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2 13:12:0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学习内容

  教 材:我爱学语文;

  《丛书》:“学习歌”,“写字姿势”,“看图书”。

  “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

  《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讲故事、听故事的文章。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听读儿歌,依据画面提示,链接阅读,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读书真快乐”。

  三、学习流程

  1、看“读书”图,讲故事。

  2、链接阅读《丛书》文章“看图书”。

  3、看“写字”图,讲故事。

  4、链接阅读《丛书》文章“写字姿势”。

  5、看“讲故事 听故事”图,讲故事。

  6、链接阅读《丛书》文章“学习歌”;《语文园地一》“小兔子乖乖”。

  7、简单交流学语文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录音机、磁带。

  3、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图片及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二、合作交流

  1、分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识字游戏: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把游戏融入课堂,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可采取如下方式:开火车轮流读、小老师领读、抽字卡快速读等。

  3、再读课文。

  (1)通过识字练习,能把句子读通顺,准确。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4、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增强娱乐性,活跃课堂气氛。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执教后,我的总体体会是:由于本文“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探究相关问题,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读以默读为主,轻声朗读为辅。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

  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占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由于识字任务较重,如果按个个教学、分别强调的方式,不但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我设计了闯三关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由生字到生词再到课文中的句子,指明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课件进行检查,同桌合作“你读我来纠正”,课件出示有一定识记难点的六个生字集中交流。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生字放入词语个句子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识字环境,同时又能达成记词读句的目标,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识字教学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成效。学生的参与面也较广,大多数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我还在理解课文内容适时指导朗读,如“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学生很容易读破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有效克服难点。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落实,学生在字词句的收效是明显的,但我忽视了课堂效率问题,也即所花费的时间与相应成效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点对提高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后,经同事点评,我觉得在字词句方面应该加以整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读句的方式检查字音和朗读,可以节约很多教学时间,不至于仓促地进行后来的环节。

  除了识字环节体现出了明确的意图,最后的拓展环节也同样体现出明确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联系到身边的事物,启发思考,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也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加方便。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学生也能积极地思考,不会因为所列用品离自己太遥远而失去思考探讨的积极性。但因为时间仓促,这一环节并没有得以充分地展开,草草结束,没有收到该有的成效,成了本次教学的遗憾之一。另外,我只想到模仿充气雨衣的发明,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可改进的事物,忽视了指导学生交流身边已经得到改进的用品,也即学习课文后,能逆向联系生活实际,逆向的体验可能会给带去更深刻的体验。这反映出我在预设时,存在思维狭隘性,思路不够开阔。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10到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主质疑,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读自悟的方式既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但我对学生缺乏信心,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步骤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的翅膀,我一步一步引领他们前进,学生学得很被动。我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三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想到要把普通的雨衣改进一下?他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到讨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受到的启发,以及指导学生找读小林心理活动的句子,到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称赞小林,联系身边可改进的物品,都是在我逐步出示任务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成了解答问题的客体,失去了课堂主体性。因此,学生学得很疲劳,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很冷淡,这正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终将导致课堂的聊无生趣,如果不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那么的翅膀总有一天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这一课的教学带给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在把握文本重点的前提下,大胆处理教材,大气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成效。

  板书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⑴ 配乐教师范读。

  ⑵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⑶ 问题:

  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⑴ 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提出不懂的'问题。

  2、 检查预习。

  ⑴ 查字词,教师抽读。

  ⑵ 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⑶ 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是否正确流利)

  ⑷ 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⑸ 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

  (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

  (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

  (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二、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教师总结:《珍珠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的略读课文,本教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顺序等。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熟读之后,注意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便学生积累。第二课时做小导游介绍以及谈感受,更是本教案的亮点,及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既培养了学语文的兴趣,在胆识、语言的运用、表达上得到锻炼。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2.学生积累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认识一些珍稀动物,从而激发起学生喜爱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4.指导学生书写,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5.阅读民间故事,通过看图、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以及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6.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时数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去语文乐园游玩了,你们高兴吗?那好,让我们快出发吧。我们先来一起学习有趣的汉字。

  2.学习讨论:

  (1)请学生先读一读,想想: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他们有哪些特点?

  (2)想好后先和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3)讨论后同学们发现两个字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4)请你也来试一试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成为“好朋友”。(及时鼓励、表扬组成其他字的同学。)

  3.扩展训练:

  (1)试着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像他们一样能组成新字。

  (2)小组学习:自己找字。

  例:“日”和“月”组成“明”

  “木”和“木”组成“林”……

  (3)小组汇报。

  (二)词语超市。

  1.先来看看词语超市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2.出示电脑:

  长城 骏马 故事

  草原 家乡 天空

  粽子 枣儿 苇叶

  3.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说说有什么感受。

  4.再出示电脑:

  雄伟的长城 奔腾的骏马 动人的故事

  美丽的草原 可爱的家乡 蓝蓝的天空

  小巧的粽子 红红的枣儿 翠绿的苇叶

  5.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加上修饰性的词语,说说有什么感受。(感受到词语描写得更生动。)

  6.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7.练一练。

  (1)( )的贝壳。

  (2)请学生从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练习。

  8.丰富词语积累: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到“我的词语库”中。

  9.鼓励学生在平时注意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三)认一认。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2.教师出示图片:谁认识这些珍稀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它们是:丹顶鹤金丝猴长臂猿藏羚羊梅花鹿亚洲象

  3.你了解它们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学习《我是国宝》一课中介绍大熊猫的方法,从它的故乡、样子、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来介绍。

  4.小组讨论。

  5.请学生来汇报,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演示电脑,认读写字板上的字。(集体读、个人读。)

  2.请学生观察字形,想想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写就能把字写漂亮呢?

  (1)运用或板书,展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看后总结书写的规则。

  (讨论结果: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应注意左边窄,右边宽。“木”“禾”“又”在字的左边,捺要写成点。)

  3.请学生照样子,在书上田字格中先看看范字的书写位置,然后再独立写好每一个字。尤其是“和”和“种”这两个字,不像其他的字左窄右宽那么明显,写时就更要注意。(注意把字写工整、规范。)

  (二)阅读欣赏:

  1.出示图片,以图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一套邮票)

  那这套邮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篇童话故事,找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练习有感情朗读这篇童话故事。

  (1)请学生说说这篇童话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有感情朗读。

  ①老师和同学一起读。

  ②请同学们分小组读。

  3.引导学生了解这是邮票上的故事。

  4.通过看图以及读图下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邮票的知识。

  第三课时

  (一)语文生活。

  1.听故事讲故事。

  (1)教师配乐讲故事,请学生注意听,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试着与同组的小伙伴讲一讲。

  (3)教师提示:

  ①天马怎么会跑到石壁上去的呢?

  ②九匹马怎么会跑到人间来的呢?

  ③玉皇大帝派谁去找马?他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

  (4)学生在班上讲,评选故事大王。

  2.我们班的邮票展。

  (1)了解学生既有的情况。

  (2)在班内办一期“邮票展”,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邮票。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大写字母,在按顺序背下来。为查字典做准备。

  2、巩固汉语拼音。培养学生拼读能力。

  3、看图写话,培养学生的能力。

  4、读短文,感受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写字母,在按顺序背下来。为查字典做准备。

  2、巩固汉语拼音。培养学生拼读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大写字母,基本能够按顺序背下来。

  教学难点:对于样子不同的`大小写字母的认识记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字典,你们认识它吗?看这些你认识吗?(大写字母)

  这节课我们就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这些大写字母。

  二、读《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再按顺序背下来。

  (一)咱们一起认认它们大写时的样子。

  (二)你准备怎么记住这些大写字母呢?

  学生自己试着记一记

  (三)练习:

  1、连线:

  2、教师随机板书学生叫出它的名字

  3、考考你的朋友

  看看你的朋友是否认识了

  (四)背诵

  学生试着背诵大写字母表

  三、读二题弄清题意

  (一)读读音节

  (二)写一写

  (三)读一读词语

  四、课堂: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大写字母发散难点使学生记忆较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写话,培养学生的能力。

  2、读短文,感受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把自己说的写下来,能够写己的心里话。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一)出示图这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回忆开学第一天的情景?

  (三)同桌说说小组说说指一组说说

  (四)写一写,再念一念

  二、学生读4题,弄清题意

  (一)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确,读流利

  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二)学生自由读——互读——指读

  (三)想象读

  (四)指名评读

  课后反思: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语言匮乏,经过提示学生有所进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优秀教案02-24

语文关怀教案03-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