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19 09:40:2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优秀6篇】

中班教案 篇1

  相关知识:

  皱纸颜色多,弹性好。可分为生活用、包装用、装饰用三类。生活用皱纸如餐巾纸、卫生皱纸等。

  教学目标:

  1、 在做做、玩玩中感受邹纸的变化,辨别红、黄、蓝三色。(重点)

  2、 在想象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皱纸

  1、 这是谁?

  2、你们想和皱纸宝宝玩游戏吗?

  二、撕皱纸

  1、教师:可是皱纸宝宝还在妈妈的身上,要怎么下来和我们玩呢?(撕)

  2、请一名幼儿上来撕。

  3、认识皱纸的颜色。

  4、撕纸方法:拇指食指捏一捏,一前一后用力撕。

  二、 玩皱纸条

  1、幼儿自由选择皱纸撕(每组一个篮子,篮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皱纸)

  2、撕下来的皱纸可以怎么玩?幼儿自由探索方法。

  3、皱纸宝宝累了,把它放在地上先休息一下吧。

  4、小朋友刚才是怎么玩的,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5、那我们跟着音乐和皱纸宝宝跳舞吧!

  6、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皱纸变小呢?(搓、对折……)

  7、引导幼儿用搓的方法把皱纸变小。

  三、颜色变变变

  1、出示矿泉水瓶

  皱纸宝宝还带来了神秘的朋友,看看它是谁?

  2.矿泉水瓶里装着什么?(水)水是什么颜色的?(无色透明的)

  3、观看“魔术表演”,师将搓好的皱纸条放进瓶子里摇一摇,看,变出什么颜色了?像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

  4、请幼儿拿瓶子操作,变出各种颜色。

  四、找颜色,碰一碰。

  1、请幼儿看看自己的瓶子,说说变出了什么颜色。

  2、跟着音乐拿着瓶子摇一摇,跳一跳,师请各种颜色宝宝做动作,如:红色的宝宝高高举起瓶子;黄色的宝宝把瓶子放在头上;蓝色的宝宝拿瓶子贴贴脸。

  3、找朋友:颜色一样的瓶子碰一碰。

  3、送瓶宝宝回家

  4、皱纸的本领可真大,能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还能变出这么好看的颜色,你们回家也教教爸爸妈妈玩变色的游戏吧!

  评价总结及建议(教学精彩与不足之处):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好玩的皱纸》选材很好,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使活动真正体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在设计过程中,将艺术(包括音乐、手工)、语言、科学等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互相渗透,设计了引导幼儿玩皱纸条、“撕一撕”、“说一说”--启发幼儿想象皱纸在空中飞舞的各种造型、“揉一揉”--教会幼儿揉团的技能技巧以及“摇一摇”--让幼儿观察皱纸遇水会褪色的特点等环节,让中班的孩子真正开开心心的在玩中学,并且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新的一年又到了,孩子们又长大一岁了。利用新的一年来引出我长大了,让小朋友们知道新的一年到来,自己成长了,懂事了,听话了。让幼儿向妈妈询问自己小时候地趣事,并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物品、玩具、照片,会发现自己与过去的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可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活动目标

  1. 观察自己的变化,激发对自身的认识,增进对父母的亲情。

  2. 举更多的例子来充分表明,让幼儿明了自己一天天的长大。

  3. 学念儿歌“我长大了”进一步激发幼儿成长的喜悦。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的重点:让幼儿清楚的明了自己在一天天慢慢的长大。

  2. 学习的难点:幼儿两两相对比身高,说出来我比谁高,我比谁矮。

  活动准备

  1. 儿歌“我长大了”

  2. 准备字宝宝“长大”身高“

  3.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照片对比

  活动过程

  1. 幼儿先向老师说说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并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物品、玩具、照片。

  2. 让幼儿感知了与发现了自己现在与小时候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如外貌、身高、并提问幼儿自己现在学会了哪些本领。

  3. 跟幼儿洽谈一年年的过去了,自己一天天的长大,告诉幼儿我现在长大了,要学会更多的知识,学会自己穿衣,自己洗脸,自己吃饭。

  4. 教会幼儿,哪些是婴儿时候的食品和用品,哪些是自己现在的食品和用品,让他们清楚的区分,对比。知道自己真的成长了。

  5. 长大的过程必须量身高、称体重、比高矮,这样才能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方法量一量身高。叫幼儿与自己的同伴比一比,尝试从高到矮、矮到高排队,这样既可以使幼儿学到排序这方面的知识,又能认知自己长大了。

  6. 学念儿歌“我长大了”更一步的加深自己长大的记忆。

  7. 告诉幼儿,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内容紧紧围绕了我长大了这个环节来上,幼儿也能认知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

  2.能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在成长的环节,两两相对比,这样既能让幼儿学会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长高了,长大了。

  3.运用了对比的方式,拿婴儿用品来与现在自己用的东西对比,更一步说明了幼儿的成长。

  4.这节课遗憾的是,幼儿没有能玩游戏,如果加上一个游戏的话,更能表明长大这个环节,也能激发幼儿对这节课的兴趣,使这节课更活泼,更生动化。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

  【活动准备】

  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

  【活动过程】

  一、目测

  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

  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

  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

  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

  3、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4、出示书

  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5、出示鞋盒

  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

  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

  二、触摸

  1、教师出示围巾

  师:天气变得冷起来了,我要围怎样的围巾,那请你们想想看,这两条,我要围哪一条呢师:你们都觉得是这条厚吗?

  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

  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

  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

  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

  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师检验2-3样物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三、并放比较

  1、教师出示两块厚薄不明显的肥皂(桌上地面上)

  师:那请你来看看,这两块肥皂,谁厚谁薄

  师:哇,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那底是谁厚呢,请你来想想办法比一比。

  师:恩真棒你的办法真好,是把两块肥皂,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师:咦,那里又有一块肥皂,跟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还是薄的啊

  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

  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讲述比较厚和比较薄

  2、出示饼干盒

  师:现在的这三盒饼干谁最厚谁最薄,请你也来比一比

  师: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小结:对于有些物体厚薄不明显的,我们可以用并放比较的方法

  四、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东西

  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并放比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货员,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原来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东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区,饮料区,食品区,玩具区

  师:等一下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们的家,然后再进行比较,你可以从厚到薄,也可以从薄到厚的给他们排排队。

  2、检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排的对不对,这一组,这是最薄的,这是最厚的,教师依次检验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办法去比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五、寻找,操作

  师:我们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比厚薄,那现在我们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活动延伸:

  找一找自己的衣服,把薄的和厚的区分后放好。

  小百科:厚,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较大之意,与“薄”相对。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动物,把动物作为自己的好朋友,当孩子们沉迷于扮演动物角色的游戏时,自己的情感也常常与动物角色同化,经常会听孩子叫动物弟弟、妹妹等。给大象穿上裤子,在我们成人眼中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是在充满童真的孩子眼中,这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分级阅读的《给大象穿裤子》这个故事,幼儿能通过“给大象穿裤子”这一简单明了的线索让幼儿展开有趣的联想,更大限度的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发展幼儿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给没有穿过裤子的大象穿什么裤子?穿上裤子后的大象又像什么?这正符合孩子们喜欢想象、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而且故事中有很多需要想象的部分,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想象的欲望,在为其插上想象的翅膀之时也创造了一个浮想联翩的意境,给孩子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1、看画面猜测故事内容,感受大象穿上裤子时的有趣形象。

  2、乐意大胆讲述图中穿上裤子的大象的模样。

  3、体会故事中形容词的运用,激发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册,大字卡(大象、裤子)、各种裤子若干。

  活动重点:

  乐意大胆讲述大象穿上裤子时的有趣现象。

  活动难点:

  大象穿上裤子后形象的想象迁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裤子,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裤子?像什么?

  (教师出示裤子)蓝色的条纹裤、亮亮的黄色裤、红色的斑点裤……

  二、集体阅读,感知理解故事。

  师:这么多漂亮的裤子,有头大象也想来穿这些裤子。(出示大字卡“大象”)

  师幼一起看大图书1—6页。

  1、师:咦,今天宝宝贝贝也想给大象穿裤子。(出示大字卡‘裤子”)

  宝宝帮他们想一想:如果要给大象穿裤子,大象想要穿什么裤子呢?

  2、师:贝贝想给大象穿什么裤子?(毛绒绒的棕色裤)

  大象穿上毛绒绒的`棕色裤,会像什么?(幼儿想象)

  3、师:贝贝又给大象穿了什么裤子?(五彩缤纷的格子裤)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大象穿上五彩缤纷的格子裤,会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各抒己见)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4、师:贝贝还给大象穿了什么裤子?(绿色的条纹裤)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发表看法)故事中说像什么?

  幼儿看图书7—13页。

  过渡:贝贝给大象穿了这么多漂亮的裤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有……还有……)

  宝宝看了可羡慕,也想给大象穿裤子!

  1、示范取书,看小图书。

  老师帮宝宝们都准备了一本小图书,放在书袋里,一会儿宝宝轻轻地拿出来,放在自己的小桌子上。一只手扶书,一只手捏书脚,一页一页地翻。

  边看边想:如果要给大象穿裤子?大象还想要穿什么裤子呢?小朋友开始吧!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观察指导。

  先看完的宝宝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说、讨论一下……

  3、宝宝又给大象穿了什么裤子?好像什么?(红色的斑点裤 好像瓢虫的外衣)

  4、又给大象穿了什么裤子?好像什么?(亮闪闪的金色裤 好想妈妈脖子上的项链)

  三、师幼看书,完整讲述故事。

  1、刚才书里的宝宝贝贝都抢着给大象穿裤子,这本书还没有名字呢,谁来起个名字?

  2、让我们跟着宝宝贝贝一起来讲讲好听的故事吧!(无意识记“大象”、“裤子”)

  四、仿编,拓展延伸。

  师:宝宝贝贝给大象穿了这么多漂亮的裤子,你看:这么多小朋友都来了,他们也想给大象穿裤子。

  猜猜看:大象还会穿什么样的裤子呢?穿上后好像什么呢?

  小朋友一起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告诉你的好朋友,告诉你的老师……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2、乐意积极参与英语活动。

  准备:

  男孩、女孩的.胸饰

  请大班幼儿表演(2名),枪、洋娃娃

  进程:

  1、师生问好

  2、请大班幼儿表演

  男孩(师给他穿裙子):no,no, i’m a boy

  女孩(师给枪他玩):no,no, i’m a girl

  请小朋友说出男孩与女孩的区别,教师在黑板上画下来

  oys have short hair, wear trousers , like gun

  girls usualy have long hair , wear skirt ,like doll

  3、集体练习

  t: is he a girl?

  s: no (回答原因)

  t: is she a boy ?

  s:no(回答原因)

  练习发音:boy girl

  4、游戏巩固练习

  ①谁的反应快?boys stand up! girls stand up!

  ②找自己的图标

  教师请幼儿上来找自己的图标,并大声说i’m a boy/girl

  5、结束

  boys and girls stand in a line 下楼做游戏。(幼儿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的与影子做游戏,体验游戏乐趣。

  2.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根据天气情况在户外随时让幼儿观察在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

  2.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空地上,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并看看周围的东西是不是都有影子。

  2.请幼儿变换动作,并观察影子的变化。蹲下来,影子变短了,变成了小矮人。将手平举,影子多了翅膀,变成了小飞机(小鸟或蝴蝶)。把手放在头上,影子里多了两个大耳朵,变成一只小兔子。用单脚站立,变成了金鸡独立。

  3.请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影子变变变”游戏,看看哪组幼儿变出来的影子形象有趣。

  4.在地上用粉笔画一个大圈圈当作基地,玩“踩影子”游戏。

  (1)教师先和2~3位幼儿一起在圆圈里比赛,看谁先踩到别人的.影子。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被踩到影子的幼儿站到圈外,与其他幼儿更换角色继续开展游戏。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画出物体或他人的影子,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2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07-20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