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聚焦音乐游戏案例交流

时间:2017-06-16 常用资料 我要投稿
活动背景: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以指南为参考,结合2013年七彩“乡土·生活·艺术”主题展示周活动,我们开展了以主题“走进课堂.聚焦游戏” 艺术游戏教学研讨活动。希望通过实践性的课堂教学研讨,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上有更好的能力提升。为了解决音乐游戏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好的发挥音乐游戏教学的魅力,体现教学中的游戏性与音乐性。在我园艺术周来领之际,我们开展了音乐教学优质课展示的磨课研讨活动。以此提升教师“游戏化音乐教学”的学习和组织交流能力。

研讨活动时间:2013.5.

研讨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

研讨活动的主题内容: “走进课堂,聚焦游戏”,如何让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更“精彩”。

研讨活动的目的:

1.次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聚焦以及关注音乐游戏,以及明确如何提供有效的策略能使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中更加“精彩”

2.资源共享,贯彻《纲要》精神,通过园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研讨活动主持人:音乐教研组组长

研讨活动对象:音乐组全体教师、园领导

研讨过程中的要点:

教师如何提供有效的策略能使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更加“精彩”?

本次研讨活动中,以教师为主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研讨。本次活动有两位青年教师主动承担了教学研讨任务,她们是大班组的徐旭老师以及小班组的陈丽娜老师。两位青年教师从选材到设计教案,精心为我们进行了音乐教学游戏化的课堂教学研讨。

研讨活动的流程:

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活动《聪明老狼笨小孩》、《熊与石头人》现场教学观摩→授课教师介绍活动思路及活动后的体会和反思。(要点:1.在大班当下主题活动当中,音乐游戏活动《聪明孩子笨老狼》是如何产生的?2.如何做本次活动的前期铺垫?3.反思在这种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中是否有新的活动效果?)→教师互动研讨→活动小结。

案例叙述:(分别针对两位老师的几次磨课)

第一次磨课徐旭老师执教了一堂大班音乐游戏活动《聪明孩子笨老狼》,结合孩子们经常玩的“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带领孩子们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孩子们玩的意犹未尽,快乐的游戏为活动增添了乐趣。

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组的陈丽娜老师第一次磨课执教了一堂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熊和石头人》,让孩子们在边唱边跳之后,玩起了扮演石头的游戏,一个人变小石头不能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分析: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理解和想象。”

活动之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积极主动的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也提出了“游戏化音乐教学”的困惑,大家同时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努力去提升对于音乐教学的能力。组内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后两位执教老师又进行了第二次的磨课尝试。

徐旭老师在第一次磨课的基础上运用了图谱教学,不仅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聆听音乐,并能听懂音乐。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游戏,孩子们的参与度就更高了,这使得这个音乐活动更加富有趣味性。

分析:图谱教学的运用为本次游戏活动的开展增加了一丝亮色,让整个音乐游戏活动能够变得更加有效,因此孩子们学会听音乐的能力也从中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陈丽娜老师则在第一次磨课的基础上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性,将幼儿一个人变石头人生成到请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孩子一起变石头人;这样不仅提升了游戏的难度,还让这个活动的衔接更加自然,显得层层递进。

分析: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直观形象的表现,孩子们通过游戏掌握音乐的各种技能,比如说:学会听音乐,什么时候是熊出没的声音?什么时候又是变石头人的声音?通过多种游戏形式让孩子轻松掌握音乐技能。

在前两次磨课的基础上,组内老师又给予了两位执教老师更多的宝贵意见,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两位老师对游戏环节的设计等,又提出的了新的观点,固然又生成了第三次磨课活动。

徐旭老师的第三次磨课以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故事进行导入,固然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本次音乐游戏的活动名称改为了《狐狸和兔子》;将原来的游戏改为了一个集体舞游戏的教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分析:绘本的运用为本次教学活动开了一个好头,让幼儿在听听、看看、做做、玩玩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和表现乐曲诙谐、轻快的特点,并通过图谱演示、教师示范的方式,仔细听辨音乐的结构,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陈丽娜老师的第三次磨课进一步增加了趣味性与情境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在前两次的基础上,为了让情境能够衔接地更加自然,将其情境的设计与活动内容更加贴切,显得更富有趣味性。

分析:情境化的游戏更容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孩子们能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去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经过了前两次磨课,这次的磨课又是一个新的提升,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能大胆地激发孩子对音乐的表现力。

研讨活动后的体会和反思:

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是组织开展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活动观摩的前提下开始的,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讨,到本次教研已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研讨时间。同时我们经历相关的理论学习、小组研讨、小组观摩,本次教研活动的问题也是来源于小教研组。大家都知道,音乐活动(音乐游戏)一直是我们老师感到比较棘手的活动,如何在主题背景下进行音乐领域活动更是让老师们感到困惑。因此教师在研讨后感触很深,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老师感到收获很大,在一系列的研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对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的价值、特点及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与单纯的音乐活动之间的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积极尝试开展了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积也吸收了很多新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如:怎样让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研究主题背景下音乐活动的同时,将积极开展对音乐区角活动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努力实现通过音乐活动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此次活动,将“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进行了诠释,为音乐教学研讨提供了鲜活的实例,让老师们在观摩他人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一次全新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