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计划

时间:2023-05-17 19:23:42 活动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活动计划集合7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计划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活动计划集合7篇

活动计划 篇1

  一、接案

  (一)建立关系

  案主是通过公安局护送来的,首先救助站给案主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通过社工的主动安抚使案主能够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环境,其次可以借助谈话的方式去了解案主,使案主能够开口说话。

  二、收集资料

  (一)个人资料

  1、基本资料

  姓名:杨冰

  性别:女

  年龄:12岁

  籍贯:暂无

  教育程度:因多次离家出走,暂时休学

  2、生理资料

  无疾病史,身体健康

  3、心理资料

  性格开朗,好动活泼

  (二)、环境资料

  1、家庭环境

  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有时打骂她,后父亲外出打工,跟随奶奶生活,开始离家流浪

  2、延伸的环境系统

  姑妈,奶奶对其比较关心;因其不太上学,父母离异,与同辈群体的交流较少;因多次离家出走接触社会较多。

  三、预估

  (一)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

  1、教育问题,案主多次离家出走,没有接收到良好的教育

  2、因父母离异,父亲对其打骂导致家庭环境不和谐

  3、多次离家出走,在社会流浪心理上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4、对家庭的冷漠和厌恶

  (二)预期目标

  1、使案主能在救助站内找回家的温暖

  2、说服案主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

  3、增强案主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计划

  (一)短期目标

  1、和案主认识并鼓励按住说出自己的情况

  2、辅导案主进行必要的学习

  3、使服务对象了解救助站的环境

  4、加强案主和救助站环境的适应程度

  (二)长期目标

  1、案主能够回到自己的家庭中

  2、改变案主对自己家庭的认知,使之树立起对自己家庭的信心

  3、为案主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4、恢复正常的.教育

  五、介入

  第一节

  时间:20xx年8月7日—-9月7日

  地点:青岛市救助管理站

  目标:初步接触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了解案主的情况

  活动:

  1、首先介绍自己然后鼓励案主自我介绍

  2、介绍救助站的环境,询问案主有什么需要

  3、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的方式加深互动,比如丢手绢

  第二节

  时间:20xx年9月7日—10月7日

  地点:青岛市救助管理站

  目标:巩固关系,加深了解

  1、 每次和案主见面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情,对案主的问题

  能够进行恰当的反馈。

  2、 说一些自己的糗事鼓励案主正视自己的处境

  3、 申请救助站的资源带着案主出去玩,比如说公园,动物

  园等

  4、 进行学业辅导

  第三节

  时间:20xx年10月7日—-11月7日

  地点:不定

  目标:恢复发展案主的社会功能,为案主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活动:

  1、组织附近的和案主同龄的小孩到救助站去和案主进行互动

  交流

  2、带案主去一些开放性的场地比如说广场,鼓励案主去和其

  他人进行交流并且和社工进行分享

  3、为案主提供合适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服务,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4、尝试着教给案主一些必要的能力比如怎么用洗衣机等,使案主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5、继续进行学业辅导

  第四节

  时间:20xx年11月9日—-案主离开

  地点:青岛市救助管理站

  目标:改变案主对家庭的认知

  活动:

  1、进行角色扮演,使服务对象能够体会到他父亲的感受

  2、鼓励她说出流浪时的经历以及在家的感觉进行对比

  3、带领案主去儿童福利院看一些儿童,激起案主对家的怀念

  六、结案

  提前告知服务对象及其家人结案时间,并告诉其结案并非不再关注, 还有后续跟踪

  七、评估

  (一)评估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二)评估内容

  1、目标的实现程度

  2、服务对服务对象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

  3、社工的绩效

  八、跟踪

  定期电话跟踪服务、定期家访

活动计划 篇2

  为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中办国办《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我校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

  一、充分认识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要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社会延伸,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学生毕业资格考核评估 的`一项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社会实践形式:

  1、社会调查;2、社区服务;3、勤工俭学;4、科技文化活动;5、生产实习;6、公益活动;7、军事训练;8、志愿者活动;

  三、社会实践时间安排:

  1.初一新生入学安排在八月底,两天时间;

  2、公益活动:

  校园晨扫(每天半小时),校园保洁(课余时间),大扫除,寒暑假返校日;

  3、社会调查:

  ①课时(语文作文课指导怎样写好社会调查报告);

  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调研、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

  ③周日进行社会调查;

  ④寒暑假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社会调查活动;

  ⑤组织各种形式暑期夏令营(学生干部夏令营、科技夏令营)

  4、科技文化活动:

  ①各年级开设电脑课(每周一节);

  ②“班班有歌声”活动(每年5月份);

  ③小歌手比赛(纪念“12、9”学生运动);

  ④元旦文娱会演;

  ⑤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⑥组织秋游、春游。

  5、生产实习:

  ①组织各年级到农村基地劳动锻炼,校内外植树(“3、12”植树节)、“6、5”世界环境日等等;

  ②花圃护绿活动;

  6、社区服务:

  要逐步建立学生假日社区服务制度,以团员干部为主,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假日社区服务小组,开展服务活动;

  7、志愿者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校环保自愿者行动小组,开展一系列活动。

  三、建立校内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校内基地:

  1、公益劳动类:卫生包干区、护绿区、教室、宿舍、校园环境;

  2、生产实习类:爱护校园花草树木;

  3、科技文化活动类:图书馆、文化节、“三小”活动、“班班有歌场”合唱活动、小歌手比赛、元旦文娱晚会、计算机技术教育(每周一课时);

  4、志愿者活动类:为离退休教师服务,清扫图书馆、科学楼等。

  校外基地:

  1、生产实习类:

  2、军事训练类:

  3、科技文化节类:文化馆、科协等;

  4、社区服务类:电信局、派出所。

  四、管理方式:

  1、学校管理:采用“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卡”和“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每生一学期分发一张,按学期登记入卡,每一学年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登记卡 材料记入“考核表”。一学年结束后上交年级组,交德育处保管,学生一学年根据“考核表”及时登入“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2、年级管理:年级组要根据本年级学生特点,按照学校安排,精心组织和安排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科技文化活动等。

  3、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应组织好各种活动,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每次外出活动应事先做好申报,经批准后,方可组织,活动中应贯彻环保方针,活动后应有小结和留下资料(摄影、小结、心得体会等),负责写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鉴定。

  4、材料管理:德育处做好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材料保存,分年级、分年度造册保管。

活动计划 篇3

  一、本学期教研活动工作重点

  1、以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为重点,辩证解读语文课程理念,树立“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而教”的理念,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总结课改以来的经验和成果,树立典型,加强薄弱环节研究,进一步推进语文素质教育。

  2、以新课程教学调研为载体,继续关注农村地区的.语文课改情况,重点对高段教学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质量专题调研,并将教学调研和送教下乡相结合,做好传播、指导、服务等工作。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大力研读教材、研究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活化、优化语文实践,推广课堂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教学细节为切入点,研讨课程理念的落实和深化。

  4、以校本教研联系校为基地,大力推进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践跟进”为特征的校本研修,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借助教研网站、教师博客等网络技术来改造传统教研,积极开展网上教研交流等活动,充分放大教研资源,提升教研品质。

  5、以骨干教师研修班为抓手,活化研修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群体智慧,增强教学辐射力,引领基层学校继续推进班级读书会和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帮助青年教师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打好基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底蕴深厚、思想活跃、观念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优秀骨干教师团队。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集体调研、教学视导等途径,以听课、评课、座谈、访谈、研讨会、问卷调查、培训研讨、网上教研等方式获取语文教研信息;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发现典型经验,推广优秀教改成果,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1、浙教版小学语文高段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日期活 动 内 容地 点参加对象

  18.28~9.3预备周

  29.4~9.9市小学语文新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备课会

  教研员工作例会市实验小学教研员

  骨干教师

  39.11~9.17地方课程《话说**》培训会

  校本教研联系校活动教研员

  49.18~9.24市教学叙事案例评比

  组织参加省教学论文、教学叙事案例评比教研院教研员

  59.25~10.1“江浙沪”三省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小学科集体调研义乌教研员

  610.2~10.8国庆节学员

  710.9~10.15浙教版教材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调研

  校本教研联系校活动联系校教研员

  810.16~10.22小学科集体调研市直教研员

  910.23~10.29校本教研活动联系校骨干教师

  1010.30~11.5小学语文第三期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三)学员

  1111.6~11.12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湖北骨干教师

  1211.13~11.19**市农村小学新课程研讨会农村

  1311.20~11.26网上教研联系校骨干教师

  1411.27~12.3市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暨省教坛新秀教学

  展示活动待定骨干教师

  1512.4~12.10校本教研活动联系校

  1612.11~12.17第三期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四)农村

  1712.18~12.242009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暨省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年会联系校学员

  1812.25~12.31省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培训会绍兴

  191.1~1.7地方课程学生读本修订会教研院教研员

  201.8~1.14校本教研联系校活动联系校骨干教师

  211.15~1.21

  221.22~1.28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专题调研教研员

  231.29~2.4学期总结教研院

活动计划 篇4

  一、活动目的:

  以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先锋榜样,继承烈士遗志” 的热情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达到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教育目的`。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每个学生准备1至2朵小白花,穿蓝色校服。

  2、 班主任做好扫墓纪律教育。

  3、 各班做好春游安全教育

  4、 五(2)中队作好少先队员代表讲话的排练。

  三、活动过程:

  1、8:00操场集合出发

  2、9:00开始扫墓活动

  3、10:00停车场集合前往春游地点

  4、下午2:00:乘车回校

  5、下午2:40错时放学

  四、扫墓活动:

  1、“敬献花圈”

  2、“寄志抒怀”

  3、“献花致意”

  五、 春游活动:

  活动地点:一、二年级:苏东坡纪念馆、花港观鱼 三、四年级 :于谦祠

  六、六年级 :植物园

  活动时间:上午10:00~下午2:00

  活动车辆及门票:总务处

  总负责:

  各班配班老师:

活动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xx年中小学冬锻活动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阳光一小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抓住冬季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在学校中掀起冬季长跑、跳绳活动的体锻热潮,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特制定我校冬锻计划。

  二、时间安排

  20xx年11月底至20xx年2月

  三、组织人员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政教处、团委、体育教师、各班主任

  四、目标要求:

  1、全员参与:人人参加长跑活动,个个有绳并学会跳绳。通过“冬锻”,达到人人耐久力有提高,人人都会跳绳,学生长跑能力和体质都得以增强。

  2、量力而行: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

  3、天天活动:在校内利用课间跑操及活动课、体育课进行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锻活动时间。每个学生节假日也要积极锻炼。班级之间举办小型多样的友谊比赛,政教处负责,班主任组织。

  4、安全第一:开展“冬季锻炼活动”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对体弱多病的学生不要勉强,让他们遵医嘱进行锻炼,即使身体健康的学生,亦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按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进行身体全面锻炼的`原则,确保安全。

  5、积累资料。班级活动资料请各班主任负责收集。

  五、活动组织

  1、长跑-全校学生第十五周改广播操为冬锻长跑,组织形式同往年,各班按七、八、九年级顺序在跑道成逆时针方向慢跑,每天不少于4个来回(约800—1000米)。各班作好记录,活动结束后,看哪个班完成的象征性路程最远,并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出本班优秀长跑队员(每班在20xx年1月7日上报政教处2-3名优秀长跑队员)。

  2、跳绳-各班充分利用大课间时间重点练习跳绳(单跳、双跳及长绳)。要求所有同学人人都会跳短绳。全校各班在此基础上选拔人才代表本班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跳绳比赛。

  3、跳绳、拔河比赛(具体要求见竞赛规程)

活动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今年的11月9日是我国第22个消防宣传日,也是我省第19个法定消防日。多年来,学校一直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安全的重中之重来抓,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消防宣传日”活动和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根据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关于组织开展119消防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将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应对各类消防事故的.能力,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完善各类消防制度及职责。

  二、组织领导

  组长:z (校长、书记)

  副组长:z(副校长)、z(副书记)、z(副校长)、z(副校长)、

  z(副校长)、z(校长助理)

  成 员:z(校本部) z(苏高工校区)

  三、工作计划

  (一)准备阶段

  1、制定各类计划及方案,明确职责

  2、制定学校20xx年消防安全疏散演习方案并明确流程

  3、准备各类消防安全教育演讲内容

  4、设计消防宣传横幅内容

  5、制定学校消防员培训计划,确定人员及培训流程

  6、准备消防宣传展板

  (二)实施阶段

  1、消防应急疏散演习布置准备周

  1)下发学校119消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通知。

  2)消防应急疏散计划制定、人员安排、各项设施设备联系准备。如模拟着火源、烟雾弹;灭火器(干粉)40只;宣传横幅、义务消防队队旗;医疗帐篷及相关急救器材。

  2、消防疏散演习动员、培训、宣传周(10月29日—11月2日)

  1)10月29日国旗下讲话——警钟长鸣,消防安全教育。

  2)10月29日—11月12日利用横幅、橱窗、校园网、电子宣传屏幕等途径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3)11月1日(班会课)广播会——“消防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4)10月29日------11月2日学校消防员培训。

  3、消防应急疏散演习活动周

  1)11月8日(班会课)20xx年消防疏散演习

  2)11月5日—11月9日消防安全展板教育活动

  4、消防应急疏散演习成果展示和巩固月

  1)11月1日------11月30日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主题:全民关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

  2)、11月9日消防安全检查

  (三)总结阶段

  1、学校20xx年119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交流。

  2、保卫处做好学校20xx年119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并建立相关台帐。

  3、各系部做好本系部20xx年119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总结并建立相关台帐报保卫处存档。

  4、保卫处负责将学校20xx年119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教育局保卫处。

活动计划 篇7

  为了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结合本班情况,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大课间活动,既有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良好心理素质和集体精神。同时,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师生互动,增进了师生情感,有利于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性。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安排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4.规范性原则。实行“三定——反馈”制度,“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 “定内容”。“反馈”则是每次活动都要将详细内容记载到活动记录本上,便于在期中、期末开展总结交流。

  5.安全性原则。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每个活动小组每次活动都要清点人员,防止和避免活动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体育趣味活动:如跳皮筋、踢毽子、玩呼啦圈?

  2.跳绳(花样跳、跳长短绳等)

  3.棋类活动

  4.球类俱乐部 (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等)

  备注:阴雨天气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四、管理措施

  1、加强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和作用,使全体师生达成共识:大课间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发展,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2.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五、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文体教师指导活动。

  2、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4、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配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5、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活动计划】相关文章:

活动的计划03-24

个人活动计划03-26

推荐活动计划03-26

活动计划模板03-19

关于活动的计划03-19

关于活动计划03-18

最新活动计划03-21

教研活动计划03-22

读书活动计划03-25

少先队活动计划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