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诗歌教学《下雨了》师徒结对评课材料

时间:2017-06-16 常用资料 我要投稿
聆听好金老师的小班诗歌教学《下雨了》,总体感觉,目标定位清晰、准确,课件颜色鲜艳、动态生动,能吸引幼儿眼球。教师语言生动,教态亲切,能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给予回应。整个活动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简单若列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和缺失:

亮点:

一、调整诗歌,让幼儿适合学

这本是一首有七句话组成的较长的诗歌,适合幼儿进行诗歌欣赏,不适合幼儿朗诵和表演。但既然定位在诗歌学习,那就要对诗歌进行改编。金燕老师非常聪明,她把水中的三个不打伞的小动物去除,将前面的四个小动物进行同意格式“下雨了,滴答滴答,谁打着一把什么伞”,将其改编成了是一则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短小诗歌。确实,固定的格式,让幼儿填空式地大胆表达,突破的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更乐说,更主动说,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诗歌的学习也变得更容易了。

但是听课时,我和柴园都发现“下雨了,滴答滴答”重复次数太多,因此,可以在开头引用,其它诗句可以不引用,这样诗歌会更通顺、押韵,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二、生动课件,让幼儿容易学

听课老师,对这节课的课件赞不绝口,确实非常生动,图片表现的诗歌内容也一目了然,虽然经过大师的指导,但金老师也是功不可没的。从素材的收集,到图片的排版,都花费了她不少的心思,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_@我是分割线@_@

课堂中,金老师借助课件,让幼儿观看图片,运用个别回答、集体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学说诗歌中的固定句式,为诗歌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教学,让幼儿主动学

金老师对整个活动的预设是比较开放的,开头的声音猜想,导入主题,内容猜想:小雨了,小动物们该怎么办?给了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接着,第二部分,边看课件边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学说了诗歌的固定句式,孩子们显得非常主动,表达也非常积极。第三部分,欣赏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运用了指向性猜想:“你喜欢诗歌中的谁,下雨了,他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完整、生动地进一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最后部分,表演诗歌,体验快乐,启用了自主原则,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体现了孩子们表演自主性,调动了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没有缺失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剖析,才能为青年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以下,我也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解读教材,要更细致

这里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动物朋友的蘑菇伞是怎么样的?是一把伞上面画着很多蘑菇还是就是一个像伞一样的蘑菇,下面躲着小动物?这也是我和金老师争论的地方。我觉得这两个定义都是正确的,只是一个是从成人的眼光来看,一个是从孩子的眼光来看,但是,我们执教的对象是孩子不是成人,所以像伞一样的蘑菇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蘑菇伞。从这个问题上,我也想到教材的解读,要用孩子的眼光去解读、分析教材,设计适合她们、为她们认可的教案,才是灵动的课堂。这是金老师以后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大家值得反思的地方。

@_@我是分割线@_@

二、环节过渡,要更耐心

金老师设计的环节循序渐进,清晰明了。但是环节过渡的时候有些着急,如:如第一个环节过渡,老师抛出了开放问题,很多孩子积极回答,但当一个孩子回答出让小动物打一把蘑菇伞后,金老师马上马上转入到了第二个环节的教学,很多孩子都失落地放下了小手。我觉得,这里,金老师可以再缓一缓,让更多的孩子来讲一讲办法,然后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里的小动物都想了些什么办法?自然地转到第二个环节。还有,第三个环节,配乐欣赏完诗歌后,没有进一步熟悉、朗诵诗歌,马上转入表演环节,可能也是因为有些着急了,作为新教师,这也是常常碰到的问题。我想,只要再多一点点耐心,少一点点急躁,金老师一定能做得很好的。

以上,是我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金老师和在座的老师们一些启发,再次感谢老师的聆听,感谢金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希望我们乍幼老师们的课堂越加灵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