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0 13:56: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6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1、幼儿认识了解火的用处与危害。

  2、知道着火时几种自救的方法,并会报火警。

  活动准备:录像片、图片、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2、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认识火点燃火时,眼中看到的火是红红的,有火焰,火在燃烧时会达到很高的温度。

  3、幼儿了解火的益处

  火是人类的.好帮手,你知道火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

  (火能烧饭、炒菜、取暖、照明……)

  4、看录像,幼儿充分了解火的危害

  师:小朋友,知道吗,用火不当,火就会造成危害,请看录像

  5、知道哪些物品容易燃烧,易造成火灾

  烟头、蚊香、火柴、煤气等

  教师教育幼儿平时要远离这些火种以免会造成伤害。

  6、了解着火时几种自救方法

  a:用温毛巾捂住口鼻,身体贴地面行走

  b:用湿棉被把门缝堵住,靠近窗户前呼救

  c:着火时,不乘坐电梯,要走安全楼梯

  请幼儿做模拟练习,报火警

  7、幼儿分组动手制作禁火标志,放在幼儿园、班级明显位置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点心时间,孩子们洗完手开始吃点心,今天的点心是香喷喷的馒头,彤彤拿着馒头怎么也不肯动嘴,我问道:彤彤怎么不吃呀?“老师,我不喜欢吃馒头。”小女孩委屈的看着我,我笑着说:馒头里面有丰富的淀粉哦,多吃淀粉才能让身体长得棒棒的。”“老师什么是淀粉呀?”彤彤疑惑地的看着我。旁边的小朋友也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我,“等彤彤把馒头吃完,我告诉你哦。”我故作神秘,事后,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虽然孩子对淀粉碘酒这些生硬的名词不能理解,但是通过观察变色这一特别的现象,孩子们对生活中的科学也能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于是我尝试设计了《神奇的藏宝图》这个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酒会变深蓝色,学习用碘酒寻找常见实物中有淀粉。

  2、激发探索的欲望,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3 初步的学习使用记录表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酒会变深蓝色

  【难点】学习用碘酒寻找常见实物中有淀粉,能初步学习使用记录表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活动中,我多采用实验的方式,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实验活动的有趣。

  【设计思路】

  活动开始,我用魔术的形式展开,孩子在观看魔术的同时,对活动兴趣也充分被调动起来,简单的介绍了淀粉和碘酒,我通过小实验:将淀粉碘酒混合。让幼儿初步了解感知淀粉遇碘酒会变深蓝色,最后通过操作让幼儿自己根据淀粉遇碘酒会变深蓝色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并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记录实验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一幅用淀粉水画成的画 画纸若干

  2、淀粉水、碘酒、清水、米饭(或面包)土豆,茭白,各种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由神秘的藏宝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

  幼: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老师刚才啊收到一封神秘的藏宝图,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师(出示藏宝图):你们看到宝物藏在哪里了么?

  幼:空白的,没有东西

  师:啊,空白的?没关系,老师这里有一罐神奇的药水,我们来看一看这神奇的药水能不能把藏宝图变出来好不好?

  幼:好

  师(将碘酒喷在藏宝图上):变出来了没有?

  幼:变出来了

  师:老师是怎么把它变出来的?

  2 小实验引出淀粉和碘酒得概念

  幼:用小瓶子喷一喷

  师:喔,老师用了这瓶神奇的药水喷一喷,藏宝图就出现了,那你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幼:不知道

  师:老师偷偷告诉你,其实啊,这副藏宝图都是老师画出来的,而且啊不是用油画棒也不是用水彩笔画出来的是用 这个(出示淀粉水)画出来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幼:不知道啊

  师:这个啊,是淀粉水。跟我念一遍

  幼:淀粉水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淀粉吗?

  幼:不知道

  师:老师告诉你,淀粉啊,吃起来甜甜的,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的,你看,这就是淀粉水(出示淀粉水)是什么颜色啊?

  幼:白色

  师:哦,淀粉是白色的,所以涂在白白的纸上怎么样?

  幼:就看不见了

  师:我请小朋友跟我再念一遍(重复一次)

  师:那你们知道这神奇的药水是什么?

  幼:不知道

  师:这个神奇的药水啊其实是碘酒,(出示碘酒)碘酒就是我们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的时候医生为我们涂上消毒的药水,碘酒是什么颜色啊?

  幼:黄色

  师:对,碘酒是黄黄的

  师:欸,当我们的白白的淀粉水和黄黄的碘酒相遇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幼:变成黄色。

  师:有的小朋友说会变成黄色,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幼:好

  (将碘酒淀粉同时倒入一个烧杯中,淀粉变颜色)

  师:颜色变了没有?

  幼:变了。

  师:什么颜色

  幼:蓝色

  师:喔,淀粉水和碘酒相遇变成了什么颜色?

  幼:蓝色

  师:我喜欢挺好听的话,完整的告诉我淀粉水和碘酒相遇变成了蓝色

  幼:淀粉水和碘酒相遇变成了蓝色

  3、小朋友们猜一猜哪些东西里面有淀粉,认识记录表。

  师:我们今天知道了,淀粉和碘酒相遇就会变色,那到底哪些吃的东西里面有淀粉呢?

  幼:包子,香蕉,米饭......

  师:这么多的`吃的东西,每一样都有淀粉吗?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检测一下有没有淀粉呢?

  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幼:(幼儿自由阐述)

  师:我们刚才那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幼: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师: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查出有没有淀粉呢?

  幼:用碘酒

  师:对,我们可以碘酒滴在这些食物上,变色的就是有点淀粉的,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一一介绍盘中的食物)每个小朋友发一份,小朋友分自己来探查一下,好不好?

  幼:好

  3.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了吗?我请小朋友举手告诉我哪些东西有淀粉。

  幼:(幼儿自由阐述)

  幼:黄瓜、冬瓜

  师:黄瓜变成什么颜色?

  幼:黄色

  师:黄瓜变成黄黄的,是不是含有淀粉呢?

  幼:是的/不是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黄瓜上面的黄色是谁的颜色?(举起碘酒)

  幼:碘酒

  师:对,是碘酒的颜色,他变成深蓝色了吗?

  幼:没有

  师:所以它有淀粉吗?

  幼:没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还有那些食物含有淀粉呢?

  幼::(幼儿自由阐述)

  师:诶,小朋友们讲的太快了,老师一个都记不住,我们用一张表格来记录一下好不好?

  幼:好

  (出示记录表)

  师:你看这是一张记录表,第一行是什么东西啊?

  幼:吃的东西

  师:对,第一行是我们刚才用来操作的食材,第二行啊,小朋友不认识字,是淀粉两个字主要是记录这些食材中有没有淀粉,有的打勾,没有的打叉,明白了吗?

  幼:明白了

  师:好,我们来看看第一样食物,谁来告诉我,他有没有淀粉?(重复)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幼:(幼儿自由阐述)

  师:那哪些食物里面没有淀粉

  幼:(幼儿自由阐述)

  师:喔,原来土豆,山芋。中含有淀粉,而萝卜、冬瓜。是没有淀粉的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么样能找到食物中的淀粉了吗?

  幼:用碘酒,变颜色的就是含有淀粉的

  4、幼儿自己尝试画一画淀粉画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用淀粉画一张藏宝图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幼:想

  师:那我们就快开始吧

  (幼儿动手操作)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吸吸玩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感受磁铁吸铁的特性;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磁铁和内装各种制品的封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公园图片放在桌子上,图片上放着磁铁小人)老师操控磁铁在下面移动,带领磁铁小人游公园。 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表现出小人游公园的快乐心情。

  2、师:小朋友,你们想想看,老师是怎样变的魔术呢?到底是谁在帮助小人游公园呢?(出示磁铁)

  3、介绍磁铁的特性,结合实例讲解什么叫“吸引”。

  4、“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过磁铁,用来做什么?

  5、产生问题: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幼儿假想猜测)

  (二)操作探索

  1、吸各种制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磁铁和装着各种小东西的封袋。假如你们想知道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就用磁铁吸吸看,然后互相说一说,吸住了哪些东西?”

  幼儿玩磁铁,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每样都去吸一吸。

  提问:磁铁吸住了哪些东西?

  小结:原来磁铁吸住了钢笔、铁钉、针……

  2、归类

  师:小朋友用磁铁吸住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东西没被吸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来放?

  请幼儿将磁铁能吸住的和不能吸住的分开摆放。

  (三)讨论活动

  1、为什么有的东西能被吸住,有的东西不能被吸住?

  2、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

  3、小结: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

  1、师:“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它还能变魔术呢。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们玩魔术好吗?”

  2、让幼儿玩磁铁,让磁铁贴着桌子下面移动,看桌子上的铁制品也会跟着移动。

  (五)延伸活动

  1、在科技操作区提供磁铁及各种制品,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寻找铁制品。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猜测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画面中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了解地底下的常见植物和小动物,在“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的语言游戏中体验观察、探索、交流活动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小鼹鼠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ppt课件《啪啦啪啦—砰》;红薯、萝卜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图书第1页:熟悉故事主角“小鼹鼠”。

  1、观察:它是谁?我们叫它什么名字呢?(小鼹鼠)

  2、猜测:小鼹鼠在干什么呢?

  师:小鼹鼠使劲在挖泥土,发出“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的声音,它在找什么呢?

  二、集体翻阅电子图书,了解地底下的常见植物。

  1、观察画面细节

  ①:猜一猜,这一种植物可能会是什么呢?

  2、知识丰富与拓展

  ①:地面上的红薯绿叶、地面下的红薯果实

  师:红薯的叶子绿绿的,长在地面上;红薯的果实红红的,长在地底下,我们的小眼睛看不见。秋天的时候,人们把红薯的果实挖出来,可以把红薯做成甜甜的红薯汤喝,也可以把红薯做成烤红薯吃,味道又香又好吃。

  3、游戏情境体验

  ①:尝一口香喷喷的红薯,喀嚓、真甜哪!

  4、观察画面细节

  ②:猜一猜,这一种植物又会是什么呢?

  5、知识丰富与拓展

  ②:地面上的萝卜绿叶、地面下的萝卜果实。

  师:萝卜的.叶子绿绿的,长在地面上;萝卜的果实也是长在地底下,我们的小眼睛也看不见。秋天的时候,人们把地底下的萝卜挖出来。萝卜的品种很多,有白萝卜、大红萝卜、胡萝卜。萝卜的营养也很丰富,可以放在汤里煮,做成萝卜汤,也可以把萝卜炒着吃,又好吃又有营养,我们小朋友要经常吃萝卜,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长得壮壮的,变得更健康。

  6、游戏情境体验

  ②:咬一口大大的萝卜,啊呜!好辣!呸呸!

  7、知识丰富与拓展

  ③:原来,红薯、萝卜,它们都生长在地底下,我们小眼睛看不见,只能看到绿绿的叶子,看不见果实。那么,哪个小朋友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也是生长在地底下的呢?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

  (陈皆佳)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观察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2、喜欢玩气球,了解并说出气球的用途。

  3、装饰气球,提高幼儿的动手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气球、绳子、水彩笔、橡皮泥、彩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

  师:圆圆的身体皮儿薄,有红有绿颜色多,拴在线上轻轻舞,手儿一撒飞上天。这是什么呀?

  (二)幼儿自由探索给气球充气(实物)

  1、幼儿自由操作,观察气球的变化。

  师:你们用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的?(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出示两个色彩、形状相同的气球,但一个有气一个没气,引发对气球的兴趣。

  问:两个气球一样吗?你们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探索充气的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提醒幼儿吹气球时,嘴巴不能撒气,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紧,不能让气漏出来,这样才能鼓起来,最后把气球用绳子系起来。

  小结:吹的气多气球就大,吹的气少气球就小。

  (三)了解气球的用途

  1、引导幼儿说出在哪儿见过气球,气球用来干什么?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气球?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的气球,你见过的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2、引导幼儿说出气球的`用途,如:装饰作用、烘托气氛、探险旅行、科学研究等。

  3、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气球,气球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自由添画

  1、让幼儿探索不同的方法,运用上面提供的材料装饰气球,看谁装饰得最漂亮。

  2、展示作品,讲解作品。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将美化好的气球装饰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吹好气球后幼儿无法一个人绑气球口,这时就需要同伴的帮助,采用什么方法系气球口是我们关注的,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只有与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务,也给了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接触交往的机会。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

中班科学教案05-02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2-14

中班科学教案风03-27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03-30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4-28

溶解中班科学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