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时间:2024-01-05 14:54:1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1

  林老师以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和教学总结为载体,从素养修炼、愿景修炼、学术修炼和心智修炼四方面作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为我的职业生涯树立了标杆。他提出的“思意”教学主张让我感觉形象又有深意,从“思意数学”大“思意教学”的转变与凝练,让我领略到了一个“大家”的专业素养与职业修炼。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于我们教学工作者而言,可以说“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写则怠”。

  作为从教十六年的化学教师,我似乎遇到了自己教学生涯的瓶颈期,但今天的讲座,让我醍醐灌顶,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成长之路必然有“会教、好研、善写”的三步曲。

  “会教”: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理论素养,开阔的实践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过硬的教学业绩。

  “好研”:教师要善于研究教材和教法,找准教学的落脚点,要学会自我反思,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并进行课题研究,做到多思多研。

  “善写”:智慧教师的助推器,也是决定教师能否成为卓越教师的关键点,把问题、思考和感悟以文字的形式展现,才能与更多的人交流,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多是在经验教师中停滞不前,接下来的目标是在“研”与“写”中多动脑筋,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能有更大的突破,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更上一层楼!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2

  2022年2月13日14:00,作为沈坤华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在沈老师的带领下我和研伴们准时登录由全国名师工作室主办的《百家讲堂》,开启研修学习时光,聆听林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场精彩讲座,林老师从素养修炼、愿景修炼、学术修炼、心智修炼四个方面跟我们分享了教师个性化发展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

  听了林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学习的`道路上首先我们要有效地进行自我规划,不断地实践和思考,摸索出自己的教学信条、自己的教学主张、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追求卓越。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更要注重把握好自己的课堂,备好每一堂课,磨好每一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走进教材,也要跳出教材,融入教材,多实践、多思考。

  林老师提出作为教师要学会智慧思考,思考我们教学的结构要素;思考课前研究教材时磨什么、怎么备课,要平衡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听了林老师的讲座,让我在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这样的“三新”背景下,对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落地,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师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又要“研”,还要“写”,接下来要督促自己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基础上写好教学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3

  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在修炼自身素养的道路上前行,不断感知、理解、融入我们的职业;认识、改造、重构我们的学科;传授、互动、导学我们的课堂;管教、引领学生,并与之相长;了解家长,与家长协作共赢;在自省、示范与辐射中不断发展。当听到林老师这些对教师的`理解时,我深刻感知到自己还有很大的学习努力的空间,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更多地在关注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辐射引领还是远远不够的。

  正当迷茫之际,林老师接着就愿景修炼即不断追求卓越,提高学术素养两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方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落实。对教师来说,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变革的自觉,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而书籍就是我们登高望远的阶梯。正如林老师所说:读书让教学更有趣味和深度,读书让教育更智慧和温度,读书让人生更具质量与厚度。

  通过讲座我更深刻理解了林老师的经典语录: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影响生活的方式;选择了当教师,也选择了承担一份责任;教育不要刻意,也不要随意,但要注意,更要留意。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4

  生命因教育而快乐,生命因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而精彩。学习完林伟老师的讲座,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讲座中,林伟老师结合自己的思考,为我们指明了成长之路。

  一、课堂本该生机盎然

  教龄30年的一名教师,你会上多少节课呢?19200。如此巨大的数字,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呢?你能永保激情吗?

  林伟老师把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为“激情、自然、灵动、朴实、和谐和致用”。首当其冲的激情,既是说老师,也是说学生。

  二、课堂是教研的.试验田

  课改要有试验田,最好的试验田就是课堂。”林伟说,教研,既要投入的“教”,更要深入的“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题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找到自我发展空间,使得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中走向成熟。

  三、从实践到总结,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实践“思意数学”的过程中,林伟总结出一套“点、量、度、序、法、情、时、率”教学的结构要素,并总结在概念课、定理课、习题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中进行教学的模式,还有评价方案——“五有”,即有知识、有思想、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林伟老师说:一个教育工作者,如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感悟,学习感悟,坚持感悟,以无为的心态进行有为的追求,并将自己的所长、所爱、所变,聚焦在自己爱做,能做且该做的事上,那是一种觉悟,一种智慧,一种幸福,一种精神,一种创新。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向大师学习,向大师致敬。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5

  2月13日,聆听了林伟老师的讲座分享,深知教师成长之路道阻且长,优秀教师只靠情怀走不远,必须拥有教学技术,教育教学永远是立身之本,有所为,才能有所未,有未来,有味道!

  林伟老师提到教师只需要教会这四种东西——品德、文化、思辨、价值,便可以铸就孩子们一生的财富。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功,助力自身成长呢?

  首先,要夯实生存之本。铁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写书。如今线上、线下学习渠道很多,比如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参与听课评课、听专家讲座等,通过学习的脚步,保持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其次,要学会智慧思考。通过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养成教思结合的研究习惯。不断地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磨练自己的意志,修炼自己的心智。最后,要构建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教学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并且内心始终坚定自信,充满激情。

  正如林伟老师所言,选择了当教师,也选择了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只有将专业发展变成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才会有不断前行的动力。“独行快,众行远”,相信自己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必将成长得更快,行走得更远!

【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观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计划06-06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04-07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10-25

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05-30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心得03-22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02-22

教师专业成长制度08-11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12-23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心得体会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