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3 09:40:3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优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5篇【优选】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问。

  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在《跳水》中我们采用了初读感知,合作探究,品析体会(逐步出示课件)的学习方法,今天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靠自己来解决,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说呢?

  二、初读感知

  1、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

  3、交流。

  4、师或生小结: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

  三、精读课文

  1、师:海难的发生,始料未及,在课文的描写中一定有许多地方让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出示的三个问题读这些地方,读中的感受你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待会我们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

  3、师:请同学们把自主学习的收获和同学一起分享一起探究吧!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四、细读探究

  1、大家合作的那么默契,那么愉快,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大,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2、学生交流。

  过程:

  (1)你们小组想交流对什么问题的看法呢?

  (2)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的呢?

  (3)你能读好吗?

  (4)其他小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也来谈一谈吧!

  (5)场面是如此的'混乱,这里有一个录象片段,同学们可以一起感受。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悲惨的海难,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船上二千多的人在一片混乱之中,拼命挣扎。

  (6)看完后,你们又有一些什么感受,能告诉我们呢?

  (7)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第7、11节,边读边体会。

  (8)场面混乱到极点,再不用枪威胁大家,一定会不可收拾,在这种情急万分的情况下,用枪胁迫是必然。从课文第9,30,31,32节,我们也体会到了。

  (9)在船长镇定指挥的20分钟里,一个个生命被挽救,而惟独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大海,难道他忘了自己了吗?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10)师小结:撞船后,哈尔威想到的是船上的人们,想到的是他们的生命,完全把自己抛在了一边。

  (11)凝望着在夜色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哈尔威船长,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12)这个黑色的雕像牢牢地刻在了脱险的60个人心中,也深深印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怀着敬意齐读课文32-40节。

  五、悼念船长

  1、师:船长是可歌可泣的,船长是可敬可佩,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怀念船长吧!你可以写一首诗献给他,也可以写一两句话追悼他,也可以画一幅话赞颂他!

  2、生写。

  3、交流。

  4、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对船长的无比怀念,无比敬意,就让我们献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

语文教案 篇2

  课题:语文七色光六

  教学目标:1、练习使用词典,会用词典查找不理解的赐予。

  2、积累成语及名言警句,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程度的表达形式。

  3、了解一些有卓越成就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4、展示自己的兴趣收集,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准备:词典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1、首先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2、让学生明确要求,横行成算式,竖行成成语。

  (五)—(一)=(四)

  湖心分

  (四)—(一)=(五)

  海意裂

  再让学生说出几个自己积累的带有数字的成语并写出来。

  如: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3、让学生自由读、互相读这三个句子,感受这三个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程度的不同进行排序。

  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形势进行语感训练。

  如: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一、第二项:知识窗

  1、读知识窗的内容,然后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名人名家的生平和卓越成就,树立为理想而勤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学生发言。

  四、: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第二项: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

  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4、练习背诵。

  5、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背得最好。

  6、扩展知识面,背诵其他有关此方面的名言警句,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不要勤于积累,还要用这些名言警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1、课前收集自己喜爱的内容。

  2、自己找伙伴交流,说说各自的.兴趣爱好及自己收集到的喜爱的东西,并交流一下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

  3、班长主持全班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表现自我的喜悦。

  4、可以将自己在收集物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写在本上,课后小伙伴互相交流,或者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贴在自己喜爱的物品上和小伙伴交流。

  三、: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村、童、剪”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村、童、剪”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句诗句:(出示课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乐,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2.老师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清代的一名诗人所写,他的名字叫高鼎。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进行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他写的《村居》。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3.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去放风筝的呢?(播放音乐:放风筝)(出示课件图片)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诗,字数不多,平仄对仗,句式工整,耐人寻味。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诗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音韵美。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莺、拂、堤、柳、醉

  (1)认知“堤”,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由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旧字,直接合成。容易识记。“堤”是什么呢?出示一个图片,帮助学生们识记生字。

  (2)“莺”字强调部首“艹”,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注意“秃宝盖”这一部分,不要写成宝盖。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上下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3)“拂”也比较熟悉,左右结构,书写时候注意要占格均匀,把字写好看。读音是“fú”,不是“fó”。

  5.猜谜语。

  草帽下面一只鸟——莺

  就是土——堤

  6.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四、古诗赏读,感受情感

  (一)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老师范读古诗。

  2.请同学们把诗句读通顺,做到不丢字,不多字。

  3.开火车把诗句读通顺。

  (二)导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拂堤:(杨柳)像是在抚摸堤岸。

  3.这两句写了什么意思?(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4.你怎样理解“醉”呢?(预设:音乐令人如痴如醉;花香醉人,酒香醉人,美景令人享受。)

  5.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就是描写春景的词语,你还知道其它描写春景的词语吗?(预设:万紫千红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6.赏析:“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三)导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诗人从描写景物直接到写孩子们的生活。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3.这两句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播放儿童歌曲:村居)

  4.为什么归来早?(预设:忙趁东风放纸鸢。)你有没有放学后着急回家的时候啊?说一说,好吗?

  5.试着用诗句的形式来说一说你放学后做些什么?(预设: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飞雪乐翻天。儿童散学归来急,忙约伙伴跳皮筋。)

  五、班级展示

  比赛规则: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评选出诵读冠军。(预设:小组成员推荐优秀作品展示,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达到预设目标。)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春天的美丽,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还有孩子们在快乐地放风筝。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诗、村、童。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诗、童”的注意要点。预设:“诗”注意偏旁占格在左边的位置少一些;“童”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柳树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天,柳树是最先发芽、变绿的。柳芽的嫩绿,是初春时节最美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和活力。(出示图片)

  2.课前准备: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出示图片)

  3.老师导入:听着好听的歌曲,欣赏着这美丽的柳树,(出示图片)我们一起走进《咏柳》。(出示图片),

  4.(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出示课件图片)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诗,字数不多,平仄对仗,句式工整,耐人寻味。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诗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韵律美。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咏、妆、丝、绦、裁、剪。

  (1)认知“咏”,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通常有下面几种情况: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左声右形,左形右声。

  (2)“丝绦”两个字强调读音“sītāo”,不能读成“sītiāo”,书写时注意偏旁部首。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3)“剪”也比较熟悉,上下结构,由“前”和“刀”组合而成,书写时候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5.通过图片来了解“妆”和“绦”(出示课件图片)。

  6.猜谜语。

  前面是刀——剪

  一张嘴收到头——咏

  7.形近字区分。

  咏()妆()绦()裁()

  永()装()条()栽()

  8.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四、古诗赏读,感受情感

  (一)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老师范读古诗。

  2.请同学们把诗句读通顺,做到不丢字、不多字。

  3.开火车把诗句读通顺。

  (二)导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

  2.一树:满树。

  3.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4.妆:装饰,打扮。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6.这两句写了什么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7.赏析:把眼前的柳树和古代质朴美丽的少女联系起来,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三)导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两句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设问、比喻)

  2.裁:裁剪。

  3.似:如同,好像。

  4.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五、课堂展示

  为古诗配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诗文配画,可以为整首诗配画,也可以为一句诗配画。看谁画的符合诗的意境。

  六、学写生字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碧、妆、绿、丝、剪。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碧、剪”的注意要点。预设:“碧”注意偏旁“石”,出示猜谜语识记生字: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剪”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完成配套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作用。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情感目标: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揭题,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

  2、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灰尘)。

  二、以“尘”激趣,学习灰尘特点“小”

  1、学生上黑板书写“尘”字。

  2、分析“尘”的字形字义。

  3、学习灰尘的特点“小”。

  ① 灰尘很小很小。

  ②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⑴思考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⑵指导朗读,读出“小”的'感觉。

  ⑶师小结。

  三、认识灰尘有害的一面

  1、谈话交流灰尘的危害。

  2、人们一般情况对灰尘的看法。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四、学习灰尘的作用与特点

  1、谈话过渡。

  2、设疑激趣: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3、“导”与“扶”,学范例。

  通过学生回答的“作用”相机学习相联系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怎样形象地表达。

  ⑴找出没有灰尘的情况。

  ⑵相机找出有灰尘的情况。

  ⑶朗读比较,体会作用。

  ⑷找出相对应的特点,并体会。

  ⑸总结学法。

  没有(灰尘) 假设

  作用(后) 特点(前)

  有 (灰尘) 作比较

  4、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⑴出示表格,提出自学要求。

  灰尘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5

  我会填

  这是一项数笔画,按笔画数填写的练习。题中有六个汉字,三个花瓶,花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每个花瓶里有两朵花,要求把这六个字按笔画数进行分类,把笔画相同的字写在同一个花瓶的花朵上。这六个字的笔画数不多,填起来不算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复习学过的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过程建议

  1、出示卡片:子、头、长、出、飞、火,这些都是我们见过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他们吗?

  (开火读,注意字音是否标准。)把这些字贴在黑板上。

  2、你会写这些字吗?(组内练习书空,纠正错误的笔顺。)

  3、出示花瓶图或教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

  4、同桌商量,共同完成题目。(提示学生在数笔画时要仔细认真,书写时要工整干净。)

  5、汇报,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如逐个数、逐个填;将所有字的笔画都数好后,再归类填写。

  看看读读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让学生懂得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题中配有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图,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巩固字词、正确使用量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不同渠道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培养语感。

  过程建议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去郊外参观,出示图画或课件(不带词语),看!多美的景色呀!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点击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读词。)

  2、你能根据图画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出示一只小狗

  一条小河

  一朵白云

  两只鸭子

  一条木船

  几朵野花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象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组内练说然后汇报,注意量词用得要准,教师随时纠正。)

  5、拓展:五()星星一()山一()同学两()书几()小鸟一()画四()房一()飞机三()树一()水

  读读画画

  这项活动是复习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题目中有一个大转盘,周围是十四个学过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颜色的花,花分别写着艹、扌、足花的颜色提示了将要涂的字的颜色: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红色。通过读、思、说、画,让学生的口、眼、脑、耳、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指导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过程建议

  1、出示大转盘,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读字。

  2、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的良好个性,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3、这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涂色吗?怎样涂?(组内合作,先说说怎样涂,然后再动手。)

  4、汇报,集体订正。

  5、你还知道哪些艹、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

  读读背背

  《东西南北》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儿歌能帮助学生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过程建议

  1、游戏:指方向。教师说方向,学生用手指出来,比比读的动作快。(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乱顺序练习。)

  2、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东西南北。

  3、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5、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6、看图:小女孩早晨起来面向什么方向上学去,你还能判断出其它三个方向吗?

  7、老师在教室里指出东方,让学生找出其它方向。

  8、你还知道其它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9、齐背儿歌。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这个口语交际练习有两幅图,这两幅图色彩鲜明、环境优美,可是有些人的行为与这自然的美不一致(在草地上踢球、浪费自来水)。图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都在说这样做不好,这是在劝说别人不良行为时常说的一句话,可是这样做为什么不好?能把理由说出来让对方信服才是关健。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有礼貌,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交际准备

  挂图或课件

  组织过程

  1、揭题: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不良的行为,比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摘公园里的花,乱摇小树,在公物上乱写乱画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板书课题。)

  2、师出示课件或挂图。看这两幅图,你能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3、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

  4、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如果你看到了这种行为,会怎样劝说呢?在劝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明确要说出这样做不好的理由,道理要能把人家说服,说话时还要态度大方,有礼貌,语气温和,不能强硬等等。)

  5、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每组推选出两名代表,一人说一幅图。(师生评议,注意听他表达的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讲话是否有礼貌,挖掘出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和肯定,适当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明确:小草也有生命,在草地上踢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可是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7、表演: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练习表演,注意劝说者的语言、方法、态度、表情,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动作。可以两个人表演,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可以选择一幅图练习,也可以两幅图都说。

  8、哪组想汇报就让哪组给大家表演,评出最佳合作奖,奖励一朵小红花贴在成长记录册里。

  9、扩展: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不好的行为吗?你应该怎样劝说?(先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设置情境表演。)

  10、反思:你做过这样不好的事吗?今后该怎样做?

  11、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象这样的不良行为并不少见,我们不但自己不做这样不文明的事,当我们遇到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的时候要及时大胆地劝说,要注意说话的方法,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一,一上语文园地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教案[精选]09-14

[精选]语文教案09-05

(精选)语文教案08-15

语文教案(精选)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