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

时间:2022-04-30 18:05:19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

  导语:好的教育,绝不是解决的题目越难就越离成功更近一点,而是能够培养更具潜力和创造力的孩子。这才是作为一个家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耐心、爱心、信心应该是我们家长给予孩子们最好的陪伴。

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

  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

  1、 有惩罚变激励

  什么叫激励?怎么激励孩子?简单的讲,就是如何发挥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和潜能,这是一个根本和主要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要做的就是激励孩子,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价值,给他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人像汽车一样,而激励就像汽车油箱的汽油。家长必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挖掘自身的潜能,这就如同给他们的“油箱”里加油。并且家长在激励孩子的时候要有诚意的激励,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家长,摆出冷面孔和家长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孩子就不会接受您的激励和建议,您的激励就失败了。

  有的家长老是用“你真棒”“了不起”“太好了”等简单而空洞的评价,孩子也不知道您为什么表扬他,这样就失去了您激励的用处。不如具体一些,譬如:“你自己穿衣服穿的很整齐,真不错。”“你能自己叠被子,把床铺收拾的很干净,你真棒!”具体而细致的指出孩子的值得夸奖的地方,这样孩子知道为什么值得夸奖,并能够继续努力,强化好的方面,逐步养成好的品德与习惯。家长一定注意,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鼓励为副。

  2、 和孩子的关系要平等和谐

  我为什么要强调平等呢?原因是中国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以深入到了每个人的骨髓。很多的家长认为:和孩子平等是“天方夜谭”,因此许许多多的悲剧就不断发生。譬如: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子很愿意和隔壁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和这位叔叔讲,而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说话的时候都是蹲着,与他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而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话时,是居高临下,不论爸爸妈妈是站着和坐着总是比自己高好多。且爸爸妈妈老是很严肃的'板着脸,而不想在家里多说话。这样下去您的家庭和孩子之间就没有和谐平等的氛围,就谈不上引导教育,你们家庭的亲情、和孩子的感情就大大疏远了,孩子当面不反抗,可就是内心里不喜欢您。你们家庭的潜在矛盾、就这样默默的存在了。所以,家庭的和谐平等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素。

  3、 要给孩子留面子

  中国有这样的古话,叫做“堂前教子,枕边教妻”,就是说孩子没有什么面子,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教,而妻子有面子,只能在枕头边隐秘的地方才能“教育”。可就是这句混帐话给不少的家庭带来了灾难,家长和孩子中间出现了很大的隔阂。在这里我反复的强调,家长一定注意在众人面前不要对孩子说三道四,你知道孩子怎么理解吗,孩子的理解是:您对着众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大批特批。虽然当面孩子不反抗,但是孩子的心灵是不接受的,而您的目的根本就没有达到,相反,孩子根本不愿意和你多说话了。我举一个例子:龙岗的一个孩子的爸爸,开小店,孩子初一辍学不读书了。爸爸就看到《深圳特区报》有我的报道,于是就找到特区报,又找到我原来青少年家长培训中心,和约好时间,带着孩子的香港叔叔,爸爸、孩子一块到培训中心一坐下,爸爸就说:这孩子不听话,在学校老打架,现在又辍学,求老师帮帮我们的孩子。孩子一听大声说:今天是来批判我呀!我就赶快插话说:这样吧,孩子的问题我们两个单独谈,你们是不是说说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体会。要不你们先回去了,我和孩子单独的沟通好吗!两个小时的沟通,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不对,也反映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所以我呼吁家长不要在众人面前当孩子的面说三道四,孩子也有自尊,孩子要面子。

  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

  一、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学,又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对孩子的成绩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上考虑,避免出现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简单粗暴。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家长都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损伤。孩子考试拿回成绩单,偶尔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应该先帮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不要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畏惧感,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挖掘孩子智力潜能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机会很多,其方法也各种各样。首先家长让孩子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当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时,家长就辅导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并说出特征,从而不断扩大他的思维范围。必要时还应该给他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每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尽量不告诉他怎么解决,先让他自己想办法,找出最准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方法。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便会在心理上得满足,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动手操作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源泉。动手是孩子智慧的体现,多让孩子动手操作,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且孩子通过操作会发现很多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孩子就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来解决。最后,家长还注重在家庭里要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可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孩子提出所谓“怪论”或做“怪事”时,家长从不轻易否定,而是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家长应该相信:孩子潜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家长能正确地引导他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如学琴、画、棋、舞等,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基于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根据他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他的学习负担。

  四、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

  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必须慎重、实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家长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也是这样做的`,对孩子许诺前先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能不能兑现,这种许诺对孩子来说到底好不好等等。许诺后家长都会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家长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时教育了孩子对谁都不能随便说话和承诺,说了就要负责。

  五、培养孩子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体力方面的磨难,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败、艰苦的劳作、疾病缠身,也都挫折的种种表现。家长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炼和能力品行的培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让孩子承受适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认识得以升华,也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经受了磨炼才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应当做到对孩子不溺爱,不怕让孩子受委屈,不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经常带孩子参加劳动锻炼,以此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同时也应当注重让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

  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将孩子培养成人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作为家长很清晰地认识到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然后到熟练。家长每次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家长也会对他多鼓励少批评。

  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方法三: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他不知道将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再也不会,就可以通过实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知道承担最近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

【小朋友需要怎样教育】相关文章:

甜蜜爱情需要怎样经营08-31

怎样创业创业需要准备什么03-02

怎样判断空调是否需要加氟06-04

教你怎样教育孩子06-04

幼儿怎样教育好06-04

怎样教育好幼儿06-04

怎样正确教育孩子07-23

怎样进行感恩教育03-21

怎样从小教育孩子11-18

怎样综合教育孩子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