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22 08:46:2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花卉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卉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卉工作总结

花卉工作总结1

  一、蔬菜花卉产销基本情况

  (一)蔬菜产量、外销量同比下降,综合价格稳中有升。

  据农业生产部门统计:20xx年1-6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0.55万亩,同比增2%,生产总量95.73万吨减5.7%,生产产值13.05亿元增15.6%,外销量70.01万吨占总量73.1%。播种面积、生产总量、外销量分别占年计划的55.1%、43.5%、44%。今年以来蔬菜总体产销顺畅,价格稳中有升,综合平均价达1.41元/千克,增11.1%。由于3月13-14日突如其来的霜冻,部分蔬菜如豌豆、小瓜、甜椒、番茄等因受灾价影响较大,绝收面积近2万亩,上市总量同比减少5.1%。受灾蔬菜主要是外销品种,因此外销同比减少4.6%。

  (二)花卉产销势头良好,产业增效明显。

  去冬今春以来,花卉价格高,持续时间长,元旦、春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集中,鲜花需求量增大,全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13.1万亩,总产值21.8亿元,占年计划的93.6%,同比增加136.8%,其中鲜切花面积7.74万亩,占年计划的91%,鲜切花上市量22.33亿枝,占年计划的55.8%,同比增加12.7%,产值8.32亿元,同比增加20.4%,出口额1888.79万美元。出口亚洲市场呈上升趋势,出口国排序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直接出口香港有所下降。出口主打品种是玫瑰,外销占总产量的90%。

  (三)滇池流域蔬菜花卉基地逐步退减,新增基地向xx东北部转移

  一是20xx年以来,滇池流域呈贡、官渡、晋宁、西山、盘龙、嵩明等县区实施“四退三还”工作,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生产退出的土地主要以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蔬菜花卉基地主要转移到滇池流域核心区外的xx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宜良、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等县区,这些县区目前新增蔬菜面积15500亩,新增花卉面积5524亩。二是通过项目促进标准化建设,以项目带动基地转移,20xx年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蔬菜项目安排在晋宁、宜良、富民等蔬菜花卉生产区实施,花卉项目安排在石林县实施,蔬菜项目从20xx年年底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标准化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入户培训、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并已开始进行生产,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三个县区的蔬菜生产面积近万亩蔬菜生产。花卉项目,目前实施进展顺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

  20xx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目前已安排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10.8万亩,主要品种有:生菜、荷兰豆、浅水藕、甜椒等十余个品种。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36795人次,推广黄板3.4万亩、性诱剂920亩、生物肥料8.9万亩、生物农药7.4万亩、引试新品种139个。推广无公害蔬菜45.3万亩,产量83.7万吨,分别占年计划的`58.8%和52%。

  花卉上提倡无公害生产,控制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保护环境。

  (二)狠抓项目的实施

  切实抓好20xx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支持蔬菜、花卉项目的落实。为做好我省20xx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东川、嵩明、石林等县区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和论证,项目实施方案已于3月10日上报国家农业部和财政厅。

花卉工作总结2

  对于花卉业者来说,20xx年至20xx年,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自今天起,本报将用数字说话、以事实为例,全面展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5年,与“九五”相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花卉流通领域发展迅速,扩大了内需和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我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规模效益明显,到20xx年底,年销售额431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60亿元增长169%。年出口额稳步增长,达1.4亿美元,比20xx年增加5倍。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20xx年的2.2万个增加到20xx年的5.3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达6700多个(生产规模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五省拥有的花卉企业都在1000家以上。辽宁、甘肃两省是“十五”期间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典型省份,“九五”期末,辽宁有花卉企业47家,甘肃有30家,到20xx年分别发展到792家和500家,均增长约17倍。山东省从“九五”期末的483家增加到2680家,增长5.5倍。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20xx年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出现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3、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

  一是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二是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全国特色名牌产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基地,以河南、江苏、浙江为重点的观赏苗木基地,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基地,广州、上海、北京、河北的盆花基地等。

  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如辽宁君子兰、永福杜鹃、漳州水仙、昆明杨月季、庆成兰花、洛阳牡丹以及年产500万盆的河北仙客来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四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xx年,“中国花木之乡”(59个)、“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71个)、“全国重点花卉市场”(41个)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花卉产业逐渐趋向合理布局,配套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由国家林业局下达的上海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年产插穗3000万株,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其中80%以上插穗出口日本,并通过对农民提供菊花插穗和回收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国家林业局王桂芝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的显著特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需求和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和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大约拥有花卉信息网站300多个,网上信息量很大,许多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我国的花卉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到20xx年,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2354个,花店2万个。目前,国内批发、拍卖、连锁超市、零售、鲜花速递、网上交易等互联的销售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重点花卉产区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一批以基地为中心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批发市场,如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大连鲜花总汇等。

  5.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兴花取得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战略。

  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花农更加重视生产经营中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经营者追求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花卉产品,必然重视提高科技水平。在科研创新体系上采取多种形式,一些重点省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科技研发。花卉科研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是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培育新品种。二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进口花卉国产化。三是提高实用技术水平。在病虫害防治、切花生产保鲜、转基因生物快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6.国际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我国不仅加入了许多国际花卉组织,还积极组织参加国际花事活动。自1999年成功举办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以来,又多次举办国际性的花事活动,招商引资和花卉国际贸易比以往更加活跃,更多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从“十五”以来的出口形势和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对外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xx年达1.4亿美元,比20xx年增加了5倍,尤其在“十五”后期增幅较大,20xx年比20xx年出口额增加4800多万美元,增幅为49.6%。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对8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花卉,出口额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有日本、荷兰、美国、韩国,出口额居前五位的省市是云南、广东、福建、上海、浙江,五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0%以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7.拓展花卉产业功能,延伸高效产业链。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传统的花卉品种和消费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各地利用花卉资源,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一是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如天津三达干燥花有限公司,拥有产品120余种,主要出口到欧洲和日本、韩国。二是利用纯天然花卉植物制作手工艺品。如云南呈贡绿之光公司,用手工技艺制作艺术压花。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保健等多用途花卉。各地除大力发展传统的菊花、玫瑰等药用茶饮花卉外,还开发研制以花卉为原料的深加工保健品,如广西以金花茶为原料加工口服液及保健品。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赏旅游园区。

  促进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十五”花卉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把花卉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气候、资源优势,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甘肃、云南、广西等省市制定省(市)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扶持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扶持重点花卉产区,培育知名龙头企业。二是为经营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工商、税收、土地承包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大花卉产业。

  3.组织科技攻关创品牌,引导产业升级。

  “九五”以来,每年都有一些花卉科研项目列入林业科研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为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20xx年建立了全国花卉专家库,及时组织专家为花卉科研生产提供咨询服务。重点省区各级政府、协会积极组织专业生产和技术人员赴花卉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花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花卉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举办各类花事活动,搭建展示销售平台,促进花卉流通。

  “十五”期间,由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花卉专题研讨会、博览会、展销会、花艺赛事活动十分活跃,宣传花卉文化,普及花卉知识,沟通产销信息。这些花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花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卉经营者传递最新的品种、技术、市场信息,助推着花卉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日益增多的国际花事活动,为我国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我国与国际花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在探索花卉产业发展上,云南、河南等省出现了由花农自发组织的生产合作社、花木经纪人,是壮大花卉产业,完善流通体系的一种新形式。

  5.加强花卉标准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为加强花卉产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筹建的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负责组织全国花卉标准的编制工作。在编委会成立之前,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起草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花卉生产和流通无标准可依的现状,对规范花卉生产、整顿流通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花卉工作总结3

  本学年即将过去,我花卉协会在学院领导和社团部的共同领导,各位指导老师、兄弟社团的关心帮助,在全体社干和所有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花卉协会正朝着一个健康、有序、良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作为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运转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这一切都是必须引起注意和不断完善的。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学年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活动组织方面

  在这一学年里,我们主要组织了:招新活动,迎新晚会,教师节售花,运动会售花,招干,丝网花制作,长期售花,养花基础知识讲座,七十周年晚会,现场艺术插花比赛,花卉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举行,都很好的体现了本协会的宗旨,较大的丰富了会员们的课外生活,让会员能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安排社员星期三上室内课和星期天下午室外实践课。

  二、干部管理方面

  在这一学年里,我们第一次采用了全体大会制度,定期开展全体社干会议,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下一阶段工作的部署,较好的协调了各部门的工作。并且每星期二都会召开社干例会,采用各部门部长负责制和个部门合作制。

  三、对外发展方面

  在这一学年里,我们始终秉承对内创新,对外发展的策略,在前几任社干的良好基础上,在活动的组织和对外发展的策略上都大胆创新,主动加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积极联系同类型社团商讨社团合作事项,并且和园林基地管理员和校外花店和花卉基地打下良好基础,并组织社员多实践,多动手。成功组织了首届以“花卉知识竞赛”活动,等活动,得到了校领导和社团部的充分肯定,大大提升了本协会的知名度。

  以上所有的成绩离不开学院和社联的正确指导,更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和我们的会员的积极配合,在此,我代表花协向所有支持我们的领导、老师、全体社干、会员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要对在座的各位说一声:大家辛苦了!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一、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会员的权益,让一些会员感到不是很满意,因为我们的活动大多针对全校师生,只考虑到影响力与知名度,忽略了那些会员的切身感受与活动的参与度;

  二、我们本年度的活动大多在校内举行,缺乏外出见习的机会,不利于全体干部干事及会员知识面的扩大以及对活动参与的热情;

  三、传统活动的特色没能很好的体现如丝网花制作等,缺乏品牌效应,不利于社团更好的发展。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计划通过一些改革来解决

  一、在第一学期多举行外出活动,因为大一新生刚来到,时间比较充裕,对一切也充满好奇而对新的环境和同学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就为此创造一个相互认识的平台;

  二、我们在打造品牌活动时,要有创新意识,在发挥活动的特色之外,还要考虑活动的影响力与参与度,此外,我们应有所突破,开创更好的特色活动和新的课程比如花卉养生,家庭花卉健康,花迷花语等等。

  为了社团更好的发展,我们定出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扩大本协会在全院的'影响力,争取成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优秀社团之一。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1)完善社团的管理机制。作为整个协会的领导核心,理事会必须做到机构科学,职责明确,责任分明,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从提高社团干部素质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整个理事会得到完善。

  (2)加强与社团部的沟通和联系。社团部是各社团的直属领导机构,是直接为各社团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的领导机构。只有加强与社团部的联系,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少找弯路。

  (3)加强社团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社团宣传是社团最有力的广告,必须做到在形式上规范得体,在内容上积极健康,在方法上灵活多变。使本社团的动态为人所知,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4)扩大社团的知名度。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更是合作的时代。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发扬本社团的特色,更要积极创新,把有利于社团发展的元素渗入到本社团中来。加强与兄弟社团的合作,不但可以提高活动的质量,还可以向兄弟社团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社团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5)发扬社团的特色。社团特色是每个社团发展的关键,是本社团所独有的一个亮点。要充分发挥特色活动的效应,把我们的特色活动如插花'丝网花,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完善,让广大师生都感受到这个特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花卉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花卉实习报告03-17

花卉实习心得01-30

花卉实习总结02-23

花卉学实习心得02-09

花卉摄影构图技巧02-16

转移焦点拍摄花卉的技巧11-03

水培花卉过冬养护技巧11-09

小满节气如何管理花卉02-16

拍好微距花卉的诀窍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