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问题少年

时间:2022-04-26 13:08:49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么教育问题少年

  导语 :中国父母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吝啬于表达“爱”,而过分强调“失望、愤怒”,造成孩子从父母处获得的多是批评,缺乏表扬和肯定。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父母要学会多用“我”传达法。父母不应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家长解读、理解和管理孩子的情绪,就是“镜像式反应法”,简单说就是重复。

怎么教育问题少年

  怎么教育问题少年

  通过学习或咨询专家了解青少年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这有利于家长引导青少年孩子不良行为的改变。

  经常与孩子沟通互动,尊重孩子,通过沟通互动找到青少年孩子发生各种不良行为的根源。

  科学引导青少年矫正不良行为。

  沟通时切忌过多指责。

  尊重孩子,矫正不良行为勿伤孩子自尊心。

  怎么教育问题少年

  (一)家庭——传递温暖情义,感受亲情关爱

  据我们对问题青少年做的统计显示,92%的学生家庭,存在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一是三代独苗,非常疼爱或者说溺爱这个孩子;二是父母忙于生计或其他,无时间管理,自然而成农村留守儿童;三是父母酗酒或者父母离异等产生的负面情绪,对孩子暴打或情感冷淡等;四是父母死亡或者失踪的情况,无人看管,流浪街头。

  所以,青少年的成长得依赖于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行能塑造孩子的性格,闲散青少年多数是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明确。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们身上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尤其是父母的冷漠让他们彻底失去了方向和依靠,所以他们自暴自弃,记得我的学生叫李某,三岁时父母离异,现在母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父亲是一家物管公司的经理,一直都没有管他,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所以一直放纵孩子,最后到了无法收拾的程度。因为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寄宿在合川卓尔学校就读,在学校是霸王,回家是皇上,剩在自己口袋的只有父母给的许多钱,就到处约所谓的同学,朋友,流散在社会上上网、打桌球、打架、进KTV,所有的事情都得按他说的做,久而久之变得什么事情都肆无忌惮。到最后,觉得无聊,伙同几个人去偷盗别人摩托,触犯了法律底线,被送入工读学校。

  对于李某的这种人生经历,无疑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没有时间、精力。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方向。真心的希望家长都能放弃所谓的生意、应酬,放下夫妻间的恩怨,留出时间陪陪孩子,让他体验家庭的快乐,让他在亲情中沐浴关怀。

  (二)学校、司法所——普及法律常识,提升法律意识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法制教育是教育问题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问题青少年更应该注重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家庭、社会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三)社区——构建文明和谐圈,净化社会环境

  严厉打击社区内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一是下大力气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特别是从严从重惩处那些引诱教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犯罪分子,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遏制涉毒、暴力犯罪等案件的猖獗势头。二是突出对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行业的环境整改。禁止上述场所接纳未成年人。三是加大培养,发展适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文艺产品和文化活动。社区建立青少年活动基地,定期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宣传教育,在社会上广泛营造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认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培养自尊、自强、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青少年处于人格形成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尚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因此,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至关重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应共同关注,特别是青少年的家庭、学校、镇街司法所、社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通力配合,教育转化每一位问题青少年,引导其复归社会,促成其完成心理救赎和行为重塑,从而有效防止问题青少年再次犯罪。

  【养成原因】:

  打骂与放弃是迷途起点

  迷途第一步:离家出走

  专家: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是11岁至15岁的学生,叛逆心理最重。

  两年多来,在与一千多个孩子的交流中,社科院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不断思索孩子出走的原因,总结出孩子离家出走三步曲:

  ◎逃亡——— 出走序曲

  问:假如关系很好的几个朋友约你晚上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可你知道父母肯定不同意,该怎么办呢?”

  答:我了解父母的性格,我爸(妈)脾气很暴躁。他们不喜欢我去网吧打游戏,那好,我就在家里玩,而且是大张旗鼓地玩,我爸(妈)一见我玩,马上就会火冒三丈,我当然不让步,针锋相对,结果就是我离家了,出走了。

  ◎寻“我”——— 传递消息才能被找到

  问:为什么你的父母老是在那几个地方(网吧)找到你呢?

  答:刚开始我会封锁消息,尤其是警告我的几个好哥们,要是告诉我的父母,我会怎么样,我父母就是想找也找不到!但外面毕竟不好啊,吃不好,睡不好,钱也没多少,自然还是家里好啊。于是想尽办法,挖空心思,传递消息,父母不想找到我也难。

  ◎凯旋——— 不挨打就回去

  问:回家后会不会挨打?

  答:当父母在网吧等地方找到我后,我就是不回家,装出惶恐样,说“我不回去,害怕爸(妈)打我。”本来他们找我已经身心俱疲,只要我答应回家就阿弥陀佛了,于是我爸(妈)就会承诺:“不会打你的,我保证!”不过下一次离家出走的时间可就说不定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遵守承诺。

  这是一位专家与一名具有“共性”孩子的对话。专家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是11岁至15岁的学生,叛逆心理最严重。一旦父母掌握了这个问题,不被孩子牵着走,现在的孩子也不会离家出走,迷途的少年可能就会少些,再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