。没有奖励,我们是不可能坚持去做的,但因为这个奖励可能很隐晦,所以难以发现。于是,我们就需要通过尝试来发现。比如我可以试试下午不喝咖啡而是买块蛋糕,或者上十分钟网,或者看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书,又或者跟朋友聊聊。之后快速写下自己最直接的三个感受,如“感到放松了”“不饿了”等等。十五分钟过后,再看看自己是否有想买咖啡的`欲望。如果有的话,表明刚才做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奖励。如果没有,那恭喜你,你已经锁定奖励的范围了,只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三步:找到触机。到底是什么触发了我下午对一杯咖啡的渴望呢?一般来说,触机会有时间、地点、情绪状态、人物、前一步行为。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在每次行为产生时记录当时的情况,来辨别触机。比如连续记录三天后,我发现我每次喝咖啡前都是下午的工作要开始前。第四步:制定详实的计划。就像前面说的,保留触及和奖励、改变习惯性行为比较容易。所以计划可以是针对行为的。

  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如何去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书中告诉我们暗示和奖赏不变,替换掉其中的惯常行为,同时惯常行为能满足旧习惯的渴求。习惯无法消除,因为基本渴求是写在人类生理机制当中的,但是习惯能被替代,渴求有不同的方式进行奖赏。永久性改变习惯,需要人们学会信仰某样事物,学会相信,相信更高的力量,相信事情始终会好转,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当与其他人交往,加入某个团体时,改变会更容易发生,信仰也更容易建立。然后就按照培养好习惯的办法做下去吧。以信念为支持、建立新的渴望!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4

  “我们每天绝大部分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所以好的习惯使你成功,坏的习惯使你失败,习惯的力量已经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嗯,好像真是这样的'!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可以从容地吃完早餐,神采奕奕地去上班,而有的人总是像奇怪的多足动物张牙舞爪地蹦跳着冲出家门,一边系着最后一颗扣子一边嘟囔着:马上就要迟到啦!而他后脑勺上总有一撮头发象鸡毛翎子一样斜刺出来,随着他的蹦跳痛苦地颤抖?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先将工作做完然后放心地休息,而有的人总是将任务拖到最后的期限,然后手忙脚乱地去应付?为什么有的人家里总是井井有条看着就心情舒畅,而有的人家里总是狼藉不堪好像强盗刚刚从窗口逃走?琢磨一下,还真是习惯使然。有很多现象我们往往将其归结于性格或者个性的表现,但是再想想,性格和个性难道不是逐渐形成的吗?它的构成里难道没有很大比重的习惯的因素吗?我就这样一边看书一边联想,竟然越来越感到了某种共鸣。发生在我自己和我周围的人身上的很多事情不断地跳出来。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习惯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坏习惯真的可以改掉?所以我想为了自己有着别人样的成功,我们必须努力改掉坏习惯。改掉坏习惯从我们走路吃饭睡觉看书等一些日常的有规律的事情开始做起,比如说我有时候喜欢睡懒觉,我想如果我把这个不好的习惯改掉,早上早点起床,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早上吃早饭也不会这么冲忙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习惯能够造就另一个成功。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5

  对你来说,自律的日常生活是什么?

  你知道制定的新计划难以坚持的原因吗?

  如何提高组织中的工作效率呢?

  《习惯的力量》作者美国查尔斯·都希格在出版本书后一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本书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你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这本书刷新你对习惯的认知和概念。比如,习惯是有回路的',习惯不能被消除,惯常行为中的因素却可以被替代。比如成功的组织机构的核心习惯,是撬动整个团体的支点。从思想解构到心智开化,配有切实可行的大量案例,帮助你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你知道习惯回路是什么吗?

  有三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举个例子。所有的麦当劳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一致性的暗示,当你经过麦当劳的时候,一致性能够触发你进去用餐的惯常行为。当薯条或者鸡块上来时,你尽快能尝到盐和油脂的味道,使你感到熟悉的快感,那就是奖赏。

  有了正确的习惯回路,就开始在工作去寻找核心习惯,加以培养。

  为什么要培养核心习惯呢?

  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1986年的美铝公司,虽然庞大,依然面临诸多问题,而保罗·奥尼尔受任于新总裁就在此时。

  他上任的发言,让工伤率降为零。虽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但是以目标导向的连锁反应发生了。为了降低工伤率,各分公司修改了安全条例,更新了设备,改变了沟通模式,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生产率提高了,工人积极性提高了,甚至,一年后,利润翻番了。

  在20xx年奥尼尔退休时,公司每年的净收益是他上任前的5倍,股票市值达270亿美元。

  这个成功的案例,在于找到了重要的优先因素,将其变成有利的杠杆。

  再回到开头部分的三个问题,闭合的习惯回路,帮你养成自律的生活。新计划的推进,当然要加入新的变量因素才有利于实践。找到组织的核心习惯,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造就高效。

  要不要试试看?未来可期,更新你的生活模式,更自由,更幸福。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6

  初次见到此书并无太大兴趣,单从书名来看以为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类型,然而刚刚看到前言部分就被几个有趣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此书以丽莎的故事开头,她是一位34岁的女士,16岁就开始抽烟酗酒,20多岁就欠下了1万美元的债务,她肥胖懒惰生活乱成一团。然而现在的她年轻漂亮充满活力,抽烟欠债的恶习都没有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和丈夫离婚后重新树立了生活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她决定首先戒掉烟,去亲眼看看金字塔并穿越沙漠。这种思想的细微变化触发了一系列变化,使她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大脑也发生了改变,影响了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丽莎的成功在于习惯的改变,她把决定变成了自动行为。那么,习惯的运作原理是什么,如果弄清背后的.原理,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构建自己的选择模式?

  这本书向我们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力量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力。“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从早上起床、吃饭、上班到晚上睡觉这些都是习惯性行为,虽然每种习惯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汇聚到一起,形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探究“习惯回路”到底是怎样运作的,从而想办法用新的惯常行为去取代旧的坏习惯,迎接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用朴实无华、别具风格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讲述的深入浅出,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小例子。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找出相应的“习惯回路”,从而改变自己的习惯呢?作者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找出自己想要改变的惯常行为;然后通过不断地用各种奖赏做实验,找到这种习惯实质上想要满足的东西;再试着找到是什么样的暗示诱发了这种惯常行为;最后围绕暗示去设计,选择能够满足你渴求的奖赏行为,这样就可以改善你的习惯。一旦弄清楚习惯背后的机理,我们就有了超越习惯的力量。

  所有的成功都归结于一种习惯,就是把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坚持下来,只要我们每天都坚持好的习惯,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7

  有时我们刻意做出的选择会在自己停止有关思考后持续,而且是日复一日地持续。在某一刻,我们会有意识地决定应该吃多少,想安排自己何时去办公室,多久喝一次酒,或者什么时候去慢跑,然后就不再作选择,这些行为会自然而然地持续。这是人类神经系统作用的自然结果。这就是习惯!通过弄清楚这背后的原理,你可以重新构建你的习惯。

  当习惯前面加上定语,就变成好习惯或坏习惯,例如:菲尔普斯赛前减压的惯常行为;瘾君子的酗酒行为。多少鸡汤类书籍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培养好习惯,殊不知改变坏习惯同样重要,甚至比养成好习惯更具有研究意义。《习惯的力量》一书从严谨的科学研究开始到严谨的'科学研究结束,教会读者如何发现习惯回路。

  从脑受伤患者脑电波变化到酗酒者戒酒,作者查尔斯·都希格清楚地阐述了什么是习惯回路。要改变习惯,你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如果你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你就可以换掉惯常行为,改变自己的习惯。如果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但是,要想永久改变习惯,仅仅行为上做到了还不够,许多戒烟戒酒者重新吸烟酗酒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要从心理上必须相信改变是可能的,但是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似乎有点吃力。同样的过程也让匿名戒酒互助社的治疗屡屡获得成功,它利用团体的力量教人们学会去信仰,将人们聚集起来互帮互助,协助对方进行改变。因此,当处于团体之中时,信仰更容易建立。

  总结起来,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8

  暑假期间,我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人查尔斯﹒都希格。书中介绍了“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等关于习惯养成的方法。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习惯真的很重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企业的前景,甚至是一个社会的安定。

  书中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了什么是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叫胡里奥的猴子,它在电脑面前,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黄色、红色和蓝色这些颜色时,就拉动拉杆,然后就有一根导管中出现黑莓汁滴到它的嘴里,多次后,在它脑中就有一种习惯形成。当颜色暗示出现,惯常行为就是伸手拉动拉杆,然后就有奖励,喝到一滴黑莓汁。

  但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一个抽烟的人,他是因为什么去抽烟?因为太累,那么他可以去慢跑5分钟,放松一下。如果因为无聊,想让自己快乐一点,那他可以和别人聊天,或者干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改变他们的惯常行为,而改变他们抽烟的坏习惯,获得健康的奖励。

  在美国铝业公司,新上任的总裁保罗奥尼尔破坏了一个坏习惯,然后重新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就把一个机构臃肿、危机重重的公司转变成一个盈利的'企业。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一名叫小马丁路德金的人,利用社会习惯的力量,来成功发起抵制公交车上种族隔离的运动。

  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9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只蛐蛐,作为我当上“三好学生”的奖励。

  一回到家,我便把它从那小得可怜的纸盒中拿出来,摆进一只大缸中,又往缸里放了一些泥土,供它挖洞时使用。可是,也不知为何,蛐蛐一被摆进缸里,就缩进一个角落,怎么也不肯出来,我用食物引诱,用东西驱赶,都无济于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怀着疑惑的心情,我去请教了爸爸,爸爸猜测说:“这些蛐蛐都是人工孵化出来的`,它们也许从小就呆在纸盒中,习惯了那样的环境。所以,当你把它放到大的环境中时,它反而会感到害怕。”“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我急切地问。“你把买来时那只旧纸盒拿出来,放到它的面前,说不定它会钻进去的”,爸爸回答道。

  我将信将疑,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出那个纸盒,放到蛐蛐面前。这时,“奇迹”发生了。蛐蛐先是一愣,然后便像着了魔似的,拼命往盒子里挤。经过好几分钟的努力,它总算从窄窄的洞口钻了进去。纸盒实在是太小了,蛐蛐挤在里面连爪子都伸不直,身子也转不过来,比呆在监狱里还难受。然而,它却悠然自得添理着触须,看上去开心极了。

  我惊呆了,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习惯的力量,真大!”

  ……

  是呀,习惯的力量是无形而巨大的,它几乎可以主宰一切,甚至你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做习惯的主人。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0

  有人曾说过“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生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至今它仍是我的座右铭。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的习惯,以及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在习惯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会不断地变化。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作用和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神经科学、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商业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不断探究,才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用了三年时间采访研究人员、营销专家和神经科学家,写成《习惯的力量》一书,它揭示了习惯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以及我们如何改造习惯。

  书中介绍给我们一个新的'名词“习惯回路”,它包括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凭借“习惯回路”,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飞鱼”菲尔普斯在泳镜进满水的时候,依然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一个EQ有障碍的高中辍学生也能成为优秀的星巴克门店经理,深陷困境的镁铝公司只改变一个安全标准就能够重整旗鼓……

  习惯养成容易消除难,不过一旦我们明白了习惯可以改变的原理,我们就有了改变它们的自由和责任。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我们造就习惯,后来习惯成就我们”。人生旅途犹如逆水行舟,只有拥有好的习惯,才能在逆流中前行。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我们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1

  《习惯的力量》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JackD。Hodge)撰写的一本畅销书,被公认为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发挥潜能,改进方式,使个人最终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培养积极向上,自我控制、奋发图强的良好习惯。

  最近根据公司的安排,我将《习惯的'力量》放在床头,每晚睡觉翻阅一个章节,从开始的强迫看到最后每晚想看、必看,认真品味书中每一个案例、故事。特别是书中引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

  在我看来,不愿意做的事情,一部分是懒得做的,一部分是厌恶做的,一部分是畏惧做的。懒得做的事情,若是工作中的事情,有时觉得做了就吃亏了,所以不做。厌恶做的事情的确是因为自己心里不愿意做,如果做了就会痛苦。畏惧做的,大多是自己力不能及的或者说要与人合作的事情,是由不得自己心愿的事情。

  记得我刚来到公司时,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由于以前在其他公司养成了事事亲力亲为的习惯,对办公室的同事做事总觉得不放心,哪怕是一点小事,都要亲自过问或者亲自去做。比如每年公司年终总结大会,从会场布置到会议议程、甚至座位图都是自己亲自画,总感觉交给其他同志怕出错。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伤害了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不利于培养锻炼年轻人;三是自己累得昏天黑天最后还没有讨到好。一个人在能干,也没有团队的合力大,这大概就是习惯的力量吧!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2

  抱着改变自己习惯来读的这本书,结果世上果然没有捷径,也没有速成大法,不过好在改变了思维方式。

  书里面从头到尾都是以真实案例来讲故事,然后各中道理缓缓而来,有种慢慢懂得其中灵性的感觉。整本看完,没有找到立刻改掉坏习惯的速成办法,倒是知道如何思考习惯的根源和改变习惯的科学方法。

  通篇都是围绕这三个因素在讨论和分析。感触最深的几点:

  1)核心习惯

  以菲尔普斯为例,教练让他养成睡前看录像的习惯,从看录像的习惯衍生出来的从早餐,到运动,到听音乐,到游泳,一切的一切,都积极健康向上。就像一个人开始运动,随后慢慢产生各种好的习惯,并不是运动本身改变一个人,而是通过运动衍生出来的连锁反应。所以我理解了,为什么每次运动后,心情放松,接下来的几天特别开心,各种事情也逐渐顺利起来;为什么看了一段时间的书,对自己和周围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这些作用是缓缓的,可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真的会有质的变化。

  2)让意志力变成自发意识

  意志力是可以锻炼的。比方赖床,比方拖延症。改掉拖延症的办法,就是着手开始干,列一份清单,养成列清单的习惯,生活会越来越明了和轻松。

  “如果你想完成一些需要意志力支持的事情,例如在工作后跑步,在白天就应该节省一直的力量”。意志力也是有限度的,不能透支。侧面也说明,不能太压抑自己,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需要努力的时候就专注,这样效率也会高很多呀。

  应该会再看一遍的书,能锻炼人的逻辑和分析能力。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3

  世界上有两种人,分别是空想家和实干家。但最终空想家什么都没有,还把宝贵的时间扔了,而实干家则往往成了大器。那么,空想家和实干家之间是否相距很远?不远,他们中间只隔了一种东西——习惯。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间接地话明了习惯的重要性。而习惯也分两种: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能使人心想事成,但坏习惯只能让你一事无成。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好习惯呢?首先要定下死目标,而且要思考哪些同学、家长和老师能帮助你,并把你的计划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写一些纸条贴在家里,用来随时提醒自己。但是一定要去用行动改正。就拿一个小例子来说,树上有5只鸟,飞走2只,还有几只鸟?答案是3只;树上5只鸟,有2只鸟想要飞走,还有几只鸟?答案是5只!这也就说明光想或光说但不去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坚持。就像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球队教练对队员训话:“迈克尔.乔丹放弃过吗?”队员们回答“没有!”教练又说“怀特兄弟呢?”队员们又回答“没有!”教练再次说“爱迪生呢?”“没有!”他又问“艾尔.洛卡拉斯呢?”队员们沉默了一会儿问“艾尔.洛卡拉斯是谁呀?”教练说:“你们当然没听说过他,因为他放弃了!”由此可见坚持的重要性。

  再来看看改掉坏习惯方面,正如同“改掉”里的.“改”字,坏习惯应该被替换成好习惯,而不是直接抹去。因为抹去是不可能的,习惯就像性格,抹不了。如果把坏习惯比作一辆正在运行的火车,那不管你在路上放多少门塞都不能将其停下,而当你成功地把它停好时再放上一个门塞,它就怎么都开不起来了。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立刻去做,并且做就要坚持。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4

  成功人士的成功在于他的智商吗?在于他的努力吗?在于他的命运吗?对也不对!我说在于他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构成成功!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习惯的力量》,被公认为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发挥潜能,改善方式,使个人最终获得成功。

  “习惯”始于点滴行为无数重复并以相应的模式固化,成于能持续坚持的行为动作养成。习惯是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最持久最有力的基础。所以培养习惯关键是行动和支持。在《习惯的力量》中,它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我在悭锵的历史长河当中,寻找着经典,我在凝血的经典当中,检索出未来成功的通途。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历史上名声显赫大师级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或艺术家。还是生活中的智者,在它们成功的所有因素中,良好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要素。也是所有成名成家的大师们的座右铭。

  我们每一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能够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那么,惟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习惯。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潜力。也许我们过于在意那些优秀的人表现出来的天赋、智商、魅力和工作热情,而实际上,当我们把那些表现归纳的话,会发现实际上存在一个简单的要点:那就是习惯。

  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怎样才能拥有,谁能说得清呢?这是一个多么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本书只是轻轻地一捅,就捅破了这层遮挡奥秘的薄膜,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促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成与败!原先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关键的一步是要立刻行动起来,本书作者称之为“行动者和空想者的根本区别”。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书中提出了:人在二十一天就能够养成一个习惯的思想。同时我也认为: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同时我也深深的感觉到,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充斥着懒惰与贪婪的黑森林,右岸是繁花似锦,阳光充裕的辽远肥沃之地,而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好的习惯通向期望,坏的习惯通向灭亡。

  如果说这部著作给我的启示是:如果想成功,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从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开始并持续的坚持下去,同时我也认为习惯这个能促进性格养成的连续性的行为,也受我们思想的理念的支配,我们只有在培养习惯的同时不要忘记对自己思想的深度和理念的厚度的巩固和加强。这样才是对作者的最大尊重。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5

  人的一生其实都由习惯组成,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习惯行为,这本书从个人到公司到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习惯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力量。

  我每天坐地铁上班,在相同的车门上车,就算我后来发现这个车门到站时离出口更远,我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很多女孩子最后都会找一个和自己父亲很相像的男人,父亲的行为模式已经伴随着她经历了几十年了。我们还会看到很多公司领导在和领导不在,雇员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企业没有培养企业文化,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大家没有习惯去按照价值观去做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搞核心价值观,想要形成习惯。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都可以被改变,只要你掌握了习惯的黄金法则,是不是听上去挺不科学的,体验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我准备拿自己做个实验。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习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找准暗示和奖赏,替换其中的惯常行为,你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要的自己。比如我玩游戏,玩游戏是惯常行为,获得胜利是奖赏,那什么是暗示呢,找准自己的暗示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信息围绕着我们,从中找出暗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书中提了一个科学的办法,所有的暗示都可以归为五大类中的一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进一步的分析自己,我喜欢那种对抗的感觉,渴望胜利。我想了想从小到大我玩游戏从来不喜欢和电脑玩,总喜欢和人玩,赢了别人很爽,输了很懊悔,触发了我想要赢更多的渴望。生活中并不总是赢的,甚至说赢少输多,就会寄情于游戏。玩游戏的时间过得飞快,我不想沉浸在虚拟的现实中,我想改变自己。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书中介绍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我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的惯常行为。它可以给我胜利,对抗的感觉,又是在家可以放松的`项目。我发现我找不到,可能没有这样的项目,那怎么办,难道就要一直玩下去。我进一步思考,我能不能分开来。

  第一、家,可能就不是个学习的地方,我在家很放松,那第一点少待在家,我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去咖啡厅,总之不要待在家里学习。

  第二、如何去获取对抗的感觉,渴望胜利,去参加比赛吧,去运动对抗吧,去工作上和别人竞争,有很多可以比一比的项目,竭尽全力获取胜利,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把短期的胜利换成人生中长期的胜利。

  第三、还可以换个思路,可不可以培养自己在家学习的习惯,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后面我可能会尝试一下。

  以上就是我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获取到的东西,如果你感到困惑,如果想要改变下自己的习惯,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收获。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6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过:性格决定行为。他将性格定义为精神上的态度体现,是个体在面对周围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特质和本能。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行为,行为改变人生,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推论:习惯改变人生!

  书的序言中举了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也是科学家最喜欢研究案例。一个财务潦倒、婚姻失败、体重失控、嗜烟如命的年轻女性丽莎,用4年的时间重新拥有了让人羡慕的人生,而其中的转折点发生在她开始痛下决心实施戒烟计划,用跑步代替吸烟这个习惯,引发了瀑布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将偏离轨道的人生轨迹回归正常。

  科学家们认为最重要的契机是关键习惯的改变,有点及面,实现全面复盘,这些研究结果得到了大脑扫描图像的证实。

  本书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习惯的力量。

  1、从个体层面。

  2、从公司(单位)或组织(球队)。

  3、从社会层面(让我想到了《乌合之众》)。

  我仅从个体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在公司层面则略微知晓了习惯对团体的利弊,社会层面不敢妄加评论。

  什么是习惯?

  习惯由三个部分组成: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三者组成了一个回路。

  科学家通过老鼠反复走迷宫,最后奖励巧克力的研究发现,起初几次监测老鼠脑电图活动非常活跃,1周以后,老鼠脑活动明显下降,提示习惯回路越来越趋向自动化,这也是生物进化节能的表现,可以将能量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上。反映在生活中,这也解释了老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吃东西,而新手全神贯注还是会不适犯错误,我们的习惯是储存在大脑的基底核中。

  习惯到底有多强大?

  书中有一个病人叫尤金,因病毒性脑炎导致内侧颞叶毁损,记忆只有1分钟,比韩剧《我脑海中的橡皮擦》还要严重,他画不出自己家的地图,但是可以迅速的找到卫生间;他无法描述家附近的街区道路,但是可以准确无误的找到家门,开门到客厅打开电视。这足以表明习惯的力量!

  如何创造新的习惯?

  关键在于设立合适的奖赏机制,满足潜意识的成就感,用渴求来驱动习惯,最后趋于达到无人驾驶的完美状态。

  知道为什么牙膏里要加各种香料,比如薄荷、绿茶等,其实是为了让使用者受到添加物刺激后自我反馈暗示完成刷牙这个动作,试想如果洗发水没有什么泡沫,你是不是觉得没有洗干净?恭喜你,挤洗发水、加水搓揉头发、起很多泡泡,这个习惯回路已深刻的印在了你的脑海中,奖赏就是最后的泡泡……

  回想起3年前我开始跑步,每次完成一个新的里程目标,就给自己添置一件新的跑步装备,与习惯回路的奖赏机制有着惊人的巧合!

  如何利用习惯强大的力量?

  再回到序言中的丽莎,当丽莎用跑步代替了戒烟,跑步习惯一旦养成并固化后,逐步改变了她的饮食结构(少碰垃圾食品),工作习惯(条理化),时间利用(合理规划),未来的计划(远景目标),由微知著,从点到面,发挥了强大的杠杆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冯唐写的那篇《跑步救了我》,简直是于我心有戚戚然!

  术中所举的美国镁铝公司以安全生产为切入点,对公司架构、效率进行整改,当安全习惯养成,并影响到技术创新、效率分析时,企业获得火箭般的发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印证了习惯的强大力量。

  最后谈谈意志力

  问个问题,大家认为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提取还是无限供应的?还是举个栗子,桌上摆放的盘子里摆放同样数量的蛋糕和胡萝卜,两组实验者被要求分别只能吃蛋糕或胡萝卜一种,然后分组进行高难度解谜游戏并计时,吃胡萝卜组成绩和坚持时间明显较差。试验结果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就像是水塔里的水一样会耗尽。

  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比如你去买新车,销售会先提供一些无关痛痒、便宜的赠送选项供你选择,待你选择的意志力被消耗一大半的时候,才会提供一些有利于卖方的选配项目,这时的你意志水塔已经接近干涸,大部分只能听从销售的安排。

  总结

  个人认为这是很值得一读的书,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习惯是什么?如何成功的养成好习惯?最后如何利用习惯的力量来改变自己?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7

  最近在阅读《习惯的力量》这本书,get到一个小知识,书中将习惯分为三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比如说吃油炸食品是一个坏习惯对吧?暗示就是街边食物的的嗅觉和视觉刺激,惯常行为就是吃油炸食品,奖赏则是满足味蕾之后的愉悦感。那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坏习惯呢?

  注意:这里是改变,而不是根除它,因为我们除不掉。

  其实只需要改变中间的惯常行为就可以了。如何在不吃油炸食品的前提下,满足我们的味蕾?答案就是:换一个你自己喜欢并且健康的食品代替。是不是比较容易做到?

  设想下一次我们又来到了这条街边。我们心里可能会呼喊:好想吃那个小吃,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要意识到:这其实是对想要满足自己味蕾的暗示,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更健康的方法来满足,比如说买一个香喷喷的烤地瓜、烤玉米、甚至吃正餐,都可以。

  再比如说,观察周围,是不是会有很多人沉迷于游戏、韩剧、或者网络小说的世界不可自拔?他们做完这些后,会产生很大的愉快和满足感吗?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回忆说他们在结束后会感觉到内心更加空虚且自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坏习惯的三个部分吧,暗示则是手边的电脑、手机。惯常行为呢就是观看这些东西。奖励则是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或者有些人是为了打发时间而逃避外界压力。对吧!

  那我们换掉中间的步骤,怎么样才能满足内心空虚或者让压力稍微小一点不再逃避。代替!代替!把刷剧和打游戏改成:出去和家人朋友谈话或者写日记,诉说内心的空虚和焦虑,讨论自己担心和逃避的事物,并寻找解决方法或者仅仅改变心态。相信我,结束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设想下次我们处于空虚、焦虑、压力大到抓狂的`时候,突然看到手机优酷提示海贼王有新剧集更新。这时,停下来习惯性的动作,让自己的脑袋冷静冷静,告诉自己这个提醒是我将要浪费时间看剧的暗示,而我真正需要的是寻找东西去填满内心的空虚。我可以做其他事来代替:去爬山、去游泳或者是找好朋友聊天等等。

  相信经过几次之后我们大脑的记忆回路就会发生转变,以前的坏习惯会被好习惯所代替,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既获得了真正需要的奖赏,又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还有,屏蔽暗示,也是减少坏习惯重复的有效方式,比如工作时手机设置静音,不接收优酷通知。把不健康食品放到平时看不见的地方,都行。

  举第三个例子。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困得要死但还是要熬夜。那这个该如何解决呢?聪明的你想想:晚睡有什么奖赏吗?想要晚睡的暗示又是什么呢?哈哈,是不是不太好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稍微转换一下思路:影响我们晚睡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内心的空虚没有得到满足而一直在进行娱乐活动?或者是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产生的愧疚感?

  如果是前者,那我们可以通过之前的改变坏习惯的方法来解决,那如果是后面,那就需要管理下自己的时间了。这里提供一个小小的建议:

  如果你想早睡觉,那可以把晚上要做的任务,安排到早上去做。

  其实这样更节省时间,因为早上更加不容易被打扰,精力也非常好,所以效率会更高。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8

  加入洞庭湖大桥建设团队已整整1年有余,想来惭愧,面对质安局、业主、设计、监理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疲于应付,而不是未雨绸缪,每次面对高规格检查都能看到检查前大家忙碌的背影……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未能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未能将检查的标准日常化、习惯化。

  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以来的持续工作,确实忽略了书本的力量,往往都是结合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才会去找找相关资料,很少静下心好好品尝书本的芳香。恰逢这次"书香中交"读书月活动,恰巧在推荐书目里看到《习惯的力量》,多次的恰巧,说明了我跟它的缘分。

  每天躺在床上临睡前看上一两个章节,也渐渐成了我最近的习惯。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习惯"的书籍。书中客观分析了"习惯"的强大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去发挥出个人最大的潜能。大量的生活实例,告知我们良好习惯养成的技巧,各种方法简单可行,能让自己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摒除不良习惯,逐步养成对自身有益的好习惯。

  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一切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坚持不懈的结果。

  同样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惰性,"今天忙了一天休息会,明天再弄"等等,这是在我们当下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久而久之,在潜意识中这些都成为了习惯,不到最后期限,很难提前完成,如在最后期限前出现任何突发事情,就会再次出现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局面,当我们在抱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同时,殊不知日常潜意识的"等",已让我们成为"拖延症"患者。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技术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习惯性的"等、靠",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主动放弃,当"不会"成为理由,当"抱怨"成为习惯,殊不知潜意识中,我们已经给自己前行道路铺满荆棘。

  我们都知道传销活动本身是非法的,本人也十分痛恨,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在他们的脑海里充满了我可以、我能行的坚定信念,只是在行为上走偏了方向,我们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坚定不移的去执行,决不能让思想的懒惰成为我们前行的拦路虎。

  工作中,总有些事情困惑着自己,尤其是逐渐走上项目领导岗位后,更是让我觉得很有压力且无从着手。但回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事实上当自己走过这些困难时,所有的结果都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每次面对困难,我倒是很冷静,会很客观的去分析,去寻找问题的源头,但就是在制定解决方案时,总是有点优柔寡断,很多事情都想做的"完美",但在不断追求完美的同时,殊不知自己也成为了重度"拖延症"患者。我们需要思考,但不能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回想今年上半年陪同"龙珠"去幼儿园开家长会的一幕,当时幼儿园也在推广"21天"好习惯养成记活动,好习惯就是坚持重复去做一件简单有益的事情。龙珠今年才三岁,我们约定"每天做一件好习惯中的事情,我们均会给他的习惯养成卡上,对应好习惯栏印一个‘大拇指’",现在每天早上醒来说句大家早上好,争抢着排第一个刷牙洗脸,坚持饭前洗手……每天提醒我们盖"大拇指",看着满是"大拇指"的'习惯养成卡,我由衷的感到高兴,也感受到好习惯带来的成就感,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我也将像龙珠学习,坚持、再坚持,所有工作中的问题,不能老是抱怨这个不支持、那个不配合,就像之前在换位思考中所写到的,换位思考的真谛其实就是发现问题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以前我很不理解安全管理工作中强调的,发生问题后,首先要能免除掉自身的责任,总认为是在推责。其实现在想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在反问我自己,你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要是没做到位,你永远都没法推掉自身的责任。

  在此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按照公司、项目的规章制度执行,当规章制度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习惯,也就不存在执行力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脚踏实地、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我们洞庭湖大桥建设团队正逐步向着我们设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19

  习惯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我们每天都在做,却常常无知无觉。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出门先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去到办公室是先打扫卫生还是跟同事聊天,喜欢去什么样的饭店点什么样的菜?做这些决定之前你想过为什么吗?

  没有习惯回路,人的大脑就会停止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将占据一切。习惯和记忆以及逻辑一样,都是我们行为的基础。我们也许不记得自己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不过一旦这些习惯在大脑中形成,它们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往往是意识不到的。

  大脑中的习惯回路由三步组成。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这种心理的基础有两个基本规律:第一,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第二,清楚地说明有哪些奖赏。

  如果找到了暗示和奖赏,就能够改变惯常行为。比如想在每天早上起来晨跑,那就得选择一个简单的暗示,比如吃早餐前绑好运动鞋的鞋带或者把运动衣放在床边,和一个清晰的奖赏作为一天中的奖励,可以通过记录运动里程数来获得成就感。

  核心习惯能创造出各种文化,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那些在抉择困难或者感到茫然的时候很可能被忘记的价值。注重改变或培养核心习惯,就能引发广泛的变化。然而,核心习惯并不容易发现,得先知道从哪里着眼。寻找核心习惯意味着找出某些特征。他们通过建设新的结构以利于其他习惯的形成,并在变化扩散之处建立起某些文化。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方法。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

  改变习惯还得借助意志力,它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力量,就如同手臂和大腿肌肉的力量,用力过猛会感到疲累,肌肉生育的力量就不足以供给其他活动。学会控制冲动时,人们就在进步。他们将学会在诱惑面前分散注意力。而且一旦形成了意志力锻炼的习惯,大脑就会驾轻就熟地帮助你专注于目标。

  发现和理解这些原则和运用它们并不是一回事,这需要一点智慧。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0

  我读了《习惯的力量》中的“我是谁”大有启发。日积月累就是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无穷,能把我变成一颗亮闪闪的珍珠不管在广阔的大陆上;还是在无边的海岸,都是那么的耀眼。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坏习惯可以把我们从一颗洁白的珍珠变成一粒小小的沙子,就是在我们吃饭时落到食物里;不知不觉的吞食也不知道。

  养成良好的习惯给我终身带来了欢乐,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带来的`是灾害,让我们把好习惯收藏,把坏习惯丢去,让我们成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让习惯把全世界呈现在你脚下,努力吧,我的朋友!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1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当你对别人做友善的事情时,刚开始他会很感激,时间长了就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一旦有一天你不实施友善之举时,他就会抱怨甚至愤怒。

  我今天读了一篇短文《习惯》,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为了邻里友好,卡罗尔精心烘烤了一个馅饼送给邻居史密斯夫人,夫人惊喜万分,非常激动;第二周卡罗尔又烘烤一个馅饼送过去,夫人简短说:“谢谢”;第三周卡罗尔又送馅饼时,夫人道:“这次的馅饼送来得有点晚啊。”接下来的几周,夫人对卡罗尔送来的馅饼心安理得的接受,不但不感谢还挑剔抱怨。直到有一周卡罗尔因忙没烤馅饼,夫人竟然愤然叫道:“我的馅饼呢?!”

  读到这里,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感受,我反正很气愤,觉得史密斯夫人做的非常不对,卡罗尔就是爱心奉献,你不但不回赠还挑三拣四,你的做法真让人失望,也让卡罗尔伤心。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礼尚往来、友好相处,难道你就不懂吗?希望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找卡罗尔道歉,并回赠礼物,搞好邻里关系。

  “对于他人的友善之举,我们常心存感激,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把它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感激到抱怨,这个过程尽管不是十分漫长,但我们还是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

  读完这篇文章,对史密斯夫人批评的同时,对照自己也很惭愧,因为在我身上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一直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偶尔有些事情没达到我满意,我就会大呼小叫或撒娇哭闹。比如:有时写作业时钢笔没水了,我就会埋怨爸爸为什么不及时给我灌钢笔水,而不是自己亲自去灌水;有时看中了一件玩具,如果爸爸妈妈给我买,我会心花怒放,如果不同意买时,我就会很生气,认为他们不喜欢我了;中午放学回家有时妈妈没做好饭,我会唠叨妈妈:“怎么做的这么慢呀,我都快饿死了!”却想不起来去厨房帮帮妈妈……因为只知道心安理得的接受父母的爱,就像史密斯夫人一样,把父母的友善和关爱当作了一种习惯,稍有不如意,不会替父母着想,只会挑剔和抱怨。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得到别人的.关爱要感激并回赠;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还要学会感恩和感谢。“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邻里之间要互相关爱,同学这间要团结互助。对于生活中给予我们关爱和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有所回报,而不是把别人的友善当作习惯,更不能从感激到抱怨。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我们要把感恩和感谢当作一种好习惯,使生活幸福美满!

  附阅读短文:

  卡罗尔决定为她的邻居史密斯夫人做点事情,以表示友好。于是,她精心烘烤了一个馅饼来到了邻居家门前,当史密斯夫人打开房门,望着卡罗尔手里拿着的馅饼,她惊喜万分,激动地说道:“是给我的吗?太感谢你了,你想象不到我有多么感激!你太体贴、太热心了!谢谢你!”

  看到史密斯夫人这么喜欢她的馅饼,卡罗尔打算下周再为她烘烤一个。又过了一周,卡罗尔拿着馅饼再次来到邻居家门前,史密斯夫人简短地回答道:“谢谢。”一周后,卡罗尔又烤了一个馅饼送了过来,史密斯夫人应道:“这次的馅饼送来得有点晚啊。”接下来的一周,卡罗尔一如既往地为史密斯夫人送来了馅饼,这次,她的邻居说道:“你可以试着多放点糖,不要烤那么长时间,最近这两次的馅饼皮都有点硬,下次我希望你用樱桃馅的,别老是用苹果馅。”

  这一周,卡罗尔非常繁忙,没顾上为她的邻居烤馅饼,当卡罗尔外出去商店的时候,正好路过史密斯夫人的家门,史密斯夫人透过窗户看到卡罗尔手里空空如也,于是,她从窗户里伸出脑袋,愤然叫道:“我的馅饼呢?!”

  对于他人的友善之举,我们常心存感激,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把它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感激到抱怨,这个过程尽管不是十分漫长,但我们还是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2

  无意中在网易蜗牛打开了这本《习惯的力量》,对于以前看到的很多文章中讲述培养习惯的方法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我最近缺乏一些我想要的值得称赞的好习惯了,更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驱动着习惯的养成,习惯为什么那么脆弱,怎么才能够养成更好的习惯。

  我们经常羡慕别人运动,羡慕别人亲自下厨,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羡慕别人读书,羡慕别人天天能够写作。羡慕的到底是什么?大多数情况下,羡慕的是一种良好的自律习性,与之相反的是自己想做,却没有开始或者是没有坚持下来的现状。说到这里,我其实是以自身作为大众的一员来思考大家的想法。其实,我们有没有好好的审视过自己?自己每天的习惯到底有多少?比如说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顺手拿起了我旁边放的一盒饼干。这种事情是不是常常发生?如果是常常发生的,在我们无意识的时候就做了,那很可能这就是我们会忽略的一个习惯。至于这种习惯好还是不好,都暂且不做评论。刷牙洗脸算是一种习惯吗?每天早上起来你经常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你自己会有意识吗?这件你经常起来之后做的事情就是你的习惯。得到的一个精品课《精力管理》当中有讲到早上起来之后应该做一些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折被子,这件事情其实对我们来说都不难,只是我们不理解折被子能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这个我后续再说,其实《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你想要知道的答案。我们每天都被不假思索的选择和无形的决定包围着,而你只要看看它们,你就会发现它们。这是书里面的一句话,我们每天有很多很多个不假思索的选择和决定,不假思索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运用我们的思考能力,而是大脑选择的一种最省力的方式告诉你怎么做。不得不感慨人的大脑的聪明和懒惰。我们是一种智慧的动物,但智慧不能避免动物的本质。

  这么多习惯是如何养成的?这也是以前多少人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为此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实验。例如一位34岁的丽莎·艾伦女士,她16岁就开始吸烟喝酒,到20多岁时,还欠了很多债,和自己的丈夫也离婚了,生活是如此的糟糕透顶,不可控制。可是后来她不但戒酒戒烟,偿还债务,攻读硕士学位,买了自己的房,还在一家设计公司连续干了3年了。中间是因为什么让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丽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和自己的老公离婚之后,她去往开罗看狮身人面像和吉萨金字塔,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有一大片的沙漠,也不知道为什么,她非常想要穿过这篇沙漠。当然,她没有任何的经验,但就是有这样的决心,从此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开始了,最终影响到了她的方方面面,她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更新了一遍。新习惯在大脑里被体现成新的脉冲,原来旧的脉冲相对显得微不足道了。还有一位有趣的老人尤金,他因为一场意外的病毒性脑炎,给大脑造成了灾难性的伤害。后来老人开始变得健忘,但他始终能够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很多故事,包括自己的一些习惯。本以为他在生活上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因为他无法知道自己家厨房的'位置在哪里。但他却可以顺利的找到厨房的冰箱,找到自己的吃的。有时候他还要外出散步,但因为大脑的损伤,他肯定是无法记得回来的路,幸运的是他每次都能够找的回来。到底是什么在发挥作用,让这个老人不幸的生活中拥有一份幸运。其实是习惯。习惯养成后可以不依靠高级的神经活动,而是被记录在大脑底层,记录最原始的行为的地方,通过这种习性,让自己的行为可控。怎么才能形成习惯,被记录呢?

  科学家找到了习惯形成的三步的回路。第一步,暗示;第二步,惯常行为;第三步,奖赏。暗示,比如说早起,时间点,某一个具有含义的事件等等。惯常行为就是在暗示出现的时候,我们通常的行为是什么?奖赏是指在有惯常行为活动之后我们能得到什么东西,比如说快乐、激励、夸赞、金钱等等。奖励有助于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次的循环,否则我们是没有动力再去执行第二次。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有文章会说要给自己制定一定的奖赏动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健康的习惯。如果仅凭自己的意志力去培养习惯,通常很容易失败,习惯未养成时,是会消耗很大的意志力,意志力并不是源源不断的,意志力被消耗之后,人往往会处于一个比较差的状态。

  通过三步的回路建立,习惯就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习惯养成后就不会变了吗?当然不是,习惯是脆弱的。比如说我一直在学习英语,刚开始我是尽力每周学习7天,每次学习的时长也很久,慢慢目标就变成了每周学习6天,因为某些天太累,事情太多的时候,就不想做这件事情了,到现在,我维持着每周5天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间也变成了30分钟左右。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很有可能,如果我没有控制好自己,以后就变成了每周4天。因为学习英语可以返还学费,这算是我一个小小的支撑信念,不想半途而废。如果没这个信念,也许我会被其他事情所影响,学习英语的习惯很快也就被其他习惯覆盖了。怎么才能够让习惯牢固呢,就是自己的信念。我相信做这件事情的意义足够大,因此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能够让自己顺理成章的继续。戒烟戒酒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坚持了几年却因为又发生了变故,承受了压力而复发。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信念,很容易就打破以前长期积累的一个习惯。

  习惯通常是我们建立自己向往人生的一个切入点。一些习惯比起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有影响力,它们就是“核心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好的习惯能够让自己往更好的路上前进,就是因为有一些习惯是核心习惯,可以影响人的方方面面。有科学家指出过,运动就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生活方式的核心习惯。人们能够通过运动得到激素的分泌,满足感,成就感。很多人的改变都是从坚持跑步开始,慢慢的开始跑的越久,跑的越快,甚至可以跑马拉松。我之前在学习水彩画的时候认识的主办人,她的经历与这个很相似。她从跑步,到最后跑马拉松。从画画,到喜欢画画,到寻找生活中的美。就连工作都是因为这个因素手到擒来。本来就是一个有心的人,加上运动带给自己生活的展望,让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样的人能看到生活的不骄不躁。运动只是核心习惯之一。还有很多人是从其他路径培养起来,例如说读书,写作,舞蹈等等。既然知道了核心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筹划。

  因为多次的不成功,我也会有一点小气馁,会因为偶尔的停歇否定自己。否定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了,暂时先不去讲。我前文中提到过为什么早起来要这被子,这件小事很重要。我最近都有在做,每次看到整洁的床铺心情会比较好。这是一个积极的暗示,用一些小的成功和满足感来延伸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习惯。为什么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再慢慢增加筹码,最后的结果自己都会出乎意料。曾经我跑步是倒数一二,曾经我跑800米感觉自己像死翘翘了一样,现在我可以跑几公里。长时间不跑,也可以跑两三公里。习惯是一点点养成,不断的去重复。如果你想要培养一个习惯,你想要自律。首先找到暗示,或者设定暗示,行动,完成后奖励自己。例如说写作,每天早上早起后的第一件事情可以改为写作,那早起就是一个暗示。奖励自己可以是完成几篇文章,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某些东西,看一部喜欢的电影等等。如果觉得有难度,就从小的行为习惯开始建立。我们说小确幸其实也是小成功的一种。如果你想了解到更多的习惯的变化,你也可以读这本书。了解习惯,能够更好的帮助自己。了解习惯,也能更好的防止有一些公司利用自己,书里面会讲很多这样的案例。我觉得第一阶段,是我们不要被自己大脑控制,要自己足够了解大脑的基础上,去学会驾驭自己的大脑。第二阶段就能够做到更多的事情了。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3

  2月,是自己刚刚回归工作岗位的时间,也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拜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自己去年工作过程中考勤方面迟到次数过多,体重增长明显,这些都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因此龚哥特地推荐我品读这本书,希望提升自控力。

  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本书中将成功人士的良好习惯总结为六点,分别是做规划的习惯,积极行动的习惯,管理自我的习惯,卓越思考的习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习惯。结合自身,自己尤其对于管理自我的习惯与规划的习惯感触最多。

  管理自我,是极具挑战的事,但是越自律越自由,所以想要增强管理自我的习惯,需要增强自控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认知能力。

  当我们有一个要达到的长期目标时,如何达到它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其中会经历很多无聊无趣的时间,而我们的感性又喜欢去做那些不需要动脑子,和更有意思的事情。这时候没有自控力的人,就会随着感性走,从而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就会来回反复,很难到达目的地。而缺乏自控力的人,也就是那些随着自己的感性走的人,他们在走弯路的时候根本没办法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因此对于自己的有效认知,是提升自控力的.重要前提。

  当前提还未实现或者还在转变过程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习惯来改善自身的管理能力。书中提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大约有40%的行为是在相同情景下。洗脸之后用毛巾擦脸,做完早饭后就吃饭,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走相同的路线去上班或上学。这些行为自然而然的发生,让我们不需要在行动前思考,并作出决定的,从而帮我们省掉了大量的时间。

  而这些固定的行为,如果能够培养更多的好习惯,我们就可以把做某件事所需要的纠结时间全部省下来,用于处理更复杂,更困难或更紧急的事,变得更加高效和从容。这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秘密,通过培养习惯开始。

  所谓自制力较强的人,会花更多时间用于养成有效的习惯上,而不是亡羊之后的自救上,也就是说是习惯是人们对自制力的需要。比如喝完茶就习惯性的把杯子洗干净,用完的东西归回原位,把你养成了这样的小习惯,你根本无需动用自制力,养成优秀个人习惯是需要自制力的。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就可以省心省力完成想要完成的事了。

  而想要改变习惯,首先就要从生活中做起,结合自身,我预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做起:饮食更健康,定期锻炼,明智的储蓄和消费,适当放松休息和享受,简化清洁和整理,同时相信这些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也会带来工作上效率的提高。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4

  习惯很强大,习惯能将原本讨厌的事情,转变为每天的必修课。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弱者,坏的习惯能够毁灭一个强者。成功的人都有比较多的优秀系习惯,失败的人也都有一些不良习惯。列举书中提到的17个普通却实用的优秀习惯:

  1)永远信守承诺;

  2)开会和约会不迟到;

  3)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

  4)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

  5)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要做什么以及时间安排;

  6)快速处理各种繁琐的行政事务;

  7)积极倾听;

  8)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秒才做计划;

  9)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

  10)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11)定期锻炼身体;

  12)少看电视;

  13)多读书;

  14)常与家人共进晚餐;

  15)控制情绪和脾气;

  16)至少把每月十分之一的收入用于适合自己的某种投资;

  17)一经介绍,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

  空想者与行动者。空想者容易一时脑子法人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目标无法实现。空想者也许一直在计划,一直在准备,最后可能还是没有机会踏出第一步。空想者可能一直不够自信,不敢踏出第一步。也许不能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准备好后才行动,也许是自己的内心怯懦在作祟,也许自己已经习惯现在的生活不愿改变,也许生活已经磨灭我们的激情忘记了当初的梦想,也许成功者只是因为行动而成功!

  do something you hate everyday,just for practise!每天做一些你讨厌的事情,目的在于锻炼。

  替代坏习惯。也许平日里大多明白自己需要改掉坏习惯,而以一个好习惯替代一个外习惯是一个挺好的方法。如果喜欢打游戏,不如把游戏的时间用来读书、跑步。每当自己忍不住想玩游戏时,显意识中应该告诉自己读书/跑步的时间到了。

  预想。在外习惯的诱惑来袭时,不如先停下来做一次预想。如果接下来我按照坏习惯来会造出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安排好习惯行动的话会带来好处。周五啦,it's game time!不,如果还是像往常一样玩游戏到深夜,明天上午又要睡懒觉,一上午又要浪费,整个周末可能又是一事无成。如果我来读读之前没有读完的书,然后正常作息,明天早上就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过一个充实的周末啦!

  step by step!一个习惯的养成也许并不需要21天,也许需要几年的时间,重要的是小步积累,不断坚持。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要有详细的计划,并把自己的每个阶段目标大声的说出来,不断的提醒自己。

  行动,行动,行动!付诸行动,做一个行动者!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5

  闲暇之时我认真阅读了《好习惯的力量》一书,令我收获颇丰。它让我深深认识到一种好的习惯它的作用和力量是无穷的,它将会带来积极和丰富的人生。

  在这本书里面提到,“好的习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坏的习惯则会摧残你的心灵”。仔细认真想想,的确是这样。试想,好的习惯它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坏的习惯有悖于事理的自然法则,那么,好的习惯将会带来积极进取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则会让自己消极甚至是一事无成。英国著名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遵循平日的习惯。”这句话告诉我们,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行动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日常习惯,并且习以为常,尽管有很多的学识和思想理念,但往往取决定影响的是我们的习惯。正如有句谚语说的那样,“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或者是“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总之是,好的习惯将会带来精彩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将会给人带来消极的影响。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做起。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培养。因为好习惯的作用已众所周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定决心,它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就像我们的青银厚德理念,需要从点滴做起,认真践行一样,认认真真从内心深出化作于心,认真实施,养成良好品德,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受益。好的习惯将会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习惯,通过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会让人从中体会到良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和益处。比如所说的读书的习惯,养成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体会到读书所带来的乐趣,会懂得多,并且开拓视野。好的工作习惯,会让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会将日常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人时刻感悟生活的美好,用一颗感恩的心认真面对美好的人生。

  如今,在青银厚德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通过点点滴滴认真践行青银厚德文化,形成良好的习惯,深刻体悟“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文化精髓,从中会让人获益良多,懂得真善美,懂得奉献社会,实现自己价值。

  好习惯所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用心去做,认真面对,相信我们的人生是精彩的!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6

  本书的大概框架如下: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部分都有实例支撑,我只保留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案例,比如“星巴克的成功”,“赌徒巴赫曼”。

  书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维度来说明habitloop(习惯回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我们所有“习惯性动作”都由大脑的基底核形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都遵循这个原理。当一个人在特定情景或状态下(比如疲倦,沮丧,在办公室茶水间,健身房等等),产生的一组行为。这种行为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导致以后碰到同样的情景或状态,你就要重复一组动作。这样听起来有点晕,举个例子:很多白领声称靠续命,其实不管你困不困,你一进入工作状态就要喝一杯。你是否有过一到下午3-4点,就要吃饼干或蛋糕,不管自己饿不饿。可是,当你所处的环境变成了“旅途中”,你会在那个时间点立刻适应没有或蛋糕的时刻。

  这个大脑的“骗术”被广泛运用到了快消品的产品推广,营销策略上,书中有大量的案例,此处不赘言。不过看完第一部分,我开始抛弃一些名牌日化品,比如贵的牙膏,香皂,甚至洗发水。因为这些产品用了“暗示-奖赏”的手段,让我的大脑感觉特别良好而已,但实际功效远没有价格漂亮。

  成功组织的习惯。书中以星巴客对门店终端咖啡师的培训和改变为案例(电子书节选)

  组织的成功,书中的“willpower"不免有管理鸡汤之嫌。但文中的客观数据引人侧目:50小时的课堂培训,专属导师,数百万美元的培训开发费用。作为一个以“终端服务”为本的企业和品牌,持续的培训投入和时间不可或缺。同样的企业,我想到了迪士尼。

  曾经有一个做连锁饮品的创始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员工在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中行为依然粗鄙,而星巴克的员工一旦穿上小绿裙就变了一个人。我想大多数老板并不希望听到为了达到改变,而需要长时间投入培训成本这个事实。所以就拼命地去挖星巴克,麦系,K系的资深员工。看完这本书,我想除了“挖墙脚,快速复制标准”,公司是不是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改变?

  说到组织,我想到了国际知名教育NGO-Toastmaster。一个可以运营100年的跨国,跨种族,跨行业和年龄的非营利性团体,其本身靠着若干SOP,流程和活动引导会员learnbydoing,并达到个人提升的目的。在toastmaster中,会员被建议互相支持、给台上演讲着给予鼓励性掌声和反馈。会员的.成长有学习手册作为“引导和扶正“。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的习惯,书中的例子关于美国的种族问题,离中国读者太远。反而赌徒巴赫曼的案例让我如同看了一部惊悚片——原本一个简单甚至有抑郁倾向的家庭主妇,如何被“习惯的回路”绑架,一步一步沦为震惊全美的赌徒。一个深度赌徒的大脑CT影像,跟脑损伤者有诸多相似点。当某些“恶习”无法通过改变“暗示”和“奖赏”来消除的时候,请去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综上,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本书对个人习惯,组织习惯的改变贡献了一些有效的方法论。当我们知道习惯是一个可控的大脑”诡计“的时候,可以从一些“宿命论”或占星卜卦中逃出来。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7

  假期,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查尔斯·都希格著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书中每一个精彩的案例给自己留下很大的感触。《习惯的力量》确实是一本好书。从本书中,我了解到好习惯应该如何保持?坏习惯应该如何做到见微知著,从而可以防微杜渐。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习惯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生活中,我们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做事总是拖拉,克服不了懒惰的坏习惯导致很多事情挤到一起去做,最终收效较低;生活中也有人吃得太多发胖常下决心去锻炼,但总是克服不懒惰的坏习惯做不到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如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的一样:“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只有改掉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8

  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习惯的力量》,向我们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难能可贵的是向读者提出了若干不断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有效小技巧,让读者能有效地改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成功。作者把他的观点讲得深入浅出,朴实而不玄奥,别具风致。作者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也是本书的一大看头。这本书对于引导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很有教育好处,能给读者带来许多启迪。加上这本书印刷精美,插图悦目,佳言隽语编排独出心裁,颇足增加阅读时的`兴会。怪不得被亚马逊书店、《纽约时报》等权威组织评为2003年度最畅销的商业生活类图书。

  人们常说“命运无常”,“成功但是幸运罢了”,“吃多少,穿多少,注定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习惯的力量》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都能归结于一种习惯,习惯就是把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坚持下来。讲得多好啊!简括弘深,微言妙论。是的,只要我们持续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持续每次进步一点点,持续在每个环节进步一点点,就是这样,每一天都完成小目标,向大目标迈进一点点,假以时日,功到自然成。反照我们的行为:要么临河羡鱼——只有空想,没有行动;要么临渊结网,平时不准备,到时做不来;要么“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要么“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缺乏恒心,时断时续;要么敷衍了事,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就放下了。我们做事所欠缺的正是成功所必需的一往无前的气概、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我们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情理中事了。由此可见:命运不是“无常”,而是我们越努力,运气就会越好;成功不是“幸运罢了”,而是天道酬勤的结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吃多少,穿多少”不是“注定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

  在本书第一部分第五章中,作者倡导我们:每一天做些苦差事来磨练自己。乍看悖于常理——人的本性是远离困苦,追求安乐。细想却富有哲理——人乐为者多非善事,而事之善者每即人所恶为,故人之所应为当为辄反于其欲为愿为,甚且非其所能为可为;即使自讨苦吃有自虐倾向,苦中作乐有自欺思想,但往往可将潜力发挥到极致。作者的本意是:磨难,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捷径;人无磨难,无以战胜自我。

  人之百年,忧劳总至,快乐难留。好像上帝造人是叫他们来这世间专门受苦受难似的。应对苦难,我们时常会觉得有些不习惯,或者感觉有些紧张和压力,甚至是焦虑和恐惧,但这正是我们成长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在苦难中磨练自己,那么我们将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存在畏难情绪,备受苦难的煎熬。苦难是不打不倒的。要打倒苦难,做事就要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惟其如此,才会在困难和挫折中突围而出,取得某种成就;才会排斥舒适,斩断温柔,在暴风骤雨中鹰击长空,在惊涛险滩上乘风破浪,得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得以俯仰无愧,快慰平生。

  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并由此养成一种勤奋的习惯、坚持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严谨的习惯,这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本书作者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篇29

  我们党之部有一个读书活动,两位同学推荐我们读《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把它做好做成功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就和我学这个太极拳一样,一开始是由于偶然看到别人在打太极拳,那动作行云流水非常好看。自己就也想学一下,于是选了太极拳的.体育课。一学期下来,发现要像别人一样行云流水非常不容易,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坚持,当然我没有练好。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上一学期的课,我就差不多能成一个高手了。后来了解了一下要成为太极高手时间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如果我从现在开始练太极拳,或许当我孩子像我这样大的时候,我就成高手了,这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件遥遥无期的的事。

  也许当我忘了成为高手,忘了我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当我把太极拳当成一种习惯溶入生活的时候,我就成高手了!!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相关文章: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12-10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02-13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1-24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05-01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12-08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5篇03-03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2篇03-30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9篇02-11

《习惯》读后感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