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手段

时间:2022-06-03 09:25:02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手段

  导语:学生每天主要的时间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或者是玩耍,或者是学习,都离不开班集体,所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作为老师,也应该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做好准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高效地完成班级管理。

  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手段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老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我们做好学生的榜样,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形象是老师外在姿态和风貌的表现,其实更是老师内在修养的体现。作为老师,其形象应该是积极向上、态度认真、严肃有礼以及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而由于老师职业的特殊性,其人格形象和个人智慧魅力成为最主要的关注对象。老师应作为学生的榜样,应对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所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班级中、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感受到老师带给自己的正面力量。作为老师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全面符合教师的身份,这是言传身教的基本手段,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教育作用。

  二、推行赏识教育

  表扬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作为老师,要不吝啬表扬。但我们应注意的是,表扬不是一味地投其所好,浮夸的表扬只能助长学生的骄傲心理,而不会收到表扬的学生,也会为此感到不快和不公平。表扬应让学生感到成功、增强自信。

  三、利用主题班会,实行心理教育

  老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建立师生沟通机制,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是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大好时机,班会活动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如破冰游戏、团队游戏、沟通游戏、协作游戏等,学生在参加班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亲身体会到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做人处事的道理。班会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高效的班级管理,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而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手段

  1研究学生心理,优化班级管理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点,如果能采取合适的引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针对小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在班集体生活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让榜样来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同时,为班集体“制造”偶像,为班集体打造具体的发展目标。

  (2)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班主任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同时加以引导、教育,树立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从而达到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

  (3)在我国特殊国情的背景下,当前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多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因此,日常班集体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宽容,学会合作,做一个有责任心、讲诚信的人。让班集体成为一个大家庭,让同学成为兄弟姐妹。

  (4)推行赏识教育,表扬是最好的催化剂。日常班级管理中恰当的表扬可为学生的注入“兴奋剂”。当然,表扬不是一味地投其所好,不恰当的表扬不仅会增强学生的骄傲心理,而且会使未受到表扬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表扬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增强自信。

  (5)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实行心理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机会,与学生增进交流、拉近距离,同时也是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大好时机,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团队游戏、沟通游戏、协作游戏、创新游戏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受到启发,然后一起分享游戏心得。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彼此的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交流的引导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的关系,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即:学生的严师、朋友、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等等,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创设良好的实践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机会

  在生活中激发促成学生情感、行为的转变,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在交流研讨中学习过程和提高分辨能力;在求变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合作中使学生知道团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人格。

  (3)拓展教学内容

  延伸参与的空间,重视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人、事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拓展学生获得理解和认识的渠道,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紧抓细节,形成习惯

  在教与学的习惯中教师“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将学生的人格教育作为教师职业的终极目标,擦亮学生的火花,点亮学生的人格殿堂。

  3抓好差等生的转变

  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只有抓好这些差等生的转变,整个班级才能步调一致,团结向上,取得好成绩。

  (1)用爱抚慰学生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许多教育者取得奇效的座右铭,教师要懂得爱学生,只有爱,才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转化学生,首先要爱他们,爱,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要相信差等生是可以教育好的,是可以转变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利用各种机会,想方设法叩响他们心灵深处的琴弦,使他们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育,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奋起直追。

  (2)信任学困生的点滴进步

  信任差等生,就是相信他们一定能进步,一定能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对他们十足的信任,消除对老师的抵触,促使双方心灵相通,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雨露的浇灌。

  在对差等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及时批评,但不宜太多,要“多表扬、多鼓励”,如果经常批评、责备学生,把他们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无疑会把他们心中发芽向上的意志扼杀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相反,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会使他门知道老师很重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将会使他们心底蕴藏的一种自我肯定的强烈需要诱发出来,增强信心,努力拼搏,表扬出自己的长处。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以心理健康护航,创设一种宽松的安全心理环境,那么,孩子们的身心就能和谐发展,就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手段】相关文章:

加强班级管理的建议11-22

如何加强班级自我管理12-20

市值管理的手段和方法03-27

怎么加强小学课堂纪律管理10-11

如何加强学校管理09-23

如何加强税务管理03-02

加强员工管理的方法04-01

如何加强存货的管理02-25

如何加强考勤管理02-24

如何加强现场管理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