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4 09:15:0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中班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中班科学教案5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仔细观察能正确辨认昆虫。

  2、乐于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对昆虫有进一步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并出示课件图片,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上班,造出产品比糖甜。

  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答对后出示蜜蜂的图片。)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答对后出示蜻蜓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都猜对了,那你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

  小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二、结合昆虫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蜜蜂图片。

  提问:请你们仔细看看蜜蜂,它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你知道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蜂巢)爱吃什么吗?(花粉和花蜜)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蜻蜓图片。

  提问: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幼虫生活在水里,成虫后夜里在树枝上休息)爱吃什么吗?(蚊子、飞蛾、苍蝇等小虫)

  3、出示更多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的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4、观看课件。

  小结:原来昆虫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昆虫的身体都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昆虫的胸部长着三对脚,大多数昆虫背上都一般长着一对或两对翅膀;昆虫腹部包含着(生育健康网 www.birthhealth.com)生殖器和大部分的内脏,是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在外型上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成为成虫。

  三、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辨认昆虫,能正确辨别出昆虫。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昆虫有哪些特征,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为什么?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并与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及其原因。

  总结:昆虫是一个大家族。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其他的昆虫,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再和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中班科学:有用的水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用目测比较或倒水的方法测量水的多少。

  2.乐意实验,有在实验中求得答案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相同大小的四个水杯

  2.幼儿人手一套不一样大小的四个水杯

  3.不同形状的水杯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变出一杯水)。

  2.实验操作

  (1)第一次操作

  师:桌上有四杯水,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你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水杯排排队。

  小结:杯子是一样大小的。

  (2)第二次操作

  师:这里又有四杯水,它们和刚才的四杯水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四杯水你能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

  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多少呢?

  幼儿操作。

  小结:当在不同大小的杯子里时我们无法知道水的.多少,但我们把水倒进相同大小的杯子里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多少了。

  3.延伸活动

  师:这里又有四杯水,它们看上去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它们装在不同形状的水杯里,你觉得它们会一样多吗?

  幼儿在区角中继续探索。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延伸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让有兴趣的幼儿再去尝试探索。

  2.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水杯的形状和水容量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明白要作比较必须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原有基础上帮助幼儿分辨各种声音。

  2、体验寻找、猜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声音:日常生活中声音、说话声、水声等

  2、声音来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

  1.播放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2.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认为是这种声音?

  二、图片对照法。

  1、播放各种声音请幼儿辨认,请幼儿先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声音。

  2、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若幼儿无法分辨声音来源,教师给予简单的提示。

  3、最后展示图片让幼儿对照,加深印象。

  三、语言描述法

  1、请幼儿描述各种声音的特色或听起来的`感觉。

  2、组织幼儿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动延伸

  继续寻找、收集各种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体可以活动的部位并初步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

  2、体验用肢体动进行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体育器械、音乐、幼儿操作书、舞蹈录像、图片

  活动过程

  1、跳一跳

  (1)我们一起来舞蹈,你们觉得跳的怎么样?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宝宝们发现要扭动身上的手和脚以及其它部位跳起来才好看。

  2、找一找

  (1)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会动,我们拿着器械一边玩一边用笔圈出你能动的部位。

  (2)幼儿探索

  (3)提问:你在玩什么的时候发现你的'这个部位在动!(幼儿进行介绍)

  (4)真的好奇怪,为什么我们的手和脚都会动起来呢?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使它们动起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关节)

  小结:关节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变得很灵活,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关节。

  3、动作表现

  (1)看图片表现

  (2)听音乐表现

  4、拓展延伸

  除了关节可以动,那么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动?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利用区角游戏,让幼儿在表演区里跳舞,继续感知关节的活动。

  2、与美术领域相结合,制作关节会拉动的跳舞的娃娃。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了解寻找、观察、捉蚂蚁的方法。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食性和运动方式。

  2.产生探索蚂蚁等昆虫的运动方式的兴趣。

  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昆虫盒(或废旧小瓶、小盒)。

  2.请幼儿为蚂蚁准备一些食物,并了解一些有关蚂蚁的知识。

  3.放大镜、白纸、彩色水。

  过程

  1.捉蚂蚁。

  ――启发幼儿选择墙角边、草地上、水泥地上、花园里等不同的地方投放食物,并耐心等。

  ――在等待的同时,设想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生活在哪里。

  ――发现蚂蚁出来觅食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蚂蚁怎样找食物,怎样搬运食物,它们会把食物搬到哪里去。

  ――每人捉1―2只蚂蚁放在昆虫盒里带回活动室。

  2.观察蚂蚁。

  ――交流捕捉经验:在哪里发现蚂蚁的,蚂蚁喜欢吃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说说蚂蚁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蚂蚁的知识,如:蚂蚁身体的'结构,蚂蚁触角的用处,蚂蚁的力气很大,蚂蚁会合作搬运东西等。

  3.留下蚂蚁行进图。

  ――在桌子上铺上大白纸,洒上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将蚂蚁放在纸上,观察蚂蚁是怎样运动的。

  ――将彩色水滴在蚂蚁身上,蚂蚁爬行时便会留下彩色印迹。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