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1 10:33:0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荐)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分析: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对各种昆虫比较感兴趣了,可是见到的也只是在菜园地里最常见的那几种,许多别的.孩子们都没见过,通过展示相似于各种植物的昆虫,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发现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副(画面有蝴蝶、蟋蟀、瓢虫、蜻蜓、螳螂、枯叶蝶、木枝虫等昆虫)。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四页。

  3、幼儿、家长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活动流程:

  1、寻找昆虫。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发现了哪些昆虫。

  (2)引导幼儿寻找不容易发现的昆虫,如: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被发现?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本领。

  (1)请幼儿欣赏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

  (2)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3)阅读幼儿第三册第四页,仔细观察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4、游戏《捉迷藏》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相处好办法不容易让别人发现自己。提醒幼儿躲藏是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将相关图片、图书等资料投放在发现区,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糖、盐、味精若干; 一次性杯子(装有清水); 鸡蛋一人一个;毛巾 ;课件《淹不死人的死海》;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察物体“沉与浮”的现象

  1、感知物体的“沉”和“浮”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准备很多东西,我请几个小朋友们来帮我把它们放进水里,看看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

  2、教师小结:对了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沉的',有些东西放在水中是浮起来的。

  二、 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那鸡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呢?好,有不一样的答案,那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试试看。

  2、幼儿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一次性杯子里实验,发现实验结果。(幼儿操作,发现实验结果。)

  师:刚刚小朋友都试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的鸡蛋放入水中怎么样啦?

  师小结:鸡蛋在水里是会沉下去的

  3、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份水,放入鸡蛋,鸡蛋浮起来了。

  师:现在我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要注意看哦!咦?我的鸡蛋怎么样啦?猜猜为什么鸡蛋放入这个水中会浮起来呢?”

  4、尝试(加入)不同的材料观察鸡蛋(在水中)的现象

  (1)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

  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老师在水里加了一种神奇宝贝,到底是什么,是盐、是糖还是味精呢?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记住每种颜色杯子只加一种材料,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鸡蛋,看看到底是哪种材料是神奇宝贝。

  实验后讲述:现在请小朋友放下手中的材料,谁能告诉老师,你在水里加什么杯子颜色的材料,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加强巩固:请幼儿将幼儿将鸡蛋按照加的的材料进行分类。

  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蛋浮起来。

  三、(结合课件了解)死海的秘密

  1、观看课件,了解死海能使物体漂浮的成因。

  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完后提问:死海为什么能让人浮起来啊?

  师:死海的盐含量很高,可以让东西浮起来。

  四、活动延伸

  师:好,今天我们用生的鸡蛋放入加盐的水里会浮起来,那熟的鸡蛋会不会浮起来呢?请小朋友回去后自己试验一下,好不好?明天来告诉老师。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制作冰灯

  活动重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 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 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在这个奇特的世界里有雪花在漫天飞舞,有美丽的冰棱倒挂在檐边边,也有小娃娃陪着我们快乐的玩耍。虽然北风呼啸、寒风凛冽,但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我们开展的活动却是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消融了冰冻带带给我们的寒意,让浓浓的温暖洋溢在我们爱意浓浓的班级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冰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孩子具有好奇心,提供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的内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把一节课的结束视作探究的重点,更不应该把孩子束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应引导孩子把探究的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长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我们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

  设计背景:

  “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尽管北风呼呼的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展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学具准备: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

  (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

  (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教学反思:

  活动材料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注重自然过渡,即探索交流——思考讨论——体验感受——经验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得知识与经验,在情感上获得愉悦与满足。为每个幼儿都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去积极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知识,从而发现汽水中气泡与沉浮之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喜爱动物,有兴趣了解家畜和家禽。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善待动物,萌发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3、数组动物卡片(如鸡、鸭、鸽、鹅、猪、羊、马、牛等)农场场景(农舍、草地、山坡、小河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观察农场场景

  农场里有些什么动物?

  小结:农场里有鸡、鸭、鹅、猪、羊、马和牛。

  2、简单认识农场里的小动物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猪长得什么样?

  小结:胖胖的身体、肥肥的脚、尖尖的耳朵、四条腿。

  二、动物进农舍

  1、饲养员请客

  农场饲养员要请客了,猜猜请了谁?

  小结:是啊,请了鸡、鸭、鹅、猪、羊、马和牛。

  2、按特征分类

  饲养员准备了2大桌的食物,动物们要怎么坐呢?

  小结: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它们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根据特征来分类。

  3、幼儿按动物们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4、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你是怎么分的,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两条腿,有翅膀,会生蛋的动物,我们叫它们家禽。四条腿,没有翅膀的哺乳动物,叫做家畜。

  三、动物就餐

  1、按照家禽家畜分类

  现在请你们按照家禽和家畜分成2桌。

  小结:小朋友的本领真大,都帮小动物们找对了位置。

  2、说说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家禽家畜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小结:小鸡喜欢吃小虫。鸭和鹅喜欢吃河里的小鱼。猪、牛、羊和马喜欢吃草。

  四、动物去散步:观察农场里的风景

  农场里有哪些漂亮的地方?

  小结:有草地、河流和山坡。

  动物们喜欢去什么地方散步呢?

  小结:小鸡喜欢去草地。鸭和鹅喜欢去小河。猪喜欢呆在猪舍里。羊、马、牛喜欢去山坡。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乐于思考, 善于倾听,体验活动的快乐。但由于孩子受到经验、能力等诸方面的影响,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问题、心理上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此时老师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引导,调整策略,在活动中,注意回应,帮助梳理,提升经验,整体推进孩子的发展。在多重分类的经验基础上帮助孩子提升关于家禽与家畜的概念。 整个活动力求让孩子玩的开心,学的有效,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有压力。

  2.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积极探索的愿望。

  3.知道实验的成败与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有关。

  经验准备: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物质准备:1.水盆、玻璃杯、乒乓球、泡沫小船人手一份。2.报纸人手多份。3.擦手布每组两条。

  活动过程:

  一、实验一:不怕湿的报纸。

  1.幼儿认识材料:水盆、玻璃杯、报纸。

  2.引题。教师问:“玻璃杯里有什么?”

  教师将报纸塞入杯底,倒扣入水盆里,问:“报纸会怎么样?”

  3.教师提出实验任务:“报纸到底有没有湿?请你们自己试试看”(提醒幼儿回忆刚才教师的操作方法,杯底朝上,杯口向下)。

  4.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5.集中讨论:

  (1)“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杯子歪了,水中出现泡泡,报纸湿了;杯子笔直的,没有出现泡泡,报纸是干的。

  (2)“为什么杯子笔直放入水中,没有出现泡泡,报纸是干的'?杯子有点歪了,冒了泡泡,报纸就湿了?”

  (3)教师小结:当杯子斜着放下去或斜着拿上来时,杯子里的空气就跑到外面去了,水面上出现了泡泡,空气的力气变小了,当不住水的力气,水就到杯子里了,报纸就湿了。

  6.幼儿再次操作,加深幼儿的理解

  二、实验二:会升降的乒乓球。

  1.认识材料:乒乓球。

  2.将乒乓球放在水中,让幼儿看看乒乓球在水的什么位置上。

  3.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如果你们象刚才那样将玻璃杯口对准乒乓球笔直的倒扣进水里,乒乓球的位置会不会有变化呢?

  4.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5.集中讨论:你刚才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乒乓球会沉到水底?

  6.教师操作。

  7.总结:空气有压力。

  延伸活动:

  建造“海底船舶基地”。(解决实际问题)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