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误区

时间:2022-05-06 20:07:44 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孩子的误区

  误区1: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吃苦

教育孩子的误区

  一谈到挫折教育,就想到要让孩子吃苦,例如挨饿受冻、干脏活累活等。

  事实上,挫折教育并不等同于吃苦。它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误区2:挫折教育不需要给孩子提供任何帮助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宝宝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奠定基础。例如,孩子摔倒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而不要出手帮忙。但这个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如果家长不去扶他,也不做任何表示,孩子将来就有可能变得比较冷漠。

  因此,家长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一定要袖手旁观,而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例如,看到孩子摔倒,家长可以根据摔的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去扶他一把:如果孩子自己不把摔跤当回事儿,也就不用去强调这件事;如果孩子明显摔痛了,家长不妨扶他一把,帮他摸摸摔痛的地方,但不要大惊小怪。这种帮助会带给孩子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使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心理能量,将来就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各种挫折,并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关心他人。

  误区3:孩子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挫折——想做某件事,但是能力达不到,因此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例如,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上幼儿园、上学后挨老师批评;比赛输了……这些都是挫折教育的机会,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挫败感。

  此外,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挫折都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人失去自信心,变得自卑和软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因此,家长无需再人为地给孩子制造机会去经受“磨难”。

【教育孩子的误区】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03-08

培养孩子的艺术误区06-01

过早培养孩子的误区06-01

四大教育的方法误区埋没聪明孩子05-31

关于孩子免疫力的误区06-03

启蒙教育的误区06-01

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08-1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误区04-21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03-25

孩子感冒家长应该注意4个护理误区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