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知识

时间:2022-06-04 09:23:55 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知识

  碘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血液中以碘化物的形式存在。人体长期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全国约有7亿人缺碘或碘不足,碘缺乏对人们健康、生活质量造成影响。5月15日是“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让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的健康知识,合理使用碘盐。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知识

  碘缺乏会导致疾病

  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往往取决于缺碘的严重程度,以及缺碘时机体所处的发育阶段。胎儿期可发生流产、死产、先天性畸形、克汀病等;新生儿期可致新生儿甲减、甲状腺肿;儿童及青春期可致甲状腺肿、亚临床克汀病、智利和体格发育障碍、单纯性耳聋等;成人则可引起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症、甲减、智力障碍、碘性甲亢。临床上易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此外,碘缺乏还会得人们俗称的“大脖子病”。当人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速,大量消耗营养物质,会使人的身体消瘦、心跳加快、脾气变怪、急躁易怒、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等,此病也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些疾病,需要及时补碘。

  碘是不可或缺的智力因素

  碘有“智力元素”之称,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0毫克(平均30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机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人体内具有足够的碘元素,才能保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而且必须每天摄入。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促进代谢过程,保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功能和智力发育正常。

  最安全有效的预防法——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的病因十分清楚,是碘缺乏造成的,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只要正确地食用碘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

  碘盐不仅是我们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防治碘缺乏病最安全和最基本的手段。人体每日需要多少碘?如何检测人体是否缺碘?有关医学专家建议,可到医院检查尿中的碘,如果其含量少于100微克/升,就意味着缺碘。专家介绍,为了健康,一定要购买碘盐,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群,不能图便宜而去购买私盐。虽然私盐便宜、省钱,但吃私盐会使人患碘缺乏病,得不偿失。其实两者的差价只要少抽几支香烟、少喝几口酒就能弥补。

  另外,医学专家特别强调,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高碘食物和高碘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有可能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因此这部分人是不宜食用碘盐的。

  补碘并非越多越好

  一个正常成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微克,其中80%~90%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对于儿童而言,每日90~120微克碘就足够了,只要平时适量吃点儿加碘食盐就可以。含碘最高的食物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蛤、蚶、贝等,海带含碘量最高,其他食物一般认为均是低碘食物。所以不食海产品及碘盐的人群,往往有发生碘不足或碘缺乏的可能,特别是儿童更应从其他来源补充碘缺乏病。

  当然,并不是说人体摄入的碘量越多越好。当肌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有事例足以说明。王女士为了补碘,从3年前疯狂吃海带,逢涮火锅则必点海带,在家做菜也多放些碘盐。近来,她早上醒来,眼睛就肿成一条缝,临近中午症状才消,且感觉浑身无力,身体日渐肥胖。来到医院就诊,刘女士这才得知自己患上了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病因是补碘过量。

  据有关专家介绍,补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损害身体。此外,高碘可以影响儿童身体和智力和发育与甲状腺癌有一定的关系。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知识】相关文章: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口号06-22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口号7篇10-17

碘缺乏病防治日活动总结04-10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总结04-04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总结04-07

2022全国碘缺乏病日活动总结01-3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活动总结02-18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总结06-13

健康知识总结03-09

健康知识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