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4 07:34:3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4篇[实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4篇[实用]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与操作,初步感知不同纸制作的睡莲的吸水性能,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不同质地的纸(如油光纸、白卡纸、拷贝纸、牛皮纸、报纸、植绒纸、素描纸)折成的睡莲花、水盆、沙盆、土盆、以及实验结果记录表。

  认识上述各种纸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一纸制的含苞待放的睡莲。小朋友们想一想,纸制作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幼儿猜想)

  2、指导幼儿把睡莲花分别放入装有沙、土、和水的盆里,仔细观察。

  请小朋友想一想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

  (请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二、猜想活动

  出示不同纸质的睡莲,幼儿猜想。

  指导语:请你们猜一猜,把这四种不同的纸制作的睡莲同时放入水中,哪种纸做的睡莲先开放呢?哪种纸做的睡莲后开放呢?

  三、幼儿实验

  指导语:请你们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得一样不一样?

  讲解记录表:

  不同纸质的睡莲花 (白卡纸 、油光纸 、牛皮纸 、拷贝纸 )的开放顺序。

  指导语:请你把看到的记在记录表中,你看到那一朵第一名开了,就在它的下面写上“1”,第二名开的写上“2”,第三名开的写上“3”,第四名开的写上“4”。

  引导幼儿把不同纸制作的睡莲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交流实验结果: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讨论:为什么拷贝纸作的睡莲第一名开呢?

  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纸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拷贝纸的吸水性比白卡纸、牛皮纸、油光纸的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比白卡纸、牛皮纸、油光纸的吸水的速度快,所以拷贝纸作的睡莲就第一名开了。

  延伸活动:

  为幼儿设疑:把报纸、植绒纸、素描纸做的睡莲和这四种纸做的睡莲同时放在水里,谁第一名开,谁最后一名开呢?

  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幼儿猜想,睡莲在沙中和水中开放,幼儿发挥想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然后循序渐进,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幼儿睡莲只能在水中开放,那么,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探究,不同纸质的睡莲开放的顺序,猜想然后实验验证,使幼儿更加对不同纸的吸水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然后通过活动延伸,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教育目标。

  小百科: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柄圆柱形,细长。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等方式虹吸原理,尝试利用虹吸原理帮鱼缸换水。

  2、尝试根据猜测和实践填写记录表,学习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3、乐意参与实验,对虹吸原理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吸管,酸奶勺子,一次性盒子,金鱼缸,针筒一次性杯子,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教师拿好吸管两头,放进鱼缸里,开始往下流水)

  师:小朋友,我们人类生存都离不开呼吸,那小金鱼是怎么在水里是怎么呼吸的呢?

  师:小金鱼在水里是靠腮呼吸的。

  二、视频停止(小金鱼生活在很脏的水里)

  师:看这画面上的小金鱼怎么了?(水很脏,需要换水)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帮小金鱼换水,可以让小金鱼不从鱼缸里出来?

  幼儿讲述。

  教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那我们来看看视频里的老师是怎么帮小金鱼换水的?

  幼儿观看视频,教师捏住吸管两头,一头先放进鱼缸里,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水开始流动。

  三、探索让吸管满水的方法。

  师: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换水的?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视频中的老师和你用同样的材料,她可以让鱼缸的水流下来,你不可以呢?

  :让我们一看老师的'吸管中有什么秘密。

  观看视频,教师捏住吸管之后,放开一头,里面有水流出来。

  师:老师的吸管里又什么秘密啊?

  :原来老师的吸管里有水啊!那有水的吸管就能给鱼缸换水吗?

  让我来试一试。

  教师示范,我先捏住吸管的两头,不能让水流出来啊,要不然可能会失败,一头放进鱼缸里,一定要让它进入水里之后才能放手,另一头对准接水的容器之后就可以放手,看看,我成功了吗?

  师: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让你的吸管满水,而且没有空气?

  师:老师这里有几种材料,猜猜看,什么材料可以让吸管满水没有空气,什么不可以?猜好之后把你的猜想结果记在记录表上。

  幼儿填写记录表。

  师:谁来说说你的猜想结果,如果你觉得它可以,你准备怎么做?

  师:你们的想法会不会成功呢?我们一起到后面去试一试,试一试之前,我有几个操作要求,

  记录表放回凳子后面,4个小朋友一组,每种材料都要试一下,尽量不要让你的水漏在桌子上,因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节约用水,试完之后,要回来把你的记录表填写完整,你的实验结果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开始行动吧!

  四、幼儿操作。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实验结果。

  师:结果已经出来了,看来用针筒来给吸管吸满水是最可行的,那么怎样正确的让你的吸管吸满水,而没有空气呢?这个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那我也要请张老师来帮我一下。

  两位教师示范:首先,一位小朋友,吸管两头手中拿,对对齐,另一位小朋友,小针筒,手中拿,吸满水,慢慢对准吸管口,轻轻按下小针筒,小眼睛,看看好,吸管满水针筒就停止,两手捏住吸管头,小心别让水流走。然后就是我们刚才看的视频,一头放进鱼缸里,到了水里之后,手再放开,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手再放开,水开始流动。

  师:这个方法学会了吗?那你们可以和视频中的老师一样合作给小金鱼换水吗?

  幼儿给金鱼缸换水,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讲述虹吸原理

  师:小金鱼说,谢谢你们帮它们换水,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换水实验运用了一种科学原理,叫“虹吸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对水的压力把水从高的容器导入到低的容器里,所以你们知道刚才为什么要把鱼缸放在高一点的小椅子上了吧!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用到了这个虹吸原理。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3.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2.知道排序的含义。

  3.认识古筝是一种多弦排列的民族乐器。

  4.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乐于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

  1.知道什么是排序

  2.认识排序的意义

  3.学会按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教学材料:

  食品塑料膜、食品保鲜膜、衣物塑料袋三种大小相等的矩形方块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早晨我们上早操的之前必须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排队是怎么排的呢?

  看看这些奥运冠军,他们都是什么项目的第一名?哪些同学在某某方面最强?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二、探索和调查

  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排列的练习。

  下面是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在10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你能帮忙整理一下吗?

  学生讨论整理数据

  认识古筝,看一看古筝上面的弦是怎样排序的

  研究不同的塑料膜,然后对它们的物理特性进行排序知道排序的含义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反思和解释

  1.你是按什么依据来整理的?看一看整理之后有什么改变,有什么好处?

  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分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

  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

  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2.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

  2.善待自然界动物

  学习成果:

  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

  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

  4.学会多极两分法

  教学材料:印泥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

  二、探索和调查

  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

  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

  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

  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

  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之后还可以再分吗?

  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三、反思和解释

  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让小组中的同学分开站,分为一类的同学说明他们的指纹怎么样?

  请你选择8种水果然后用多积两分法为他们分类。

  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说出它的名称。

  2、初步理解光滑和粗糙的概念。

  3、鼓励幼儿多吃蔬菜,体验品尝蔬菜的乐趣。

  活动准备:不同种类的蔬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感知蔬菜外形特征,体验光滑和粗糙,并能说出名称。

  1.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样东西,它们藏在了布袋里,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请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猜一猜里面可能是什么?

  师:这个摸上去很光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看一看。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幼:圆圆的、红红的)教师出示西红柿图片,并用图标做记录。

  2、师:咦?那这个口袋的东西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谁愿意来摸一摸?这个很粗糙的东西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老师把它请出来,教师出示黄瓜,并用图标做记录做记录。

  二、选一选,送一送,根据蔬菜的光滑和粗糙进行分类,巩固概念。

  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还准备了一些蔬菜。这些蔬菜里面有哪些摸上去是光滑的,有哪些是粗糙的。请小朋友们摸一摸,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蔬菜,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师:现在我们把蔬菜宝宝送回家,是光滑的放在贴横线标记的筐子里,是粗糙的放在贴波浪线标记筐子里。幼儿操作,验证送的'是否正确。

  三、品尝蔬菜。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2种蔬菜,请小朋友们品尝品尝。是西红柿和黄瓜。这2种蔬菜洗干净就可以直接吃了,有的蔬菜要烧熟了才可以吃的。你们想吃吗?(幼:想)吃蔬菜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可以补充我们身体里的维生素,滋润皮肤,补充营养,小朋友们要多吃蔬菜。现在自己去品尝一下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科学教案:刷子04-16

科学教案范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