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策略 与家长有效沟通

时间:2017-06-26 家园互动 我要投稿
九畹溪镇幼儿园 张琼英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家长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从孩子在园的日常生活到孩子的知识、能力、性格、习惯的培养发展都受到家长的广泛关注。在每天的入园接待和离园告别以及其他时间,幼儿教师都要面对家长就自己孩子各方面情况的询问,有时还要主动与那些不太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交流谈话。

如何与幼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和自己工作的理解支持呢?通过这几年与幼儿家长的接触,我认为除了做好日常分内分外的工作,还要针对各类家长和幼儿的表现随时调整交流沟通的策略和艺术。

首先运用角色互换,调整自我心理落差,保持沟通的平等。

虽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对每个幼儿都是平等对待的,但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幼儿在情感、技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工作细节不了解,对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不太满意,对教师的工作产生怀疑,特别是孩子受到批评或是与小伙伴发生小矛盾时,家长就会本能的产生“护犊之情”,免不了为自己的孩子进行辩解。小龙威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从北京回来上幼儿园时,操着一口好听的普通话,但他和小朋友们玩时,喜欢模仿奥特曼触碰他人,经常与他人发生小摩擦,老师与其奶奶交流此事时,奶奶情绪激动,在办公室当场咆哮······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和家长讨论孩子存在的过失,不要与展开家长唇枪舌战,而是要保持冷静,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去体验、理解家长的心情,给孩子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平复家长的情绪。教师要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包容孩子,让家长看见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诚心帮助,从而释怀心中的疑虑,进而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今后给予积极配合。

家园沟通交流是双方的,作为有着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要与家长保持平等的交流关系。孩子来到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就有了共同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姿态,面对家长提出的各类要求和意见,乐于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心声,重视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如遇特别挑剔的家长和过分的要求,教师要及时调整心理落差,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家长的看法,并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用积极的心态和工作改变家长的看法。我们可以邀请他们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他们更细致全面的了解教师的工作,了解孩子的动态发展,从而改变与教师的交流心态。

其次,讲究交流技巧,尊重家长及幼儿,提高主动沟通质量。

幼儿教师平时工作琐碎繁重,心身压力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教师在管理中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有时就会招致不合理甚至不近人情的批评、指责。对此,教师要充分掌握沟通的主动权,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增进双方信任感。从接受孩子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主动担负沟通的责任,孩子的整体表现到细微变化,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教师在解决孩子问题中采取的措施等,都可以让家长及时全面了解教师的意图,主动交流可以避免因孩子缺点暴露而不得不面对时产生误会、隔阂。通过客观面对家长的非议,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孩子、家长、教师(幼儿园)三方面对面调查澄清事实,还原事情真相,消除误会,取得家长的理解。

在与家长交流中,先报喜,后报忧。孩子需要表扬,家长也需要肯定,与家长交流时不要吝啬对幼儿及家长的表扬与赞美,充分肯定孩子的亮点,让家长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美好愿望,拉近彼此之间交流的距离,让家长顺理成章的接受对孩子不足之处的批评和建议。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良好,回家则是另外一幅面孔。

@_@我是分割线@_@

与家长交流这个问题时,先肯定孩子在园的表现,同时向家长和孩子传递“要是回家也像在幼儿园一样会更好”提示信息,家长则会有意识的配合幼儿园和班级搞好教育衔接。

多用单独谈话,保护家长和幼儿的自尊。即使是批评孩子的不足之处,也要注意谈话场合,在入园和离园以及家长开放日这些人员集中的时间段,教师尽量不要当着众人大声和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避免家长迁怒于弱小的孩子,造成教师家长双方情绪的对立。

在交谈中语气平和委婉,先扬后抑。向家长反映孩子问题时,教师言行不要掺杂个人主观意识色彩,给家长居高临下的感觉。交谈态度要亲切和蔼,减轻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压力,再逐步深入的谈话中,双方积极坦诚的面对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寻求有助于改进双方教育的方法。

再次,因人而异,找准沟通的切入点。

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性格等因素决定了家长之间的差异,教师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要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有的家长太过热情,只要一搭话,就会没完没了,教师要选准讨论的主题,引导其围绕重点交流;有的家长不善言辞,教师要主动建立沟通关系,可以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家长心声,当面交流有困难的,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让孩子捎带口信等;目前,农村留守幼儿较多,大多是隔代教养,与爷爷奶奶交流更是困难,教育的责任和压力几乎全落在教师肩头,教师要帮助他们了解相应的育儿理念,传授实用的管教经验,提高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从而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对那些挑剔的家长,教师要注意工作细节,让家长看见教师对孩子细微之处的真情关注,机智的化解家长的责难,务实工作,真诚待人,争取家长的认同。

总之,与家长交流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教师把握家长心理,换位思考问题,尊重家长及幼儿,家园关系、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沟通会更加畅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