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02 10:37:0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居里夫人》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

  开学初,书店的工作人员到我校进行好书推介活动,我订阅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年轻的居里夫妇两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共同钻研,分工协作,相互慰勉,分享科学探索的快乐。其中更突出主人公居里夫人是“世间最顽强的女人”的一面。

  故事中的居里夫人在一间房子里提炼一种人未知的金属。在旁人们看来,做这件事是匪夷所思的,可是居里夫人却不放弃。她的工作室很简陋,夏天像锅炉,冬天像冰窖。刮风时,风从棚裂缝中钻进来,满屋子窜。下雨时,屋里到处是滴滴答答的漏水声,积水就在他门脚边流淌。居里夫人全身都湿透了,她只有穿一件单衣,冷得直发抖。有人劝她不要再干了,再干会生病的。可她坚定执着,无论别人怎么劝,她都不放弃。

  在提炼金属的工作中,居里夫人不仅要提炼金属,而且还要做男人做的体力活,她一个人般运蒸馏器,到出容液,每天连续几个小时搅动在冶锅里沸腾的材料,溶液的气体刺激着她的眼睛和咽喉,毁损着她的见健康。回到家里她瘫在床上,累地她一句话也不说。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居里夫人找到了新金属——镭。

  看看居里夫人,比比自己,我很惭愧。就说自己参加学校的合唱吧,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每天早上都要坚持七点钟到校训练,我总是爱睡懒觉,任凭闹钟不断地响,就是不肯起床。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更是天掉下来当被子盖,总是慢条斯理地去学校,被老师批评时,总是下决心改,但一转头又把这个决心抛之脑后了。从来不敢向困难和高水平同学挑战和学习,慢慢地想放弃这样的训练。变得没自信心,没精神。不过我读了居里夫人的故事之后,觉得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论有什么失败,什么挫折,都得坚持下去。要牢记“坚持就是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

  居里夫人不是万能人,但是她凭坚强的一直和非凡的指挥使人信服。居里夫人不是天生就可以提炼出镭 ,而是她有抱负,有理想,有决心,不被挫折吓跑,不被镭的危害吓倒,而是勇敢的走自己的路。我想: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正需要这勇于进取的“居里夫人”精神吗?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2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学者,她从小就对科学很着迷;她节俭朴实,全身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她以顽强的毅力与渊博的知识,谱写出史无前例的科学篇章;她淡泊名利,一生荣誉无数却视为身外之物。她是居里夫人,一位为人类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女性!

  翻开《居里夫人传》,纵观着居里夫人意义非凡的一生,感受着她质朴的生活态度,品味着她对科学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犹如仰望天际最耀眼的星辰,我被深深地震撼并产生浓浓的敬意。

  居里夫人在结婚前,名叫玛妮雅·斯可罗夫斯基,出生在波兰一个普通的家庭。她从小便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但年幼的她却早早地品尝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她的母亲和大姐姐相继离世。当时波兰正处于被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她不得不在俄国督学面前卑躬屈膝。黯淡无光的生活,磨炼出她坚忍不拔的品格和一腔爱国热情与报国忠心。中学后,为了积攒学费与资助姐姐布罗妮雅,她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去当家庭老师,直到攒足钱后去巴黎求学。后来,她与著名学者比埃尔·居里结婚。婚后两人经过刻苦的钻研,发现的新的化学元素———镭。

  当时的玛丽·居里,没有经费,没有实验室,没有助手,为了在沥青中提取那仅占百万分之一的镭,她每天面对着滚滚浓烟,搅动着几乎和她一样重的棍子,在信念的支持下,她艰难却坚定地工作着!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花了四年的时间终于提炼出了一克镭。这一克镭,虽微小,但却使科学迈进了一大步,并带动了放射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虽然名誉重重,但她却对名誉、财富视若浮云,并把所有镭的知识无偿告诉向她求教的人,还将凝结着自己四年心血的一克镭送给了许多医院。

  居里夫人的高贵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梦想,并为此披荆斩棘,就能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只要秉着正确的信念,踏平挫折,就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面对困难,只要冷静细致分析,找到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3

  当我捧起《居里夫人传》,还没读完,就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这本书主要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梦想,为了亲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辉煌历程。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科学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年少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却十分刻苦地学习;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住在异地一个简陋的破阁楼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梦想而奋斗;中年时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破旧的研究室里不辞劳苦。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是的,她不愿做名人,她对那些成天来骚扰的记者感到厌恶。她是个“梦想家”,是个永恒奉献的人,这一点是我最最看重与钦佩的。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可谓是“两袖清风”。在她心中,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她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梦想家”的原则。

  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做放射学研究。皮埃尔死后,她又忍住哀伤,用一句话激励自己,这句话就是“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要么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已然离去,她孤独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直到她倒下时,她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居里夫人走了,也完成了她的使命。《居里夫人传》一书,读后真是令我感慨万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也令人难以忘怀。这伟人的一生,绝不白白浏览,她在书中记载的一切将是我生活中的楷模,助她重振精神的名言也是我的左右箴言。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4

  我读了一本精彩的书,书名叫《居里夫人》。书中的居里夫人是这样的一种人:她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积累。

  书中描写居里夫人还是那个叫玛丽亚的小女孩的时候,她天资聪颖。更可贵的是,她学习专心致志,一旦看起书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她从书的王国中唤醒。有一天,同学们要和她开个玩笑,在她读书时,用椅子把她围了起来——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和后面各放一张椅子,在这三张上面又加放了两张,最后再在她的头上放一张,做这个建筑的“顶”。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在看书,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直到书看完了,她抬起头,整个“大厦”轰然倒塌,她被椅子落下来时撞伤了肩才发现同学的恶作剧。

  她长大后不断做科学实验,每天都在一口巨大的锅炉旁一次搅拌着二十多千克的沥青铀矿的废渣。在热腾腾的锅炉旁一站就是四年,终于从八吨废渣中提炼出了一克镭!

  190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1911年,她又在放射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本精彩的书,觉得她是一位善良,执着,勤奋的科学家,我要学习她这种执着的精神,不断地充实自己。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5

  这周我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后,我知道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原名是玛丽。斯卡罗多斯卡,她出生在波兰华沙。居里夫人和丈夫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从铀盐残渣中发现了2种新元素。他们把其中一种叫做“钋”,另一种叫“镭”。镭的发现,轰动了世界。1903年,居里夫人和柏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是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一共担任了25个国家的700多个荣誉职位。居里夫人主要著作有《放射性专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

  我要向她学习她身上的那股坚持不懈和努力拼搏的毅力,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来报效祖国!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6

  寒假,我看了《居里夫人》这本书。书一开始,玛丽一个人从波兰来到当时文化和科学的中心——巴黎去求学。她的老师跟她说:“虽然你们已经是最出色的学生了,但你们不一定能成为像牛顿、伽利略一样那种手可摘星的人”后来,她遇见了居里教授——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于是她天天在他实验室里工作。有一天,隔壁的老教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在阳光下暴晒的沥青矿石居然可以看见石头下面的东西。玛丽也觉得非常奇怪,这块有魔力的石头从此在玛丽的脑海中长久没有消失。玛丽和居里两个人一起研究,志同道合使他们走在了一起,不久就结了婚。在一次实验中,玛丽发现沥青矿石里除了有钾、纳两种元素外,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无法分离的元素,于是他们夫妇俩决定对此进行研究。他们申请了一个实验室,那是一个十分简陋、破旧的实验室。

  一开始,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将4吨沥青矿石分好,并在火中融化。因为火要不停地烧所以两人分工合作,夜以继日地工作。过了二年的时间,才把沥青矿石中钾和钠分离出来,这时玛丽发现自己的手被灼伤了,医生告诉她不能再做实验了,可能会得癌症,可玛丽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工作。到实验的最后阶段,他们将分离的这些沥青渣分在五千多个蒸发皿中蒸发。实验马上要完成的时侯,当居里夫妇以为最后成功时刻到来时,却发现蒸发皿中的新元素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水迹。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的时侯,玛丽突然想起那些水迹,可能就是

  他们要找的新元素,当他们回到实验室,从窗外就看见了自己七年的心血——镭,在蒸发皿中闪闪发光。

  当老师知道他们研究成功后,肯定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成为像牛顿、伽利略那样手可摘星的人了。”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居里却因为车祸去世了,巨大的打击并没有打垮玛丽,二十五年后居里夫人再一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读了这本书,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居里夫人身上那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敬佩。我要学习她这种精神,尤其是在学习上要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成为新时代的强者。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7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世界上著名的的科学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获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在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由此可见他们的家是多么的简陋呀。

  居里夫人非常的淡泊名利,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开车、骑马。

  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这些朋友们都和她一样,是索尔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样,也是家长。在居里夫人的鼓动下,产生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学者把他们的儿女聚在一起,实施新教育方法。居里夫人对人类教育界的极大贡献在于她联合一大批科学家(许多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组成科学讲师团,向孩子们开放他们的实验室,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破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坚定孩子们的科学意志,传授孩子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诀窍,使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形成极高的智力潜力,使孩子们天生的天才遗传智力得以开发,居里夫人最终培养出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8

  居里夫人名叫玛丽居里,她于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是一名著名的法国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为人类做出了需多巨大的贡献。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也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在当时那个歧视女性的年代,这是十分伟大的。这两次诺贝尔奖分别是她在1903年和贝克勒尔所做的放射性研究而获得的,另一次则是在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而获得的,这两种元素现在早已成为工业、能源中不可缺少的。

  这本人物传记是由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写的,它讲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让我了解到了关于当时的很多事情,比如当时的华沙(波兰首都)是被俄罗斯占领的,俄罗斯人不许在华沙的波兰人用波兰语说话,只允许他们用俄语,而且在学校里还有随机抽查,想尽一切办法来侮辱他们,读后感.比如让波兰学生用俄语来背波兰的天主教祈祷文,还说是以尊重他们为目的,但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不仅如此,抽查员还故意抽查关于俄罗斯文化的种种问题,到最后,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谁统治着波兰?当然,当时回答问题的居里夫人被心里深深的愤怒和恶心给弄的脸色苍白,到了最后那个问题时,她甚至都说不出话来,然而抽查员一不做二不休,最终,居里夫人在抽查员愤怒的声音中说出了俄罗斯沙皇的名字。

  当她十八岁之后,居里夫人被迫不能去上学了,因为家庭太贫苦,连她的姐姐也不能上学了,于是居里夫人就被迫去当家教。直到二十四岁,她才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居里夫人从小就被她的父亲,一位科学家的实验所吸引,而且她酷爱读书,总是想方设法地找书看。当她长大后,她生活贫苦,在她发现镭的那个实验室仅仅是一个潮湿阴暗的小木棚,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她不畏艰辛,不断努力,在一堆沥青中苦苦工作,进行提炼,经历了不少挫折,然而最终发现了镭。在她发现镭之前,她跟她的丈夫说:“但愿镭有美妙的颜色吧。”最终她如愿以偿。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一生中遇到过数不清的挫折和磨难,但是她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地工作,学习,最终收获了巨大的成果。可是她并没有骄傲,她可能是从古至今把荣誉看得最轻的成功人了。

  当然,在当时,镭的放射性并未被人们所重视,据说当时出现了加镭蜡笔,加镭药片,加镭的唇膏等等,然而人们很快发现了镭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最终含镭的生活用品等退出了市场。正因如此,由于缺乏对镭的防护意识,居里夫人在1934年7月3日因白血病逝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此长眠于地下。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9

  在暑假时光中,我阅读了《居里夫人传》,深受鼓舞,《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作者艾芙一开始就承认他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实际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像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书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这位具有高贵品质的、献身科学并作出伟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中学毕业后,没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读书笔记大全《《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650字》。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尽管这样,在实验室的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依然作出了提取镭元素的伟大科学成就。一战时期在战场上的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他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困了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里,或在露天的帐篷里,废寝忘食的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在生活依然很艰辛的时候,主动放弃了申请镭元素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自己确因要买1克镭而不得不靠别人来筹集资金。

  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懒散,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人和事,只有和谐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一本最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0

  我读了本名叫《居里夫人》的书。

  玛丽·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的人生路途十分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小时候,她忍受着亡国之耻。10岁那年,死神无情地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对玛丽来说,没有比这个更悲痛,更伤心的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还更刻苦,更努力了。使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丈夫惨遭车祸身亡,这给居里夫人一个沉痛的打击。但她又一次挺住了,坚持以顽强的毅力作进一步的研究。再一次,登上了诺贝尔的领奖台。

  居里夫人是一位多么值得敬重的女性啊!为了祖国,为了造福人类,她牺牲了很多很多。

  但想想自己,我真感到惭愧。以前,我一遇到坎坷,就会想要放弃。比如说有一次,我考了70分,心里很难过。还被爸爸妈妈骂了,我真的想要放弃了,但我想到了居里夫人,我心想: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我信心大有。

  是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想居里夫人一样。意志坚强,就会战胜厄运呢。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1

  当我捧起《居里夫人传》,还没读完,就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这本书主要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梦想,为了亲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辉煌历程。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科学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年少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却十分刻苦地学习;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住在异地一个简陋的破阁楼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梦想而奋斗;中年时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破旧的研究室里不辞劳苦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是的,她不愿做名人,她对那些成天来骚扰的记者感到厌恶。她是个“梦想家”,是个永恒奉献的人,这一点是我最最看重与钦佩的。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两袖清风”。在她心中,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他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梦想家”的原则。

  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搞放射学研究。皮埃尔死后,她又忍住哀伤,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哀伤离去,她孤独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直到她倒下时,她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居里夫人走了,也完成了她的使命。 《居里夫人传》一书,读后真是令我感慨万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也令人难以忘怀。这伟人的一生,绝不白白浏览,她在书中记载的一切将是我生活中的楷模,助她重振精神的名言也是我的左右箴言。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2

  暑期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居里夫人传》读完以后,我颇有感触。居里夫人的童年并不快乐,她曾是一个穷苦的波兰女孩,后来成为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对知识的向往和对科学的执着,使她成为我钦佩的人。

  整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一部分,她当时生活拮据,为了避免干扰,全身心投入到科学工作中去,她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地下室里,七点起床,凌晨三点才休息。这已成为她生活的基本规律。冬天寒风刺骨,一张单薄的被子是无法抵御寒冷的,于是居里夫人将她的衣服都盖在身上,使自己暖和一点。她还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和一双又大又破的皮鞋度过了在大学里的求学生涯。居里夫人是一位谦虚善良的人,当她获得奖章和奖金时,她是那样从容和谦虚,当她的朋友让她申请专利时,她断然拒绝,她说:“那样太自私,且违背了的精神!”她将大部分奖金捐给了向她当年那样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了。

  书的末尾写着这样一句话,也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要热爱祖国、要报效祖国;生活要简朴,要依靠自己去努力生活;要勇敢、自信、坚强、乐观的面对我们人生中大大小小每一件事。”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吗?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3

  近日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

  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

  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4

  她命运坎坷,被病痛折磨,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追寻科学的脚步,当全世界都惊诧于她的伟大成就时,她却淡然地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她就是玛丽·居里,一位高雅、平和、勇敢的女性!

  英国作家埃列娜·多丽编写的《居里夫人的故事》,讲述了居里夫人从童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人,在逆境中成长,执着于科学研究,自强不息、传奇而坎坷的一生。在居里夫人67年的人生中,她的喜怒哀乐只会被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实验而牵动。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完这本书时,我已经被居里夫人顽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才能孕育出绝美的珍珠,铁剑忍受了烈火的赤练,终究炼就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唯有坚持不懈,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当看见居里夫人提炼“镭”时,那一次次的失败和重新开始,让我回想起了自己身上发生的那件事。那天,我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因为不熟练的缘故,一会儿摔一跤,一会儿摔一跤,摔得膝盖发紫,手臂破皮,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不想学了,太难了”,心底有个声音说,但这时,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居里夫人的样子,她站在实验台边,不停地忙碌着。我的斗志被重新点燃,擦擦手臂,揉揉膝盖,我又跨上了自行车。

  居里夫人好似一支铿锵玫瑰,以顽强的精神笑面风雨,最终的绽放惊艳世人。让我们同她一样顽强、勇敢,在成长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5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居里夫人传》,也因为这本书,我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她一生中之所以能取得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镭的存在并把它分离出来,不仅仅靠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枕。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她)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棚子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强、自信,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不断的变化着。在工作有了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无息的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的容貌正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聋,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的工作。

  居里夫人留给我们的品德是:要有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之心;生活上又要简朴,要依靠自己力量去谋求设生活;要脚踏实地的工作,要勇敢、自信、坚强、乐观的面对一生。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15篇03-22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精选15篇03-12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通用15篇03-12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集合15篇03-10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合集15篇03-10

《珍珠》读书笔记03-31

《穷人》读书笔记03-30

《青鸟》读书笔记03-28

《刺》读书笔记03-28

读书笔记《原则》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