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17 08:05:2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常用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体验剪窗花带来的乐趣。

  2、掌握剪窗花的步骤,并能根据图案来剪出窗花。

  3、能安全的使用剪刀,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剪好的窗花成品一张、粉色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已经剪好的窗花,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漂亮吗?(教师介绍窗花的代表的特殊意义)。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剪窗花的方法,引导幼儿认真的看、仔细的听。

  3、教师发放材料、工具,交代要求。

  4、幼儿沿着画好的形状剪窗花,教师指导。

  5、展示,结束活动。

  6、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动手剪窗花。

  活动评价:

  幼儿动手剪纸时很小心,剪了一点就打开看看,再剪,很有探索精神。也有几个幼儿不小心剪断了,教师准备了两份操作材料,大胆让幼儿尝试见窗花,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跳跃、连贯的特点。

  2.能随音乐特点的变化,有节奏的做青蛙跳和青蛙游泳的动作。

  3.体验小青蛙轻快的跳跃和连贯的游水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跳和游泳的图片,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

  活动过程

  (一)律动《走路》入室。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跟着音乐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教室。(律动入室)

  (二)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2张图片,请你们看看图里的青蛙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2.师:对了,这张图的青蛙在跳,而这张图的青蛙在游泳。现在我们来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跳是双手举到胸前,双腿弯曲跳起来;小青蛙游泳是双手做向前划水的动作。(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随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的节奏道白。

  1.教师播放音乐。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青蛙跳跳游游》的`音乐,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并想想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3)师:现在请你们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讲了小青蛙在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4)师:回答的很好,这首音乐轻快跳跃的表现了小青蛙快乐的跳和游泳。

  2.出示图谱。

  (1)师:老师把这首音乐画成了一张图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道白。

  (2)师:接下来老师播放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听音乐,随音乐的节奏道白。

  3.引导个别幼儿按音乐节奏指图谱,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随音乐节奏道白。

  (1)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做的最好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小老师要根据音乐节奏边听音乐边指图谱,其他小朋友要跟着小老师边看图谱边听音乐,随音乐的节奏道白。

  (2)师:现在请小朋友上来当小老师。(引导个别幼儿按音乐节奏指图谱,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岁音乐节奏道白。)

  (3)师:小朋友们念的很好,但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没看图谱,有的没跟着音乐节奏。

  (四)引导幼儿学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泳的动作。

  1.师:小朋友们等一下我们要做在椅子上边听音乐边做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小青蛙跳可以用小手拍腿的动作表示,小青蛙游泳的动作用手臂划起来的动作表示。

  2.师:现在老师播放音乐,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音乐按节奏边做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

  3.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站起来当小青蛙,边听音乐边做小青蛙跳和小青蛙游泳的动作。等一下小青蛙之间不能靠太近要保持距离,小青蛙跳时不能太用力,要轻轻跳。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5.师:小青蛙们都跳的很漂亮,但老师发现有些小青蛙跳的很用力。(教师根据幼儿情况)

  (五)律动出室《小青蛙跳跳游游》出教室。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小青蛙跳和游泳的动作,接下来请小青蛙们跟着老师去池塘玩喽。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不怕困难,尝试用头顶“运食物”,体验成功游戏的乐趣。

  2、能用头顶运物,保持身体平衡向前走。

  3、能与同伴合作玩接力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8个箩筐,苹果、橙子、茄子、南瓜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跟着音乐做列队练习,列队完毕做热身操。(脚腕、下肢、手臂等运动)

  双手打开,踩直线跟随音乐走。

  二、“运食物”游戏。

  1、自主探索:尝试运用各种食物及物品。

  这里有4箩筐的食物,请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东西运到前面的那4个箩筐?要求走动的过程中不能用手拿食物。

  请几个幼儿上来用自己的方式试一试。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练习运不同的食物。

  2、重点突破:头上放物品双手展开,双脚交替向前走。

  教师示范头顶运食物:双手展开,两脚交替向前走,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指导,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3、趣味游戏:“运食物”。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将幼儿分为4个小组。幼儿站在跑道的起点上沿着直线走,头顶放食物双手打开双脚交替向前走,走20米左右换另外一个幼儿,依次接力往终点方向走(在运食物的途中如果东西掉地的话得从起点重来一次),到达终点把物品放到箩筐里,然后起点那边的'幼儿接着继续运食物,规定时间5分钟,运得最多食物的小组获胜。

  4、表扬活动中能遵守规则、会合作的小组。鼓励未获胜的幼儿不气馁、多练习、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三、放松活动。

  随音乐做腿部及手部放松动作(轻敲、捏、抚摸等)。提示幼儿擦汗、换衣服。

  中班健康食物教案,我们身体的健康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是息息相关的,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就必须要吃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能够给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6的数量,认识数字6,能初步进行数与物的匹配。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

  重点难点:

  感知6 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6。

  活动准备:

  1、课件。

  2、每组一套1~6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考考你(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回答问题。

  2、呜呜……数字小火车开来了,小朋友你们认识车厢上的这些数字吗?那谁来说一说它们是数字几?(引导小朋友辨认车厢上的`数字。)

  二、找座位(新授)

  1、看又来了一节车厢,车厢上的数字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是数字“6”,小朋友说说“6”像什么。“6”可以表示什么呢?

  2、你们想坐小火车吗?坐火车要买车票,现在我来送给你们每人一张车票吧!(分发给每组幼儿一套1~6的数卡,幼儿自由选择一张)

  3、你能说出自己手中的车票是数字几吗?

  4、教师确定火车头位置,接着是1号车厢、2号车厢……你手中的车票上是数字几,你就坐在几号车厢里。(请幼儿按照自己手中车票对号入座)。

  5、教师扮演检票员来检查幼儿是否坐对车厢。

  6、分果果

  火车开来到了一个果园里,车厢里有6位乘客想吃苹果,农民伯伯给她们送来了一些,她们每人都可以分到一个苹果吗?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5添上1个就是6)

  三、火车到站了,活动结束。

  四、活动小结

  数量是6的物品都用数字6来表示。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能找出数量是6的物品。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爱吃水果的牛》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故事,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水果牛奶营养好,多吃果奶身体好的道理。吃下各种水果,会变出各种不同颜色的牛奶,中班这个充满想象、允许奇思妙想、鼓励孩子有千奇百怪的想法的这个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仿编活动。感受吃水果和挤奶给别人喝的快乐,产生喜欢吃果奶的意愿。希望孩子们能做一个真正爱吃水果的人,爱上他们的颜色、形状、味道。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2、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体验与同伴分享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肚子里装满水果的牛的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1、出示肚子里装满水果的牛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牛的肚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果?还挤出了很多的水果牛奶?(让幼儿自由猜想)2、在这头牛的身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自主欣赏,通过投影仪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树林里,住着一头爱吃水果的牛,它住在哪里呢?(请幼儿用手指一指)

  2、主人为了它好多好吃的,引导幼儿观察都有什么?苹果、草莓、香蕉等,请幼儿自由讲述水果的外形特征。

  3、一天晚上,突然刮风了,它的主人怎么了?(动作表示)主人着凉了,(生病了,感冒了······)你能看出来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直打哆嗦、很冷、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4、邻居们也怎么了?那么小牛看见主人和他的邻居们都生病了,心里会怎么样?(很难过,很着急······动作表示)

  5、爱吃水果的牛有没有生病呢?(没有)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为什么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因为它吃了很多有营养的水果,它的身体很强壮,所以他就抵抗病菌入侵,身体健康,不生病)

  6、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顾主人的?它给主人喝了什么?请幼儿学说"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7、喝了水果牛奶,大家的病怎么样了?(感冒好了)生病的邻居们也学着吃水果了,大家都变得怎么样了?(都成了爱吃水果的人)

  (三)讨论故事,让幼儿了解水果、牛奶营养奶,要多吃

  1、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不会生病?为什么爱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病?(因为水果里有很多的营养,富含维生素,牛奶含钙量丰富,能够增强骨骼发育,预防感冒)

  2、你们喜欢爱吃水果的牛马?为什么?

  小结:这只爱吃水果的牛不仅爱吃水果,也愿意去照顾别人,当别人需要它的时候,还挤出好喝的水果牛奶给大家,喜欢帮助大家。

  3、当我们家里人或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平时喜欢吃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懂得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手不仅可以做许多事,还可感知出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

  2、教育幼儿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护小手。

  活动准备

  1、纸、笔、筷子、弹子、花生、剪刀等。

  2、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热、冷、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点的`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游戏“印指纹”。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手是不一样的。

  提问:每个人的手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纸上有什么?

  3、幼儿操作,认识手的功能。

  (1)、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剥花生,夹弹子,纽纽扣、绘画等。

  提问:你是用什么做事情的?怎样用手做事情?

  (2)、实验:光用大拇指解纽扣;用左手拿剪刀剪纸。

  提问:做实验时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小结: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协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灵活。

  (3)、提问:你的手还会做哪些事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游戏“奇妙的口袋”。

  幼儿用手感知物体的不同属性,出示口袋,请幼儿用手升入口袋触摸,说出感觉,并拿出让其他幼儿触摸。

  小结:做任何事离不开手,手能感知物体属性。

  (5)、手势游戏:幼儿和老师一块用手势表达意思,让幼儿了解交警、聋哑人用手势指挥、交流意思。

  4、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小手。

  (1)、假如没有手会怎样?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小竞赛。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8-11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中班帆船船队中班教案04-0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