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时间:2022-12-27 11:22:20 诗婕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学前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学前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学前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教育中历史悠久的教育形式。在古时候,人们就很重视“德”的教育和发展,有很多古时候的有关美德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从古到今都一直很重视德育教育,在幼儿的发展时期,德育教育更显得尤其的重要。只有在幼儿小的时候就让其养成良好的美德才能对其今后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美德是一种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已经深刻地反映了德育在学前教育中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开展幼儿的德育教育呢?下面就对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方法进行简单的概述。

  二、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方法

  开展德育教育要根据幼儿的特征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开展德育教育要达到教育的目的,起到引导幼儿真善美的心理和优秀的习惯。

  (一)通过日常发生的事情引发教育

  环境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很深的影响,在幼儿成长的阶段,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不同的事情。无论是好的事情还是不好的事情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幼儿的年龄不同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将德育教育从小时候就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从幼儿的说话方式、吃、住等等方面进行悉心的调教,培养幼儿的美好品德和优秀的习惯。通过各个方面的引导,使幼儿逐渐养成热爱祖国和热爱劳动的思想,让诚实、友爱和讲礼貌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

  (二)采取辅助方式进行渗透教育

  幼儿时期是一个热爱模仿和好奇心很强的时期,在幼儿阶段可以采取一些辅助的方式促使幼儿的学习教育。每天给幼儿讲一些有关优秀的传统美德的故事,让幼儿在听觉上对德育进行学习。让幼儿看一些有关美德的动画片或者视频,让幼儿在视觉上受到熏陶,这样便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还应该让幼儿多读一些成语故事和图书,让幼儿懂得其中的道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情,这对幼儿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三)学习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幼儿的学前教育阶段,环境的影响是个不小的因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给幼儿的习惯养成带来积极的作用。幼儿园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看到每个幼儿园的设计都是五彩缤纷的颜色,在幼儿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得单纯美好。通过环境的美化与精心的设计,对幼儿的教育形成相辅助的关系,可以在幼儿园的墙上彩绘出一些关于教育的图画和美文,这样可以对幼儿产生有利的教育,通过环境与儿童的关系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

  (四)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联合教育

  要想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就应该将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进行连接,实现共同教育的模式。如果在家和在校能够实现共同的德育教育,这会使教育的效果得到很明显的进步。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总结,悉心地为幼儿的成长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习。教师和家长可根据幼儿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教育的调整,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发展并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家长和教师的经验交流会,这样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幼儿的经验。建立一个家园的联系窗进行彼此联系,还可以组织一些教育的讲座使家长得到更多的有关教育的方法。

  (五)体验和谐环境,熏陶幼儿的道德思想

  通过一些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美德,每天在幼儿园里会有很多口令,教师通过一些口令来让幼儿变得充满秩序。幼儿时期的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教师通过一些反复的行为口令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每天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会向教师问好,看到同学懂得打招呼,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关心和爱护,这是在幼儿园里的环境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幼儿在小时候接触到身边的关心和爱,他们会将这些美德传递并铭记于心。所以说和谐的环境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学前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阶段的幼儿经过慢慢的积累和熏陶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在学前的德育教育当中,教师和家长应当进行密切的联系,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努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周围的小事来教育幼儿,身边无小事,通过身边事物的教育可以加深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是非意识。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前儿童生活中

  德育在全部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计。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特征。而社会主义的道德是精神文明的一方面,精神文明要从儿童开始。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道德,要从小开始培养。”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任务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学前儿童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培养和形成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锻炼,同时儿童的道德品质也是在儿童的相互关系中,在儿童对成人的态度中,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应贯穿在儿童的整个生活中。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

  (一)要创设条件让儿童和成人或儿童相互之间直接接触和交往。

  因为儿童生活在集体中,必然和别人发生道德关系。在和儿童之间交往中才能认识人和人相互关系,学习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渐掌握行为规范形成道德品质。儿童只有参与集体活动,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否则也就很难培养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

  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除组织好儿童的集体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孩子有自由活动、自由交往和接触的时间与场所,让儿童在交往中,在欢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儿童的个性。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步地扩大儿童交往的范围和要求,从而也提高了道德品质的要求。例如,在幼儿园玩玩具时,让幼儿懂得向别的幼儿借玩具时要用礼貌用语。遇到矛盾,解决矛盾才学会了正确的行为规范。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多交往,这是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让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少,限制交往,多是集体活动,有的儿童跑到卫生间谈话交往。我们教师不要怕产生矛盾,避会矛盾,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总之,在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有着广泛而多样的道德教育因素,它为形成儿童道德品质和培养个性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寓德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中。

  (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做到有心人,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儿童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新的信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思想认识和行为目的都会通过他们的目光、表情和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教师要深入儿童生活,认真观察儿童的一举一动和表情。及时掌握他们的各种想法和问题,对儿童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才能及时地、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例如,有一次午餐,吃的是糖包,孩子们都吃得特别香,特别多,糖包剩得不多了,我准备到食堂再去取。忽然,我发现靠窗户的桌子上剩下一个糖包不知被谁咬了一口,糖包的缺口正对着朱晶小朋友。是朱晶咬的吗?不像,朱晶的糖包在手里吃得还正香呢!朱晶是班上比较胖的小朋友,饭量比较大。我走过去问:“你们还要糖包吗?”那张桌子的小朋友看了看说不要了。被咬了一口的那个糖包最后被朱晶吃了。下午睡觉起床后在给朱晶梳头时我问她:“朱晶,桌子上的最后一个糖包是你吃的吗?”朱晶点了点头,“那么那个糖包是你咬的吗?”朱晶又点了点头。“你手里不是还有一个吗?怎么还要咬一口桌子上的糖包呢?”朱晶坦然地说:“因为要没有了,可我还想吃,就咬了一口,老师说过,别人咬了就不能吃了。”当时我没有批评她。而是针对这件事组织了一堂课《大象请客》。讲的是大象请小熊和大熊吃糖饼,大象不爱吃面食,面没有多少了,只烙了三张,给大熊和小熊吃。请小朋友来分,有的小朋友说,一人一个,剩下的一张一人一半,有的小朋友说,大熊大吃两个,小熊小吃一个。朱晶始终没有举手,我说:“朱晶小朋友请你给他们分一分好吗?”朱晶站起来想了想说:“我认为一人一个,剩下的一个谁吃的快谁吃。”从这我了解到朱晶为什么咬糖包了,我及时地对她进行教育,使她们懂得互相谦让。只有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才能抓住一切最佳动机进行教育。

  (三)要及时地正确处理儿童相互关系中的各种矛盾,这是一日生活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利措施。

  1、典型的事例要面向全体儿童进行教育。及时处理发生的矛盾,帮助和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相互关系。一个是牵涉全体儿童参加的,如:欺负弱小儿童的。另一个是问题性质比较突出,又有代表性的个别问题。

  2、个别问题则需要个别处理,还要掌握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教育。同时教育方法要灵活,要使人信服,要幼儿明辨是非,问题处理要公平。例如:在一次饭前洗手时,朱晶活动量大,饿得快,她一听说吃饭了,很快跑到洗手间去洗手。洗手要求是:先打一遍香皂认真洗,洗完后让值日生检查。今天值日生是我们班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的刘淼。她洗完手后到刘淼那检查。刘淼做事非常认真,把朱晶的手翻来翻去认真检查说:“你多用香皂洗一洗,你的手没有洗干净,再重新洗。”她认为手没有洗干净就是没用香皂洗的原因。朱晶说:“我用香皂洗了,你看见我没用香皂了。”刘淼红着脸说:“反正你没有洗干净,重新洗。”她们正吵着,我听见了走过来了解事情后想了想问:“朱晶你是用香皂洗的手吗?”朱晶点了点头,又问刘淼:“你看见她没用香皂吗?”刘淼摇了摇头说:“我没看见她怎么洗的,反正不干净。”我说:“这样吧,如果用香皂洗手,手上一定有香皂味,朱晶让我闻闻你的手好吗?”朱晶听我这么说把手放到背后,低着头说:“我没有用香皂洗手。”我说:“你为什么不用香皂洗手呢?”她说:“因为今天我特别饿,我看是刘淼值日就想混过去,我错了。”她又打香皂认认真真地重新洗了手,才去吃饭。

  因此,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矛盾问题本身就是生动的德育教育,教师处理问题的态度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又会深深地影响儿童将来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

  (四)要抓好儿童道德评价的活动

  道德评价是按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所作的一种是非、好坏的判断。它可以影响、调整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使道德面貌发生变化。当儿童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以后,就会逐渐地判断行为的是非、好坏,就会赞扬和支持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批评和反对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儿童道德评价活动可加强对道德认识的理解,只有理解了道德行为准则,才能以此衡量和比较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做出好坏的评价,从而也就提高了道德认识。儿童道德评价可进一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儿童年龄虽小,但却有积极向上之心,愿意学习好的行为,愿意受到肯定和表扬,得到满足,受到鼓舞,从而强化了儿童的良好品德。儿童道德评价活动可帮助儿童更好地形成关心别人,互相友爱的品质。儿童学会对小朋友的行为进行评价,就是他们平时关心和注意观察小朋友行为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其他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感染与熏陶,进一步促进了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儿童道德评价活动要在教师有组织有领导下进行,才能起到它应有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掌握每个儿童的进步和变化情况,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次对那些淘气的或者不引人注目的儿童,应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道德评价活动,表扬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使幼儿接受教育,促进发展。例如,在小班可组织“谁的小车开得快,”中班可组织“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大班可组织“丰收的花篮”等活动。儿童道德评价活动应组织得生动、活泼、有意义,形式多样,使儿童产生很大的兴趣,使儿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乐于参加道德评价活动,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长期进行。只通过上课和其他个别的活动是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对他们施以积极的影响,精心培养和塑造儿童的思想品德,为使儿童将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德打下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相关文章:

浅谈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06-03

长跑中的呼吸方法03-1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3-1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3-08

从争吵中快速恢复冷静的方法07-26

景物拍摄中的光线运用方法09-06

语文教案中的教学方法04-10

运动中反应速度的练习方法02-21

在qq中添加个性标签的方法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