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

时间:2022-04-03 05:58:2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指预习。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预习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特别在语文学科,预习现象更为普遍。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是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因此,预习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催化作用。

  (1)、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借助实物、影像和生动的讲述,巧妙的提问,让语文教学生动有趣,富有魅力,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轻松愉快。

  (2)、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因为目的是与兴趣相互贯通,相互迁移的,兴趣孕育出目的,目的激发起兴趣。

  (3)、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中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要给予赞许,把学生预习语文的兴趣在成功的愉悦中激发出来的。

  二、明确要求,有的放矢

  教师把学生应通过阅读而领会的课文内容列出预习提纲,进行提示。因各年级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不同,预习的要求也有分别,课型不同,预习要求也有差异。一般讲,预习提示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高年级,根据不同的课文可提出以下提示: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主要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2)、对自己不理解的词和挑出的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写出词义,说说对重点词的理解。(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主要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

  (3)、画出重点句或课文后要求体会含义或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自己的感受。——主要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说出你的理由。——主要是训练学生分段的能力。

  (5)、抓住中心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主要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的能力。

  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预习能力

  (1)、查字典识字、理解字、词义、区别形近字,运用比较和汉字构成规律记字形。

  (2)、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词句的意义。重点词下面画小圆点;重点句、句群用括号勾出;总起句、总结句用单横线画在句子下面;中心句用单波浪线画出;不懂的词、句子可在词、句子下面画上问号、准备课堂发问。

  (3)、学会批注。对要求理解、讲意思的词、句、段可在其下面或旁边加上批注。

  (4)、划分段落,书写段意。在自然段前,标出每个自然段序号。意义段用双竖线分出。段意简单的可直接写在书上。较长的可写在预习作业本上。

  (5)、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把几个意义段段意合起来归纳,可依据课后问题归纳,也可抓重点词、重点句归纳。要注意课题,因为主要内容常常是围绕题目写的。

  (6)、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找中心词、中心句。要注意课题、有些课题点明或暗含了文章所表达的中心。

  (7)、学会积累。对课文中的佳词、佳句、佳段,可摘抄、熟读、背诵。

  读书的方法很多,但要因文而异,要善于指导学生去实践。高段和中段也有区别。开始要求不能太高,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去确定要求,对差生可降低一些要求。通过逐步训练,使学生在预习中掌握读书的具体方法。

  综上所述,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很大作用。只有教师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相关文章:

如何能让孩子课前预习10-11

孩子叛逆如何指导05-24

教师如何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心得05-09

幼儿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手工制作03-26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06-03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读书05-09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古诗05-09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03-10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学习05-24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英语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