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数学课《数学广角》有感

时间:2017-05-02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作为语文老师很少有机会听数学课吧?今天,因为张老师用我们班的孩子开课,使得我这个语文老师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聆听了一节别有情趣的数学课。【聚焦课堂】一、内容的趣味性。课的内容是《数学广角》,据数学老师介绍,《数学广角》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每到上这样的内容时,学生们都显得很兴奋,学习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课堂往往很活跃,内容也很有意思。今天探究的主题是:“圣诞节到了,有四个孩子互通电话祝贺,每两个人互通一次电话,一共要打多少次?”当然,这个“圣诞节”是张老师创设的一个情境,但孩子们还是很快地进入了情境,伸出小手,握起中间的三个指头,以大拇指贴耳打起了电话,课也就在这说说玩玩中开始了。后来,张老师还让孩子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圣诞老人开锁,大家津津有味地研究着,尝试着,沉浸在助人的快乐中。
二、过程的可操作性。
张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一是探究“四个人,每两个人互通一次电话,一共要打多少次?”二是拓展“假如是五个人的话,一共要打多少次呢?”三是实际应用“圣诞老人的礼物袋上有一把需用两把钥匙开的锁,现在有四把钥匙,需要试多少次才能打开这把锁?”四是游戏巩固“通过抢凳子让学生明白复杂的问题也可以变简单的道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让学生通过“演一演”、“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方法,知道了像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注意“有顺序、灵活、周全”,不能随意而为,否则会少算或多算。小组合作在这节课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在探究“四个人,每两个人互通一次电话,一共要打多少次?”时,张老师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演一演”打电话,并把怎么打的方法画下来。学生们马上行动起来,你打给我,我打给他……祝福声此起彼伏。接着,学生们画下了自己小组打电话时的简易的示意图。然后,张老师挑选不同方法的三个小组的示意图贴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时,张老师又让这些小组的四个学生演一演打电话的过程,再让别的学生边说边画出打电话的路线图,从而得出“一共要打6次”的结论。
方法一:生1→生2,生2→生3,生3→生4,生4→生1,生1→生3,生4→生2。
方法二:生1→生2,生1→生3,生1→生4,生2→生3,生2→生4,生3→生4。
在方法二中,学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四个人以正方形的各端点站立,还有一种是四个人一字排开,但学生打电话的方法却是一致的,都用上了“3+2+1=6(次)”的算式。
方法三:因为在班中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于是,张老师便出示了三班小朋友的一种算式:3×4÷2=6(次),问学生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接下来,又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的办法,使学生明白了“3×4”是每个人都打了3次,“÷2”是因为这样一来两个人之间就通了两次话,而要求只要一次,所以就“÷2”,结果也是“6次”。为了让学生明白得更直观些,张老师还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人打3次是怎样的情形,“÷2”后又是怎样的情形。我想对于难点的突破,这样的处理是非常好的。
而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在后来的拓展中,有个学生马上想到了用算式“4×5÷2=10(次)”比较好。究其原因,他说:“前一种方法不方便,假如数字很大像100的话,算式就要‘99+98+97……+1’,这样计算非常麻烦。而用这种算式的话,就是‘99×100÷2’就行了。”学生都能灵活运用了,可见这是多么高效的课堂啊!
三、参与的全员性。
整堂课中,每个学生都在动,动手、动口、动笔、动脑,思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特别是帮圣诞老人开锁时,每个人都想上去“摆一摆”,尽管有几个孩子的摆法看得我眼花缭乱,但也不能说他没道理,他(或她)的心里可清楚着呢。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想要尝试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真不愧为《数学广角》呀!
四、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教学的结果当然是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近来也一直在强调有效课堂,从张老师的课中让我明白了何为有效。从探究中学生学会了两种表达的算式,并能运用在拓展上,在实际运用中又知道开锁时两把钥匙要交换着开,所以不用“÷2”。然而在游戏“抢凳子”中,问“三个人,两把椅子,会有几种结果呢?”按照常理的话,学生会想到“××”和“××”一种,“××”和“××”一种之类的说法。但是,学生却用了排除法,马上想到有三种结果。因此,当人数增加到4人,椅子是3把的时候,学生也能用排除法很快地知道有4种结果。学生能如此的举一反三,真的很了不起,而张老师也就顺水推舟地说:“是呀,有时候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复杂的问题可能就变得简单了。”到课的最后,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学到了新的解决办法,同时还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教学吗?
【课后反思】
整节数学课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合作学习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的目的非常清晰,目标的达成度也非常高,不失为一节高效又充满着吸引力的课。然而,再来看看我的语文课堂呢?
一、拖沓
就如数学老师听语文课,觉得语文真麻烦,一句话还颠来倒去地读呀说呀,没完没了的。假如用“理性”和“感性”来概括语文课和数学课的话,“感性”无疑是属于语文的。因为每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不同的,我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这句话,你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解读这句话,又因为新课程比较注重人文性,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求是多元的,所以,一句话可以读出多种理解来,有的甚至连作者都没想到的方面,我们也读出来了。这对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是有帮助的,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教学显得拖沓。
二、模糊性
语文,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作者的心情、想法?是学习语言文字?还是学会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可能是语文涵盖的面太广了,使得我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讲什么,便胡子眉毛一把抓,自以为让课堂变得很充实,却也很模糊,重点在哪呢?一节语文课下来,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这是不可测的,真的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啊。
当然,学科的不同形成了不用的教学风格,欣赏数学老师的言简意骇,自己却不得不罗里罗嗦;喜欢数学课的清晰明快,自己却不得不旁敲侧击;羡慕数学课的一目了然,自己却不得不遮遮掩掩。
也许曾经教过几年的数学,使我对数学还是念念不忘,记着它好多好多的好,所以对教语文越来越没信心,而且发现越教越觉得不会教语文了,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