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融入到集体中

时间:2022-05-23 12:57:1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帮孩子融入到集体中

  谁都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对一个孩子来说更是十分重要,但有的孩子就不那么幸运了。我们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早产儿,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真是让人操碎了心。他的爸爸在进出口设备检验处工作,流动性大,无暇顾及孩子,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我们老两口身上。说也奇怪,这孩子一离开我们就生病。幼儿园去了两天,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再也不去了;学前班去了半个月,又大病一场,住院治疗,从此,就没再去学校。一直到七岁上一年级,才和小朋友们正面接触,所以,在人际交往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一切得从头开始。

如何帮孩子融入到集体中

  天真是孩子的本质,幼稚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一直和他谈心,帮他融入集体中去。这两年孩子一直在努力和小朋友交朋友,一起玩。为了融入集体,我们和老师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教他遇到事情应该如何去处理。例如,有一次,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往常他会马上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打同学一下,而现在,他只是微微地一笑而过,不再去斤斤计较,学会了宽容。现在,孩子看到班里有的同学习题不会做,就主动帮助讲解;隔三岔五,就给班里带去垃圾袋;学校组织的捐献活动,都积极参加,孩子已经融入到了集体中。孩子还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从中也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最后,希望孩子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大人和小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们的世界就是海洋。”而我认为家长是孩子的一本“书”,是孩子最早阅读的,而且是阅读时间最长的,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家庭教育对孩子不是靠“言教”,而是“身教”,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人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但父母或许没有想到,在严格要求子女的同时,也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怎样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顶撞父母,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是常有的事。我的孩子也不例外,那么我是怎样处理呢?下面我就说一说我的做法。

  当孩子情绪低落、大哭大闹、乱发脾气、不可理喻时,家长常常感到无计可施,自己变得情绪恶劣,只会利用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其实,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是在宣泄生活或精神上的不满足,是渴望父母能够真正倾听他们的心声,呼唤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家长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要让孩子学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保持理智,做好表率。有时,孩子会产生一些厌倦情绪,也许他想做一些不被家长允许的事。告诉孩子,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让他自己去明白,要懂道理,讲道理,如果他继续任性下去的话,只能得到父母的冷淡,“认为”他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高兴、生气、害怕、痛苦等是人的主要的、基本的情绪。父母可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准确地向孩子传达这些情绪。比如,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应该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让孩子体会到做错事和生气这种情绪有内在的联系。而当孩子表现出色时,父母应当向他表现出高兴、兴奋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会学会辨别这些情绪,体会出这些情绪给自身带来的不同感受,以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发展。从而,让孩子能够健康地、快活地成长。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性格、行为、不排除有一些遗传基因,但更多是后天形成的。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因此家长的言行、对生活的态度及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形成。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个人认为,疼爱应该有度,过度的关怀帮助会给孩子造成依赖、不自信,同时也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她爱劳动、自强、自立的好习惯,为家长分担家庭的负担。适时地让她知道,家长在社会上打拼是非常不容易的,生活上要懂得节俭,要懂得感恩父母,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首先我要告诫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德”在先,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社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分享与包容。在成长道路上无论成功与挫折,都要用一颗健康平和向上的心,用微笑去面对。走好人生的每一个过程。一定要让孩子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我尽量地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机会。如让她把家里的旧玩具及穿小的衣服,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同学生病了,用自己平时存下的零用钱买点小礼物去看望,然后给他补补课。这样既培养孩子的爱心,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社会的公益活动无论是捐钱、捐物,我都会鼓励支持孩子去做。甚至是我义务献血,我都要带着孩子一起去。我要让孩子从小就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献血挽救别人的生命,对人对己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知道你快乐,是因为大家快乐。

  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团结的力量。做人要低调,竞争不等于嫉妒。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不足。确实,现在个别的独生子女受家长的过多娇宠及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唯我独尊,脾气变化无常,行为怪异奇特。在班里搞派性,嫉妒别人,唆使一些同学平时谁都别理xxx,选什么时候也都别选xxx,否则我们不跟你玩了,甚至有个别的家长告诉几个小孩,你们几个抱团,联合把xxx打败。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却真实地反映出孩子不健康的心理。我个人认为,作为家长,为人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名利,做平凡的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要让她牢牢地记住,做人一定要正直,要诚实守信,淡泊名利,不耍小聪明,做到在学校在社会都能够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你就是真正的好孩子。

  如:孩子从二年级起年年都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今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当时我真的担心孩子心理失落,说句心里话,有时我也在想,如果孩子把从小就舍不得花的零用钱全都拿出来,慷慨地去帮助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的事,要是当时留下姓名张扬出去……(当时记者就在身边也能上报纸,也能加分)。又如我带孩子去看病,在交费处,孩子在地上捡了一个大信封,孩子说:“爸爸,快看里面这么多钱。”我当时就告诉孩子,来医院都是治病的,这钱是救命钱,一定要把钱还给失主。我把钱交给了院保卫处,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没过几天报纸就登出来了,失主感谢医院的报道。孩子看后天真地说:“爸爸,您看咱们真是无名英雄,咱捡到的钱交医院,不留姓名,人家感谢医院。”听了孩子这番话,我对孩子进行了教育。钱对谁来讲都是有用的,但不是自己的钱,就应该还给人家。拾金不昧是人良心驱使,不是为了感谢和表扬。难得的是孩子心里非常的健康平和,回家就告诉我,我不能每年都包揽所有的荣誉,同学们都在进步,下次我争取!这是我发自内心地告诉孩子,尽自己所能做善事是人性的本能,是自己自愿的,不掺杂杂念。因此我和孩子无怨无悔,心灵又得到了一次净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又得到了一次升华。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和孩子最大的快乐和追求。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着文明与和谐,愿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友善与博爱,愿世界充满着和平。

  “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称号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和鞭策,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希望你以此为动力,让乐观的情绪,谦虚积极向上的心态,争做文明大学生,文明企业家……即便你不能获得这些称号,也应该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朝这样的目标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光辉!希望我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做一名“诚实、善良、朴实、自立、平和、快乐”的女孩,不断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如何帮孩子融入到集体中】相关文章:

如何帮孩子度过幼小衔接08-10

如何帮孩子提高成绩的方法06-03

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融入社会04-14

如何快速融入职场11-14

如何快速融入职场11-23

如何融入职场生活12-20

如何帮孩子进行情绪管理06-04

如何帮孩子打开想象力06-03

家长如何帮孩子养成好习惯05-14

如何帮孩子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