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时间:2022-06-04 05:08:57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导语:小学阶段班级建设对学生成长有很大影响,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善于任用优秀人才管理班级,能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有利于学习进步。本文从班级管理、学生参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探讨小学班级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一.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

  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团干部为核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和团支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好坏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

  班委会、团支部组成后,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

  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大胆地使用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生会、校团委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才小用。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遇到问题先调查后结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教育学生。树立、培养、发现典型,大力在学生中加强宣传、鼓动,号召学生学习。

  二.吸取经验,敢于创新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照搬照套传统的管理模式,要善于吸取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如实行班干轮流制、根据学生特长大胆使用后进生等,都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及良好班风的发展。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想对头了之后就要大胆地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当然,做的过程也同时要思考原方案的利弊以及可行性,若有不当之处,及时调整、改变、丰富和完善,以便班级管理向好的方面发展。如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我针对他们的娇生惯养、意志薄弱等弱点,从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了教育方案,培养他们的意志品格,进行树立远大理想、人生观教育,坚持日常生活规范化的要求,培养自我约束力。可是,实践一段后,发现这些活动对另外一部分学生缺乏吸引力,难于把他们完全凝聚在班集体之中。于是又补充了另一种方案,创造磨练意志品格的机会,如开展爬山、游泳、野炊、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困难中锻炼,在实践中磨练,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宏观管理与细节管理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要提出整体要求,但不要太多、太细,这叫做宏观管理。一方面这种宏观管理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有责任感,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个性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指挥员”,只当“参谋员”,放手让学生去干,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积累个人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会学而不是培养学生学会。把班集体当作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各种能力的最好场所。但“宏观管理”并不是放手不管,放任自由,不闻不问,而是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他们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节管理,正是在宏观管理的框架下对宏观管理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严格要求与灵活变通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同样是一种爱,一种不可缺少的爱。因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指班主任提出要求时要有严厉的面孔,而是指要求应严格,并做到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并要持之以恒地贯彻到底,而且要严在理中,严中有爱。用任小艾的话说:“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当然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如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在管理方法上要灵活变通。根据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有所改变。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

  上要灵活变通,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变。

  五.把握时机激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适得其所、恰到好处、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个性好胜的学生应采取延长教育法,点到为止,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产生逆反心理,与班主任产生对恃,达不到教育目的。有的事情应当要及时为好,不能拖久,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

【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相关文章:

如何才能做好档案的管理03-11

如何才能做好物流管理09-16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做好03-02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09-15

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02-28

班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11-16

如何做好班级安全工作11-22

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做好10-17

如何做好宿舍管理工作12-08

如何做好基础管理工作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