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5-30 18:57:3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赞扬了少年儿童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婆婆因“盲”而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而灰暗寂寞。“我”想到送一只会唱歌的蝈蝈给盲婆婆,让寂寞的她听到蝈蝈的歌声“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液”“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充分洋溢着,真是一首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的好诗!

  【设计理念】

  以课文内容与要求为依托,才能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识字效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把一篇课文中要求认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难度大,效果差,因此,我们对怎样既落实识字,又不忽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

  【设计思路】

  全文围绕:在读课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如“盲婆婆”“蝈蝈”“送”,再依次展开。我是怎样关心盲婆婆的呢?理解时抓住“乐呵呵”、“喜滋滋”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我”把蝈蝈送给盲婆婆的喜悦之情。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想象蝈蝈的叫声让盲婆婆,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回想起哪些欢乐的往事?给孩子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渗透学生善良美的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

  教学重点: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自身体验,课文诵读,感受诗中的那份童真,激起学生的爱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已经预习)

  一、谈话导入

  1.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试着回去闭上眼睛做一些事的时候,你都遇到哪些困难呢?那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着急、难受、紧张、害怕……)

  2.小朋友只闭上了眼睛一会儿,就有了这么多的困难,那要是一个人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永远生活在黑暗中,那她会怎样呢?(孤单、寂寞、难受……)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那如何品味语言,感悟形象,体悟意境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由于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遍,成为学生体悟课文的难点。因此,有必要抓住“盲”字,充分引发学生想象,为理解诗歌内容,走进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作铺垫。

  二、找准链接点,走入课文情境。

  (一)引出“蝈蝈”

  1、引出蝈蝈,出示蝈蝈的图片(课件),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板书“蝈蝈”,读准蝈蝈

  3、说说蝈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蝈蝈呀?(蝈蝈,那绿色的小东西,总在秋意浓浓的时候,不知疲倦地唱着,无忧无虑地唱着,那歌声永远透着一股欢乐,有时很有节奏,让你雀跃,有时没有任何节奏,听着让你很想走进草丛去,探一探它们的世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齐读课题。

  2、检查生词

  二、学习第一节

  1、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是谁把蝈蝈送给了盲婆婆?

  2、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吗?

  绿色的蝈蝈(看到的)

  会唱歌的蝈蝈(听到的)

  3、捉到这样一只蝈蝈,邻居家的小男孩心情怎么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快速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乐呵呵,我们来做一个乐呵呵的表情,现在就让我们乐呵呵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4、乐呵呵,心里多高兴啊,文中还有一个跟它有相同意思的词语,是(喜滋滋),他们不但意思相同,而且形式也相同,像这样的词有个专门的形式,我们叫它abb式,像这样形式表示高兴的词,还有吗?

  (笑呵呵的、笑眯眯、喜洋洋、笑哈哈)

  师:这样的词都可以用来表示开心。

  4、小男孩喜滋滋地把蝈蝈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你知道我们二(6)班的邻居是谁吗?所以盲婆婆就住在小男孩家的(隔壁),离得非常得近。

  5、就让我们开心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二节

  过渡:对呀,把自己刚捉到的蝈蝈送人,我们都会有些舍不得。那小朋友为什么“喜滋滋”地送蝈蝈呢?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从里面找一找原因。

  1、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

  2、瞧,一进门,小男孩就喊:出示第二小节(齐读),3、这两个词语怎么读呢?指名读(有点着急,想快点把这只蝈蝈送给婆婆,很开心,因为今天我捉到了一只蝈蝈。)

  4、小男孩这么开心,是因为这还是一只——(生接读)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你唱歌。)

  5、点红“替”理解替。

  那不上学的时候,小男孩就自己为盲婆婆唱歌。为什么要为婆婆唱歌呢?

  她眼睛长期看不到光明。所以她看不到(),指名说。

  然后完成练习:邻居家的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xxx,看不到xxx,也看不到xxx,她感到xxx。

  师:盲婆婆看不到红红的太阳,看不到花草树木,看不到这五彩的世界,她觉得自己非常孤独,感到难过。邻居家的小男孩有空就来陪伴她,解除盲婆婆心中的寂寞,除了唱歌,小男孩还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位很有爱心的小男孩。今天,他捉到了一只蝈蝈,很开心,他喜欢蝈蝈,但更喜欢邻居家的盲婆婆,他怕自己上学的时候盲婆婆孤独,所以,他要把这只会唱歌的蝈蝈送给盲婆婆,让蝈蝈代替他给婆婆唱歌,解闷。

  7、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盲婆婆?

  8、小结:无论是上学还是不上学,小男孩都想方设法地帮助盲婆婆,真是一位热心的好孩子。

  四、学习第三节

  过渡:那蝈蝈的歌声能给盲婆婆带来快乐吗?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第3节,找找答案。出示第三小节

  1、蝈蝈的歌声给盲婆婆带来快乐了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盲婆婆真的用眼睛看到了吗?(练读第1句,像盲婆婆一样美美地想象,再美美地读出来。指名读,齐读)是盲婆婆用心感受到的,(出示插图二:盲婆婆手捧蝈蝈,大背景是广阔的田野)小朋友,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脸上露出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叫声)她仿佛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

  指名说

  3、“往日”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童年”理解词语的意思)

  你们猜猜盲婆婆往日有哪些难忘的欢乐?(说后读好“难忘的欢乐”)

  同学们,听!(播放蝈蝈叫声录音)你们知道吗?盲婆婆也有着快乐的童年,那时的她能看到一望无边的蓝天,听到唧唧喳喳的鸟叫;能看到自己美丽的村庄,听到小伙伴们欢快的'笑声;能看到村前清澈的小溪,听到小溪流淌的声音,她还时常和晓伙伴们光着脚丫在小溪里玩呢!她多么想再听到这一切,看到这一切呀!

  4、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谁能说得和书上不一样的?

  5、指导朗读

  (是呀!蝈蝈的歌声使她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我们就把婆婆心中的欢乐读出来吧!)

  男生读,女生读

  (我们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欢乐的生活。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

  齐读

  5、你们瞧,盲婆婆听到这样的歌声,笑得多开心啊!小组比赛读,读出盲婆婆的快乐。

  五、学习第四节

  过渡:盲婆婆笑得这么开心,看来这只蝈蝈唱得怎么样?

  1、齐读第四节

  2、蝈蝈唱得多好啊!咯咯,咯咯,咯咯,点红省略号,这是(省略号)。在这里,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那这个咯呼就表示它还在叫。这是蝈蝈的声音,它还像什么声音?课文中是谁在笑?他们为什么在笑?)

  3、让我们一起聆听蝈蝈的歌声,感受盲婆婆的快乐。(齐读第四小节)

  4、文中的小男孩是多么热心地帮助了盲婆婆,让我们带着他的这份热心再读读课文。

  总结:有了这善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盲婆婆的生活仿佛重见了光明和幸福,快乐又回到她的身边。我们也要向课文中的小朋友学习,生活中学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们要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老人和身体有残疾的人。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使自己更加快乐,一起读好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  ) 你(  ) 邻(  ) 古(  )

  盲(  ) 您(  ) 郊(  ) 居(  )

  2、扩词。

  野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机、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解释“盲婆婆”,做实验体会“盲人”的痛苦与不便,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看图听课文录音朗读。

  提问:听了录音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指4.名5.读生字词。(2)齐读生字词。

  6.试读课文,7.理清文章结构。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样填序号。

  ( )“我”的心意。( )“我”送蝈蝈。

  ( )“我”的愿望。( )“我”的信心。

  (2)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用“绿”组词并说话。大屏幕出示:

  绿

  绿色

  ______是绿色的。

  绿( )_________

  2、教学“邻居”。大屏幕出示:

  邻居

  我的邻居家有_____________。

  邻居之间要。

  3、教学“乐、喜”。大屏幕出示:

  乐呵呵喜滋滋

  笑

  爷爷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巩固练习。

  (1)读生字。(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过渡: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绿邻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03-07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语文教案08-06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10-28

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教案12-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02-19

初中语文《绿色蝈蝈》教案08-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2-19

《绿色蝈蝈》教案01-21

绿色蝈蝈教案01-28

蝈蝈与蛐蛐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