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0 10:04:5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目标: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加工制成的,是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食品。

  2、认识黄豆及豆制品,乐意吃各种豆制品。

  3、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认识。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1—2种豆制品带到幼儿园,并向幼儿介绍其名称及食用方法。

  2、豆腐一块,黄豆一把,黄豆爷爷头饰一个。

  3、请幼儿收集各种豆制品带到幼儿园来,请食堂人员中午为幼儿安排一份豆制品的菜肴。

  4、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营养很好,做菜做汤。

  教师出示豆腐,引导幼儿讨论豆腐是用什么做成的。

  教师出示黄豆,让幼儿知道用黄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食品叫豆制品。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黄豆爷爷找宝宝》。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豆制品你见过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豆制品要怎么吃才更有营养呢?

  3、游戏“黄豆爷爷找宝宝”,帮助幼儿认识多种豆制品。

  教师戴上“黄豆爷爷”的头饰,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我的宝宝在哪里?

  幼儿:你的宝宝在哪里?

  请幼儿相互介绍桌上的豆制品的名字,并说说自己是在哪里吃过的。

  4、帮助幼儿认识豆制品的价值。

  教师:豆制品虽然不是肉做的,但是它的营养却和动物的肉一样丰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比如小朋友的豆浆。

  请幼儿现场观看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

  5、引导幼儿讨论豆制品的吃法并品尝豆制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吃到的豆制品是怎样烧的?为什么要这样烧?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经常吃豆制品,不挑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棒,更健康。

  活动延伸:

  黄豆爷爷找到了它的宝宝,真开心呀,让我们一起去帮黄豆爷爷过生日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的热情很高,主要体现在:

  1、活动中操作材料准备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过观看豆浆机将黄豆变成豆浆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变化的乐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豆腐、百叶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方面的资料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了。

  3、通过《黄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豆制品朋友,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4、用“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效果看出幼儿能说出所尝豆制品的名称和味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片作为操作材料,借助拼图、搭房子等情境引导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大班幼儿也有参与的热情,但总感觉活动缺乏新意与挑战性。

  最近班上的幼儿热衷于玩一种叫汽车迷宫的玩具,这种玩具由游戏板、建筑块、一辆红色轿车和多辆警车组成。游戏玩法为:将建筑块搭成高低不同的房子,布置在游戏板的不同位置,以形成不同布局的小区,红色轿车为被小偷偷窃的汽车,警车则要在小区里严密堵截红色轿车,不让它逃离。这种玩具给了我启发,我想大班幼儿对追逐、抓捕坏人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如果将深受幼儿喜爱的黑猫警长形象与有趣的抓坏人情节结合起来,定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设计了“警车巡逻记”这个活动,以帮助黑猫警长抓捕小偷为情境进行图形组合的教学。为了让整个活动更富有挑战性,我在设计小区地形图时蕴含了让幼儿探索多种图形组合方式的教育目标,这对于拓展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标:

  1.能按照小区地形图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匹配。

  2.能探索出多种图形组合方式并记录。

  3.能积极动手动脑,感受拼图的乐趣。

  准备:

  1.教具:地形图,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大记录单。

  2.学具:人手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小区地形图,记录单,彩色笔。

  过程:

  一、学习按照小区地形图选择单张警车巡逻区域图进行填空匹配

  1.以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动物王国最近出了一件怪事,大家放在小区里的汽车常常莫名其妙就没了。黑猫警长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决定购买警车加强巡逻。黑猫警长购买了几辆警车呢?

  2.出示图一——六张警车巡逻区域图,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

  师:黑猫警长购买了几辆警车?(六辆。)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来是六辆警车呢?(有数字。)这个数字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警车的编号。)

  师:每张警车巡逻区域图上都有一些方格,一个方格表示一块地方。你知道1号警车需要巡逻几块地方吗?还有哪辆警车也是需要巡逻四块地方的?3、4、5号警车需要巡逻几块地方?

  师:这六辆警车的巡逻路线都相同吗?有没有巡逻路线和巡逻地方都相同的警车?

  3..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根据图中空缺的地形,选择合适的警车巡逻区域图进行匹配并覆盖。

  师:这里有个小区,黑色的地方表示楼房,白色的地方是需要巡逻的空地。想一想,这个小区适合派哪辆警车去巡逻,要求将每块空地都巡逻到。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在这次操作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适当地旋转相应的警车巡逻区域图,就能让它与小区中的空地完全吻合。)

  二、学习运用两张警车巡逻区域图进行组合并填空匹配

  1.出示图三,引导幼儿观察与讨论。

  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区,我们来看一看它需要警车巡逻的空地有几块?派一辆警车够吗?你觉得需要几辆?哪两辆警车合作就能完成巡逻任务呢?

  2.请个别幼儿操作并集体验证。

  三、探索多种组合方式,完成小区巡逻任务

  1.出示图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黑猫警长接到报告,有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开着一辆红色汽车躲在小区的角落里。这个小区很大,黑猫警长不知道该怎样安排巡逻警车。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围堵这个可疑的家伙,并且将想好的办法记录下来。

  2.出示记录单(图五),引导幼儿观察。

  师:左边是小区地形图,右边有三排数字。第一次,你是用哪几辆警车巡逻围堵住小偷的,就在第一排相应的数字上画个圈。黑猫警长希望每辆警车都有机会出去巡逻,所以请你们多想几种方法来围堵小偷。如果你们想出了第二种方法,就在第二排相应的数字上画个圈。看谁的方法多,而且记录得正确。

  3.幼儿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拼图方法与其记录方法是否一致,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完成任务。

  四、展示与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并进行集体验证。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这三辆警车真的能围堵住小偷吗?哪些小朋友也用了这样的方法?请拼给大家看一看。(集体验证后教师将所用警车的编号记录在大记录单中。)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他不一样?你用了哪几辆警车?谁也用了这样的方法?(集体验证后教师将第二种方法记录在大记录单中。)

  师: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辆警车没有出来围堵小偷?你们能不能让它也参与到这个任务中呢?谁有办法?

  2.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共想出了几种围堵小偷的方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呢?我们下次再来想更多的办法。今天我要将这张记录单带给黑猫警长。它一定非常高兴。谢谢小朋友!

  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警车巡逻记”经过多次修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1.巧妙的`教学具设计

  首先,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便于幼儿区分。在最初的设计中,巡逻区域图片的颜色是相同的,虽然每张卡片上也标有数字,但不够明显,幼儿记录时容易发生错误。于是,我将警车巡逻区域图设置成六种不同的颜色,把它们放在白色地形图上显得非常醒目,幼儿很容易区分。

  其次,能活动的警车编号牌便于幼儿辨认数字。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幼儿要不停地摆弄、旋转警车巡逻区域图,导致卡片上的数字常常发生倾倒翻转的现象,不利于幼儿正确辨认数字。因此,我在编号牌正反两面都标上数字系上绳子,并粘贴在警车下。这样,无论幼儿如何旋转,都能让数字保持直立状态。

  第三,简明实用的记录单有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实现教学目标。为了突出教学目标,降低记录难度,我在记录单上提供现成的数字,幼儿在记录时只要在相应的数字上记录所用的警车编号即可。考虑到有多种解决方法。因此记录单上有三排加了方框的1~6的数字。只提供三排数字是因为我班中等能力的幼儿大都能够想出2~3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儿至少也能想出一种方法,不会产生太大的压力,而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用两张记录单记录更多的方法。另外,我还在每行数字外加上了方框,以提醒幼儿不要错行记录。

  2.循序渐进的环节设计

  在该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帮助幼儿由浅入深地进入角色,以帮助黑猫警长解决问题。

  首先,认识警车巡逻区域图。知道图上的数字表示警车编号,观察比较每张警车巡逻区域图的外形及方格数量。

  其次,了解规则与玩法。第一张小区图是帮助幼儿认识地形图,知道通过适当地旋转警车巡逻区域图能使之与巡逻地点完全匹配:第二张小区图是帮助幼儿发现两张警车巡逻区域图通过组合可以匹配空地较多的小区:第三张小区图是引出最终任务——用三张卡片组合围堵小偷并进行记录。

  第三,独立操作,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是:关注幼儿的拼图方法与记录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给予无法解决问题的幼儿一些提示,让他们也有机会获得成功。

  第四,介绍方法,集体验证。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如果幼儿能力强,还可以发现这些方法中隐含的规律:如空地有十个方格,某三辆警车的巡逻图合在一起正好也是十格:因为4号和5号警车巡逻区域图完全一样,因此4号(5号)车替换成5号(4号)车是可行的。当然,这要看幼儿的实际能力,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来说,只要交流多种方法并进行集体验证即可。

  3.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教师不仅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善于做减法。所谓的加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梳理出该活动内容可被挖掘的所有教育元素。如该活动包括学习多种图形组合的方法、探索记录警车围堵小偷的方法、发现解决方法的规律,等等。所谓的减法是指教师对若干教育元素进行筛选,留下符合幼儿能力水平的内容,删去超越幼儿能力范畴的内容,即使是教师认为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在原先的设计中,我试图让幼儿既记录警车的编号,又记录警车巡逻区域图排列在小区中的位置,结果给幼儿带来了困难。他们既要面对图形组合的新问题,又要面对双重记录的难题,从而未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善于做减法,聚焦教育目标,努力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预设活动目标:

  1、利用科学小窍门解决幼儿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清洁难题,培养幼儿少用化学洗涤用品的习惯,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培养幼儿有身边处处是科学的意识。

  活动准备:

  有污垢的茶杯若干;脏的酱油瓶若干;脏的煤气炉一个;有腥味的碟子和碗若干;盐、醋、果皮、牙膏、鸡蛋壳若干(分别用盒子装起来分成三份);幼儿人手一小张废报纸;教师用的大记录表和油性笔以及幼儿人手一张小记录表和一支蜡笔;欢快的音乐;录音机;

  预设活动过程:

  教师和幼儿进行互动进入活动室内。(以儿歌的形式进入)

  准备工作:

  1、教师和幼儿打扮成搞清洁的样子。(教师穿围裙、戴手套;幼儿穿围裙)

  2、“昨天客人来了,屋子还没有收拾好,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收拾一下,把要清洗的分类放在桌子上。”“好,现在开始!”请幼儿帮忙收拾屋子里的脏东西,找出后把物品分类放到桌子面上。(配班播放欢快的音乐)

  3、(配班教师帮忙把三盆温水放在桌子上)再请幼儿说说这些东西什么地方脏了,平时在家妈妈是如何把它们洗干净的?

  4、请幼儿观看课件的第一部分,让幼儿知道洗涤用品对人类、环境的危害。

  5、教师讲出洗涤用品对人类、环境的危害,然后出示并介绍新型的生活清洁用品――盐、醋、牙膏、果皮、鸡蛋壳。(“如果我们的洗涤用品用多了,就会对我们人类以及环境造成危害”)(“昨天老师在上网时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洗涤用品还有很多环保的`生活清洁用品也可以把物品洗干净,你们看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盐、有醋、有牙膏、还有果皮和鸡蛋壳呢”)

  6、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再结合实物讲解实验的记录方法。(“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盐除了可以炒菜,醋可以吃,牙膏可以刷牙等还可以清洁呢,还有果皮鸡蛋壳等废物也可以用来清洁呢!你说奇怪不奇怪?那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当中哪些可以清洁茶杯的污垢?哪些可以清洁酱油瓶和煤气炉?”)教师在介绍时边手指记录表边结合实物讲解。配班老师把盐等的物品都放在三张桌子上。

  7、让幼儿手拿小记录表自由选择先后进行实验,利用盐、醋、牙膏、果皮、鸡蛋壳等物品清洁茶杯、酱油瓶和煤气炉。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

  8、教师从幼儿的实验结果中总结三个实验的结果。教师提问:“刚才你们发现有什么东西能把茶杯的污垢洗干净?”(酱油瓶、煤气炉同上)教师用笔记录幼儿的实验结果。

  9、教师再引入课件的第二部分内容,使幼儿认识更多的生活清洁小窍门的知识。(“除了上面我们看到的这些生活小窍门外,还有更多的清洁小窍门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0、你刚才认识了多少种清洁的小窍门,你能说说吗?让幼儿回家试试这些好办法。(“你们刚才认识了什么清洁的小窍门呢?你能说说吗?好,让我们一起回家试试这些好办法吧!)

  活动延伸:

  以课件中纸皮可以擦亮玻璃的例子,让幼儿尝试结束活动,并让幼儿帮忙收拾干净。(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废报纸擦亮玻璃是否会成功?那现在请各个小朋友每人取一小张废报纸来试试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内容,并能分声部演唱。

  2.对分声部演唱歌曲的形式感兴趣,并能感受此形式演唱歌曲的美。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大音乐教室进行唱游活动,通过复习歌曲感受回音效果。

  2.教师将歌曲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

  3.两名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请幼儿体会歌曲的回音效果。

  提问:哪一位老师唱的是回音?为什么?

  4.学唱歌曲。

  (1)全体幼儿跟唱2-3遍后,齐唱。

  (2)幼儿熟悉旋律后,可分成两组:一组原音,一组回音,进行试唱。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原音与回音的关系(原音先出现),两组相互配合,启发幼儿思考原音与回音音量大小的`不同。(回音轻)

  (3)握歌曲的特点后,可轮换角色演唱。

  (4)启发幼儿加入喊的动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 “早起的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录像;幼儿进行前期的调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用一些词汇说说“冬天的早晨”。

  2.出示时间表,“你是几点起床的.”。

  3.主要提问:在你家里谁是起得最早的人,为什么?

  4.归类原因:为家人服务;锻炼身体;上班,等。

  二、交流分享

  1.分享交流采访的结果,“幼儿园中,谁是早起的人”。

  2.老师设疑,出示钟点卡“5:00” “4:30”。

  “猜一猜,谁会在这个时间起床”。

  3.看录像。

  重点了解门卫吴叔叔和厨房间阿姨为什么需要这么早起床的原因。

  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和我们的关系)

  4.继续看录像,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5.主要提问:看了听了这么多早起的人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三、经验拓展

  1.以

  诗歌

  《早起的人》小结。

  2.想一想:这么多早起的人在为我们服务,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附:早起的人

  当天还没亮的时候,

  当我们还在睡梦中,

  早起的人已离开温暖的被窝,

  开始忙碌起来。。。。。。

  看,门卫小吴叔叔

  挥动扫把,擦拭着滑梯

  让幼儿园变得干干净净

  听,厨房间叔叔阿姨们

  在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

  忙着为小朋友做着美味营养的饭菜

  保健

  老师

  配制着消毒水,巡视着幼儿园

  关心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

  安全

  校车司机

  手握方向盘,走街串巷

  接送着路远的小朋友

  啊 早起的人

  有了你们

  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快乐

  有了你们

  幼儿园的早晨才变得更美丽

  你们辛苦了,我们感谢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小卓玛上学的旋律,想象乐曲所表现的节奏和小卓玛上学的快乐心情。

  2、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毕业歌。

  能充满感情地演唱,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拍。

  2、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1)欣赏乐曲小卓玛上学。

  (2)幼儿交流自己对乐曲内容的理解。

  (3)综合幼儿的想象,并以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内容。

  3、商量舞蹈动作并练习。

  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按乐曲跳舞的动作并进行练习,把握要点,表现藏族舞蹈的特征。

  (1)分段学习。

  (2)整段学习。

  活动反思: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在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中,有一个舞蹈活动《小卓玛上学》,其目标为:根据乐曲旋律、舞蹈所表现的情节,体验小卓玛上学的快乐心情;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有一个藏族的小姑娘要去上学了,她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通过故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动作的教授,最后进行完整地舞蹈,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像模像样的练习基本动作,虽然动作有些走样,略显笨拙,但却非常可爱,也看出了孩子们的努力。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相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想“熟能生巧”这个词用在活动后的延伸会更有效果。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在集体舞教学中,教师精炼的语言对整个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对于新学的动作不能很快的掌握,此时需要教师用语言进行提示,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要领.本次活动我没有进行队列变化,如果要进行队形变化,则需要运用标记、语言讲解等多种手段,帮助幼儿以最轻松的方法学习舞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农历2月18日是花神庙会,这几天张析雄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谈到了去庙会玩的事,小朋友都围过来听。有的还七嘴八舌的说什么叫庙会?庙会里有什么?有没有好吃的东西?有没有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你们家是谁带你去逛庙会的,小朋友在角色游戏时就和教师提出:“老师,我们来玩逛庙会的游戏吧!我觉得庙会这个话题对孩子还是有吸引力的,由此我们邀请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去逛庙会也生成了系列活动。

  活动目标:

  1.庙会是我们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节日。

  2.体验和教师、朋友、家人一同逛庙会的乐趣。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向幼儿介绍什么是庙会。

  2.提出参观前的注意事项。

  3.与家长联系集合时间,出发地点。

  活动过程:

  1.参观前对幼儿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向幼儿交待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逛庙会!你们想一想,庙会会在什么地方开,庙会里都有一些什么?

  幼:庙会在公园里召开。

  幼:庙会在五台山体育馆开。

  幼:庙会在南湖广场召开,哪里经常搞活动。

  师:那、你们想一想庙会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一些什么?

  幼: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幼:庙会还有许多的东西卖。

  幼:你们来看呀这里有猪、牛、羊买。

  生成:原来小朋友对家禽类的动物也比较感兴趣,教师随机组织了幼儿进行了讨论。

  1.猪、牛、羊它们有一个大的名字叫什么?

  2.猪、牛、羊庙会怎么有的卖?人们为什么要卖它们?

  3.教师、家长,幼儿一起随机讨论。

  4.继续逛庙会。

  生成:走在路上孙意小朋友发现了许多的镰刀、锄头、钉耙、铁铲,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杨一凡妈妈说:“这是农具,是农民伯伯种田的,小朋友们

  又纷纷谈论起来,因此我们生成——农具。

  1.请家长介绍农具。

  2.示范操作使用农具。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镰刀、锄头、钉耙、铁铲。

  师:你们知道怎样使用,请你们试一试。

  家:示范操作使用农具。

  生成:当孙意的`爸爸拿着各种农具进行示范操作时,许多小朋友对农具都产生了兴趣,家长给幼儿都卖了一件农具,幼儿拿着这些农具兴高采烈地到田野里进行操作,于是我们生成了《美丽的田野》的亲子活动。

  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进行之中,将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在逛庙会时教师的问题巧妙地引出幼儿家长们积极讨论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参考交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了解到了许多我们教育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次逛庙会的活动调动了师生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家长与幼儿互动,生生互动,颇具教育价值。

  小百科: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