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的教育指导

时间:2022-05-06 12:36:0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幼儿园孩子的教育指导

 小班幼儿“快乐说话”的指导策略

  步入21世纪,口才、沟通交往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人才的重要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胆小、不爱说话;我的孩子吐字不清、词汇贫乏、不会说话;我的孩子不会讲故事、不善于与人交往、想象力不丰富等等,毫无疑问,人人都喜欢聪明可爱、口齿伶俐、大方乖巧的孩子。

关于幼儿园孩子的教育指导

  为了让小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这一个非常重要又关键的时期真正学会说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好的学习本领,我根据多年来的带班经验,本学期将“快乐说话”定为班级特色。为幼儿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首先,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尝试营造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宽松、和谐、温馨,让孩子随意地活动,体验家的快乐,感受情感的温暖。亲近他们、和他们沟通创设一个温馨快乐的谈话氛围,亲切的话语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这样陌生感、胆怯的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产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其次,我也采用了一定的策略如:

  一、每天和每个孩子至少交流一次。

  抓住每一个可以交流的时间,如晨间谈话、餐前餐后、午睡穿脱衣等时间,和孩子开展像朋友一样随意的交流,为幼儿创设敢说的氛围。如每天的点名时我们就教幼儿说一句话,如“今天天气真好”、“我是好宝宝”、“我健康我快乐”幼儿都很爱说。吃饭的时候跟幼儿介绍今天吃的菜名字叫什么,让幼儿说说里面有些什么蔬菜。午睡给穿脱衣时更是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好机会,“你的'小手真能干,会自己拉裤子、拉拉链,你的小手还会干什么呢?”这样的交流不但让幼儿感觉老师很友好,更激发了幼儿说话的欲望。

  二、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次。

  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词汇和阅读经验,我们经常在午睡前跟幼儿看看大图书,讲讲故事,让后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简单的角色对话。

  三、每天给孩子们自由交流的时间。

  区域是孩子每天最爱去的地方,在区域里他们最爱与同伴交流,如在玩医院的游戏时,有的扮演医生、有的扮演病人,有的还表现出一定的情景如被车撞了,其他幼儿就拿起手机打110,大声地说“警察叔叔,撞车啦!”有的干脆在旁边喊“救命啊,救命、、、”

  四、每周开展语言游戏。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幼儿喜欢的游戏,并采用应答的方式来调动幼儿说的兴趣。如:“《我在这里》某某你在哪里”该幼儿便应答:“我在这里”;“《小手拍拍》眼睛在哪里,把它指出来,”幼儿便伸出手指边回答边指出眼睛的位置,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应答的本领。

  五、每周开展“巧嘴宝宝”的评选;每月开展“巧嘴之星”的评选。

  我们通过一周的观察,结合生活和课堂教学,将班中有话敢说、会说、愿说的幼儿评为“本周巧嘴巴之星”,一个月表现突出的为“本月巧嘴巴之星”,并颁发奖牌来奖励幼儿和鼓励其他的幼儿向他们学习。

  再次,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只凭教师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语言发展的教学往往是不够的,还要靠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庭、社会、家长是幼儿经常生活和接触的地方和人,因此我们与家长商量,请家长在家中训练幼儿,协助老师及其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家长也可采取以下的方式,如:

  1、用亲子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与爸爸一起玩跷跷板的游戏,父女或父子一起边说边表演,在玩的同时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2、帮助孩子积累一些好的素材。如:好听的故事磁带,好看的动画片等,家长针对幼儿爱听爱看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要求孩子听完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3、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孩子看图讲故事。 这时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爱心、细心地鼓励孩子多讲,不要随意打断。

  4、结合散步、郊游、逛商场等,要求孩子讲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提高孩子有意的注意意识,促进语言的发展。

  总之,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中,处处可用,时时可用,关键在于教师、家长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语言的氛围,来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高。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及幼儿创新,有些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年幼无知,尚不懂事,只有玩和淘气的份,谈什么创新,这岂不是夸大事态。然而,如果你做个有心人,经常留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游戏活动中的言谈举止,你定会发现:在他们身上确实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闪现着创新的火花。不妨举这样两个例子,如:孩子在玩医院游戏时,会临时用一扇门做玩具,小医生举着衬板站在门里,病人站在门外,并用身体贴着门,这就是表示在拍片;再如:餐厅里的小顾客需要调味品时,服务员会用圆柱形的小积木凑着顾客的碗认真地来回洒几下,边洒还边说,这下好吃了。诸如此类,很多很多,这些创新的设想,属于孩子偶发的创新火花,如果教师能及时鼓励,积极引导,并加以训练与培养,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相信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收获不小,得益非浅。但我们中的很多人往往熟视无睹,不及时地去捕捉这些创新的火花,任其浪费,久而久之,这种自发的创新火花会退化甚至是自行消失。 从人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幼儿的创新潜质是于生具来的,不是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奇,什么都想试一试,爱问为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孩子的特性,而正是有了这种执着的探索精神,尽管他们的创新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种经常创新实践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成人的创新只是偶尔为之)。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微弱的,但他们从事创新的潜质确十分巨大,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

  从幼儿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人脑细胞的完全形成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80%的脑细胞是在8岁前形成的,幼儿会随着知识的增加、智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创新能力也会持续增强。因此,科学家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创新的.重要准备时期,我们切不可错失良机。

  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不受传统精神习惯势力的影响和约束,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实践,而创新就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虎的精神,经受得起失败与挫折,这一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幼儿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时期是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志磨练的关键期,他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是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会有创新的可能吗?面对不信任的目光,耳听粗暴的训斥,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心慌意乱、忧心忡忡、惊慌失措,他们的大脑感受力会降低。因此,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创新活动之中。如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他们会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用纱巾往头上一披就会跳起新疆舞,用沙土轻轻垒起,堆砌出各种造型就算盖起新世纪的房子。究竟该如何去营建、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以激发孩子的创新灵感呢?

  1、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资格的人,是集体中的平等一员。遇事多和孩子沟通、商量,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尝试独立思考。教师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观察他们的言行,对孩子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过失要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无拘无束地大胆表现。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此时,教师切忌不闻不问、不屑一顾、甚至当头棒喝,这样做不仅会把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堵回去,而且会丧失对创新的兴趣。教师应该深入其中,组织孩子,积极探究,寻找原因,帮助解决。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讲错或做错事情时,教师不能加以训斥,粗暴对待,否则,你会就此堵住孩子再创新的源泉。

  3、提供孩子安全和自由的空间。自由和安全是创新氛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教师要多开辟这样的小天地。为此,我们在创设各类游戏区域时,从名称、色彩、布局等尽可能地让幼儿感到温馨、亲切,还通过投放丰富多彩的材料鼓励孩子玩,玩出新方法、新花样,增进孩子对创新活动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注重创新过程,激发创新激情,捕捉创新火花是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成人的创新往往比较强调创新的结果,如创新产品是否有社会价值;而幼儿的创新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它更多地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发展价值。因此,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即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强、自信,幼儿对创新的态度和热情,幼儿对创新的兴趣 等,而不是追求结果。注重 创新过程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新激情。究竟该如何去走好这一步呢?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走好这一步的关键所在。孩子虽然想象力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经验的不足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其创新在成人眼里会显得稚拙、简单,但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和眼光来衡量孩子的创新,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鼓励和赞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面对幼儿的好奇、探索和冒险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保护,千万不能泼冷水或过多地加以干涉和限制,否则会扼杀幼儿的创新激情,幼儿的创新激情只有在成人的既大胆又精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激发。第三步,要善于捕捉创新的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图画课时,幼儿会用蜡笔画出七彩的太阳,甚至将太阳画在水中;回答老师提问时会说出很有创意的答案,但与老师的标准答案有一段距离。这时,如果老师能给予肯定的评价,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夸奖孩子的求新求异,相信定会大大激发孩子的灵感,并及时捕捉到孩子创新的火花。所以在捕捉幼儿创新火花时教师应做到: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甚至是荒唐的提问,因为提问本身就说明孩子在思考和钻研,教师要正确引导;通过提供富有幻想色彩的图书、半制品的游戏材料和开展一物多玩等活动,有意识地 训练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多参 加社会实 践活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因为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三、讲究创新方法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旦有了创新的意识和灵感,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教给孩子多种创新方法,让他们建立有主见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方法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幼儿园最常用的有三种,第一:一物多玩法。在体育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组织类似的活动,如:教师会鼓励幼儿用一只皮球玩出多种花样,拍、滚、抛接、夹球跑……一个人玩或两两合作玩等,这种一物多玩法不仅能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锻炼身体,更能激发创新的欲望。第二:组合法。不同组合也是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搭积木,同样是一套积木,不同的组合会变换出多种不同的造型,孩子在活动中能真正体验到创造出新“产品”的乐趣。由此可见,幼儿园可以通过搭积木、排列易拉罐等游戏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联想法。根据平时生活或学习中碰到的偶发事件,触发创新灵感,展开想象翅膀,通过联想而有新的突破。象牛顿推理出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都是从平时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小事加以联想而形成的。由此可见,幼儿园应该多让孩子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有心人,随时在联想。我园就经常开展下列活动如:添画联想。教师可以画半个圆,让幼儿添上喜欢的点、线等,并说出象什么;观物联想。教师带领幼儿拾落叶,并有意引导孩子用落叶拼图案,赋予落叶一定的形象……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创新智慧。

  讲究创新方法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拓宽孩子的视野,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可以引发幼儿创新的火花,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触类旁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知识的难度、深度,而要从拓宽层面入手,从培养兴趣入手。

       2、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打破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的习惯,尽可能培养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的能 力。要让孩子提出问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问题箱、评选最佳小问号等形式,形成一种能公开提问、感受提问很了不起的氛围,教师要耐心倾听、及时挖掘,鼓励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3、帮助孩子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幼儿的提问,可以设法引导幼儿多思考,并通过实践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在科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去做。如:为了让孩子了解筛子的用途,我们会提供筷子、镊子、调羹等多种工具让幼儿去尝试,在操作中孩子发现了筛子分物的快捷、方便。通过这种形式让每个孩子积极思考,培养其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每个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质,就看你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路子,为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而努力。

  教师该如何运用“等待”的策略

  ●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始终不能活动成功时,教师该怎么办?

  ●教师该如何运用“等待”的策略。

  实录:

  孩子们陆续带来了绳子练习跳绳。为了便于孩子们取放绳子,教他们学习整理绳子。陆续地,孩子们将绕紧的绳子放入箩筐。

  只见子洋将绳子的把手并拢,持在左手,右手则拿着绳子开始绕,可绕了几次,却一圈也没绕上,原因是右手持绳太长,以至于看似绕了一圈,却绕不起来。可她却没发现,也不观察同伴的绕法,还是独自地在努力地绕。萍萍见了“我来帮你绕吧!”可我说:“让她自己再试试!”眼见同伴们都绕好了,子洋也着急起来,不住地用眼瞟老师,我还是忍住。她又尝试绕了几次,可还是不成功。在旁的萍萍却急了起来,拿起自己的绳子,把它解开来,“你看我怎么绕!”很快地示范完毕,子洋又绕了起来,还是不成功。萍萍见她不成功,干脆用自己的手抓着她的手两人一起绕,可却绕不紧,绕着绕着,只听萍萍叫了起来:“哎呀!你把手放在这里吗!”边说边将她的手移到了把柄处,绳子终于绕起来了。

  思考:

  在绕绳子过程中,该幼儿不断地反复绕绳子。仔细分析她所遇到的困难,会发现她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技能的缺乏,这又与她的.观察力有关。在老师和同伴操作中,她只观察到了绳子一圈一圈地绕上把柄,以至于在同伴为她示范后,她也没有知晓绳子为何没有绕上去的真正原因即她也没注意到同伴绕绳子的技能。经过多次尝试仍失败,可她信心并不动摇。

  适时适度的“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操作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疑惑。作为教师,不要急于去帮助,有时候采取适度的“等待”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学会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积极地寻找一个成熟的时机,一个更好的教育点。该幼儿最终从同伴那里习得了绕绳经验,获得了成功,虽然是同伴发现了她的问题所在,可她终究获得了最后的成功,这远远比成人给予的经验更深刻、更有价值。

  适时地等一等,将会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幼儿绘画兴趣与技巧点拨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是随着他们对大千世界美好事物的观察,感知而产生的一种强烈表现美的愿望。他们常常拿着一支笔、一张纸,涂涂画画来表现他们所看到或想到的东西。如果他们的这种兴趣得到了老师、家长的重视和正确引导,那么幼儿可通过美术活动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语言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从培养兴趣和技巧点拨开始。

  一、 了解幼儿绘画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经历三个明显的阶段:四岁以前称“涂鸦阶段”,五至九岁是“图式阶段”,九岁以后才进入“写实倾向阶段”,三个阶段不能超越,更不能倒置,但可以加速发展。

  “涂鸦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绘画动作的控制。由于幼儿手指和手腕的小肌肉尚没有充分发育,手的'动作很不准确。最初是乱涂,然后过渡到有控制的图画,再过渡到复杂一点的,能表现儿童意识的动作,最后止于“似像”。大约出现在四岁左右的“似像”绘画,是幼儿绘画才能发展的转折点。因为这象征着他已经从“动作”为主要特征的绘画活动演变到以“想象”为特征的绘画活动。

  四岁以后,幼儿的绘画便进入“符号表现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画一些简单的、常见的东西。如:人、房子、花草、树等用他自己的方式或图式进行创造。这时所绘的画不像涂鸦阶段那样令人费解。

  幼儿园阶段幼儿的绘画活动,主要处于涂鸦阶段和图式阶段。

  二、 遵循阶段发展规律,适当点拨

  幼儿园阶段从涂鸦阶段开始,老师和家长可为幼儿提供纸和笔,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地自由涂抹。这时也可不提任何要求,这个阶段幼儿作画活动的目的,是训练他们练习手指、手腕的动作,使其知道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并使之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增强兴趣,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去自由表现,以显示出他们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表现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教师可用游戏的方法,使幼儿逐渐有意识、有目的地画出一定的线条。如:用短直线画出“绿绿的小草”、“小雨点”,用横线画出“小牙刷”、“梯子”,用圆画出“泡泡”、“气球”、“太阳”、“皮球”等等。

  四岁的幼儿绘画已从涂鸦阶段过渡到“符号表现阶段”。也就是,幼儿用他们所能分辨和使用的图形,加以想象概括,创造一种象征符号,用象征的符号表现对象的特征。他们已初步具备概括形体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把需要用来观察的实物放在幼儿面前,或事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绘画图像,帮助他们用各种类似几何形的实际物体和主要特征,教他们初步按着各部分大小的最明显的相互关系画画,使他们懂得重叠关系、远小近大、先画前再画后,知道被遮掩部分可以不画等等。这些技巧的点拨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从童话的诗意的世界变为客观世界,以绘画形式表现这一客观世界是需要高超的技巧的。许多孩子由于缺乏技巧而难以表现这一世界,往往会失去对绘画热情和兴趣,为了让孩子顺利度过绘画发展的低谷,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小指导大奥秘:多一点机会让老师读懂孩子

  吴佳梅

  平时接触教案的时候,常会在幼儿操作环节,遇到这几个字——教师巡回指导。虽是简单的六个字,但其中的奥秘可不小。

  上周五下午,我们草莓班开展了《园林里的小路》,每小组合作在一长条宽透明胶上“铺制”豆子小路。每人可以设计一个,或合作设计一个图形。通过老师对鹅卵石小路的介绍及对图片的欣赏,幼儿兴趣大增。指令一发下,孩子们便兴奋地动起手来。没过多久,孩子们就把小路铺满了。看着他们铺成的小路,我就纳闷了……明明详细介绍了多种花纹、图形的拼制方法,在巡回指导中也不断强调这一点。可孩子们手下的美丽花纹在哪里呢?我走到悦悦的身边,疑惑的问:“你拼的是什么啊?”悦悦笑着说:“这是个小女孩啊,你看她还扎着两个辫子呢!”我在悦悦身边蹲下用她的角度,果然一个模糊的小女孩展现在我的眼前。

  原本以为巡回指导,是单一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按照教师的的想法,操作出教师认为美丽的作品。其实,在走走停停的时候,更应该花点时间蹲下身听取孩子的创想,孩子几岁我几岁,与孩子平视他们的`世界。甚至有时可以做一回不懂事的小毛毛孩,从指导者变成聆听者,真诚讨教孩子们的理解。

  正在我思绪横飞的时候,第二组的孩子们吵闹起来,我跑过去一看,气就不打自来。这不,调皮的哲哲把大家辛辛苦苦拼好的小路都剥掉了……我跑上去就责问哲哲:“你在干什么呀?自己不好好拼,只会破坏啊?”哲哲眨巴着小眼怔怔的看着我,看他这幅模样,我肯定他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不敢无地自容了,“我……我……我是在帮大家呀。”“帮大家?到底怎么回事?”原来,第二组一开始拼的时候没怎么商量。

  因为拼的快,拼完之后大家就商量自己的想法,大家讨论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可是,面对着已经铺好的“小路”,大家就犯难了……哲哲虽然平时调皮,但是很愿帮助大家,于是他就热情的当起“拆路工”……了解原因后,我向哲哲道歉我的茹莽,并庆幸的得到了他的原谅,最后与第二组的小朋友一同再次完成了这条美丽的小路。

  这件事我感到十分惭愧,作为老师我得到孩子们多大的信任,而我却不由青红皂白主观的判定他的行为取向。孩子是纯洁的白纸,即便他们调皮了一些,在他们眼里那也是一种游戏的方式,出发点都是友善的。作为新老师,就更不能习成这种思维定式。一个班40名左右的孩子,教师多数时间只能面向集体教学,而巡回指导是一个很好的个别交流的机会。

  小指导大奥秘,多一点空间给孩子展现自己;多一点机会让老师读懂孩子。

  孩子怕生,不上幼儿园的成因与对策

  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 张敏

  我们幼儿园小班有一个孩子特别怕生,每天早上都要演一场“哭戏”,声嘶力竭,央求“爸爸,我不上幼儿园好吗?”“我们回家找爷爷、奶奶”等,找出一大堆理由,拖着爸爸的腿不让走。入园后宁肯和搞收发的老大爷玩,也不肯进教室,大人认为幼儿园挺好的,可有些孩子就为什么不肯入园呢?

  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孩子不肯入园有以下原因:

  1、可能是内向型性格。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害羞要比正常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羞涩的人有可能是内向型的人,但内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2、自主性发展不充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8个月~3岁之间,是实现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生活范围更加扩大,表现出心理的能动性,如爱问为什么,爱模仿,爱看动画片、爱做游戏,并产生了最初的自我意识。有些孩子年龄虽然到了三岁,而自我意识发展的某些指标仍处于三岁水平以下。有这种现象的孩子往往和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娇惯有关。

  3、“第一个反抗期”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可能属于那种在行为特点上,喜欢争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表现得淘气、不听话、任性,这是自主性发展的表现,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反抗期”。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一特点,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心疼孩子小,不相信孩子,生怕孩子做不好,事事代劳,结果就会压抑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使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心理。

  4、批评和指责所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能力的估计过低,比如,孩子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由于人矮力小,不小心撒了筷子,打碎了碗,家长横加指责,以后吃完饭再不许孩子动筷子动碗。如果家长任意指责、批评,不首先肯定孩子积极性的一面,也会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变得胆怯。

  5、缺乏安全感。有些家长孩子一哭闹,动辄就吓唬孩子,如:“外面有大灰狼。”“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让捡垃圾的把你捡走。”孩子从小对外界、对陌生人怀疑,产生了恐惧感。

  6、幼儿园的教学有小学化倾向,不能做到寓教于乐,教学不符合小孩子的年龄特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长,强制孩子记住些什么,孩子心理有了压力,产生了恐惧感。

  孩子胆怯、怕生的原因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1、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做些准备工作.比如,经常给孩子吹吹风,幼儿园如何好,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唱歌跳舞特别好,幼儿园有有电视、电脑,可以看动画片等,使孩子在思想上先有一点向往:“幼儿园是个好地方。”也可以把邻居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来,讲讲幼儿园的事,表演一下老师教的儿歌,让孩子产生“我也想去幼儿园”,“我想唱儿歌。”的欲望。

  2、在孩子入园前,应该带孩子提前到幼儿园转一转,看看幼儿园里各种活动器材,看看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做游戏的场面,让孩子看看教室里的小桌椅,睡觉用的小床。这些实地“考察”都可以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3、进幼儿园那天,家里可以搞得像过节一样,让孩子吃节日食物,穿节日服装,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特别好的事,盼望已久的事,让他在“隆重欢送”下欢欢喜喜地进入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把孩子交给迎接的老师,家长应立即离开,不要千叮咛万嘱咐,和孩子和老师讲个没完没了。孩子看到家长这么不放心、自己也就会对家长的即将离开感到不安。所以,家长要学会调控自己。保持孩子上幼儿园的欢乐心情和稳定的情绪。

  4、一旦把孩子送幼儿园,家长就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孩子一开始不适应,有些哭闹,家长不要有所顾忌,时间长了就会好的。如果父母态度不坚定,孩子就有机可乘,今天头疼,明天肚痛,找理由向老师请假,不上幼儿园,这样会反反复复,孩子迟迟适应不了。

  5、平时家长切忌拿幼儿园吓唬孩子,千万不要用恐吓的口气威胁说“你再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或“看幼儿园老师怎么收拾你。”“看幼儿园的小朋友怎么整你”等。使孩子觉得幼儿园是惩罚人的地方,不是乐园,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6、在孩子入园前,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己动手的能力,教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系鞋带,上完厕所,自己提裤子,玩过玩具摆放整齐,吃过饭把碗筷送到厨房等,孩子动手的能力强了,也就不胆怯了。

  7、帮他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孩子戴小红花回家了,家长可以表扬孩子,问问怎么得的小红花,哪些方面做得好?把孩子赢得的小红花固定在某个地方,多赞扬他的进步和成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让他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就可以了。

  8、鼓励孩子多交流,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交流是多向的,比如和亲人交流,和小伙伴交流,和老师交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幼儿园举行的大型活动,走亲访友,和同小区的孩子玩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等。

  9、有一首儿歌唱得好,“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好,像妈妈……”教室的布置,色彩鲜艳,画面栩栩如生,像走进了童话世界。寝室的布置温馨有种家的感觉。老师面带微笑,话语亲切,即像妈妈又像大朋友。环境宽松和谐了,孩子也就不怕生了。

  孩子怕上幼儿园总是有原因的,只要家长、老师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孩子就会像上公园、上游乐园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育策略

  一、让幼儿学习比较、观察和探究事物的异同

  1. 提供同样材质的器皿,盛上多少不同的水,敲一敲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2. 同样的植物在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观察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如用不同的方法栽培大蒜和太阳花。

  3. 观察各种动物吃食物的异同,如那些动物是吃草的,那些是食肉的?

  二、在活动中引导和鼓励幼儿提问

  1.听了故事后。你可以对孩子说:你有什么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问大家的?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教学活动后,可问孩子: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3.观察某件物品后,可问:看了这些东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4.当孩子做完一件事后,可问: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把身边得科学变成游戏,同幼儿一起玩,一起发下现问题

  1.玩镜子反光的游戏,学会发现光斑的来源。去思考镜子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玩出光斑游戏。

  2.游戏中观察肥皂泡的大小有什么变化?颜色有什么不同?(阳光下)

  3.找影子,画影子、上午和下午的影子为什么不在同一个方向?

  4.钓鱼游戏中,磁铁为什么能钓起小鱼?

  四、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出问题

  教师设置问题,提供材料,帮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

  五、当幼儿提出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教师应该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如:孩子想让自己做的小船在大浪中游得更稳,决定吧船身加宽,需要更多泡沫竹签等,教师应该支持并提供材料,满足孩子的愿望。

  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箱”,来收集幼儿的问题,鼓励、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答案

  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方法很多,孩子们可以讨论,可以动手实验,可以查阅书籍等。

【幼儿园孩子的教育指导】相关文章:

艺术教育指导孩子学下跳棋的方法05-31

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心得05-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03-2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心得03-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02-15

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心得(精选11篇)12-18

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心得(精选9篇)12-18

幼儿园教育指导活动开展情况04-15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模式03-18

幼儿园教育孩子心得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