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2 10:13: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制教材第九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环境教育。

  3.学习利用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以及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过程:

  情境一:入境,激发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现在让我们跟随宇航员到浩瀚的宇宙中,一同去感受地球母亲吧!(课件展示地球全貌。)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前的地球是怎样的?

  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显得非常的渺小。

  生:地球是一个晶莹剔透的蓝色水球。

  生: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师:的确,地球是可爱的,美丽壮观的,可如今的她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生读课文。)

  师:通过阅读你们对课文的内容有哪些了解?

  生:地球的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生:从“扁舟”这个词中我感受到地球容易破碎。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地球像一叶扁舟行驶在茫茫的宇宙中,而这么渺小的小舟还要载着几十亿的人口,人类的安危全系在她的身上,如果人类任意破坏她,她就十分容易破碎。

  师:你真了不起,能从字面上深刻地领悟其真正的含义,还有哪些同学想说一说。

  生:地球上的资源不能再生。

  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生存,只有地球才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的家。

  师: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课件出示该句子)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情境二: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感受一下读完课文后的心情怎样。

  (生读课文。)

  师: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生:我非常担心。因为人们不知道节省资源,只顾眼前的利益,不为后人着想。资源被用尽后,人类就没有可以维持生命的能源,只能面临灭亡。

  师:你为人类的生存担忧。

  生:我很气愤。因为地球是那么地慷慨,无私地把自然资源提供给我们,可我们人类不知道节制,不知道回报。

  师:“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应该是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的信条,很有见解。你能说说自然资源指得是什么吗?

  生:自然资源指得就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指得是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指得是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资源。

  师:这些知识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的。

  师:你既教给了同学们学习的方法,又让大家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谢谢你。

  生:我感到很伤心。因为地球那么容易破碎,人们还乱砍滥伐,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后路。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读明白了文章的主题,此时你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也和大家一样。下面到课文中找一找令你心动而产生思索的句子或词语,把它画下来、读一读。

  师:请大家把你画的句子或词语读一读。

  生:“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这句话让我感到沉重。

  生:“威胁”一词让我体会到如果人们不马上停止对地球的破坏,我们的家园就会慢慢地消失。我们现在已经饱尝了苦果。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沙尘暴就是人们乱砍滥伐森林所造成的恶果。

  生:下酸雨也是人们不爱护环境造成的。

  生:海洋生物大面积死亡,也是人类不保护环境造成的。

  ……

  师:所以书中说“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再生的`,长期给人类作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生态灾难吗?

  (生纷纷摇头。)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像沙尘暴、海啸、泥石流等等就是生态灾难。

  生:噢,这就是生态灾难啊。

  生:我还知道龙卷风也是生态灾难。

  生:我从“科学家已经证明……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句话中感受到着急,再不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将失去一切。

  ……

  师:让我们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课件出示。)

  我是( )资源,( )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态灾难。如( ),这都是( )造成的。

  师:看了大家填的这段文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师: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

  情境三:再现,激发情感流露

  师: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她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她是那样的慷慨无私。如今的地球是什么样?让我们一同用心去感受。

  (课件出示地球被破坏的画面。)

  师:昔日美丽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如果你是地球母亲,看到自己的子孙摧残自己的躯体,你会有何感想?会说什么?

  生:我会很痛苦。我会对孩子们说:“我为你们付出了一切,如今我老了,你们反而不知道珍惜我的生命,总有一天你们会后悔的,到那时悔之晚矣。”

  生:我会很难过。我会对孩子说:“你们现在只知道在我身上索取,不知回报,当你们失去我时,你们也将无家可归。”

  生:我心平如镜。我会劝告孩子:“你们如果现在开始重视我的健康,合理地救治我,我会很快地康复,你们也将感受到更快乐的生活。否则,你们将面临毁灭。总之,我已尽了一位母亲应尽的义务了。”

  师:听了“地球母亲”的话,我相信备受“地球母亲”关爱的孩子们,一定会引发深深的思索。

  情境四:体验,放飞心灵

  师:(情境再现)在浩瀚的宇宙中,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显得那样渺小,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地球,这位人类共同的母亲,是那么可爱,那么脆弱,虽然你现在有些满目疮痍,但你的儿女会尽全力拯救你,因为我们只有——

  (生齐答:一个地球。)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地球母亲的慷慨,以我们的节省来回报;让我们永远记住地球母亲的易碎,以我们的关爱来呵护她;让我们永远记住地球母亲的伤痕,以我们的行动来补救她。今天放学后,请你给地球妈妈写一封信,并为保护地球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2、自学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儿童情致,体会生活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病人(指名读题)

  2、质疑:病人指生病的人,为什么加上双引号?(通过预习知道: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装病。)

  二、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病人是怎么“病”的?为什么要装病?

  2、指导字形:嚏

  3、理解词语:眼睁睁 巴不得(找出课文句子读一读,练习课文理解意思)

  三、学习课文

  1、交流回答问题:课文中的'病人是怎么“病”的?为什么要装病?

  2、课文的第1、2两小节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指名读——评价、指导——集体读。

  3、我果然成功的“病倒”了,病人有什么特殊待遇呢?(第三小节)

  4、交流并板书:各种美味 温暖的感觉 留在家里 抱玩具看小人书

  5、引读第三小节。

  6、虽然“病人”可享受特殊待遇,“可是不久,我就发现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 板书:苦差事)这是怎么回事啊?请小组一起读读4——5小节,完成练习:

  生了病,不能 ,不能和弟弟妹妹到屋外活蹦乱跳地玩,不能 也不能看电影和到公园游乐场去玩,还要吃一大堆 。交流:从哪里看出是件“苦差事”?

  板书:不能看电视 不能玩 不能大笑 不能吃冷饮、喝汽水 不能看电影、到游乐场玩 还得吃一大堆药

  (个别读——男女生读。)

  7、看来当“病人”确实是件苦差事,所以,“医生走了,我不等——”(引读6——7小节)

  四、拓展练习

  1、总结课文

  2、说说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悟?你有没有做过“装病”之类让你觉得哭笑不得的傻事?

  【板书】

  14 “病人”

  装病

  特殊待遇 苦差事

  各种美味 不能看电视

  温暖的感觉 不能玩 不能大笑 ————→自讨苦吃

  留在家里 不能吃冷饮、喝汽水

  抱玩具看小人书 不能看电影、到游乐场玩 还得吃一大堆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准备自身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

  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意思。

  3、阅读漫画集《父与子》。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谈话导人。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拓展练习。在自身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日积月累

  ◆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课外书屋

  ◆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里读到的其他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自身感兴趣的漫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春雨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家带来五彩缤粉的世界。通过学习,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二、教学目的: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4、有主动积累词汇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领会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习法

  六、教具:挂图小黑板电教平台收集有关春天的词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体验生活,引入新课

  大家都见过下雨,听"轰隆隆、哗哗哗"下的是什么雨?(是夏天的雷雨)。"沙沙沙"下的是什么雨?(是春雨)。你怎么听出是春雨?春雨是怎么样的?春雨有色彩吗?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三、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1、春雨是怎么样的呢?找到第一段。读一读,从第一段里你读懂了什么?体会朗读

  2、课文哪里还写了春雨的声音?读一读,找到区别。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比较朗读

  3、"大家"指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出示第二段,在文中找答案什么叫"争论"?

  四、小组合作,角色表演

  1、看图:有哪些鸟在争论?

  2、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

  4、表演

  五、启发想象,引导探究

  1、读全文,你觉得春雨怎么样?

  2、在小动物的眼里,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

  3、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春雨姐姐的话--亲爱的小朋友,

  5、感情朗读全文。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家带来五彩缤粉的世界。(给五彩缤纷换个词)

  小结: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有些学生不够自觉会写。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后记:

  1:通过初步学习,再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感悟中,感受春雨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家带来五彩缤粉的世界,并能感受春天的美景。

  3:通过有感情朗读全文,并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结合正在下春雨的情景亲身体会到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3、猜字谜

  皇帝要穿新衣,骗子搬来织布机,可缺了一样东西?(线)

  林子里有水。(淋)

  雨点落在西瓜上。(洒)

  4、找出同偏旁的字

  三点水草字头单人旁绞丝旁

  5、认读词语

  6、口头组词:滴欢题

  7、完成书上读读说说

  二、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1、组内表演,要求把春雨落下来的动作也能做出来。

  2、男女同学和老师一起表演。

  三、表演唱《小雨沙沙》

  四、总结全文,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1、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红花绿叶。

  2、春雨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动物出来玩耍了,植物发芽了,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指导书写:你们花草

  七、扩展活动

  1、看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画春雨的色彩。

  3、补充朗读《春雨》

  详细内容见教师教学用书第12页。

  4、春雨的色彩

  绿五彩缤纷

  红五颜六色

  黄万紫千红

  五光十色

  小结:学习课文知道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你们喜爱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吗?课后去观察,好吗?

  板书设计:

  后记:

  1:通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

  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红花绿叶。春雨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动物出来玩耍了,植物发芽了,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春天的特点,小学生更是可爱,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缺少观察能力。今后注意指导。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到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上了春天这个季节。但是今后还应注意朗读的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 背诵这首诗,了解白居易赠诗的内容。

  2. 正确理解本诗的内容,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3. 理解刘禹锡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积累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种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居易的赠诗中,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白居易用反语说:你应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气那么高呢!可是二三十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了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三十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三十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刘禹锡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说自己在外二三十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到乡翻似烂柯人”,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它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事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赠诗说:“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同辈人都迁升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的达观。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刘禹锡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宦途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三十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刘禹锡消沉颓唐。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把精神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思维训练】

  1. 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酬”是什么意思?“乐天”是谁?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题中,“酬”是“酬答”的意思。“乐天”是指白居易。

  2. 本诗的韵脚有哪些?其押韵规则是什么?

  本诗的韵脚有:身、人、春、神。 其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 诗中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有什么意图?

  暗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迁升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惆怅,却又相当的达观。这也是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宦途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简而言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的思想感情。

  5. 今天,我们赋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什么新意?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诗人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7. 如何理解白居易的赠诗和刘禹锡酬答诗的关系?

  白居易的赠诗,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因为白诗末尾说到“二三十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而劝慰白居易。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与白居易赠诗的开头照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刘禹锡生平、作品,以及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3.预习《题破山寺后禅院》,扫除文字障碍;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知识目标:

  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标: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

  2、教师:西雅图是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来,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7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齐读课题。

  5、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闪闪发光

  2、理解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

  三、精读课文“神圣”部分。

  (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过渡语:印第安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

  1、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

  3、理解“眷恋”的意思,体会感情,指导读出“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过渡语:正因为他们热爱大地,就像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一样,所以他们才说:—————————————.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家园”、“兄弟”、“姐妹”说明了什么。

  (三)“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过渡语:同学们,就是这样美好的家园,就是这样的兄弟姐妹。他们印第安人却永远就要与之分别了。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1、同学们,离别之际,他们想再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请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一读,并说说他们留恋的是什么。

  3、对比阅读:文中连续用了好几个“每一”,什么意思?把他们去掉,好不好?自己对比着读读这两个句子。

  4、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5、练习读出感情。

  6、教师引读:在印第安人的眼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难忘的。沙滩美不美?嗡嗡鸣叫的昆虫美吗?他们永远都看不到了。离别之际,他们心中有万分的不舍,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

  7、齐读。

  8、想象:在他们眼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四、精读“善待”部分。

  1、过渡语:西雅图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气、动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想,西雅图要求他们善待什么呢?

  2、交流。

  3、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句话,作者反复三次说了一句话,大家把它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平时也轻言放弃吗?在什么情况下才放弃?你放弃一件事时,是什么心情?

  5、引读,是呀!这是深深的无奈呀,指名读————————;这是万分的不舍呀,指名读————————;这是不放心的叮嘱呀,指名读————————。

  6、他们仅仅是要求善待这三种吗?还有什么?

  7、教师小结:他们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乐朗读: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无奈,带着万分的不舍,带着真诚的叮嘱,配上音乐,再去读读西雅图的话,齐读——————————。

  五、结尾部分。

  1、过渡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

  (一)“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二)“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并好好读读,体会感情。

  3、教师补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们被西雅图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就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现在,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升华。

  1、过渡语:大地为人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我们真应该热爱这片热土。

  2、不少的作家、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热爱土地的诗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艾青的一首诗。教师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

  3、小练笔: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有许多的话要对我们脚下的土地说,请拿出你的笔,用上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表达你对土地的热爱。

  4、交流,读一读。

  七、激情总结。

  1、同学们,西雅图说土地是神圣的,仅仅指的是他们脚下的土地吗?(不是)齐说: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

  2、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护大地吧!

  八、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难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读书学习。可是有一个人的读书学习的方式却是很特别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读书学习”的。

  板书窃读记

  二、学习课文

  (一)激疑

  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知道题目中的“窃”字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作者又为什么要“窃”呢?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窃”是偷的意思,文中指作者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于是在放学之后,到书店偷偷地读书。

  (二)以问题为思路学习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我”是如何“窃”读的?

  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我”窃读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指名朗读,说是说当时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感受作者学习的艰辛和对学习的渴望。进行情境迁移,让学生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需加倍珍惜。

  3、我“窃”读的收获是什么?

  抓住文中作者读书后的表现与老师对作者的教导加以分析。

  5、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加以引导与归纳。

  提示: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培养热爱学习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教案02-2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教案07-16

小学语文绝招教案11-08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