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2 10:36:3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汽车。

  2、能大胆地讲述各种汽车的不同用途。

  3、有观察的兴趣,喜欢玩各种汽车。

  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汽车2、每个幼儿自带一辆玩具小汽车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知各种车辆。

  1、小朋友,这是什么车?它们一样吗?

  小结: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有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公共汽车、小轿车,还有大卡车、面包车,它们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2、了解各种车辆的不同用途。

  小朋友,再看看这些车里装的是什么?(有装货物的,也有坐人的)什么样的车乘的人多?什么样的车装的货最多?

  (公共汽车乘的人多,大卡车装的货物最多)二、游戏“什么车开来了”

  1、小朋友,你们想玩开汽车的游戏吗?

  你们都带来了小汽车的玩具,现在,我们都来当小司机,开车的时候要说一说你开的是什么车?说对了可以通过马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其他小朋友会帮助你的。

  2、师幼共同游戏:

  分组在桌上玩模型车,在桌上放长条形的积木或白纸条为马路,幼儿轮流在“马路”上开,开车的时候发出与汽车相应的声音,并说出什么车开过。小司机说对了才能通过马路。

  3、幼儿交换汽车游戏。

  教师:我们想把汽车放回停车场,然后再去开一辆小汽车,看看这辆车你认识吗?

  和刚才的游戏一样,小司机说对了才能通过马路。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大自然是活教材,对于较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来说,对大自然的事物很好奇,尤其是昆虫,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昆虫宝宝藏在哪》。以此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探索自然与发现自然。

  活动目标:

  1、认识昆虫,根据外形特征分辨不同的昆虫。

  2、提高观察能力,激发对昆虫的喜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秋天到了,虫儿们在树林里玩捉迷藏游戏,找找有哪些昆虫。

  二、分辨树林里的昆虫

  找找树林里的昆虫

  (1)瓢虫

  提问:身体半球形,身上几颗星,你知道是谁吗?

  小结:瓢虫穿着漂亮的衣服,很醒目。身上的`点点代表着它是几星瓢虫。

  (2)知了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

  小结:知了的翅膀很薄。

  (3)蟋蟀

  提问:蟋蟀的特点是什么?

  小结:蟋蟀的尾须很长。

  (4)天牛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天牛的触角是一节一节的。(出示天牛图片,细述天牛的触角)

  (5)蚂蚁

  提问:谁能说说蚂蚁长什么样?

  小结:蚂蚁的身体很小。

  (6)螳螂(局部特征)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有大大钳子的昆虫是螳螂,大钳子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提问:这些昆虫长得都不一样,那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总结:昆虫们长得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六条腿,两个触角。

  三、幼儿操作:它们藏在哪?

  1、教师指导

  今天这些小昆虫带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他们就藏在树林里面。

  找到一种昆虫,圈出它和它的好朋友,并且数一数,它们各有几只?把数字贴在圆圈里。

  2、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数出不同位置的昆虫数量。

  3、验证

  提问:你找到了几只瓢虫?一起看看,你找对了吗?

  (验证其他昆虫)

  活动结束:

  小朋友真厉害,把在捉迷藏的昆虫们都找到了,下次我们去室外找找昆虫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以提问游戏为线索,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帮助昆虫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运用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游戏的乐趣。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初意识源于说话,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需求,这是幼儿语言开发的心理依据和客观实践过程,教师需要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良好语言习惯,加强幼儿口语交流,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生活,提高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幼儿很爱美,尤其对镜子比较感兴趣。我想要是能让幼儿将镜子中的事物可能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那有多好啊,加上孩子之前有对称的经验,所以我想在此基础上能否有一点提高。我想到现在正好也是春暖花开,请家长带幼儿去小河边看看倒影是什么样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倒影画的基础上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2.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学习过儿歌插秧、家长已带领孩子观察过小河、池塘中的倒影。(这个前期经验为之后的绘画有了一个推进作用)

  2.物质准备:倒影画、投影仪、ppt和小镜子若干、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倒影画的基础上学习表现垂直对称的倒影,进一步感受对称。

  1、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倒影。

  2、教师出示倒影画,请幼儿观察。

  3、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幼儿观察后回答:水中的倒影。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我们说他们是对称的图案。

  5、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6、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幼儿师范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光光老师说,然而没有实质性的操作,幼儿可能也不是很明白)。

  7、分散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对称。

  8、集中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倒影的方法

  (1)我是直接倒着画的.。

  (2)把纸转过来画就行了。

  (3)我是对折描着画的。

  9、教师肯定幼儿多种绘画方法。

  二、引导幼儿巩固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1、在画倒影的时候看看老师还用了什么方法?(点彩)

  2、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3、因为水中的倒影比较模糊,等会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交代要求

  (1)画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图案的位置,遇到不会画可以试试小镜子观察画面。(用小镜子比一比能够知道大概在哪个地方绘画)。

  (2)岸上的景色尽量丰富些,不要雷同,尽量和同伴不一样。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摸摸、玩玩,感知纸的特性。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若干,如卡纸、宣纸、绘画纸、皱纹纸、牛皮纸等。多媒体课件、即时贴、每组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欣赏手工制品,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这里举办了手工作品展,我们一块去看看吧。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们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们虽然都是纸,让我们来找找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幼儿自由玩纸,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引导幼儿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听一听,放到眼睛上看一看等方式来发现纸的不同。

  三、和幼儿一起做实验,了解纸的特性。(易撕碎、揉皱;怕水、吸水性强;怕火、易燃烧)

  四、请幼儿说出生活中那些东西使用纸做成的,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纸。(不要把纸弄湿、不在火旁看书)

  五、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特殊功用的纸。

  教师小结:纸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特别大,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后发明出更多特殊作用的.纸。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利用小篮子里的纸进行手工制作。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类型的纸,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受纸的特性。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幼儿在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听一听、做实验等过程,使幼儿发现了纸的特性。活动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表现得非常明显。幼儿明白纸的用途非常广泛,接下来让幼儿看录像,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家的崇敬。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像伞的动、植物。

  2.通过倾听、讨论、讲述,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

  3.乐意画出自己看到的大自然中像伞的动、植物。

  准备:

  L.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

  2 .课前请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像伞的植物、动物。

  3.故事:借你一把伞

  4.画纸、画笔。

  过程:

  一、我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故事的名字叫:借你一把伞

  1.听故事:借你一把伞。两遍

  第一遍不演示幻灯片;认真听老师讲。

  2.第二遍故事前提要求:请你们记清楚小动物们都是用什么当的伞?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银杏叶—蚂蚁、莲叶—青蛙、菠菜—兔子、芋头叶—小狐狸、大荷叶—大熊、伞—小狗。

  提问:故事里的动物们都借了什么给娜娜当伞呢?

  小动物们用菜和叶子当他们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蚂蚁把银杏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青蛙把莲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兔子把菠菜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狐狸把芋头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大熊把荷叶当作它的什么?

  二、在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好多的伞,你看见了哪些像伞的植物?幼儿回答,教师

  1.演示幻灯片:

  《大自然中的伞——植物》

  幻灯片-像伞的树

  像伞的蘑菇

  像伞的花

  像伞的菜

  你们在大自然中还看见那些像伞的动物?

  2.演示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动物》

  三、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像伞的漂亮的植物和动物,今天就把你喜欢的像伞的植物画下来吧。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什么像伞的植物或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小镜子、不锈钢勺子、反面带有双面胶的小动物图片数份,最少人手一份。

  观察与指导:

  一、活动的导入:师:桌子上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二、幼儿玩镜子

  1.提问:①你是怎样玩的镜子? ②发现了什么?

  小结:镜子可以照出影子来,利用镜子,你不转头就可以看见身体后面的小朋友。

  2.谁还有不同地发现:

  ①阳光下,你发现了什么?

  ②墙上为什么会有光点?(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产生了光点。)

  ③墙上的光点会动吗?

  ④你是怎样让它动的?(光点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小结: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在墙上产生光点,还能让光点移动到想让它到的地方。

  3.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

  1.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子来?

  2.玩“勺子里的哈哈镜”的游戏。提问,帮助幼儿有条理地探究

  ①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原来勺子是个哈哈镜)。

  ②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③从勺子里的哈哈镜看到的自己与镜子里的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勺子的凹面与凸面对光反射的.不同,幼儿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妙

  三、游戏:

  ①我们把小动物贴在镜子上?

  ②怎样让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点儿?

  ③请幼儿尝试。

  小结:“动物追逐战”太好玩了,你的小动物跑的快吗?

  四、我是小小摄影师。

  ①带领幼儿到室外,借助勺子“摄影”

  ②请幼儿说说在勺子里的哈哈镜里看见了什么?它跟原来的物体相比,有什么变化?

  ③引导幼儿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摄”的同种物体,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④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旧与影像之间的关系,给幼儿留下继续探究的空间。幼儿在玩“哈哈镜”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不锈钢碗、勺子、镜子、杯子、三菱镜等“镜子”投放在科学区中,供幼儿继续探究其中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外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学习这一课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渴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这时幼儿会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具体生动的教具摆放在桌子上,自然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塑料制品展示会,幼儿感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发出来了。)

  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辆小汽车,玩游戏用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世界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课题。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

  (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三、交流讨论。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四、活动小结。

  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内容与要求】

  1、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进一步萌发探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重点】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材料与环境创设】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直接导入——实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提问: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从小实验中找找答案。

  二、实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设疑: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1、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慢慢翻转

  (2)幼儿操作

  指导:两人一组完成实验

  能否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提醒幼儿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3、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重点提问:杯子倒过来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为个别实验失败幼儿纠错:

  重点指导: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第二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如果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要求: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实验要点

  2、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三、活动延伸: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作:粘勾、汽水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空气压力的存在,我们再去找一找。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2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1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