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0 11:20:35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实用的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实用的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教育目标

  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发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教养目标

  1、认知“兰、梁”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坐、座、带、急”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

  三、发展目标

  1、充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未来的桥梁。

  2、培养合作意识、强化小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3、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未来的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知识,至少认知一种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细读课文,简单了解潜水桥及塑料桥的样子、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自由阅读扩展阅读中的资料,基本理解内容。

  4、能发挥想象力,设计未来的桥梁,并在电脑中打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俺们继续学习32课《兰兰过桥》。

  二、学文

  1、还记得课文里介绍了哪几种桥吗?(生:潜水桥、塑料桥师贴)

  2、这两座桥分别在哪几自然段?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带着问题以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汇报,师板书:潜水桥1~4塑料桥5~9,)

  3、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个别汇报)

  4、四人小组内选择其中一种桥,组长分配任务先读读那几个自然段,再讨论一下这座桥有什么特点。找到书上的词句,用画出来。(师贴:特点板:读,找,)

  生汇报:潜水桥:结实、透明;塑料桥:轻巧、平稳师相映用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并板书。

  5、课文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这两座桥是爷爷变魔术变出来的吗?(生:是爷爷设计出来的.)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齐读第10自然段,师小结:原来这又结实又透明的潜水桥和这又轻巧又平稳的塑料桥是爷爷这位桥梁专家设计出来的!

  三、拓展

  1、你们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认知了什么桥?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上前汇报,同位交流)

  2、老师这里“桥的世界”也收集了世界上各种奇特、壮观的桥。快看,师出示:江阴大桥、武汉长江二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重庆石门桥构思奇特的人行天桥。

  3、老师准备在班里进行“未来桥梁设计大赛”,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你会设计一座怎样的桥?(个别汇报,与小伙伴交流)

  4、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有关桥的儿歌、短文,请大家进入“桥的儿歌、故事”自由选择,大声地阅读,还可以想一想你会怎么编儿歌。有时间的还可以进入“网络链接”,里面有网络上有关桥梁的其他资源。(生自由在网络上一边浏览,一边交流)

  5、生自由交流收获、心得。

  四、写作

  1、俺们马上进入讨论组,老师这里有三个题目:

  ⑴ 请你设计一座未来的桥梁。

  ⑵ 自编桥梁的儿歌。

  ⑶ 说说你喜欢的一座桥,为什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题来写作。

  (生在网络自由写作,个别汇报作品)

  五、作业

  1、小朋友真有创意,未来的桥梁设计师说不定就在你们之中呢!许多同学设计的桥梁都很不错,没写完的小朋友请回家继续打完并在后面画一幅图。到时在班里展览出来,俺们一起评选出最佳设计师。

  六、板书

  兰兰过桥

  特点 读找

  1~4潜水桥结实透明

  5~9塑料桥轻巧平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 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③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

  小猫( )( )( ),把小鱼( )( )( )( )。他想,到了秋天,( )( )( )收到( )( )( )( )。

  (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填空:

  农民种( ),收到( )。农民种( ),收到( )。小猫种( ),收不到( )。

语文教案 篇3

  一、学生说图片内容。

  画出电器或者电子产品。运用多媒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起,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活动,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二、安全用电我能行

  1.电,如果安全使用,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捷;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很多的危险。

  2. 播放 (教材第41页上的内容) ,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1) 小组讨论辨析,集体交流反馈。

  〔2 ) 教师相机小结。

  潮湿的手不能触碰电源开关一一水能导电。

  不能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一一风筝碰到高压电线容易引起触电。

  不能玩电器开关、插座、接□等,不要用手或其他东西触碰正在工作的电器,防止触电,防止造成伤害。

  打雷时,不能看电视、用手机、玩电脑等一一雷电能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电器,引发火灾或人员触电。

  3.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触电,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4.一旦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拉救(手能导电) ,而应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木棍拔开人的身体(木棍是绝缘体,不导电) 。1.学生猜谜语。

  2.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3.练习读儿歌。

  本环节根据教材提供的四种用电行为组织学生辨析交流,反思自身的`用电行为,指导学生安全用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分享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但电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要安全用电,节约用电,防止触电。学生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8.不玩火 防触电

  安全用电我能行

  作业设计向爸爸妈妈宣传如何安全用电的知识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关怀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