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

时间:2023-07-13 18:08:5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用具:

  课件,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六、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谈本课收获。

  作业设计:写写读后感

  板书:

  南极天气变化无常

  用冰取火一筹莫展陷入绝境意志顽强

  探险队员做成冰透镜用冰取火聪明

  欢呼、跳跃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2

  教学目标:

  1、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本课的15个生字,会写8个。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能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弄明白青年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如何想出用冰来取火这样的办法及冰透镜如何能取到火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南极、火的有关资料。可重点查阅南极气候以及火是怎样产生的等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凸透镜等。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板书:“火”。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有哪些作用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火可以做饭、取暖等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火。

  2、平时人们一般是用什么方式取火?(打火机、火柴、自动打火灶等)用冰取火,你们见过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用冰取火的文章(板书课题),学完后,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能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读通句子。要注意把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2、思考:初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3、检查读音情况,交流不懂的内容,小组解决同学读不懂的内容。

  摄氏度

  徘徊

  几乎

  赐给

  一筹莫展

  束手无策

  绝望

  恢复

  驱散

  跳跃

  一缕

  焦点

  茫然

  干燥蓬松

  三、细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读懂取火原因

  1、探险队员为什么要取火?默读1~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谈谈自己对词句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要取火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南极天气寒冷,还有风暴。

  寒冷,没有火不行。夏季气温都在零下20度左右。抓住零下20度,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天气之冷。虽然有太阳,但阳光是柔和的,几乎感觉不到温暖。抓住“柔和”“几乎”体会阳光之弱,从而感悟天气之冷。

  风暴,没有火不行。可以结合查阅的有关资料补充有关南极风暴的情况。

  原因之二:在孤岛上.引导学生体会“孤岛”就意味着在这儿将得不到外界的帮助。

  原因之三:打火器找不到了。这就意味着不可能有火了。

  2、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第3.4自然段想象):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在那么冷的一个孤岛上,如果没有了火,你们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可以从工作、生活中及生命等方面临的所有困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找不到火,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陷入绝望——从而体会“火”的重要性)

  (3)小结:没有火,探险队员将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以看出“用冰取火”的重要性。

  (二)感悟取火过程

  难道他们真会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探险队员是怎样做的。

  师总结: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半球形的“冰透镜”,以及阳光通过并透镜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

  师:你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你想划这位队员说点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体会到取火的不易及这个年轻人的办法之妙利用南极仅有的资源——冰、阳光,就能取到火,表现出了这个年轻探险队员的智慧。在大多数人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这个年轻人却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真是了不起。

  读一读,表达自己对年轻探险队员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三)了解取火结果

  凭着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他们终于成功了!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团红红的火——”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节日)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进一步体会火的作用之大。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谈一谈,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好知识,运用知识,克服困难等)

  2.回去找一些有关启迪智慧方面的书读一读,并试着运用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语文三年级下册用冰取火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教案12-13

冰的魔术教案01-28

好玩的冰教案04-12

《冷冷的冰》教案04-18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2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7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