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2 10:21:4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通用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山、出”2个字。认识“竖折”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阝”(双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认识这个字吗?一起说,我在它的左边加了一个双耳旁,它的样子很像我们的耳朵,我们叫它双耳旁,跟老师说双耳旁,我们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就能记住这个阳字。你能给她找个朋友组个词吗?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课,感受阳光的温暖。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阳光。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老师还有要求呢,认真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二、认读生字词

  1、同学们课文读得很认真,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生字词都记住了吗?考考你,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闯关”

  1)请看第一关:(我会读)

  可爱的词语宝宝跑到了大屏幕上,你会读吗?(出示带拼音的字)先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词语借助拼音读,也可以请教你旁边的小老师。谁来读第一行?同学们读得不错。

  2)请看第二关:(我能行)

  (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语宝宝摘掉了小帽子,你还认识它吗?请看第二关。你能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读一读吗?谢谢三位小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词语难不倒你们,生字你会吗?请看第三关:(勇夺生字红旗),看看谁能把小红旗插到生字塔上。男生准备好了吗?女生?祝贺大家把红旗插到了顶峰。

  4)请看第四关:(火眼金睛):

  出示日字旁的字,现在请你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分,日,在不同的位置他们的形状可不太一样啊。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带有日字的字,你都认识他们吗?(出示小丑图)我们一起读,今后我们就能够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记住可爱的.生字宝宝了。你能给他们找个朋友,组个词吗?(同学们太棒了,你们知道这么多词语。)

  2、看来同学们生字词都会读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刚才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了吗?老师也标出来了,你和老师标的一样吗?下面我请五个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字音等他读完帮他指出来。同时思考:阳光都到过哪些地方?出示填空。

  三、课中休息:

  同学们生字字音读的准,课文读的也很通顺,下面我们一起来唱歌休息一下吧,全体起立,同学们可以跟着我的动作边跳边唱。《小星星》

  四、学习课文

  1.好我们现在继续学习课文。阳光都到过哪些地方?请把话说完整。学生说,板贴,田野、高山、小河。是啊,阳光像金子,洒遍——生说( )( )( ),同学们真会读书!出示课文第一段填空,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吧。

  2.阳光来到了广阔的田野、雄伟的高山和长长的小河,这些地方就变了样,想不想去看看?(出示图片)快来读读第二段,看看这些地方都变成了什么样?(你能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吗?)(我们就读到这里,把机会留给别的小朋友,好吗?)

  1)出示田野图和句子,指生读,指导读:禾苗变得绿油油,可漂亮了,谁能起来读一读?我好像看到禾苗的颜色更绿了,谁再来读一读。听老师来读,你觉得怎么样?齐读。

  2)出示高山图和句子,指生读,指导读:阳光一照,小树更高了,谁再来读一读。小树好像又长高了,谁能读得更高。自由读。

  3)出示小河图和句子,大家看,阳光照在河面上,多美啊!谁来读一读。这是一个长句子,我们在读的时候要适当地停顿。谁会读?指导读:(出示锦缎图)这就是锦缎,闪着阳光的河面多像这美丽的锦缎啊,谁能读得更美。男女生比赛读。

  4)指导背诵:

  阳光的作用真大啊!(合作读一读)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男女生合作读一读这一段。男生读蓝字,女生红字,最后的一句齐读)因为阳光,禾苗绿了,小树高了,小河更美了,让我们把这美景记下来吧!(背一背)谁想展示一下?三个学生接读。

  3.听了同学们的背诵,可爱的的阳光向你们竖起了大拇指,看,阳光又来到了小男孩的家里,自己读读这一段。你有问题吗?掉了跳,老师真粗心,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那就让阳光跳出来吧。阳光这么活泼、可爱,谁能让它跳进小男孩的家呢?指名读

  4.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还很活泼可爱,可是我们——学生读(谁也捉不住阳光……)。

  5.(出示图片)你瞧阳光来到树林里,来到了花丛里,来到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这些地方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四幅图小草、苹果、花)

  是啊,同学们,因为有了阳光,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因此——学生读(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同学们说的真好,(阳光和金子一样都是金灿灿的,可是离开了阳光)让我们再来赞扬一下对生命对生活无比重要的阳光,齐读最后一段。

  课后小结

  最后我们来学习两个生字,“山、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老师也有新的发现,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笔画,叫做竖折,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笔写好,才能让这两个字顶天立地。下面请看老师范写:山、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提了两个问题,谁还记得?

  生:“这个蚂蚁为什么到书本里面去了”和“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板书两个问题]

  师:还记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生:被小姑娘夹到书本里了。

  师:那么我们带着第二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3--12自然段。

  师: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到底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呢,我都等不急去看一看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的新奇有趣的事所在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并在用笔在旁边写一写你感想。[师巡视]

  师:都划完了吗?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师:你认为哪件事情很有趣?

  A生:我觉得书本里的字还会讲话很有趣。[板书:字会说话]

  师:从课文哪里到哪里是小蚂蚁和字的对话?

  生:第3--6自然段。

  师:大家都没有遇到过会说话的字,想和他说说话吗?

  生:想。

  师:从第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想读小蚂蚁说的话?……小姑娘呢?……还需要一个旁白。

  师: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字是用细碎的声音说话,后面是不好意思地回答。

  师:那你能把字说的话读一读吗?

  师:读得不错,谁能像他这样读?

  师:我想再请3名同学来分角色读。[请两组]

  师:那么听了小蚂蚁和字的对话,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

  a生:我觉得小蚂蚁是一只快乐的小蚂蚁,因为他很乐意做一个字。

  b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字会认为小蚂蚁也是一个字?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蚂蚁压扁了以后外型相似,而且蚂蚁很小,字也很小。

  师:看来你很会读书。

  师:这是他认为的一件新奇有趣的事,你还觉得其他的事情有趣吗?

  B生: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板书:会走路的字]

  师: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怎样?

  a生:我会很羡慕。

  师:的确,谁都会羡慕。

  b生:我会学着小蚂蚁也在书本里到处走一走。

  师:看来你和书本里的字想得一样,你找到课文里相应的句子了吗,能把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我们真是太傻了……那有多快乐呀!

  师:为什么字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呢?

  生:因为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

  师:既然这样,字对自己说的那一句话应该怎么读,谁想来试试?

  师:这一句读得不错了,这一段呢?男生读前三句,女生读后三句。

  C生:我觉得小姑娘能和小蚂蚁对话很有趣。

  师:谁想读一读小姑娘和小蚂蚁的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第11、12自然段。

  师:现在由我读第8自然段,1、2、3、4组分别读第9、10、11、12自然段。

  师:旧书里的字都开始串门了,今天我和你做邻居,明天我和他跳跳舞。那么旧书会变得怎样?

  A生: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师:它是怎么不安静呢?

  B生: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板书:新故事]

  师:你从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九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

  师: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

  师:因为字在串门,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们没有这样一本书,不知道故事会变成哪些新故事,不过我们试着改一改这两句话,如果让字和标点符号来串串门,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意思?[出示:(1)明明被军军叫走了。(2)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1)

  生:军军被明明叫走了。

  (2) 生: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生: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生: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生:怎么样?他赞成我,也赞成你。

  生:怎么样?他赞成你,也赞成我。

  师:一句话中,如果前后词语换了位置和添加改变标点就有这么大的变化

  难怪小姑娘发现这本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呢!请两名同学分别读第9、10自然段,

  生:一本书的字和标点符号换位置那意思就更不同了。

  生:汉字真是奇妙,只要稍微变化一下意思就有很多变化。

  师:说得好!所以这本书总有新的故事,全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文字的魅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完了这一课,能把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先同座位之间互讲。

  [师巡视]

  师:谁想讲给大家听?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小姑娘真好,有。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区别同音字、音近字。

  3.认读词语。

  3.朗读疑问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方式。

  4.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5.熟记成语。

  6.朗读背诵训练。

  7.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计划:

  练习2、3、4抄在小黑板上。(略)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书上个练习。

  课外:背诵。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看例子,弄清题目意思。

  (2)指读例题,区别Q和O。

  3、练习

  (1)独立完成3道练习题。

  (2)用小黑板出示补充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作答。

  4、反馈

  核对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卡片:厂——场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厂”和“场”的意思。

  出示词卡:务——物。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物”和“务”的意思。

  出示词卡:身——声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声”和“身”的意思。

  出示次卡;居——局。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居”和“局”的意思。

  3、练习。

  在本子上练习组词。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集体读已组成的词,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词语。

  (2)用小黑板出示:普通——普普通通。通过比较,认识到叠词在形容的程度的不同,有“很普通”的意思。

  3、练习。

  (1)集体认读,个别认读词语。

  (2)进行叠词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说说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同类叠词。

  (3)让学生读准,体会词组表示的意思,也可以说说你所知道的类似结构的词组。

  4、反馈。

  请读得好的同学带读;指出读的不正确的,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指名朗读第一句:小鹰飞得高吗?

  比较四个句子,明确它们的意思不一样,了解疑问句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3、练习。

  (1)齐读四个疑问句。

  (2)分组朗读。(强调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3)同座位相互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语气)

  4、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教学第5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热、些、想”这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热”。

  A

  出示“热”。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写“热”,上半部分占位大,超越了横中线下半部分则占位小写。

  B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热”字

  C

  学生练习描红“热”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些、想”。提示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辅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室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学无止境:学习是永远不会到尽头的。

  一往无前:勇往直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的、无所畏惧的奋勇前进。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本组课文帮学生理解名人的名言。

  (5)教师再次范读。

  (1)练习。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3、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买文具。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问题。

  二、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回答:

  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的?(可联系自己平常买文具时怎样说怎样做。)

  2、引导学生想象阿姨会怎样说怎样做。

  3、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分角色练说,相机指导。(特别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同座位练说。(可互换角色练习两次,鼓励学生大方自然地练说)

  (3)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

  (4)同座位再次练说。

  (5)请班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表演。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通过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引发话题。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引导我们感受花的.风姿,体会花的风情,品味花的风情花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也激发了我们观察,研究花的兴趣。今天我们来谈谈你们是怎么研究这个主题的。

  二、分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内交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小组是怎样研究的?有什么研究结果?要求学生说清楚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全班交流,相互借鉴。 引导学生关注,是否说清楚了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的结论是否合情合理。

  四、复习研究报告写的方法

  1、帮助学生明确写研究报告的意义。 写研究报告可以提高自己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记录自己参与实践的过程和体验。

  2、出示范文,复习研究报告的结构。

  五、鼓励学生动笔成文。

  第三课时

  一、学生动笔成文

  二、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

  三、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

  1、选取几篇优秀习作,师生共评议: 哪些同学的研究过程写得表楚,结论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等。

  2、选取更多的学生的精彩部分组织点评,进一步瓴悟如何突出研究报告的主体。

  四、精心修改 学生通过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

  五、抄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说

  足球迷爸爸明明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弃自己喜欢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这是老人的慈爱;看见妈妈的疲劳,我们都提议关掉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关切,当然,也有“我”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孝道。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教学目标

  1、认识“会”、“洗”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美育目标

  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随堂笔记

  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

  2、谈话:电视这么有趣,我们都爱看,你们谁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3、唉,爸爸妈妈爱看这个,奶奶爱看那个,我却爱看动画片,这可怎么办?别急,我们先去东东家看看,他们家是怎么看电视的?

  4、出示课题。

  二、读文思考、感悟体会。

  1、自由拼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课文中把生字划下来,多读几遍;

  3、数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编上序号;

  4、指名读儿歌,

  5、认读生字卡片;

  6、你最爱读哪一段,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7、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8、齐读课文

  (1)“我”家看电视奇妙在哪里?他们不爱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是真的不爱看吗?

  (2)理解最后一小节: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啥秘密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说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2、说父母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1、借助拼音自由读短文;

  2、由轻声读,画出生字词;

  3、同桌互相读;

  4、指名读课文;

  5、评价,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培养说话能力

  激发兴趣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6、展示读;

  7、小组合作谈体会。

  8、推举代表发言

  9、在文中找出证明观点的语句。

  10、感悟,用“因为……所以……”造句,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

  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发展语言能力

  练习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观察家里人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好记的:

  爸:上半部写的扁窄,下半部不能太大;

  全:“人”要把下面的“王”包住;

  关:“天”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

  完:““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

  2、难字记忆

  写:注意下边的笔顺,第二笔从竖中线起笔,横中线折出;

  家:上窄下宽,下边的三撇渐序渐长

  1、独立写字;

  2、评议,再练写,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指名读短文;

  2、开火车读文中生字。

  3、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4、组合作分析字型;

  巩固知识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5、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6、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7、独立写字;

  8、评议,再练写,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培养和提高写字能力

  练习设计

  1、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全家人谈体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用具:

  1.生字生词卡片。

  2.媒体资源:有全课文文字的投影片,视频《要下雨了:范读》,动画课件《要下雨了:综合生字》。

  3.要求学生了解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看视频《要下雨了:范读》,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鲸》教案02-23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小学语文教案02-25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07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