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计划

时间:2023-04-07 09:59:38 活动计划 我要投稿

有关活动计划模板集锦六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活动计划模板集锦六篇

活动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促进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2.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地球家园、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间凝聚力,增强教师的向心力,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

  三、参加对象:

  七、八年级学生

  四、活动措施:

  1、制作:制作地理模型,绘制地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制作地球仪、等高线模型,生态环境模型等。

  2、编写调查报告:即针对某一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收集图片、文字、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报告。如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等方面。

  1

  3、学写小论文:开设上网查阅、沙尘监测、实验室及野外考察活动等实践学习活动,学习撰写小论文,利用学校的网站发表小论文,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地理事物、乐于收集地理资料的良好习惯,扩大知识面。

  4、创编地理板报、地理手抄报:以环保、地理小常识、地理科普知识为主

  五、组织方案:

  1、由每班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每班推荐一名组长来负责各成员任务。

  六、活动要求:

  1、报名参加的同学不能半途而废,每次活动全体成员必须准时到场。 2、根据各组实际情况,各小组长要定好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记好活动记录。 3、各小组活动确保五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场地、落实时间、落实安全、落实任务。

  4、各组计划要切实可行、具体,不能放任自流,小组长必须临场安排指导。

  七、活动时间及地点:

  正常情况下,每两周举办一次,时间为周四的活动时间,地点按照活动内容而定。如遇特殊情况,提前另行通知。 八、周活动安排表:

活动计划 篇2

  工作首先得计划好吗,才能够执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社工开展活动计划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

  参与人员:XX30820308李a(小组长,初期,后期)

  XX30820306黄b(结束)

  XX30820309李c(中期)

  XX30820310梁d XX30820311梁e(前期)

  XX30820316刘f XX30820322吴g(中期)

  在确立 “成长新动力”这个小组之前,我们首先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了解,再通过厘定需要来构建理论构架,最终确定目标。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

  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

  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xx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xx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xx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活动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领导和教研室的指导下,围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的综述,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研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交往合作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3 使学生形成合作 分享 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及陶冶学生的亲情意识。

  3、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5、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领导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6、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自理的方法和研究、实验实证的方法。

  7、充分听取学生方面有效可行的建议,灵活机动的开展活动。

  8、能根据时间、环境等的变化来开展响应的活动。

  四、实际现状

  通过开学来与各班级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好动,而且较喜爱手工制作类,喜欢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五、具体措施

  活动一:废品收集与利用

  十月份:

  (一)调查——计划

  1、学生根据各自兴趣、习惯自由组合成小组。评选最能干的小组长。

  2、组内进行市场调查。

  3、观察组长的能力,以便以后的活动开展。

  4、组内制订计划,了解废品回收与利用的知识。拜师学艺——老师、

  家长、社区老人等。书报、网上等找资料??(要求计划有粗、细。可以组内设想。)

  (二)动手做一做

  老师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每周组内小结。

  进行阶段性评比。

  对价值性的问题要有原始资料存档。

  十一月份:(一)1中途评价

  老师注意对活动方向作适当引导,对一些创举性的给以特别关注。

  2制作与整理。

  加工整理成型。

  (二)特色活动:布置实践活动成果展。

  动手做做——比比。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谈一谈自己有什么设想。

  活动二:安全伴我行

  20xx年12月 20xx年1月份:

  1. 搜集整理交通事故的案例、为保证学生交通安全所施行的有关措施。

  2. 信息反馈,交流讨论。

  3.了解大人们对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4.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交通现状。

  5.有关交通法规的学习和认识,和有关交通警示语等。

  6.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7. 做好手抄报 。

  8. 多种形式展现活动成果。

活动计划 篇4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快过去了,在这学期里我能按照开学初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每大周二、四、六、一、三下午的第四节课为上课时间。多数团员都能准时到位,课堂上认真积极展现自己讲故事的才能。其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有如下几位吗,:一(1)班的鲍苗苗、一(2)班的李娟、一(4)班的卞童心、二(1)班的田佳俊、赖晓翌、李一飞、二(2)班的陈梦雅、二(3)班的钟雨恒、二(4)班的葛涵、张怡冉等。现在学生会讲的.故事有:《滥竽充数》、《井底之蛙》、《海的女儿》、《红蜡烛和美人鱼》等。

  做得较好的地方:

  1.为了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我们有时分组,各成员在组里轮流讲自己的故事,在这过程中,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学生可以多种形式选择故事来讲,以丰富教学内容。

  3.每个成员参与评价,每节课结合“课堂表现”和“讲故事”两方面的内容相互打分,以提高各成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4.期末对每个成员进行了考核,并以“讲故事擂台赛”的形式记录成员的学习成果,最后评选优秀学员。

  不足之处:

  1. 由于学校各项活动的举行,社团活动常被取消,以及放假那天的最后一节课常被忽略,这给社团工作带来了些许不便。

  2. 个别成员不够重视,准备不充分。

  2.有个别成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坚持而中途不请假缺席。

活动计划 篇5

  本周


  工作


  要求


  1、主题:奇妙的声音(一)


  2、在想一想、做一做、听一听的过程中,知道声音的有无,辨别声音的差异,确定声音的方位,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发现自己和周围的联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3、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声音。


  4、探索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奇妙的声音。


  环境创设


  1、幼儿自带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来幼儿园,丰富玩具区角。


  2、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扩音喇叭展示在区角上。


  家园联系


  1、和孩子一起寻找人们在生活中发出的声音,如刷牙声、走路声、绞毛巾的.水声、钟表走动声、电锯声、车轮滚动声等待。


  2、和孩子一起用石头、树枝等自然物在大自然中敲敲打打,聆听不同的声音。


  日期


  内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日)


  日常生活


  晨间


  活动


  来园


  5、来园时,热情接待幼儿,并让他自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6、区域活动:在科学角提供一些小的空瓶子和若干豆子,让幼儿探索不同豆豆发出不同声音。重点指导剪纸。


  7、晨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4、个别教育:提醒幼儿热了用毛巾擦汗。


  1.提醒幼儿排队时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人、不插队。


  2.睡觉前,指导幼儿互相帮助,帮同伴拉裤脚管脱裤子。


  3.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去购买小摊上的油炸食品,不吃垃圾食品。


  4、春游前的教育:教育幼儿出去游玩要注意安全,拉好大人的手。


  5、教育幼儿要学会分享,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


  体锻


  集游:切西瓜(跑)



  小兔抱皮球(跳)



  钓鱼(跳)


  分散游戏:玩圈、玩球、踩高跷、玩沙包等,重点指导幼儿玩沙包。


  教 学


  活 动


  语言:爱唱歌的大恐龙


  春


  游


  分


  艺术:敲敲打打真热闹


  清


  明


  放


  假


  社会:我的身体会唱歌


  户外:玩圈


  组


  户外:捕鱼


  户外:跳跳鼠


  游 戏


  活 动


  上午


  角色游戏:


  重点指导娃娃家


  角色游戏:


  重点指建筑角


  角色游戏:


  重点指导图书屋


  下午


  玩沙


  音乐游戏:开火车


  做做玩玩:郁金香


  户外活动:滑滑梯


  娱乐游戏:抢椅子


  评选:会控制自己的宝宝


活动计划 篇6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最终使自己站起来。教师作为传道解惑者,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因此我将计划规定如下:

  一、读书目标:

  1、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理论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以适应形式的发展。

  2、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与修养,提高自己运用科学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3、培养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读书内容:

  1、把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与自身修养,这学期我将阅读以下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做最棒的'老师》、《给知心家庭》等教育专著。

  2、运用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阅读、学习教育教学的新动态,跟上时代的脚步,做一个“时尚”的老师。

  三、时间安排:

  把读书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如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所以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直至这样的坚持成为一种习惯。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

  四、及时反思:

  “反思型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有人说:学习中的反思就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反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异常重要,因此我做了以下计划:

  1、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积极与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共同发展。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因此,我们应该多与同事交流,加强交流,及时反思。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让与课堂教学效果以及相关教学活动相结合。

  2、每月撰写1—2篇读后感,把它记载我的博客里。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以上是我的读书计划,但我知道,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现在提倡终身学习。作为教师,更应该做好带头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能力担当这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相信我们都可以!

【活动计划】相关文章:

活动的计划03-24

活动计划模板03-19

关于活动的计划03-19

班级活动计划03-19

酒店活动计划03-19

教研活动计划03-22

最新活动计划03-21

有关活动计划03-25

腰鼓活动计划03-23

半日活动计划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