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影响

时间:2022-05-30 08:48:34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影响

  很多的家庭认为学习重于一切,可以比拟亲情,可以比人任何事物都重要,但你的孩子在得到平稳的学习环境中,所失去东西能回来吗?

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影响

  同事小王正值壮年,却被查出患了重病,此时他儿子正处于高考前夕的紧张复习状态中。小王的妻子不假思索地决定对儿子封锁这个消息,理由是不能影响他复习,因为高考是大事;一个朋友遭遇婚变,她也不告诉自己正在住读的孩子,因为孩子就要期末考试了;一个家族祭祀活动中,孙子辈的孩子们大多没有来,因为他们的学习都很忙;一个朋友的家庭聚会中,好几个朋友的孩子都没有来,因为周末功课太多……亲情就这样慢慢流失了,这样下去孩子很可能会在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

  这类事情是不是听上去很熟悉?因为有很多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而且还可能会发生下去。但同时,我们也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叹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懂得体恤父母呢?为什么他们跟同学相处上总有很多问题呢?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呢?其实,这些都是亲情流失后的结果而已。因为你没有给他们体验亲情的机会啊,因为你用上面的做法直接告诉了他们:最重要的是学习,为了学习,亲情可以舍弃啊。而一个舍弃了亲情的孩子,没有看到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怎么能指望他今后会孝敬你?没有机会体验朋友相处其乐融融的孩子,怎么知道友情的可贵?一个没有情感体验的孩子,他们以后一起组建的情感婚姻谈何幸福?

  我不禁要问:学习就那么重要吗?重要到一个人都没有时间体会七情六欲?而缺少了这些体验,他们的心理谈何健康?他们的学习真的就会很成功吗?一个孩子被要求“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学习好就行”,那样内容严重单一的日子日复一日是不是也很可怕?退一步说,即使他们因为心无旁骛学习很成功,那么,到了这些孩子在校学习生涯终有一日结束以后,他们踏进了社会,学习分数不再是衡量他们的主要尺度后,这些孩子还成功吗?他们要与同事、领导、客户相处,能指望这些人也会像当年他们的父母一般无条件呵护着他们?即使以后工作中不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他们今后也要和配偶和孩子相处啊。

  所以,不妨让孩子和你一起体验生活中的每一刻:只有体验过拖地板很辛苦后,你的孩子才会主动爱护卫生;只有体验过放了学后再做一顿饭的辛劳之后,你的孩子才会体会到爸爸妈妈的不易;只有孩子和你一起照顾年迈的父母后,你的孩子心中才会种下慈爱的种子……否则,那些以亲情缺失为代价换来了所谓的眼前的成功,却导致了孩子以后人生道路上的情感的缺失,那代价岂不是太大?

  强势的母亲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他也是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学会了怎么样与男人相处,怎么样与女人相处,这些相处经验一直保存在他的身体里,当他长大成人后,再遇上相似的人,相似的情境时,早年的那些体验就会冒出来,就会带领他用当年学会的方式去应对现在的情境。所以,从现代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无非是在重复早年的经历、体验,如果没有大的外在干预和影响,这种重复会一直持续下去。

  一个强势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同时对于男孩子、女孩子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主要在孩子的性别认同和成人后的两性关系方面。不管对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强势的母亲都可能会破坏其内心的安全感、自信感,可能会破坏他在人际关系中的亲密体验,造成孩子成年后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惑:

  强势的母亲可能会掠夺家庭中其他成员的自主空间:一个强势的人,往往不允许其他人的不同声音存在,这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自主性就难以得到尊重,孩子往往会成为顺从、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需要的人,为了获得表面的“安全”,孩子往往会放弃自己真实的需要,而满足母亲的愿望,但是,这种对自己的伤害日积月累起来,孩子内心也会有强烈的愤怒,对于功能好一些的孩子,可能有一天他会爆发,从而破坏与母亲之间的表面和平;对于功能更差一些的孩子,他可能会将愤怒全部转向自己,发生抑郁、躯体疾病,比如癌症,厌食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最终都会发展出这么严重的情况来,但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孩子这种情感被剥夺的情况,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是一定的。

  强势的母亲会向家庭投射大量恐惧:母亲的强势其实往往来自她内心的恐惧,比如一个很自卑的母亲有可能用强势来抵御自己不够好的恐惧;一个从小经历很多伤害性体验的母亲可能用强势来抵御被抛弃被拒绝的恐惧等等。也就是母亲的强势背后,其实是她希望获得家许庭成员的认可。但是她的强势的方式会让她把她所害怕的东西投射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比如当她一切都说了算的时候,其他的家庭成员就要担负起弱小感,被拒绝感;当她责备其他家庭成员不够有能力时,她就不必担负起对自己不够有能力的恐惧,而其他人就成为了那个无能的人。也就是说,她将她不想要的东西都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其他家庭成员成为了那个”坏“的人,她就可以保证自己在感觉里是“好”的。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孩子将自己感受为没有能力的,脆弱无力的人,既便在他长大之后,也难以帮助自己的能力真正发挥出来。

  强势的母亲可能会削弱父亲的形象,进而影响到孩子心中内在夫妻的形象:孩子是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去观察和理解夫妻关系的,并帮助他将来成年后去建立自己的夫妻生活模式。当母亲在家庭中过于强势时,就会在孩子内心形成一个不均衡的内在夫妻形象,夫妻双方不管哪一方在家庭中过于强势,对于孩子来讲,都是不安全的,都是缺少爱的关系。强势的母亲对于男孩子来讲,就会削弱父亲在他心中男性偶像的形象,使男孩子失去一个成为男人的认同对像;当一个男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太多母亲的的强势,他不得不学会对母亲的顺从之后,他将来的婚姻中要么会无意识的寻找相似的女性,将自己置于被统治的地位,要么对女性充满了愤怒,在夫妻关系中难以建立起平等的,爱的关系;对于女孩子来讲,她可能会认同母亲的强势形象,在她将来的婚姻中,她会模仿母亲的方式,从而破坏她自己的婚姻关系;对于有些对母亲充满愤怒的女孩子来讲,她可能会采取与母亲完全相反的方式,在婚姻中顺从,不表达自己,这同样是有破坏性的,她这种与母亲完全相反的方式,其实依然是受制于母亲的行为模式的。

  尽管母亲的强势可能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很多伤害,但孩子通常会在无意识中认同母亲的做法,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候让自已变得和母亲很像,比如像母亲一般强势;也有时会是相反的方式:看起来很顺从,很委屈,就像早年自己在母亲面前所体验到的那样,即将对方感受为像母亲一样的强势,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因为这两种关系方式中都缺少平等和尊重。这是在孩子内心非常容易发生的,前一种叫认同,后一种叫投射性认同。这些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而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在当事人内心会非常相信就是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所以有时很难控制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看《虎妈猫爸》如何教育孩子

  《虎妈猫爸》热播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和反思。

  电视剧中,五岁的茜茜生活在城市里,物质条件优越,奶奶觉得女孩该富养,该养出公主一样的娇贵和气质,备受宠溺的茜茜活在童话世界里,说话做事都模仿童话人物,爸爸认为孩子就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蕊蕊生活在农村,背书弹琴唱歌跳舞奥数体育样样名列前茅,接人待事像小大人一样,顿时让赵薇饰演的茜茜妈妈感到有喜欢又有压力。

  虽然剧中的蕊蕊和茜茜表现有些夸张,但这无疑是一个社会现象的浓缩,小大人蕊蕊和小公主茜茜都在教育的两个极端。蕊蕊,一个5岁的孩子就已经走进竞争线上很久了,完全没有了一个孩子该有的童真,这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遗憾,也是孩子一辈子内心的缺失。而茜茜,活在童话世界中,对于这个年龄她该知道该了解的东西一点也不了解,自我,娇纵,尊卑的观点,这些东西让她虽然外在高贵,但是内心却世俗狭隘。

  蕊蕊,在被茜茜嘴里塞了消毒纸巾之后,哇哇大哭,本来是一个正常的反应,但是却被奶奶说成是没出息。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这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在内心里面有一个多么不被认可的孩子,一旦表现不好就被奶奶责骂,表现好似乎成为了孩子生存的一个工具。一个五岁的孩子,可能还无法区分什么是兴趣爱好,而奶奶为了自己的虚荣,为了自己在老朋友面前长面子,过早的让孩子不加选择的学习各种东西,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孩子看上去样样喜欢,却可能只是为了或许奶奶的爱和关注。这样下去孩子对于成绩会极度的敏感,对于自己的表现会非常看重,孩子天真单纯的本性被早早的抹杀掉,早早的开启了成人模式,过早的开始担负了竞争的压力和包袱,她内心会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如果自己不优秀,那么就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孩子在以后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时,会遭遇到怎样的挫折感。

  茜茜,作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到别人家里做客,说出各种对他人不礼貌的话,任性耍脾气,欺负小伙伴,让父母爷爷奶奶无法下台。我们不可否认的看到,孩子嘴里说出的很多话都是奶奶无意中说出来的,这些话可能并不是对孩子说,但是孩子却听到了,并且记到了心里,不分场合的说了出来,我们不能说这个孩子多不懂事,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能习得父母家人的言行。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重视作为养育人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如果你希望孩子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过度的宠溺和外在表面的模仿并不是真的高贵,高贵是要在一个高贵的氛围中习得的,这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基本上是可以奠定孩子一生基础的。

  心理解读:无论是茜茜还是蕊蕊,都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孩子一个还无法判断是非与道德的儿童,也再次引发我们作为家长孩子教育的反思。

【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影响】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的好方式11-16

关于隔代教育的家庭教育方式03-11

家庭教育有哪些方式12-07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03-10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推荐11-18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哪些08-01

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什么07-21

幼儿园教育方式和方法09-21

中国家庭不合理的教育方式08-10

这八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