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观后感

时间:2022-10-21 12:54:27 雪桃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决胜时刻》观后感(通用9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决胜时刻》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决胜时刻》观后感(通用9篇)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1

  电影《决胜时刻》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中央进驻北平香山,筹划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争取和促进国共和平谈判,号令渡江战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等故事。

  短促的历史时刻,蕴含着化时代的历史巨变,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历史大转折,蕴含着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风云,既赞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大智大勇、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也揭露了不自量力、疯狂阻挡历史潮流的反动势力的垂死挣扎和阴谋诡计。历史再一次证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或者个人都必将避免不了走向失败覆灭的可耻下场;更加以波澜壮阔的各种大场面闪回穿插,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走过的艰辛历程。

  观看决定着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这一历史时刻的重大事件,令人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信念和坚强意志,为革命先驱和无数先烈为新中国而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崇高精神,充满无限敬仰和永远怀念,精神世界受到洗礼和熏陶,充满在新时代的新希望、新干劲、新创造的`坚定信心和无限力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中国的70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心意相通、荣辱与共,始终一路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的党派和人民才是战无不胜的,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和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播种机和宣传队、先锋队,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再现和回顾那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不光是为了激发激情和产生自豪,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引领广大中共党员、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团结和激励更多的人,集众智聚众力,为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创造历史新辉煌而不懈奋斗、不断前进,并做出扎实而更多、更大的积极贡献。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2

  说在最前面,我没文化没历史修养,如果电影海报和宣传上写,如果不熟悉那段电影,你没资格看,那我就为我的言论道歉!

  正文:

  如果不是为了最后的彩色开国大典,我可能坐不到一个小时。

  这个电影我看完出来以后,挺难过的,这么好的题材,拍出这样的效果,怎么可能吸引到很多人去观看?

  里面很多情节,比如特务在陈有富周围神神秘秘几次交手,剧情就断掉了;一篇文章写了3分之1,就跳去了另外一篇,上一篇都没结束啊喂,编剧在做什么啊?陈是军人,工作的时候开着军车,和女主发生感情戏的部分,军人是这样的'吗?可以这样吗?我很难和军人联系起来啊,难道建国以前我党军人没有纪律???渡江战役告捷,虽然胜利但是死伤众多,导演转眼就开始表现毛主席一家学外语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情很割裂啊!!!后面把张的家人带来他身边的情节,说好听点是一家团聚,不好听不就是人质吗,如果电影想正面表述tg,导演这个手法真的可以吗?

  我不止一次觉得导演黑我兔,观影途中经常产生“这样真的可以吗”的疑惑,要表现主席的亲民,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润物细无声,而不能给人一种“我要让你看看我有多亲民”的感觉啊,电影里不知道是i演员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很无语啊这个感觉。

  一般的烂片看了也不至于这么生气,我也根本不会去看,这个电影宣传我真的,不至于请水军,那我只能理解为很多人带着任务去安利了。然后我就抱着期待去看了啊,还约了小伙伴一起,结果一边看一边觉得,这到底是什么啊!!!!!

  和鹅组里的一个楼主留言的,结果越说越生气,主旋律这么做,除了敷衍领导,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要真正让大家爱看,基本的讲完一个故事都没做到。想要科普历史,加深大家的记忆,也没做到啊。小时候看的地道战地雷战不是这样的啊,就算是之前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也不是这样的啊。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谈判最终破裂,解放军挥师南下横渡长江,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解放,新中国成立已是箭在弦上。影片《决胜时刻》,就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7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不忘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领导人进驻香山工作开始,将开国大典前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从国共双方异常艰难的.谈判到战火纷飞的渡江战役,到博采众长筹备新政协会议,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决胜时刻》处处体现出浓浓的新意,尤其注重对小人物的塑造和对细节的把控,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观影体验。

  《决胜时刻》虽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但并没有从厚重的战争场景入手,而是在刻画领导人的同时,选取了三个身份不同的典型人物,领导人的警卫员陈有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孟予,以及解放军战士田二桥,从三个不同的小人物入手,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三个人之间又有着某种巧妙的联系,穿插在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说起来,导演在编排上相当大胆,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和所感所想来推动剧情,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言行来重新解读历史,再现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影片对毛泽东同志的塑造更具有人情味和家庭气息。工作之余陪女儿一起抓麻雀,在餐桌上和子女畅谈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关注子女的感情生活,温情满满的场景,亲人相聚的时刻,细致入微的刻画了领导人鲜见的家庭生活;工作中,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当得知小同志思乡心切后,批给假期并发放路费,让他回乡省亲,小同志深受感动;闲暇时间带着小战士一起看戏,并做东请客吃饭,与老板亲切地话家常。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这样的领导人,与以往的作品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光贴近生活,更是有血有肉。

  影片对国共谈判的历史,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进行了还原。谈判桌上,共产党一心想着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国民党的要求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为了和平的到来,在协议上不断让步;而国民党则是以谈判为借口拖延时间,妄图划江而治,暗中寻求美英等国的援助,私底下小动作不断,暗杀爱国和进步人士,以致手下将士不断起义。这一进一出之间,孰是孰非、高下立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恩来回延安》、《古田军号》等国庆献礼的影片,相继与观众见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追忆革命历史,重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刻。影片《决胜时刻》,不光从全新的角度来关注领导人的生活,更有小人物的独到视角,并注重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视性。这样的作品,不光新意十足且接地气,无疑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4

  电影《决胜时刻》在2019中秋节前夕上映,这是为建国70周年献礼的一部影片。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看完了整部影片,电影中伟人的魅力、历史的魅力深深的感染着我,其中,共和国的创造者们丰富的情感,普通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都让我无比的震撼与感动。

  建国70周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极为不平凡的征程,这段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而《决胜时刻》讲述的就是这段道路的新起点,与以往不同的是,《决胜时刻》把所有的核心都对准了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节。把革命历史作为主线,贯穿了伟大领导人日常生活写照,同时一些特效镜头也都集中对准了一代领先毛泽东的真实形象,让我们近距离再一次了解这位伟人,这是《决胜时刻》最闪光的一面。

  爱国诗人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激励人们为正义而奋斗;七步成诗的曹植曾经说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因为如此,著名作家郭沫若写的《炉中煤》让我们知道了他那像炉火中的煤炭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女中豪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也不为所动,不向敌人屈服,最后慷慨赴死,年仅十五岁;爱国战士董存瑞、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敌人来保卫祖国。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字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突然想起有一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我们有时会抱怨生活,但其实能拥有和平稳定的生活,已是幸福。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不计回报,负重前行。没有曾经,就没有如今。我们应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积极生活,乐观面对一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有所担当,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绩。中国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目睹这一切,我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5

  日前,电影《决胜时刻》曝光了一组宣言版海报。海报定格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瞬间,以掷地有声的宣言、以英雄无畏的呐喊之姿,传达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苦难和屈辱,建立一个崭新国家的必胜信念,壮观恢弘的战争场面和运筹帷幄的历史时刻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曙光。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电影《决胜时刻》立足宏大格局,聚焦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再现了1949年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进驻北京香山,抱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布局经济工作、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历史,带领大家重回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过的那段鲜为人知而又关乎民族命运的不寻常岁月,艺术再现了党中央在香山运筹帷幄、共商大计,筹备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弘扬了共和国缔造者们鞠躬尽瘁的大无畏精神,回溯了新中国成立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首回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恢弘史诗。

  电影不仅着力于时代的刻画,更聚焦于人物的塑造,力求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带大家"零距离"感受一代领袖,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力求情感真实。开拍前,编剧何冀平用四个月时间研究数百万字史实资料,清晰地梳理出香山这段历史的'脉络和丰富细节,还原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立体丰满的人物原貌,还塑造了陈有富、田二桥、孟予等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普通人形象。

  该片着重突出对毛泽东的形象塑造。火光漫天的战争场面和主席运筹帷幄的形象交相呼应,毛泽东与身边战士陈有富、田二桥等人的互动,则在宏大史诗中奏响了一曲人性的温暖之歌,他是伟大领袖,也是父亲,是诗人,是生活中真实可感的人。从紧张激烈的政治交锋、决胜千里的战争切换到平实生动的日常点滴,影片用最立体的人物形象,带领观众全方位感受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

  电影《决胜时刻》聚集了强大阵容,幕后班底十分亮眼,曾带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这一经典系列的金牌监制导演黄建新,与著名导演宁海强携手打造这一部史诗情怀巨作。《明月几时有》《邪不压正》的著名编剧何冀平、《建国大业》艺术总监张和平,以及与张艺谋合作过《英雄》《十面埋伏》并多次斩获金像奖的美术指导霍廷霄等实力主创强势集结,为观众带来一次全新的历史呈现。

  演员阵容方面,《建国大业》中饰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原班人马整齐回归,戏骨重聚,用20余年刻画领袖人物的经验,还原出一代领袖的真实一面;实力青年演员吴昊宸在影片中担任神秘角色;《红海行动》"蛟龙小分队"中的扮演者、青年演员黄景瑜、杜江也将再度携手,在片中肩负重要使命。黄景瑜扮演一位恪尽职守的警卫员,竭尽全力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同时见证了一代伟人的领袖风范;杜江则饰演渡江战役中一名斗志昂扬的团长,对英国舰"紫石英号"的挑衅予以坚决回击,打响新中国成立前的最硬一战。此外,王丽坤、张涵予、濮存昕、马晓伟、曹炳琨、秦岚、马天宇等人也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老中青三代演员齐聚,势必为电影中磅礴的历史时代,注入最新鲜的血液、最有力的心跳。

  此外,由黄建新监制的中国首部海上反恐电影《深海危机》也预计将于今年10——12月期间上映,本片由北京乐波影业出品,甘肃文交影视中心挂牌,国家一级导演沈东导演,严屹宽、屈菁菁、吴昊宸等主演,相信有如此金牌监制黄建新的保驾护航,《深海危机》定会获得市场、口碑双丰收。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6

  这个9月,星光熠熠到绝对不容错过的电影,莫过于这部《决胜时刻》了。集结了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秦岚、林永健、张涵予、马晓伟、濮存昕等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全明星阵容,令本片的观赏性也着实增加了许多。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就曾透露,李宗仁的角色本来预定为张涵予,而张涵予再三考虑后自荐出演"反派"毛人凤,并推荐了濮存昕来饰演李宗仁这个角色。濮存昕自认为自己的形象和李宗仁不像也曾拒绝出演李宗仁,之后濮存昕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并表示:"虽然我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但也要尽力把他演到最好,拍电影也要给所有人树立榜样。"为了符合历史人物的形象他专门佩戴牙托。用心如此,不但精神可嘉也让我们在走进影院之前就多了一份安心。

  不得不说,看完本片的确令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由唐国强、刘劲等饰演的老一辈建国者们,在电影中被诠释得如此鲜活和有血有肉,不仅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这群理想者们身上的理想与浪漫,而且让我们更深刻领悟了这群实践者们挥斥方遒、有所追求的'风采。

  在《建国大业》里,他们即忧心于国家的未来又有非胜不可的决心。

  到了《决胜时刻》,这群实践者有了坚定的目标,久经沙场的他们也多了几分气定神闲的底气。

  从《建国大业》到《决胜时刻》,这系列主旋律电影都不应该被观众和市场冷落,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在大银幕上重现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提醒当下的我们不要忘了那一段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

  《决胜时刻》展现的历史时期,是1949年,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英美两国蠢蠢欲动,英舰"紫石英号"在长江江面肆意横行,企图干预中国内政的千钧一发之际。这一段时期的暗流涌动,让本片也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意义。

  新的中国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在中共关系破裂前后期,唐国强老师把一代领袖非凡的大局观,在大银幕上展现地是如此地淋漓尽致和入木三分。

  从求和到面临国党的背叛而产生的必胜决心,毛泽东始终以民为本,态度不卑不亢,特别是这句"赤壁一战乾坤转,东风送我第一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英雄风范,也令观众通过他坚毅的眼神,看到了由他们开创的那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正是因为《决胜时刻》这样优秀的电影,让观众更饶有兴致地去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决胜时刻》让观众领略到的不只是这段历史,还有这段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家国情怀。

  《决胜时刻》让观众感受到的,还有身处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于这样一部有意义、有心的电影,我的推荐是去看吧!观众可以亲自去影院感受那段时期的艰苦卓越与挥斥方遒,你会更加地感恩当下,更好地拥抱未来。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7

  今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博纳影业联合摄制,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曝光了一支"胜利宣言"预告。预告再现了70年前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面对暗流涌动的各方势力,用英明的决策克敌制胜,粉碎了野心家妄图破坏国家统一的幻想,回溯了那段令人热血澎湃的峥嵘岁月。预告中,唐国强、王伍福、刘劲、刘沙、王健、黄景瑜、秦岚、濮存昕、王丽坤、林永健、张涵予、周涛、聂远、马天宇、杜江等老中青三代演员齐齐亮相,用敬畏之心谱写时代篇章。一张张充满激情的面孔,一幕幕秉持信仰坚定前进的画面,全方位还原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征程。

  电影同时还发布了"胜利曙光"海报,晨曦洒向香山及树木掩映中的双清别墅,预示中国的未来充满光明,毛泽东等30个角色悉数在列,展现了时代洪流中的众生之相。故事历历在目,和平来之不易,在举国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决胜时刻》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共和国缔造者们砥砺奋进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图伟业注入新鲜力量。

  正义宣言改变国家命运用决胜精神吹响时代号角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预告带领观众回到70年前对国家命运尤为重要的历史拐点,呈现了在国内外局势紧张、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发起慷慨激昂的正义宣言,指挥渡江战役,奏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嘹亮号角。《决胜时刻》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夕那段影响民族未来的重要历史,中共中央领导人进驻香山后,在这里完成了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重要工作,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决心,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国迎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前景,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预告用党中央领导人鞠躬尽瘁的雄伟身影、用战士们一往无前的英勇形象,串联起1949年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以真实有力、触动人心的史实,架起一座横跨70年的桥梁,鼓舞年轻人铭记历史,传承老一辈革命家英勇无畏、敢为人先的决胜精神,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

  青年演员身体力行黄景瑜王丽坤杜江马天宇点燃年轻热血

  电影《决胜时刻》立足于光辉历史,用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批批与新中国成立息息相关的鲜活人物。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的呼吁,得到了黄景瑜、王丽坤、杜江、马天宇等富有责任感的青年演员积极响应,他们在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黄景瑜饰演的警卫员陈有富,用赤子之心保卫领袖;王丽坤扮演的播音员孟予,用清亮的.嗓音赞颂民族新生;杜江扮演的三团长,用无畏的勇气捍卫国家尊严;马天宇扮演的战地记者,则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无数足够载入史册的瞬间。

  作为青年演员的代表,黄景瑜在片场高烧39度依然坚持拍戏的敬业态度,也得到了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的赞扬。黄景瑜表示,能够出演陈有富这个角色是自己的荣幸,也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影院了解历史,一起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

  电影《决胜时刻》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张涵予、濮存昕、刘之冰、马晓伟、曹炳琨、秦岚、林永健、聂远、杜江、马天宇、吴昊宸、叶禾、高曙光、高戈等主演,将于9月12日中秋档全国上映。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8

  9月20日,70年国庆献礼影片《决胜时刻》正式上映。该影片由新华联集团投资参股的博纳影业拍摄。电影展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秉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该影片创作团队阵容强大,由黄建新、宁海强担任导演,张和平担任艺术总监,何冀平担任编剧,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等担纲主演。

  电影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豆瓣影评中有专业人士撰文称赞该影片为“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时刻’”。这部电影比以往的红色电影更具感染力,既呈现了时代的宏大和伟人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那些时代伟人平易近人的生活,塑造了伟人平凡的'一面。有些观众评价电影“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也有年轻观众表示,这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人群观看的合家欢电影:“很少能有和爸妈没有代沟的电影,这部电影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年轻人可以了解一段历史,父母辈可以重温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于2019年出品了“中国骄傲”三部曲,即《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已于8月1日上映,《中国机长》将于9月30日在各大院线上映。这些影片用新颖独特、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视角,为当代人解读了坚定信念、坚守担当、临危不惧、果敢坚强的高尚品质,都彰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9

  本以为《决胜时刻》是激昂的,澎湃的,跌宕的,但看完电影后,发现它是温和的,像一个长者将那段历史娓娓道来。

  我想给我这种“温和”印象的,是一众老戏骨们不剑拔弩张却字字铿锵的表演,看高手过招极为爽,表面风平浪静,内则暗潮汹涌,有好几场戏都可以看到在平淡语气的台词和面带微笑的表情中,戏骨们眼睛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不刻意为之,不情绪烘托,一滴泪悄无声息的滑出眼眶,绝。此处要说,戏份不少的青年演员黄景瑜,表演中规中矩,但是在一众老戏骨面前,还是显得气场弱了些。

  令人最惊喜的是唐国强老师塑造的更为立体丰富的毛泽东。以往印象中毛主席是军事奇才伟大领袖高高在上,而在这部片中,我们看到了更接地气儿的一面,除了在战场决策中的霸气侧漏,他会和女儿斗嘴,也会孩子气的小跑两步悄悄躲在树后面抓麻雀,也会明明自己想看戏却耍个小心机说是想完成别人的.心愿,更会一脸八卦的关心年轻同志的恋爱状况。

  除了戏骨们舒服的表演,还有背景音乐也极为温和。除了战争极为激烈的场景外,片中的大部分bgm都是舒缓的,平和的,让人安安静静的回顾这段历史。

  娓娓道来并不是毫无波澜。国共两党的节奏其实是不同的。共产党这边在认真搞事业:和谈,渡江战役,准备开国大典的同时,也在舒坦的过着小日子,管他英舰入侵还是国民党的暗杀,都从容应对,大家伙儿该回乡探亲的探亲,该进城听戏的听戏,该谈恋爱的谈恋爱,事业生活两手抓,谁都不耽误。而国民党这边又是暗杀毛泽东,又是寄希望于英军的支援,显得尤为紧张。同时,在整体“淡定”的节奏下,两党的处事方法和态度也默默体现出了不同。共产党尊师重教,对老一辈学者极为尊重,国民党则忙着处罚一众功臣;共产党关心土改后的农村生活,城里小商贩的收入情况,未成年的小士兵不许参加战争,片中具有悲情色彩的16岁少年田二桥,是在求了毛泽东开口后才得意参加渡江战役,而国民党这边14,15岁的新兵却占了2/5。种.种不动声色的细节设置,已然为胜利方埋下了伏笔。

  片中两场战争戏也极为宏大激烈,但也都点到为止,不过私以为也有些槽点。比如在三次警告入侵军舰后,既然最终决定开跑,为何第一炮打向了军舰的左右15米处,给了他们反击的机会从而造成解放军的更大损失?是为了突出先礼后兵?渡江战役双方炮火攻击后,解放军穿越火线身后也着了火还毅然向国民党奔去近身厮杀,以及注定be的田二桥插上胜利红旗那一刻的牺牲,虽是悲壮却也有些许夸张和刻意。

  最后,彩色修复的开国大典影像,让人激动振奋,让人感叹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雄起。整个观影过程都很安静,但直到片尾字幕结束,片尾音乐停止,观众才在一片掌声中起身离开,我想这就是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尊重吧。

  回头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如今在世界强国行列中有了姓名,回首过往自然是云淡风轻娓娓道来,我们铭记历史,那些得与失,伤或痛,苦和甜都沁入血液,深入骨髓,成为吾辈身体中的一部分,激励着我们稳步向前,自强不息。

  此生有幸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家。

【《决胜时刻》观后感】相关文章:

如何决胜职场12-20

决胜高考倡议书12-08

黄金时刻观后感影评11-23

厦门鼓浪屿轮渡时刻表09-07

决胜中考演讲稿04-14

决胜中考的演讲稿12-21

决胜中考的演讲稿15篇02-28

决胜中考演讲稿(通用27篇)03-28

奋战初三,决胜中考演讲稿(精选19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