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认识教案

时间:2023-03-17 13:31:12 教案 我要投稿

圆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认识教案

圆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规、直尺、3张作业练习纸,大小不同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比较平面图形的不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快点看一看,都认识吗?(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6种平面图形。)

  你能从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在平面上由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称做“曲线图形”(板书:曲线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曲线图形——圆。(板书:圆)

  设计意图:直接揭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与已学平面图形的比较揭示圆的概念,这样设计能够直观而快捷地向学生明确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时,将要学的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使学生不觉得陌生。

  二、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1、初次画圆,了解画圆方法“定点,定长”,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学生初次画圆

  你觉得怎样能画出一个圆?(学生自由回答,如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用圆规画任意大小的圆。)

  学生拿出教师准备好的圆规,师生一起了解圆规各部分的作用。

  试着用圆规在1号作业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思考“怎样能把这个圆画的很圆呢”?

  (学生初次用圆规画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画圆的情况。)

  请画圆画的很标准的学生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指名拿作品上台展示并介绍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用圆规画圆一要注意圆规针尖固定好不能乱动,即“定点”,二要注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即“定长”。(板书:定点、定长)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主要是组织好数学活动。从学生自主画圆画的不是很规范,到互相介绍画法和注意的问题,是一个很实在的数学活动。由于学生十分投入,所以对圆心和半径的直接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这就为深入研究圆心、半径、直径积累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且学生通过尝试、表述、概括等步骤,循序渐进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从而发展数学思维。

  (2)教师板画圆,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方法板画圆。引导学生观察:画圆时的这个“定点”就是圆的“圆心(板书:圆心),也就是圆的中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O)而圆规两脚之间不变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板书:半径),为了能让大家清楚的看出来,老师把半径画下来(师板画半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半径的特点。)

  师小结:“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书:r)

  在圆中还有一条特殊的线段,老师也把它画下来(板画直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直径的特点。)

  师小结:“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板书:直径,d)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教师板画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说说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样的设计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第二次画圆,了解圆心、半径的作用

  拿出2号作业纸,再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用字母表示出来即可,这次咱们来比比谁画的又快又好。(师巡视并收集好的作品展示)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位同学画的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然后回答“大小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我们再来继续观察,这几个圆除了大小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并回答“位置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再次画圆并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半径及圆心的作用,实践得出的真知会让学生有强大的成就感,而且这一个环节是每个同学乐于尝试也很容易成功的。

  三、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

  1、介绍研究方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要想深入的研究圆,还要进一步的研究圆的特征。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呢?(学生自由回答)

  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以前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时都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的?以长方形为例,我们都研究了长方形的什么?

  (学生回忆然后回答:如周长、面积、有几条边几个角、边的长度角的大小等等。)

  师小结: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主要是从边和角的数量,边的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几方面来入手的。圆也是一个平面图形,虽然它没有直直的边,没有角,但是它有什么?(学生回答:圆心,半径,直径)

  那我们就从圆心、半径、直径的数量及长度这几方面来研究圆的特征,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特征,教给学生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并且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即从圆心、半径、直径的数量、长度及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

  2、小组活动,研究交流圆的特征

  请大家听好活动要求(课件展示,并指名读一读)小组现在开始研究吧!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每个小组都讨论的非常热烈,有收获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在交流前老师先给大家提点要求:每组派2名代表上来,要把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都交流出来。如果有说的不完整的,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要认真听,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听清楚了吗?

  (指名上台交流,注意多让几个组展示不同的研究方法,如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1个圆心,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或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字母表示为d=2r,r=d÷2。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启发,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总结圆的特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看书

  刚才研究的过程大家都表现的不错。下面打开课本第2页,仔细读读第2页和第3页的内容,通过看书你会有新的收获的。注意啊,看书可不能光看字,还要看看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看书,师巡视指点)

  谁来说说你的新收获?(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运用课本并不是死读课本,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吃透、用活。学生经过操作,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课本,再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确的概念。

  五、巩固练习

  1、以O点为圆心,以6厘米为半径画一个圆。

  拿出桌上的3号作业纸听好要求:以O点为圆心,6厘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学生画圆,师巡视检查)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圆和这个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圆的直径是长方形的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刚才画的这个圆就是这个长方形内的最大的圆。

  如果要在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你认为圆的半径是多长?(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看似简单的画圆问题,实则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体验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奠定好基础。

  2、画一个直径60米的圆。

  老师这儿还有个画圆的问题,大家还能解决吗?(课件展示:怎样画一个直径60米的圆。)

  同桌互相讨论思考方法。

  说说你的想法。(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炼出一个更好的方法:拿一根长绳子,一端固定好,另一端绑上笔,旋转一周即可得到一个圆。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固定的点就是圆的圆心,绳子的长就是圆的半径,需要30米,旋转一周,就转出了无数条半径,也就形成了一个圆。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试画花坛较直观地向学生渗透圆心是定点、半径是定长的特性,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3、拓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到“圆,一中同长也”。通过刚才所学,你知道“一中”指的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一个圆心)“同长”呢?(指名回答: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这与我们刚才的发现怎么样?(一样)更何况我们古人的这个发现比欧洲西方国家要早一千多年呢!我们的老祖宗不简单吧!

  设计意图: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历史,体会到数学的文化魅力,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特征。

  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了美的使者和化身。请你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啊?(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圆)

  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圆,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

  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指名回答)这么美的圆啊,怪不得古希腊的数学家这样说道“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也正因为有了圆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和欣赏生活中的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六、总结全课

  好了,这节课的时间也差不多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少,关于圆的秘密还远远不止这些呢。我们东方人更把圆看成了“圆满、美满”的象征。课后你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相关资料,进一步的来研究圆、了解圆。

  评析: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注重有机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种练习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数学知识,会学和乐学数学。

  1、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画法,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研究圆的特征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接受知识的感官越多,知识就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

  2、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时,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而且,各个教学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贯穿其中。如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小组合作对圆的特征进行自主探究等,力求使学生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潜在的创新意识。

  3、师生、生生的互动,使生成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创设激起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发挥好“启发者,组织者”的作用,多让学生说消除他们畏惧心理,用激发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小组内交流,组与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信息不断交流,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在探究未知领域的同时,实现了智力的发展。从各种有用信息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了学习的内驱力。

圆认识教案2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学习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课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课中

  自主学习: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 )表示。

  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 )并且( )的( )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 )的长度。

  (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 () 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后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圆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剖开得到的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4)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因为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1、填写下表。

  2判断练习,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自己的意见。(正确的举手,错的不举手)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3)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4)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2、画圆。

  3、解释与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师: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呢?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四:结课。

  师:数学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认真探究,善于发现你就能感受到美。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在同一个圆半径-----相等、无数条

  中直径-----相等、无数条

  d=2rr=d/2

圆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2 、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3、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去找一找那些物体是圆形的。

  提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二、课堂展示1、初步感知圆

  生:阅读课前查找有关圆的材料

  师:好,圆这样神奇,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借助圆形的实物画圆并剪下来,教案《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学生介绍自己画圆的方法

  提问:圆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1)师: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56页例2.

  (2) 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3、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出示问题:

  (1) 在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无数条)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相等)

  (3)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尝试画圆。

  师生共同总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提问:用圆规画圆时,员的位置是有什么决定的?(圆心)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

  三、巩固练习

  略

  四、总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圆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抢答:根据教师的描述说出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二、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圆:这是什么图形,认识吗?

  2、揭示课题:圆的认识。(板书)

  三、探究新知

  1、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2、引导比较: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区别?

  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探究圆的特征。

  师:你知道老师这个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①、画:学生自己画比较方法的优劣

  指名上台画谈画圆的'体会。

  到黑板上画学生评价感悟定点、定长的重要性

  ②、说:知道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在探底中动态生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圆心。 (o)

  (b)半径(r);直径(d)画

  (c)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d=2r,r=d÷2)

  (d)有无数条半径、直径。

  注意:尽量让学生说,顺着学生思路引导,在动态中把握。

  ③、引导验证: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验证。

  ④、按要求画圆:在黑板右面画一个更大的圆、独立思考、组织讨论、指名画

  目标:〈1〉、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定点)〈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定长)按要求画圆。(r=3厘米;d=4厘米)让学生说画法、教师小结方法并板书进一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找出圆中直径和半径。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直径为8厘米的圆比半径为4、3厘米的圆大。

  3、思考:怎样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机动)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画法:定点、定长、圆心:o(位置)旋转一周

  半径:r无数条;长度相等

  同圆(大小)

  等圆直径:d无数条;长度相等d=2rr=d÷2

圆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重点

  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

  难点

  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

  教具

  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

  电化教具

  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一)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圆 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

  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教学后记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

  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解释这些与圆有关的现象。

圆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和半径及其作用。(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棋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另一个平面图 形——圆。(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2、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媒体)

  3、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二、尝试探索:

  刚才大家举了很多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说明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

  联系。如果请你画一个圆,你会吗?请大家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你能用几

  种方法画圆?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1.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2.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3. 交流画法:(1)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2)利用线、图钉画圆

  (3)利用圆规画圆

  4.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用各种工具来画圆,画比较大的圆用第2种方法比较合适,比如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个圆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出示媒体,

  认识圆心和半径

  5. 师利用图钉、线、粉笔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口头巩固圆心和半径)

  6. 如果请你在练习本上画比较小的圆,你认为用什么工具画圆又准确又方便? (用圆规)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

  1.介绍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圆规主要由3部分组成,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3.交流画圆的体验(成功与失败),同伴互助,使画圆失败的同学画成圆。

  4.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板书:定点、定长、绕一周)

  5.小结:定点就是圆心,出示板书:圆心;定长就是圆的半径出示:半径;绕

  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三)尝试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

  1、看视频

  2、学生操作

  3、组内互查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1.出示:想一想:圆心和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2.出示同心圆,这两个圆位置相同吗?大小呢?为什么?

  3.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圆呢?

  4.出示左右位置半径不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圆呢?

  5.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出示板书:决定圆 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五)质疑

  1.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翻到P.75、P.76。

  2.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吗?

  三、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出示:中国结,这是什么?它

  既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又是吉祥挂饰,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圆形来设计吉祥、喜庆的事物呢?因为在我国,圆象征着团圆。

  四、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圆不仅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我们还可以用圆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奥运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可选一个画,也可自己设计图案)

  同学们很有创意,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折纸游戏,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对折、对折、再对折,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折痕叫什么?和圆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圆有关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再来探究这些问题。

  五、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圆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资源:

  情境图、小组准备适量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怎样画的?

  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圆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在课本的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并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圆规画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

  师:我本想让大家做一个套圈游戏,但对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参与游戏更公平,老师一直没有想好,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课件出示三种游戏方式,触控笔画出同学与小旗标志之间的距离。)

  导入: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学生对于三种游戏方式进行评价,并说原因。

  二、互动探究认识圆

  1.欣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同时用触控笔“抽”出圆形)

  师: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

  (出示一个椭圆和一个凹凸不平的圆)问:这是圆吗?为什么?

  2.尝试画圆。

  (1)(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出的失败作品和成功作品)师:猜一猜,为什么有些圆会“咧着嘴”呢?

  (2)(实物投影仪)老师示范画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在白板上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演示画圆、圆心、半径、直径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圆的特征。

  (1)画:在刚才自己画的较成功的一个圆中继续画3条半径、3条直径。

  想:a.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b.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怎么发现的?

  (2)画:a.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b.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5.首尾呼应

  师:在刚上课的套圈游戏中,小旗标志在圆的什么位置?每个同学站在圆的什么位置?小旗标志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是什么?能解释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队形比较公平吗?

  三、巩固练习拓展圆:(闯关练习)

  (第一关用白板遮盖的方式逐一呈现练习题,在学生回答出结果时,用触控笔及时给出结果。第二关演示圆形、正方形、椭圆滚动过程及中心点留下的痕迹。)

  四、史料再现升华圆

  (调用电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总结理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受圆的历史。

  六、课后思考;

  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吗?

  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心 O 位置

  半径 r 圆的大小

  直径 d

圆认识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出圆形和方形,知道圆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物和方形物。

  教学准备:

  1、一辆较大的汽车玩具,自制的圆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2.活动室的四周摆放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教学过程:

  1、出示自制的圆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小狗要过生日,朋友们送来了两个蛋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 (圆蛋糕、方蛋糕)它们有什么不同?

  2、出示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观察。汽车上哪儿是圆的,哪儿是方的?

  讨论: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3、寻找活动室中像车轮一样可以滚动的东西。(茶叶罐、饮料瓶等)

  4、请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

  教学延伸:

  1、平时教师可以带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说一说圆的和方的物品

  2、在家里,家长可以带幼儿复习圆形和方形的物品,请幼儿辨认。

圆认识教案11

  教学内容:

  93~94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目标预设:

  1.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课程实施: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小球,小球上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摸出装有许多图形小袋里的圆

  问:你是根据什么特点摸出这个圆的?

  (提示: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

  教师说明并出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形?

  (如果有学生说球体是圆,出示实物乒乓球说明其是立体图形,而不是圆,指出它的截面是一个圆。)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思考: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教师板书:圆心O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r及半径的概念)

  教师提问:半径的两端在哪里?

  你可以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试试看?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是多长呢?记录下半径的长度。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d)

  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你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是多长?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追问:根据直径的定义我们知道了直径的两端在圆上,那么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吗?

  (4)做练一练的第1题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知道了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6)你可以在课始老师甩出的圆上找找圆心、半径和直径吗?

  (7)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人给“圆”下了定义---墨子语:“圆,一中同长也。”你能明白墨子是怎样解释圆的吗?

  (8)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板书: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你可以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

  (9)出示书本P95页练习十七的第一题。(口答完成)

  4.教学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请学生自学书P115下面一段,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2)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画圆的步骤: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教师提问:如果我要你画一个比它大一点圆,怎么办?如果我要你画一个比它小一点的圆呢?如果我要全班同学画个同样大的圆,那又该怎么办?

  由此发现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5.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2倍。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三、介绍中体验圆的数学文化

  《周髀算经》中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1.出示一个正方形。

  2.操作: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在这个正方形内画出最大的圆吗?你是怎么画出来的?(学生小组探究)

  西方数学和哲学史上历来有这样的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从今天起,让我们试着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美妙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各种生活现象,相信我们的认识一定会更加丰厚!

  四、欣赏延伸

  1、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平静的水面丢进一粒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2、欣赏图片(书本97页后9幅图片)体会圆是最美的图形。

  五、解决生活中的数字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2、体育课上,老师想画一个圆圈让小朋友做游戏,但没有这么大的圆规。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吗?

  反思: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当我们“蹲下来”看学生时会发现:生活的经验,已经让他们对圆有所了解,所谓“零起点”是教育的谎言。我们应遵循实际,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教者的任务是引导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样把圆画得一样大小。关于圆的直径、直径、圆心等一些基本的概念,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教者放手让学生说、画、完成相关的判断练习。整节课的设计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合作解决重点问题——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主体与主导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着概念、感悟着概念,在时空允许的情况下,用自已的脑子思考,用自已的眼睛看,用自已的耳朵听,用自已的手操作,用心灵去感悟,最终理解了概念。

  另外,学生的对圆的特征的发现又是动态生成的,它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布卢姆指出:“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所以,对话并不是拟定好的,要根据学生学的情况随时大胆地调整教案,应以学生而动,应以情境而变,随时捕捉教育契机。只有“静心等待”,教师才能在进行着表演的同时,欣赏到学生那更加精彩的表演!

圆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 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你眼睛看到 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

  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是无眠眼睛出错了吗?

  4、认识这些图形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

  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

  3、现在无眠首先来研究圆柱。

  (1)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桌上的圆柱,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提示:从面、棱、顶点和高这几方面来研究。)

  (2)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组来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3)老师现在有问题要问大家:圆柱上下两个圆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

  (4)我们称这两个圆为圆柱的底面,也就是说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5)圆柱的高指什么?你有办法测量吗?说明圆柱有多少条高,长度有说明关系?

  (6)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圆柱的特征。

  4、下面我们来认识另一个立体图形———圆锥。

  (1)你有办法将一个圆柱变成一个圆锥吗?

  (2)下面我们还是小组来研究圆锥的特点。

  (3)你能找到圆柱的高吗?怎样测量?有几条?为什么?

  (4)滚一滚圆锥,你 有什么发现?

  (5)你能比较完整的说一下圆锥的特征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9页练一练。

  2、分别出示钢管、压路机和玻璃台面(电脑出示),找出它的底面和高。

  3、练习十五第2题。

  4、转一转。电脑演示,小旗旋转一周所成的形状。并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圆锥有什么关系。

  四、作业

  课本20页练习五4.

  五、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

  六、全课总结。

圆认识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小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投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投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

  3、想办法画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d=2r或r=1/2d

  3、用圆规画圆。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车轮为何是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板书:圆的认识

  1、各部分名称:or(无数条)d

  2、d=2r或r=1/2d(同圆或等圆)

  3、画法: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圈

圆认识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2、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准确认识、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了解我吗?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吗?看来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都应通过观察接触研究归纳,才能达到真正认识!

  讨论套圈儿游戏的规则引出圆

  (宣布上课!)

  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的形状与圆有关。你能举个例子吗?

  古人最早是从日月的形状认识圆的,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喜欢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以及各种平面图案的设计中,由于用到了圆而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圆!

  课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数学的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圆到底是怎样一种图形,有什么特点,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见、数学家如此夸赞它呢?你们想了解它吗?

  首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教学起点)

  二.操作交流、充分感知基础上自主建构

  (一)动手动脑,体验和感悟

  大家知道怎样画圆吗?

  1.圆规画圆

  渗透画圆步骤和圆心、半径作用和定义,介绍字母表示方法。

  2.描轮廓画圆

  引出直径,通过如何确定圆心渗透直径定义及特点

  3.没圆规也找不到圆形物体,怎样画圆?

  ① 自制圆规:铅笔、细绳等;

  ② 电脑画圆1:几何画板演示渗透圆的定义,并再次渗透圆心作用;

  ③ 电脑画圆2:几何画板演示(用正多边形逼近圆)渗透极限思想,为后续学习设伏;

  ④ 画家画圆的方法、正方形包络的方法

  小结:看来,画圆有许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

  (二)合作交流,提升和建构

  1.请各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师的电脑),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做一总结!并把你们总结的成果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①哪一组汇报你们对圆心的认识?

  ②汇报对半径的认识

  ③汇报对直径的认识

  3.小结:

  两千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介绍圆的数学符号:⊙

  三.巩固应用、拓展孕伏

  .基本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机动处理)

圆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基本特征。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都相等;用圆的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同学们看,这里有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1.圆的认识:

  折一折:圆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学过轴对称,说的就是如果一个图形能沿着一条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折一折吗?

  2.认识圆心

  实际上,我们能像这样折出无数条对称轴。

  那么请同学们现在观察一下,你折出的这些折痕有没有交叉?是不是相交在同一点?

  这一点在圆的中心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认识直径

  把一条折痕用笔和尺描出来。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称为: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想一想,圆有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一样吗?

  4.认识半径

  圆心把每条直径都分成了两部分,我们来量一量刚才描出的线段,从圆心到这两头的长度,它们一样么?

  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半径一般用r表示。

  想一想,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它们长度一样么?

  半径r和直径d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即时练习: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用圆规画圆:

  1.介绍圆规的构造

  看这是圆规,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左上角的范围内试着任意画一个圆。

  说一说你是怎么操作的。

  3.介绍圆规的正确用法

  想一想:

  1.我们刚才画圆的时候,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由针尖的位置决定,针尖所在的点就是圆的圆心。因此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怎样确定圆的大小?(笔尖和针尖的距离决定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因此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画半径3厘米的圆:

  1.画圆的时候可以先在纸上标出圆心(画一个X),确定好圆的位置,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3厘米)。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绕圆心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4.再画一个半径为4cm的圆。

  画同心圆:

  这些大小不同的圆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有同一个圆心。

  这些有同一个圆心但半径不同的圆,我们称为同心圆。

  练习:以O为圆心画出半径为2cm、3cm、4cm的同心圆

  四、深化认识:

  1.不用圆规还可以画圆吗?2.美丽的圆3.课堂总结

【圆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案11-08

《圆的认识》教案09-01

圆的认识教案15篇01-17

圆的认识教案(15篇)01-17

圆的认识教案 15篇03-02

圆的认识教案通用15篇01-28

圆的认识教案(集合15篇)02-22

圆的认识教案汇编15篇02-16

圆的认识教案(汇编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