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时间:2022-10-29 11:54:51 建锋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十岁孩子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十岁的孩子就要开始进入叛逆期了。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教育好这时的孩子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1

  十岁孩子教育方法一:

  1、调整期望值

  为人父母者不妨降低期望的高度,给孩子设定一个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待他实现后,再提出一个高一层次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既可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又可促使他不断进步,并逐渐逼近家长的期望。

  2、耐心说明事理

  有些家长习惯于向孩子发布“禁令”,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通常不太奏效,反而会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故意违一次禁试试。比如:有的家长规定孩子玩游戏机不得超过一小时。这一规定本身并无不当之处,但若家长只是一禁了事,并不向孩子解释具体的理由,那么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会故意连续玩上两三个小时不罢手。如果家长事前做好细致的说服工作,让孩子明白连续玩游戏机的时间过长会影响视力,造成颈椎腰椎疲劳,导致大脑工作效率下降,那么孩子有意犯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事实上,孩子并不会无缘无故地存心与家长过不去,只要耐心细致地阐明事理,孩子是会欣然接受成人的教育的,哪怕是禁令。

  3、尊重孩子

  孩子偏不听话怎么办?打!其实,“打”并不是灵丹妙药,“打”的结果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家长打得越凶,孩子的逆反情绪越强,甚至对父母充满敌意;另一种是孩子表面顺从了家长,但内心并没有心悦诚服,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那就会使孩子滋生出两面派、虚伪的不良品性。要使孩子真正听话,消除逆反心理,“打”不是办法,“尊重”是最好的药方。尊重孩子一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二是要给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三是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十岁孩子教育方法二

  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尊重孩子的各种需要以及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成就感是影响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尊将会提高;相反,如果经常体验失败,那么,他的自尊将会降低。作为学生,这种成败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但是,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体验到成功。是否有成就感,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考试正常发挥,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有所进步,就都应该感到满意。

  给孩子留面子。

  父母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或训斥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孩子感到难堪。

  做孩子的朋友。

  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给孩子买些他们喜欢的书,安排他们去夏令营或参加俱乐部等,尽量使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意义。

  关心和爱抚孩子。

  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 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时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尊 也会逐渐降低。

  让孩子感到快乐。

  给他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和玩具,对他们的爱好给予鼓励和支持。虽然孩子入学后,其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游戏仍然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 些父母存在着一种误区,总认为游戏会浪费时间,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中国也有“玩物丧志”的古训,其实不然。因为游戏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快乐中增强体能,增长知识,提高自尊。

  十岁孩子教育方法三

  应该合理的爱孩子。不要太严格,也不要骄宠。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用正确的、合理的爱去教育孩子,不要太苛刻,或者打骂孩子;也不能太骄纵孩子,这两个极端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孩子时,面对孩子的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并让他改正。比如孩子打人,家长不能说“我家孩子真有劲!”这样是误导孩子,骄纵孩子的表现。很多爷爷奶奶都有这样的情况。孩子错了就是错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主要就是要知足,对孩子要“高标准,低要求。”毕竟是孩子,如果孩子哪怕有一点进步也是好的,比如让孩子收拾好房间,这是很难的,如果孩子能叠起几件衣服了,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但是要具体一些,比如说“你叠的衣服真好,继续努力吧”,不要笼统的说“你真是太棒了”

  引导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良好的行为举止。

  孩子都喜欢角色表演,如果孩子不好好的吃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吃饭。比如拿孩子的碗筷,让孩子自己摆放整齐,然后家长依次摆放好餐具,这样再由孩子来安排表演,一般孩子都会非常配合的。但是该吃饭就要吃饭了,不能让孩子玩的没完没了。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好了,吃完饭,接着做游戏。

  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

  当孩子犯错时,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惩罚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的,比如孩子总是往地下随便扔果皮纸屑,家长为了惩罚孩子,就让他扫地、拖地,注意打扫几分钟就可以了,不要时间太长,否则会让孩子感觉没有信心,缺乏对家长的理解。

  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

  10岁的孩子有撒谎的行为是比较正常的,家长要冷静的应对,不要发脾气,或者感觉不可思议。当孩子撒谎时,家长不妨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比如经典的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撒谎的坏处,通过故事教育,对孩子的触动比较大。在讲故事时,应该声情并茂一些,让孩子容易理解。

  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哭闹问题,家长要注意。

  10岁宝宝的哭闹往往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想妈妈了、想吃某个零食、想去某个地方玩等等。家长应该注意,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过于关注,也不要有明显不同于往常的反应。否则孩子会变本加厉的哭闹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相反,如果家长装作没事一样,自己忙自己的,孩子哭一会儿就自觉没趣,慢慢就不哭了,以后也就很少用装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2

  的确,这是一种教育的进步。然而大家是否知道,有一种灌输是会乔装打扮的,它戴上“游戏”的面具,披上的“快乐”外衣,让人难以察觉其灌输的本质。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事。

  就在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带着孩子来家做客。孩子还不满2岁,当他看到色彩鲜艳的套塔时便显出浓厚的兴趣,于是就坐在地板上玩起来。这时孩子妈妈也在他旁边坐下,做好了指导孩子的准备,并告诉他:先套大的,然后套小的。孩子刚刚把两个圈套上,当然并没有按照大小次序套,这时妈妈及时阻止说:“这样不行,得先套大的”,当然,妈妈的语气是温和的,并说着拿下套错的圈,然后拿起那个最大的圈给孩子:“你看,这个蓝色的是最大的,我们应该先把这个套上。”

  之后孩子接着玩,只要孩子套得不对,妈妈就会马上指出错误,并帮助孩子及时纠正,当然,当孩子套对时,妈妈也丝毫不吝惜表扬他。就这样,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很快就套好了。当妈妈鼓掌并夸奖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孩子虽然笑了,但是我却觉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少了点什么。因为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虽然孩子看上去没有怎么不快乐,但我认为这仍然是一种灌输!

  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看清其灌输的本质吧

  1、孩子真的快乐吗

  在整个游戏中,妈妈似乎没有强迫孩子,孩子也笑了,看上去是快乐的。然而这种快乐是源于游戏本身还是掌声呢?其实,这里成人是通过心理暗示以及不恰当的鼓励进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这里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套错了就会得到纠正,只有按大人的方法才能赢得表扬。

  2、孩子真的感兴趣

  这位妈妈仅仅是从大人的效率观出发,想尽快将大小的概念与知识传输给孩子,然而却没有给孩子自己摸索以及犯错误的机会。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种状况下,孩子的兴趣能够持久吗?果然,孩子玩了两分钟之后,就有些厌倦了。

  3、孩子真的学会了吗

  或许孩子在妈妈的教导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套塔,然而,孩子可能只是记住了套塔的顺序(千万不要怀疑孩子惊人的记忆力),而并非真的有了大小的感觉,更不要说概念了。

  所以说,妈妈的这种方法跟灌输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差别呢?看到孩子的兴趣开始减退,我对他说,“来,阿姨再陪你玩一会儿。”首先我按照正确的顺序给她套了一遍,中间我会有意拿错一个,“唉呀,套不下去了,我们再换一个试试。”示范之后,我又让孩子自己套一遍。当孩子拿错的时候,我并没与阻止她,只是说,“试试看……嗯,不错,套是套上了,但是好像小了一点。”不管他是不是愿意换,我都让他继续做下去。等他全部套完,我对他说,“不错,这是一种方法。你看这里还有两个没套上呢,咱们换一种方法再试试好吗?”这时,孩子又兴趣高涨了,开始自己摆弄起来,试了这个又试那个。

  见她开始专心并投入进去了,我就不再说话了,同时用眼神示意他的妈妈不要给他纠正。而当孩子多次试错的时候,为了防止其出现烦躁情绪,我就会拿起那个正确的给他:“试试这个,看看可以吗?”对一个快2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游戏并不难,虽然之前没有玩过,但是孩子摆弄一会儿,就会很快找到其中的规律。当他成功地完成后,兴奋地看着我们,那种眼神真的充满光彩。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对此深有感触。而且觉得,在不恰当的时候将答案告诉孩子,本质上就是强制性的灌输,即使披上快乐和游戏的外衣,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1、精力过剩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2、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

  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3、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4、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

  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

  第三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

  第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

  第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5、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其次是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

  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

  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总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方法,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呢?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3

  一、如何教育孩子成长

  期待孩子能够从小出色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但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期望过大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最好能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这样子才能够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需求,从而让他们的童年过的愉快又充实。

  1、孩子学走路

  孩子学走路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旧式的看法认为孩子能爬就能走也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婴儿的骨骼中胶质多,钙质少,因此他们的骨骼比较脆弱,若是过早让孩子学习走路,身体的重量会加重四肢的负担,长久下去容易使得下肢变形,因此不要太早的让孩子直立行走,尤其是胖胖的小宝宝,孩子学习走路的正常时间是在一岁左右。

  2、骑脚踏车

  孩子骑脚踏车不要过早,因为骑脚踏车对于腿部的力量要求比较高,但是孩子的肌肉力量比较弱,太早骑单车容易让腿部肌肉发酸,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对于儿童的骨骼成长十分不利,建议孩子学习脚踏车可以放到五六岁左右再开始。

  3、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这个现象在现代家庭中非常普遍,平板电脑,ipad等已经成为了许多孩子的幼年玩具,电子设备可以下载很多的游戏和视频,这让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爱不释手,但是孩子若是长期的玩电子产品,对于他们的眼睛视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让宝宝不从小变成戴眼镜的小博士,还是要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

  4、涂鸦画圆

  虽然说达芬奇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就是通过不停地绘制鸡蛋启蒙,但是这个方式并不完全适合于宝宝,孩子的思维需要开拓性的发展,刚开始让孩子接触绘画的时候不要限制他们的绘画风格,即使是看不懂的涂鸦,也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他们这是再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和感情,家长不要提前教育孩子画简单的几何图形。

  5、学习乐器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学习乐器越早学可以学的越好,其实不然,钢琴,小提琴等优雅的乐器,过早接触并不利于孩子的手部发展,因为学前儿童的骨骼和关节并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过早接触正统的乐器培训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会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挫败感可能会远远大于成就感。

  总结:过早的让孩子成长可能会抹杀了她们的童真,带走了他们很多快乐,孩子的教育提倡循序渐进,慢慢的来,看着孩子在自己的'努力培养下变得更加聪明优秀,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给孩子一个纯真美丽的童年。

  二、教育孩子的五个不要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

  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2、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

  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

  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

  妈妈该知道,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4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流传到今天有1000多年历史,人们依然传诵它,赞美它。许多父母学把唐诗作为家庭启蒙教育的教材。

  唐诗中的律诗、绝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辙押韵,琅琅上口。通过背诵唐诗,可以使儿童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以下好处:

  一、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唐诗有些章与儿歌相似,孩子记忆能力好,很容易背会。一般儿歌,艺术性差;唐诗中不少章,艺术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点唐诗,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二、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诗中有不少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诗歌中,既有不少儿童不认识的字,又有许多语法现象,学龄前阶段背些诗歌,可以使和童提前接触汉语知识。不少人文学修养好都与他们从小接触过唐诗有关。

  四、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唐诗是古代的文化,在给孩子讲解唐诗时,可以随着讲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理一些历史知识。这比单纯地讲历史,更容易受到儿童欢迎。

  有的家长可能担心,有些诗句,孩子是听不懂。不懂也不要紧。有位教育家讲得有道理,对孩子们来说,不大懂的东西可能像块冰,孩子吞进肚里后,自己会化的。不过,花的时间有长有短。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诗的理解越来越深。这与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就不一样:它对孩子无思想压力,其目的是利用儿童良好的记忆潜力,使之不致浪费。

  根据以往的经验,儿童背诵唐诗最好采取如下措施:

  一、刚开始可选背浅显易懂的、短小的绝句。这样容易引起儿童兴趣。

  二、最好让孩子看着文字先念他听,即使不认识字,也可以让他有一个什么叫字、什么叫诗的概念。个别简单的`汉字,可以教给他。

  三、准备一个小本本,最好背一首,抄一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四、如果孩子读了小学,学会了汉语拼音,可以买一本带汉语拼音的诗歌读本来背。这么做一举多得,既可以复习汉语拼音,又可以扫除背诗时不认识的汉字的"拦路虎",还可以不用爸爸妈妈给他念,培养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难懂的地方,给以简单扼要的解释。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5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儿子已经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了。在这几年中,儿子成长迅速,进步明显,下面讲讲我的育儿心得:

  一、多陪孩子“玩”。

  我们常言:“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玩,我发现他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小朋友。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散散步,做做游戏,在玩中增强体质,增长见识。记得我们刚开始和他玩飞行棋时,他输了就哭。为此,在后来的游戏中我们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遵守游戏规则,以此增强他的自信和坚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相信孩子能行。

  儿子在刚上小班时,比较胆小,害羞,不爱与人接触。后来我和他制订了一个可衡量的、实际的目标:在幼儿园里一学期获得10个以上五角星就有奖励。然后,我慢慢将奖励扩大到其他方面,于是他自己也有了一个目标,上课积极发言,回家向我们汇报。现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课堂发言有了明显的自信。

  三、学习的最佳期限。

  我认为小孩的教育应该以他的生物成熟为前提。在他还小的时候,我从不强求他参加一些补习班,我尊重孩子,由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有爱好的进行学习,孩子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进入大班后我发现,儿子对认字的欲望非常强烈,有时走在路上,他会突然对我说“妈妈,这是××字?”于是,我边走边教,往往事半功倍。我始终认为,某一技能的学习有他最佳的'年龄,不做拔苗助长的事。

  四、培养做好孩子

  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大班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好尊老爱幼的表率,懂得一起分享,及时同孩子沟通,认真听孩子讲话。让他开始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教给他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做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尽力而为这都是应该做的,非常感谢大一班全体老师的淳淳教导,辛勤付出。其实每一对父母都有一本难念、难忘的育儿经,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们父母的殊荣,我们也想做称职的父母,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6

  一、阅读是人一生的事业

  大家经常说要给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就我自己觉得,到目前为止,我的孩子最受益的习惯就是阅读。从孩子出生开始,我就给她读绘本,也不管她听不听得懂,反正就是硬讲,时间长了她也就会熟悉书籍这种事物的存在,并产生兴趣。从学会聆听,到亲子阅读,再到现在的自主阅读,每晚睡前读书的习惯都是雷打不动的。书在她的生活中是一个理所当然、随时随地的存在,就像吃饭和喝水一样自然。通过多读书,有利于主动思考,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很多道理、规矩,不用家长讲,她自己都可以明白,这对于她的其它习惯--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我的`感受来说,阅读就是我们家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我们家庭中所要一直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二、端正的学习态度很重要

  从孩子上学开始,我就一直给她灌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让孩子知道,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每一天的家庭作业都要严谨认真,严格要求,还有就是实践类作业,像手抄报、手工作业等,也需要认真完成,这样可以树立学校和老师的权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不能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老师布置的作业,那就是要不打折扣的完成。有人说:“态度促进行为,行为养成习惯”。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给好习惯的养成创造机会。

  三、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俗话说:“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耐心、鼓励和表扬能够激励人的自信心,一次夸赞,效果远胜过十次批评。云舒一开始上学的时候,写汉字总是写的很小很轻,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自信。后来每次她写字,我都会看写的情况,然后告诉她,哪里写的好,让她对比之前写的作业,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我就告诉她:冯老师今天表扬你了,说你写的字进步特别特别特别大,你们冯老师竟然用了三个“特别”,是不是你们冯老师都觉得目瞪口呆了!孩子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这么一听,就喜欢练字了,现在练字对她来说,不是一项作业,而是一份荣耀,她真心地愿意去做这件事。

  四、平常心是家长的必修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共同的心愿,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考第一名,考满分。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的考试,就是一个寻找纰漏的过程,是给我们一个补补丁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会做的题都作对,不要因为马虎而丢分,不会的题尽快掌握,把基础打牢。千万不能总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前一段时间,数学老师要求每天读的30道算术题,我看很多孩子3、4分钟就可以读完,我们家孩子--7分多钟,然后我就着急、焦虑,我就说你看哪个哪个同学,做的多么多么好。孩子爸爸看不下去了,说:我如果天天在你旁边说,你看哪个哪个同事、邻居,多肤白貌美,又能赚钱,又能操持家,你会不会烦?这么换位思考一下,就觉得其实拿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对比,真的是一件挺伤人的事情。孩子不反抗,是因为他暂时没有反抗大人的能力,但是,心里会抵触,甚至慢慢的放弃自己--反正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的不是吗?孩子的发育是有差异的,就像每一种花的花期也不同。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放平心态,假如我们的孩子恰恰就是慢热类型的,可能她掌握知识的速度不会那么快,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也可能正因为如此,她会掌握的更加扎实。

  教育是一门学问,我们做家长的要时刻保持一颗重新学习的心态,不断的探索,和孩子共同进步。希望在未来,交给社会一个健康,积极,自信,善良的年青人。最后,我要代表家长朋友们特别感谢我们所有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教育,同时,也要感谢各位家长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与付出,让我们的孩子在103班这个大家庭的熏陶下成长的越来越优秀。谢谢大家!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7

  1、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

  孩子不会做家务是家长的责任。是我们没有给孩子机会锻炼。每天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从简单到复杂,慢慢锻炼他们的技能,他们能很快学会的。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有学习和分担家庭责任的义务和权利。坚持让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务,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也是家庭的一员,富有照顾家庭其他人的义务和责任。

  3、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孩子完成一项家务,是很有成就感的。觉得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一项任务。

  4、建立起生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孩子完成了某项家务,如果能得到父母的表扬,他们会格外高兴,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做到,会对生活更有自信。

  5、分享家庭的和谐

  如果家长能在周末或者其他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项复杂的家务,教孩子做这些家务的方法,一家人就会有更多的交流的机会,孩子的能力也得到锻炼,一家人其乐融融。

  6、让孩子了解劳动的快乐和辛劳

  家长下班回到家后,不必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辛苦,你一定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劳动是苦的,你们不愿意劳动。应该告诉孩子你今天又完成了什么工作,告诉孩子你的成就感。这样潜移默化,孩子就会觉得劳动快乐的,他们也会更爱劳动,劳动起来也就更快乐,不怕吃苦。

  教育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目的要明确。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做某一件事情,如怎样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倒垃圾等等,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让孩子做家务活看成可有可无,孩子有兴趣就干,不愿干就不干。这样不好,应把干一些家务活作为孩子经常性的“工作”,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其次,要从小开始教育。孩子几乎从刚能下地就产生了帮助妈妈的强烈愿望。两岁的小孩就能做一些杂事,也愿意帮助妈妈做事。因此,孩子从两岁开始,父母就应注意引导。开始可使孩子把打扫卫生等作为一件娱乐活动,慢慢养成习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干不好就阻止或不让孩子参与,以免挫伤他们刚刚开始萌芽的劳动积极性。有些家务活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完成,并从中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技巧和道理。让孩子做家务,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切不可急急忙忙让他们傲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孩子在做家务活时,父母不要在一旁指手划脚。即是因做家务损坏了东西,也不要横加指贵,只要提醒下次注意就行J。但孩子有了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

  再是,不要用钱杨哄着孩子做家务,要使孩子做家务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用钱物哄编的办法,可能一时奏效,但是不会长久的,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劳动,最好的报酬是当着别人的面给予表扬,抱一抱、亲一亲,或说声谢谢。

  如何教育十岁孩子 8

  1、创造分享的家庭氛围。

  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合理满足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如果孩子独占喜爱的食物,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再放任不管。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苦苦哀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有一次妥协,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机可乘,所以,家长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

  2、家长要做出好榜样。

  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顺、娇宠溺爱,就是步入了误区,并且,由溺爱培养起来的怠惰、自私、骄横、无能的品格,必然影响到孩子的学校和社会生活。

  父母自身应以身作则。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妇对儿子千般呵护,而对父母万般挑剔,某一天,这对夫妇对父母的恶劣态度被儿子看到了,其子大声叫喊,“我记住了。”,其父母问他记住了什么,其子说“我记住了你们怎样对待祖父母,看我长大后怎样收拾你们。”,父母哑然。可见身正影不斜是何等重要的。

  3、培养良好的交往意识。

  要让孩子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要先挟给长辈吃,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

  此外,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帮助孩子认识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行为,指导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帮助、谦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绪。

  4、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对儿童,家长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独自一个享用,而是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孩子为什么会自私:

  一方面是儿童有天生的利己倾向。

  “自私”的行为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身上。为了生存或者是更好地生存,他们占有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这是所有生物包括人类为了适应生活环境而与生俱来的本能。

  其实对于3岁之前的宝贝来说,他们是没有“德性”的,无所谓“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他们的特点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还不会观察和考虑别人的需要,因此对于三岁以前的宝宝,父母大可不必给孩子扣上“自私”这顶帽子;

  另一方面,自私的'形成也是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怎么教孩子学会分享:

  先使用交换原则。发生争抢冲突的时候,应先和那个希望得到他人玩具的宝宝商量,如果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就要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玩,而且要取得对方的同意才可以交换。再使用冷却原则。如果对方不愿意,绝不可以硬抢,否则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了。

  接受。比如尝一小口宝宝递过来的食品,或者,不拿走他的玩具,只是和宝宝一起玩一会儿。

  感谢。在感谢宝宝的时候,多表达宝宝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满足,而不是只空泛地表扬宝宝的行为。

  适度。不过,像马三立相声中说的那种,一口咬掉孩子多半个苹果的做法,那就太过分了。

  妈妈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他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

  等宝宝习惯与妈妈玩“分享”游戏之后,就可以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请大家各自带上玩具来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