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07 10:37:2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案9篇(合集)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教案9篇(合集)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废水、废气、废物、噪音正不断地侵袭着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建绿色家园已是大家唱响的主旋律。孩子们也不例外,成为了环保行动的小小主力军。为了更好地萌生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依托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专门设计了大班社会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力求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出发,运用录像、图片资料,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直观形象地感知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帮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发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土的行为。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地球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地球灾难及产生的简单原因。

  2.萌发环保意识,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幼儿收集有关地球灾难的故事、图片资料,并了解其形成简单的原因。

  2.相关录像。

  3.铅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地球人类和动植物的家

  1.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地球)

  2.还有谁也住在地球上?(动物和植物)

  小结:因为地球上有氧气、水、阳光,。特别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动植物的生长,所以地球是我们共同家园,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

  二、地球的灾难及产生的原因

  1.地球会生病吗?你知道的地球灾难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幼儿交流自己了解的相关经验。

  3.观看录像。(有关环境污染;大量砍伐树木;森林发生火灾;一些益鸟被人们捕杀等)。

  4.讨论:地球被破坏了,它会给我们带带来什么危害?(水土流失、地震、海啸、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等灾难)。

  小结: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乱伐树木,乱扔垃圾,排放废气,造成森林面积变小,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被污染,使人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

  1.看到地球上发生的灾难,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保护地球,我们小朋友可以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

  小结: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不乱扔垃圾,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

  布置画展“我知道的地球灾难”、“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让幼儿用画笔记录地球受破坏的情景,布置“地球的灾难”画展;把自己的环保行为画出来,向小朋友宣传,激励大家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反思】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长期掠夺资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环境就是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要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能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通过向幼儿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促使幼儿产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他们纷纷表示要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中孩子们的反映由弱到强,高潮部分集中在集体讨论和观看录像环节,通过直观的观察了解,让幼儿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幼儿在活动中异常的活跃,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到由孩子们在活动中已经知道了要从自己开始,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了。同时,我还在网上下载了近期日本地震海啸的视频,这段视频非常有震撼力,让孩子能更深刻的体会到环境危机带给人们的灾难。

  活动中我也发现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多了解全球新闻,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幼儿的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了解南昌的城市概况。

  2、认识南昌的市树、市花。

  3、大胆表述自己对南昌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江西省地图。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程主题。

  1、出示江西省地图让幼儿观察,。

  师:这幅地图我们已经看过了,但你们发现没有,每座城市的名称旁边都用一个小点标示出来,你们看“景德镇、赣州”这些字的旁边是不是都有一个小圆点呢?

  2、幼儿继续寻找其他的城市名称。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城市的名字旁边的标示和其他城市不一样?它是哪个城市?为什么和别的城市不一样呢?

  3、幼儿寻找后发现“南昌”旁边的标示和其他城市不同,纷纷猜测原因并回答。

  二、引导幼儿知道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

  师:南昌是个特别的`城市,它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有谁知道什么叫省会城市?(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在许多市县中,它是老大哥,一个省的政府就设置在省会城市。

  三、引导幼儿了解南昌的概况。

  师:江西是个好地方,南昌也是个好地方,你喜欢南昌的哪些地方呢?(幼儿回答,引导幼儿从自然风光、饮食、娱乐、历史文化等方面来讲)。

  师:每个城市都有代表自己风貌的树木和花卉,我们南昌也有市树和市花,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幼儿猜测并回答)。

  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看片刻,然后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南昌的市树是“香樟”,会发出好闻的气味,市花是“月季”美丽娇艳。这两种植物深受南昌市民喜爱,现在南昌发展的很快,建了许多高楼大厦,还有“南昌大桥”、“八一大桥”等桥梁,方便了我们的交通,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南昌还有许多珍稀的鸟类、野生动物,植物也很繁茂。南昌境内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等,是人们游玩的还去处。另外,南昌的气候温暖宜人,人们生活在这里特别舒适。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圣诞的应景物品。

  2、感受圣诞欢乐的气氛。

  3、增进创造思考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圣诞应景的物品: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袜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观赏录象带“一路响叮当”或“45街的奇迹”中有关圣诞街道的情景,或者在圣诞前夕,带小朋友参观百货公司橱窗。

  2、讨论与分享:请小朋友说一说在影片当中看到哪些东西?装饰在哪里?

  (二)主要活动

  1、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圣诞节常见到哪些东西?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教室内有哪些东西可拿来布置?(例如积木、雪花片)

  2、分组布置:老师先将教室分成四个区域,中间留通道,布置成商店的圣诞街景,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约7——8人。墙壁、窗户皆可布置,同时请各组为自己的商店取店名。

  3、建议提供物品:

  (1)老师事先添购圣诞饰品,如铃铛、小雪人、圣诞树、圣诞袜、星星、各色的`球等饰品。

  (2)事先用纸剪成靴子、雪橇及圣诞树的形状,提供给小朋友布置使用,同时提供亮片、色纸等装饰材料。

  (3)教室的玩具可搭建成树,或者用雪花片也可组成圣诞晚餐的食物。

  (4)提供各式的布,当作桌布、窗帘。

  综合活动:

  1、参观和评选

  (1)每组评选2人负责介绍商店的布置,并且圈选奖项。

  (2)老师发给参观的小朋友每人一张评分表,并说明使用方法。

  奖项 组名 组名 组名 组名 最佳创意奖 最佳美术奖 最佳造型奖 最佳努力奖

  (3)小朋友自由参观,并选出4项奖项。

  2、颁奖:由计票员(老师或小朋友担任)统计小朋友的选票结果,颁发奖状或奖品。

  注意事项:

  1、选票奖项在参观完毕之后进行,也可采取举手投票。

  2、各组布置时,应给予充足时间,可将活动时间延长为2天。

  (1)第一天先制作物品,如圣诞老人、圣诞树、靴子------

  (2)第二天再利用这些物品来布置。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全年段可以同一天进行此活动,延伸活动则可安排到其他班级参观。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在优美和脏乱差环境中人的不同感觉,喜爱优美、舒适的环境。

  2、了解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能以自己的行动积极保护周围的环境。

  3、积极参与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与家长一起去拍周围优美和脏乱差环境照片,或收集图片资料并张贴在展示纸上。

  2、幼儿调查环境记录。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师幼共同收集和拍摄的资料。

  (1)讨论:这些资料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分类并调整:按幼儿喜欢与不喜欢进行分类。

  (3)请幼儿说说大家都喜欢的环境是哪些地方,讨论这些地方都有些什么特点。大家不喜欢的环境是哪些地方,讨论这些地方都有些什么特点。

  2、体验对两种不同环境的喜爱与厌恶的情感。

  (1)播放不同环境的录像让幼儿观看。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优美环境的喜爱之情并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

  3、分组讨论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

  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小结。

  4、鼓励幼儿从自己做起,提出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方法画下来。

  (1)讨论并记录自己的方法。

  (2)把幼儿的记录贴在制定处、相互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地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激发创新意识,发展跳、跨、钻等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平衡、协调性和灵敏性。

  2、根据自己的动作发展和能力进行自我调节,体验自主游戏及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轮胎18只、干毛巾若干。

  经验准备:掌握跨跳障碍物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慢跑:教师带领幼儿围绕操场慢跑两圈,要求幼儿手臂摆动起来,学会用鼻子呼吸,保持队形整齐。

  高抬腿:双手不完全伸直放胸前,手心向下,高抬膝盖去触碰手心。

  伸拉腿:幼儿双手支撑在轮胎上,一脚弯曲在前,一脚伸直在后,双脚轮换。

  二、探索活动

  神秘的轮胎(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看看是谁?(轮胎)

  这轮胎有神奇的力量,他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1、幼儿自由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教师巡视、引导幼儿,鼓励幼儿有多种玩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小心绊倒,与其他幼儿碰撞等。

  2、请4-5名幼儿上前示范自己是如何与轮胎玩游戏,并要求其他幼儿一起练习。

  三、游戏活动

  小勇士大战轮胎怪

  教师:刚刚小朋友和轮胎玩了很多游戏,但是现在轮胎变身了,变身之后获得一种黑暗力量,要向小朋友挑战,同时你们也将成为小勇士前去战斗,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败轮胎怪?

  1、游戏一:

  轮胎怪初级次变身:两只轮胎竖起来并紧靠一起。

  小勇士应战:两名小勇士双手和双脚控制住轮胎怪,另两名小勇士从轮胎怪中间钻过去。

  战斗次数:每名小勇士攻击两次。

  2、游戏二:

  轮胎怪第二次变身:四只轮胎平躺在地排成一条直线,轮胎间隔开一段距离。

  小勇士应战:八名小勇士为一组依次双脚跳过轮胎怪。

  战斗次数:每名小勇士攻击两次。

  3、游戏三:

  轮胎怪第三次变身:八只轮胎平躺在地头尾相连,成s形。

  小勇士应战:十六名小勇士为一组依次从轮胎怪身上踩过。

  战斗次数:每名小勇士攻击两次。

  四、放松活动:欢庆胜利

  教师:虽然轮胎怪多次变身,但还是被我们的小勇士打败了,你们真的很厉害,接下来,我们为这次战斗而欢呼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主要是放松颈部、手腕、脚腕和小腿。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金山农民画,感知其独特的民间绘画的风格。

  2.尝试用动作表现金山民画拼图。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了解金山农民画

  1.说说各自对春节的印象。

  2.了解金山农民画的由来。

  3.出示不同风格的画面,让孩子找出金山农民画,感受金山农民画的风格:平面构图、颜色鲜艳等。

  二、玩一玩——欣赏金山农民画

  1.3—4人结伴拼图。

  2.边拼图边观察图上有些什么,人们怎样欢庆春节。

  3.展示拼图,各组介绍拼图上的内容。

  4.欣赏金山农民画。

  :金山农民很喜欢画画,他们不但画春节,也画平常的'生活,不但我们喜欢看他们的绘画,就连外国人也非常喜欢。

  三、猜一猜——看动作,猜图画

  1.了解金山农民很喜欢画画。他们不但画春节,也画平常的生活,不但我们喜欢看他们的绘画,就连外国朋友也非常喜欢。

  2.欣赏金山农民画:各自分别欣赏6—8张金山农民画,了解其内容。

  开展“我们在做什么”的游戏。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养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去小河边做什么呀?你们猜猜故事内容是什么?

  2、幼儿阅读后回答。

  3、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看着这个图来编一个故事吗?(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编故事。)

  4、教师:小朋友们变得故事可真精彩呀,可是我们书上的故事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深入理解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小猫钓鱼》,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故事。

  2、教师:小朋友可要认真听哦!等下老师会提出问题考考你们的。

  教师:故事中都有谁呀?它们在做什么?小猫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没有钓到鱼?﹙因为小猫钓鱼时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做什么事总是三心二意的。﹚

  3、教师: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吗?为什么?﹙钓到了,因为它听了妈妈的话,一心一意去钓鱼。﹚

  三、帮助幼儿理解“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意思。

  1、引导幼儿理解“三心二意”的意义。

  ①教师出示词卡。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吗?

  ②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忙那个,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什么事都完成不了。就像有些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上课做其他事,这样的小朋友就像小猫一样三心二意。

  2、引导幼儿理解“一心一意”的意义。

  ①教师出示词卡。教师: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一心一意”吗?

  ②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专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事情往往完成的比较好。就像我们班很多小朋友一样上课认认真真的,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这样的小朋友就是一心一意的。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做事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像小花猫一样做事三心二意的经历呢?结果是怎样的?

  2、教师:你有没有像小猫一样做事一心一意的经历呢?结果又是怎样?

  五、引导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是学习小猫的“三心二意”还是学习小猫的“一心一意”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对,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专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

  附故事:《小猫钓鱼》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游来游去。

  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钓鱼。

  一只蜻蜓飞来了,蜻蜓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了河边,一看猫妈妈钓了一条大鱼。

  小猫又坐到河边钓鱼,一只蝴蝶飞来了,蝴蝶真美丽,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了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

  小猫说:“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从此就一心一意地钓鱼了。

  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小猫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一步也没走开。不一会儿,嗨!钓竿上的线往下沉,钓竿也动起来啦,小猫使劲把钓竿往上甩,“哎哟!”一条大鱼钓上来啦。小猫高兴地喊了起来:“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一定会认识许多新的朋友,这时让孩子获得一些自我介绍的经验非常必要。本活动最好平行班教师交错借班上课,这样可以让自我介绍的学习更富有实际生活的体验,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附后),小话筒一个。

  2、会唱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和你们一起学本领很高兴,你们想认识我吗?互不认识又想认识的`时候可以先作自我介绍。(教师做自我介绍:我叫胡丰亚。认识你们真高兴。)

  2、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3~4名幼儿,每人介绍完,教师与其握手,并说“认识你真高兴”。)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师:你们还想了解关于我的哪些信息(事)?

  2、师: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教师就来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吧。可是,自我介绍时有些信息可以告诉你们,而有些信息老师不方便告诉你们噢!请你们仔细听,我介绍了哪些内容?(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爱好)……我的好朋友是……)

  3、师:刚才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

  4、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们,谁愿意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请1~2名幼儿介绍,幼儿集体鼓掌。)

  5、提问:他介绍了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下来(可以画画或做记号),然后对照着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来介绍自己(提供话筒),幼儿集体鼓掌。

  3、师:客人老师也想认识你们,找个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介绍好了请客人老师在纸上贴颗红星)。

  4、师:什么时候需要介绍自己呢?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老师通过你们的自我介绍认识了你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认识你呀真高兴》音乐)(胡丰亚)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大班社会02-06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4-25

大班社会春游教案05-01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6-06

大班社会畅想教案03-0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5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7-25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教案06-11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