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29 08:18: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展示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兴趣、揭题。

  (二)介绍强子粘贴画制作方法。绳子粘贴画

  i.在硬纸板上先画出草图;

  ii.按设计在底版上涂底色;

  iii.按设计要求选择出相应色彩的线和绳;

  iv.按所描的线涂上胶水;

  v.粘贴线或绳;

  vi.调整,vii.使粘上去的线与所描的线吻合;

  viii.压上一本书或几本书在画面上,ix.使粘上的线粘得牢固、平正。

  x.待胶水干后,xi.将盖上的书揭去,xii.一幅“绳子粘贴画”便完成了。

  (三)一幅作品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两条

  一、作品的题材;

  二、工艺质量。

  如何指导学生选创作的主题,是辅导的.重点;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向创造思维的跃进,大胆地表现童心、童趣,创造出反映现实,充满精神美和形式美的好作品。

  粘贴是工艺中的难点。不走样、粘得牢并保持绳与底版的洁净,这是件不容易做到和事。要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作风,又培养体味创造甘苦,锻炼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出色的表现能力,提高鉴别和审美能力。

  (四)对制成的工艺品处理,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放松的一环。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1、组织一次展览,

  2、互相学习;

  3、将自己制作的作敬赠亲友,

  4、增进友谊;

  5、用亲自制作的确良作品布置居室美化环境。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棉布上想象画。

  2、运用多种材料的笔进行装饰衣服。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设计的衣服、老师设计的衣服。

  2、荧光笔、闪光星星笔、记号笔、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小演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节目?(两位幼儿穿着设计好的衣服随音乐进行时装表演)

  2、他们表演的节目好看吗?你们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节目呢?

  3、那什么是时装表演呀?进行时装表演的人叫什么?

  二、观察范例,大胆想象。

  1、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两位模特穿的衣服是怎么样设计的呀?

  2、看看衣服上设计了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3、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时装表演呀?昨天呀,徐老师已经和小朋友把衣服设计好了,可是衣服上还没有漂亮的图案,怎么办呢?

  4、请小朋友想想你想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呢?(幼儿讲述)

  5、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想出了很多的特别的想法。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的荧光笔、记号笔,还有很漂亮的闪光星星笔,现在就请小朋友把你们的想法画在自己设计好的衣服上,小朋友在画的时候要把图案画的大一点、满一点,还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把它设计的漂亮一点,呆会我们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参加时装表演,好吗?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大胆尝试在棉布上想象画。大胆想象,设计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2、运用多种材料的`笔进行装饰衣服,注意色彩的搭配。

  3、教师及时表扬与众不同,富有创造性的作品,鼓励中等水平以上的幼儿大胆想象,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克服设计过程中的困难,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先完成的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图案。

  2、随着音乐的节奏,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进行时装表演,体验设计衣服的快乐,获得初步的美感。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中继续让幼儿尝试在衣服上设计美丽的图案。

  活动反思:

  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是美术活动的宗旨。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自己的设计意图,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奇特的构思,如“我和星星打电话”、“我坐上飞船去太空旅游”等等。让幼儿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在活动前,我与幼儿一起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服装,形式的新颖已经让幼儿初步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大胆、仔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最后的时装表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表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前后活动相互呼应,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作意识。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会孩子们区分不同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等等。

  2、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尝试把不同的形状组合起来,搭建房子。

  3、在搭建好的房子上,涂涂画画,让房子被打扮的更漂亮。

  4、顺便提升小朋友爱护小动物的爱心。

  活动工具:

  1、提前准备好工具,老师可以用鞋盒子等剪出不同的形状来。

  2、提前准备几个动物小玩具,最好是平时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动物种类,例如,小猫,小狗,小鸡等等。小动物不能过大,最好是一只手能握起来的大小最好。

  3、各种颜色的画笔。

  活动示范:

  1、老师把孩子们集中到半圆,围着老师坐好。

  2、老师随便拿出来几个形状的纸片,然后在平面上组合成一个屋子。

  3、老师一边在组建房子的时候,一边告诉孩子们,这是给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搭建的房子,一会你们要自己给他们搭建。

  活动过程:

  1、先让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让孩子们挑选适当的形状的材料,老师最好引导小朋友讲出他选择的材料的形状名称。

  3、孩子们在搭建房子的时候,老师可以来回观察,并给搭建有困难的小朋友个别指导。

  4、让搭建好的小朋友给自己的搭建的小屋上画上喜欢的图画,给小动物的家好好装饰一番。

  活动激励:

  1、有些搭建或者是对图形配合有困难的`小朋友,老师可以激励其他的小朋友来帮助他。

  2、启发小朋友们更完善小动物的家的形状,包括给画出门,或者是窗户来。

  活动总结:

  这个活动,是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的,因为孩子刚开始对于不同形状的组合,并没有那么明确的概念,甚至可能会乱七八糟地配在一起。这时候,老师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搭建的房子不仅要漂亮,而且要结实,不然塌了会砸伤小动物的。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爱听幻想故事:感受夸张的故事情境。

  2、运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创造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各种人物细节,表达自己的想象。

  3、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人国分段长卷画。

  2、红、蓝颜料每组一份,水笔人手一支,抹布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小人国”的故事。

  1、回忆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听的故事《小人国》吗?故事里的格列佛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小人国是怎样对待格列佛的?那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在来看看《小人国》的故事吧!

  2、出示课件,教师复述故事。

  (1)教师边看课件边听音乐讲述故事《小人国》。

  (2)看了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小人国的小人吗?你们发现他们在格列佛身上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你们知道金老师喜欢哪个小人吗?为什么喜欢?

  二、观察尝试表现

  1、教师示范印画小人的方法。

  (1)教师通过儿歌示范印画小人。

  教师:“现在,金老师要来变魔术呢!把这个看报纸的小人变到画纸上。看,我是怎么变的?儿歌:伸出小手指,喝喝颜料水,上面亲一亲,下面亲一亲,我的小人变出来啦!那你们看看我的小人还缺了什么啊?”

  (2)添画人物细节。

  教师:“接下来,我也要请出小黑笔来帮助我,打开小黑哥哥,“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眼睛圆又圆,嘴巴弯又弯,戴上小帽子,穿上小西装,我的小人真神气!”

  (3)变化手指及手指方向表现小人。

  教师:“伸出大拇指,喝喝颜料水,横着点一点,竖着点一点,我的小人变好啦!”

  (4)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小人国里还有许多小人呢,你们喜欢哪个小人?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吗?我们来看看他画的小人在干什么?”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边点画边思考,变化自己的手指、手指的方向或组合方法表现不同的人物。

  2、画一个人物后,添画四肢动作,并逐渐添发型和服饰等细节。

  四、分享交流。

  你教师:“哇,格利佛身上又来了这么多小人!谁来说说你的小人在格利佛身上做什么?找一找他在哪里?比一比谁的眼睛尖。

  五、结束。

  教师:小人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小人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听,舞会马上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中班美术教案:撕纸《七彩雪花》活动目标

  1、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巩固撕纸的能力。

  2、巩固对红色、黄色、绿色的认识,认识新颜色蓝色。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彩纸。

  2、课前学会歌曲《小雪花》。

  3、人手一个操作盒。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雪花》

  老师:宝宝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老师:你见过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对了,冬天还会下雪,那我们前几天唱过的《小雪花》你们还记得吗?

  老师:那现在跟着老师来唱一唱,好吗?

  老师:某某宝宝,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学一学吗?

  老师:某某宝宝,你见过的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也来学一学?

  老师:现在我们宝宝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学雪花飘,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用撕纸的方法表现雪花

  老师:宝宝们,雪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小胡老师却见过七彩的雪花,你们看!

  (这时老师洒出七彩雪花,并说下雪了)

  老师:这些雪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哦,有很多颜色的,所以是五颜六色的,是七彩的雪花。

  老师:宝宝们,你们想不想也来下雪?

  老师:那我们要先来做雪花,先看看老师都为你们带来了那些颜色的纸来做雪花?老师:这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颜色的?

  (依次出现颜色,重点认识蓝色)

  老师:好了,现在先来看老师是怎么来做雪的?

  老师:对了,是撕的,看看老师是怎么撕的,从盒子里面拿一张你最喜欢的颜色的纸,然后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一个手用力往下撕,这样一片雪花就撕好了。

  老师:现在宝宝们也开始撕雪花吧!

  3、玩“下雪了”的游戏

  老师:宝宝们,撕完了吗?

  老师:好了,现在把剩下的纸放在中间的盒子里,然后端着你的操作盒到小胡老师身边来,我们一起来下雪。

  (师生一起玩下雪了的'游戏结束)

  中班美术教案:小手变什么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体验敲印图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浅盘,每个盘中分别盛有红、黄、蓝三种颜料;彩笔若干。

  2、湿毛巾若干块;一张大白纸,一张小白纸。

  活动过程

  1、观察与尝试

  教师介绍用手敲印的方法:教师在小白纸上向幼儿分别示范,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时,如何蘸颜料、敲印及擦手的方法。

  幼儿边观察边分辨教师是用手的什么部位或什么动作进行敲印,如手掌、手指、拳头等部位。教师与幼儿共同敲印出“螃蟹”(两只手掌并列,掌心向下平放,两拇指根并拢)、“脚丫”(手握拳侧面敲印,并用指肚敲印脚趾)等图案;让幼儿体验,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产生出生动形象的愉快心情。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用什么办法敲印?

  2、操作

  (l)教师请幼儿在大纸上共同尝试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出螃蟹等图案。教师提醒幼儿蘸颜料要适量,变换颜色前应先擦净手。

  (2)教师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并观察自己敲印出的图案像什么?

  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在敲印图案上添画。教师应参与幼儿的操作,与幼儿一起在大纸上敲印。

  3、观赏作品

  教师请幼儿分别介绍自己敲印的图案,并将大纸贴在墙上。

  活动延伸:

  1、可将颜料浸在海绵上,然后放入浅盘中,以避免颜料洒出或幼儿蘸颜料过多影响敲印效果。

  2、此活动适合小组进行,人数以4-8人为宜。

美术教案 篇5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

  教学重难 点

  物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

  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

  教 法学 法

  欣赏、分析、归纳、表现

  一、导入课题

  1、马格利特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这幅画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提出了质疑。

  2、问题:画布上的风景真的是窗外的风景吗?

  3、结论:画布上的风景——窗外风景在平面(画布)上的影像,是艺术家按照一定规律运用形状、色彩和明暗等元素塑造画面空间的结果。画面纵深感是怎样形成的?

  二、讲授新课:

  1、体积:引导分析《楔形浪》和《完全》两幅作品。形状的`远近变化和体积的塑造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2、遮挡:《层峦叠嶂》的近、中、远景形成层叠关系。

  3、近大远小:《风景》中田野上的草垛的大小、明暗变化等透视关系、前后遮挡关系表现了纵深感。比较《宁静的小镇》,它们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同样,《阿赛斯的马路》和《圣.塞维翰N.3》两幅画就是近大远小的不同形式。

  三、结论

  点、线、面、体积的组合能够制造画面纵深感。三组圆点呈现出远近关系的视觉感受,你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吗?

  结论:除重叠关系以外,还体现了大小、色彩纯度、明暗差异等关系。线是点的延续,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等变化也能构成前后纵深空间。

  《桥》作品中桥上纵横交错的桁梁编织了一幅丰富的空间画面。桁梁近粗远细变化、间隔近宽远窄变化向远方消失,形成透视现象。

  《色彩构成A》用抽象的几何形进行位置、重叠关系的排列,营造悬浮、行进的动感空间。

  四、作业

  模仿《色彩构成A》的构成,选择简单图形或几何形做组合排列,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并标示主题。

  五、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归纳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与同伴的交流中,能够从五官、发型、服装等不同的方面表现妈妈的特征。

 2.以歌曲和绘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对妈妈的爱,愿意主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记号笔、油画棒。

  2.幼儿已会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3.幼儿用书《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爱妈妈吗?我们一起唱一首歌送给妈妈吧!

  (二)引导幼儿从五官、发型、服装等方面抓住妈妈的特征进行描述。

  1.教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妈妈呢?说一说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妈妈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长头发还是短头发?卷的还是直的啊?披着还是扎着?眼睛大不大?戴不戴眼镜?妈妈个子高不高?是胖还是瘦?她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最喜欢妈妈穿什么衣服?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妈妈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分发幼儿用书,鼓励幼儿抓住妈妈的特征并在作品中体现。

  教师: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她有哪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试着画出来。你画的妈妈正在做什么事情呢?画好以后给妈妈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四)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回到家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并为妈妈唱一首歌。

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

  二、活动重点:

  对创作感兴趣,体验其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调好的水粉颜料。

  2、白纸人手若干,积木、印章、瓶盖各若干。

  3、幻灯片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

  1、老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各种花纹的被子。

  2、说说你见到的花被子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一条?

  (二)、感知颜色

  1、观察课件的最后一张,引导幼儿说出这条被子用了什么颜色?

  2、老师介绍印画小被子的材料,并示范印画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

  1、师:小朋友,你们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却只有白被子,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的白被子变成花被子,你们愿意吗?

  2、幼儿开始印画,老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

  3、教师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或颜色创作。

  五、活动延伸:可以放在美术区供幼儿欣赏花被子。

  六、附栏:

  七、活动反思:

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玩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圆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及多样的小水花,以引发幼儿的兴趣。针对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颜色的方法。

  2、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七彩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铅画纸、水粉笔。

  2、知识准备:观察下雨及雨点落在池塘里出现小水花的情景。

  活动流程启发谈话操作演示幼儿创作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2)、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小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么样?(幼儿讲讲)边讲边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晕及水花。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1)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1)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池塘里的水晕是什么样的?有多少个?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以游戏方法结束幼儿听《小雨点》的音乐做游戏。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篇二:大班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3-15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8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02-21

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12-16

美术教案最新02-14

儿童美术教案07-24

最新美术教案07-25

有关美术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