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泡脚注意事项与禁忌

时间:2023-12-21 15:40:38 炜亮 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天泡脚注意事项与禁忌

  冬季正是泡脚驱寒的最佳时期,但是泡脚不当就会引发疾病而造成死亡,这事不是危言耸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天泡脚注意事项与禁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冬天泡脚注意事项与禁忌

  冬天泡脚注意三大技巧

  一控水温。有些人习惯在泡脚时把脚泡得通红,并以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而事实上,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 左右为宜。这是因为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二控时间。有的人那不是泡脚,放水里一会就拿出来擦了,充其量只能叫洗脚,时间太短是不会有养生效果的,一般要在二三十分钟左右,必须感到全身热乎乎,额头有毛毛汗的时候才是最佳火候,额头属于胃经,胃经是阳明经,气血平衡,当额头发汗时代表热气已经温暖到脏腑经络。有的人习惯泡到浑身大汗才舒服,但这样就消耗了元气,属于泡过了,如果一个冬天都是这么大汗的话,到了春天人就会很虚,所以这个火候很重要。

  三控水量。刚开始泡的时候,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就再兑一点,直到盖住内踝骨上三寸的三阴交穴为最佳。

  下面一起来看看哪类人群是不宜泡脚的

  糖尿病患者热水泡脚易烫伤

  专家指出,患糖尿病易出现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而且这种神经病变非常隐蔽,患者自己往往不易觉察。出现神经病变后患者试不出水温,极易被烫伤。而且水温高,也易引发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足病情恶化。因此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洗脚时应先由家人试好水温,再让患者把脚放进水里,水温以37℃为宜。

  心脑血管病患者不适宜热水泡脚

  高水温使神经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扩张。高温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了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宜用过热的水泡脚。

  习惯性冻脚不宜热水泡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习惯性冻脚,有人想用热水暖暖脚,这样不可取。脚被冻了,说明受到极冷风寒的侵袭,温度低过身体正

  常耐受程度,皮肤、肌肉处于僵硬状态。

  此时如果突然用热水烫脚,会使温度从冷到骤热,皮肤、肌肉经受不起巨大的温差变化,从而加重了冻脚的病情,严重的甚至会使肌肉与骨剥离。因此,脚受冻后应用手适度揉搓,使脚发热,而不是简单用热水加温。

  泡脚的五个好处及八个禁忌

  一、泡脚好处多

  1、调整血压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足浴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

  采用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较好,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要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激素刺激一般采用外用中药法效果比较好。

  2、改善血液循环

  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

  3、促进新陈代谢

  足浴可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4、消除疲劳

  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劳,古人从实践中早已总结出热水足浴来消除疲劳。

  5、改善睡眠

  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二、泡脚有禁忌

  1、最佳时长15-20分钟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2、最佳水温在40℃-50℃

  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水量不可太少

  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或搪瓷盆,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4、泡脚时不宜三心两意

  做泡脚时不要看书、看电视,这样容易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5、泡桶注意卫生清洁

  如泡脚桶不清洁彻底或者桶壁内没有进行抗菌处理,脚上细菌就容易残留在桶壁内,造成对脚部的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桶十分重要。

  6、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7、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泡脚。

  8、泡脚后勿立刻睡觉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秋季泡脚方子

  1、杏仁茶叶方

  将杏叶和绿茶放在水里面煮,然后先在水热的时候洗脸洗手,然后在用凉下来的水洗脚。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2、当归桂圆方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3、磁石降压方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4、温肾散寒方

  威灵仙、伸筋草各20克,当归15克,大青盐(食盐)25克。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边洗边搓,直至水加至踝关节以上,双足暖和,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连续使用1~2个月。可温肾散寒,消除疲劳或使寒冷顿时消除,温暖和活力沿双足布散全身。

  5、治痛经配方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 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 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 5剂 ,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6、山楂当归方

  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

  7、老年人延年浸足方

  桂枝20克、川椒、红花、茺蔚子各15克。将上药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汁备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兑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8、治失眠方

  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

  9、治感冒或感冒头痛配方

  在热水中加食盐约50克左右,50-70克生姜。泡脚时,先把脚放在热气上熏,待水温下降后再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凉时可续加热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温时及时擦干脚部盖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觉就好了。

  温馨提醒,饭后不要立即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有烧伤、脓包疮、水痘、麻疹或足部外伤的人,不适合泡脚。

  秋季养生泡脚的好处

  1、调整血压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足浴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

  不过,泡脚绝不是单纯地泡就行,还得讲究时长和水温。最佳的水温以40℃,一般以手不烫为好。泡脚的最佳时间为半小时,一般在睡前1小时泡脚,能安眠保暖。

  2、消除疲劳

  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劳,古人从实践中早已总结出热水足浴来消除疲劳。

  3、促进新陈代谢

  足浴可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4、有助于血液循环

  秋冬许多人会感觉到手脚冰冷,其实是血液循环不畅通的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可以舒缓疲劳,改善睡眠。另外,在中医理论中,泡脚还有益于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说风湿、关节炎、感冒等常见疾病,只要坚持每天泡脚,可以起到减缓症状的保健作用。

  5、治失眠

  睡眠烦恼是很痛苦的事情,不仅白天无精打采,还会导致身体状况下降,推荐一个泡脚的方式,有助提高睡眠质量。加入鹅卵石磨脚可提高足浴的效果,促进人体脉络贯通,达到交通心肾、疏肝理气、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泡脚盆里加入鹅卵石,能起到类似针灸的作用 。睡前泡泡脚,失眠没烦恼。

  秋季养生泡脚的方法

  1、水中放盐

  调治便秘,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2、水中放醋

  治脚气,祛脚臭。

  3、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

  暖脾胃,祛湿邪。

  4、水中放干姜

  干姜温中散寒,回归通脉,调治风湿骨痛,畏寒怕冷。

  5、水中放花椒

  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6、水中放红花

  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有活血化瘀之效,助于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

  7、水中放白芍、益母草、当归

  调治痛经。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 而白芍可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8、水中放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

  缓解糖尿病(阴虚所致)。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冬天泡脚注意事项与禁忌】相关文章:

冬天泡脚的注意事项大全04-30

泡脚的好处及禁忌04-30

泡脚的讲究与禁忌04-30

谈泡脚的禁忌05-01

泡脚的好处与禁忌05-01

泡脚有哪些禁忌04-13

泡脚的禁忌有哪些04-01

白矾泡脚的禁忌介绍07-04

小心泡脚6禁忌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